這是一本由地理空間綴連起來的東京史,透過一個一個場所,包含車站、寺廟、街區、花園、墳墓、居酒屋、富士山、皇居、明治神宮、博物館……串連起東京的歷史、文化和城市的變遷與故事。
有別於一般習慣以時間為主軸,透過時代演變講述的歷史,本書中的所有場所,目前仍在東京,而且可以拜訪、可以參拜、可以散步、可以飲食,透過這些場所,將東京的發展聯繫起來。
跟著本書看東京的身世:
‧在十九世紀初期,江戶堪稱世界最大的城市,其所需的生活用品和相關產業都在日本橋附近聚集。今日的於市場在築地,但一開始是在日本橋。
‧老字號百貨三越是三井家族在日本橋所開設的和服店,當時稱為「越後屋」,最後將「三井」與「越後」合併,成為三越百貨的名稱由來。
‧江戶時代已經有居酒屋,有的一早就開始營業,而且提供酒,可見當時的嗜酒風氣。
‧德川家康定都江戶之後到十七世紀中期的五十年間,大小火災不斷。
最有名的「明曆大火」在寒冬的一月連續燒了三天,據說燒死十萬兩千百餘人,比後來的關東大地震和美軍空襲死亡人數還多。
‧明治神宮森林的樹種,必須是日本「國」內的樹種,從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等地而來,還包含了殖民地臺灣、朝鮮與關東州(中國東北及北京附近)。明治神宮的大鳥居是以臺灣扁柏所製,由此可見臺灣在其帝國之中的重要性。
‧日本怪獸電影當中的酷斯拉或摩斯拉都喜歡攻擊東京的知名地標,一定不會放過東京鐵塔,為什麼?
‧資生堂一開始不賣化妝品,而以賣西藥起家,但店鋪的設計為日本式的木屋,櫃臺站著穿和服的服務人員,結帳處像時代劇中掌櫃坐的地方。
作者簡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因為工作的關係,也在中國不同地方旅行。
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shi.tw)網站主編,文章散見於雜誌和各大媒體。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lifecircus.tw(胡川安的Life Circus)
著有《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等書。
章節試閱
一、始於日本橋:城市記憶的甦醒
東京的前身是江戶,我喜歡在東京尋找「歷史的層次感」,不只是江戶時代以來的痕跡,還有明治維新之後的文化,或是大正、昭和時期的建築。東京的特色和有趣之處就在於─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經驗都累積在這塊土地上,不只是建築的外觀而已,還有飲食、生活用品和地景,都一層一層的累續下來。
我們先用一整天走一趟日本橋吧!
那裡以往是水都江戶的商業、文化和生活中心。從江戶時代幾經變遷,已不復以往的模樣,但我們如何在現代中找到「歷史的層次感」呢?
從東京車站的八重洲出入口開始這段小旅行,往京橋、日本橋的方向走,看到許多摩天大樓。這裡以前只是個小漁村,因德川家康建江戶城,改變了一切。
1.天下的起點
德川家康建都江戶,本來沒有人的小漁村成為日本的政治中。他召募了大量工人整備這座城市,大興土木,填河造陸,在日本橋川上架起日本橋。隔年,也就是一六○四年,日本橋開始成為商業中心,並做為江戶五街道的起點。江戶五街道包含:東海道、奧州街道、日光街道、中山道、甲州街道,把日本江戶時代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串聯起來。所以日本橋就是經濟、金融和信息的起點,換句話說,德川家康的天下,從這裡開始。
2.從〈熙代勝覽〉看日本橋的繁華
想瞭解日本橋以往的榮光,透過〈熙代勝覽〉這幅圖最可以說明當時的榮景。如果大家沒看過、沒聽過〈熙代勝覽〉,這麼說吧!這幅圖可以類比中國的〈清明上河圖〉。
〈熙代勝覽〉是一幅展現江戶時代日本橋的寫實畫作,說起它被發現的故事十分特別。原圖本來沒有什麼名氣,在日本已不復見,後來在德國柏林的東洋美術館被發現。〈熙代勝覽〉是柏林自由大學的生物系教授Hans Joachim Custer所寄託的物品,他因為喜歡中國美術作品所以在黑市買了這幅畫,但當時相關人士可能分不大清楚日本和中國的差別,所以將之視為中國美術。
一九九九年Hans Joachim Custer去世,後人整理他的遺物時,由美術館的館員確認是日本的作品,並透過介紹邀請日本學習院大學的教授小林忠進行鑑定。當時美術館也在整修,隨著博物館重新開張,〈熙代勝覽〉首次向大眾公開。
二○○三年〈熙代勝覽〉回到日本,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和日本橋的三井美術館展示,現在回歸到柏林的國立亞洲美術館。不過,雖然無法看到本尊,但現在只要坐地鐵到三越前站,就可以看到複製圖,原畫的長度是長四三‧七公分、寬達一二三二‧二公分,在三越前站的展示圖以一‧四倍複製。
3.光輝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觀
〈熙代勝覽〉有多重要?或許不在於藝術性,而是用繪畫具體地表現了十九世紀初期(一八○五年)的日本橋街道,也就是現在的「中央通」。以往江戶時代留下的浮世繪只是呈現了部分角落,但〈熙代勝覽〉卻完整地展現了日本橋的原貌。
為什麼取名〈熙代勝覽〉呢?意思是指「光輝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觀」。這樣的景色就是從今川橋開始到日本橋,共七百六十公尺的商業街。畫中有八十八間商店,一千六百七十一個往來人物、二十隻狗、十三匹馬、四頭牛、一隻猴子和兩隻老鷹。一八○六年,江戶發生了一場「丙寅大火」,整個城市被燒了大半,而這幅圖是大火前的日本橋。
以往,想瞭解江戶時代的很多職業都只能從書本文字獲得資訊,但《熙代勝覽〉提供了畫面,提供了參照。從圖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職業,舉例來說,像是賣菜刀、鋤頭、鐮刀等刀具,或是茶碗、草鞋、和?子、壽司、藥、青菜等生活必需品,抑或是露天的茶店,有點像現在的路邊咖啡館,也看見雜耍藝人穿插其中。
現在的三越百貨本店就在日本橋,當時稱為三井越後屋,在〈熙代勝覽〉中也可以看到,是日本橋最大的商店。日本橋之所以成為江戶的商業中心,不僅因為它是五街道的起點,還是陸路和水路匯集之處。
4.水都江戶
現在到東京,很難想像以前這裡是個水都。四百年前的東京由小條河川貫串,城市當中的來往與運輸多靠河運。東京現在的商業中心京橋、銀座、新橋等地以往是半島狀的低地,稱為「江戶前島」,彼此之間的往來多靠船舶聯繫。 由於江戶城的運輸主要靠四通八達的水道,而日本橋是江戶五街道的起點,加上江戶的廚房─日本橋魚河岸─魚市場也在此地。江戶居民的主食是江戶灣所撈捕的魚類,所以此地也是魚肉的批發市場和採買生活用品最重要的中心地帶。
5.世界最大城的商業中心
在十九世紀初期,江戶的人口超過一百萬,堪稱世界最大的城市(當時巴黎人口差不多五十萬、倫敦差不多九十萬),眾多人口所需的生活用品和相關產業都在日本橋附近聚集。
有些江戶時代日本橋的町名沿用到現在,像是日本橋一丁目就是「吳服町」,主要是賣和服的商人所居住的地方;二丁目以前稱做「大工町」,是建築技術工人居住之處;三丁目是「箔屋町」,是打箔職人所住的地方;過去一點的京橋一丁目以往是「桶町」,是製作木桶的工匠所住的地方。
一百萬人的江戶雖然沒有京都優雅細緻的文化,但由庶人發展出的文化正是以日本橋為起點。舉例來說,江戶時代大量的文學作品得以傳播主要是因為印刷業的發展,浮世繪的流傳也得益於印刷業,而主要的大的書商像是「須原屋」、「鶴屋喜右衛門」也都聚集在日本橋。
明治維新之後,江戶成為東京,日本進入現代國家。明治政府將日本橋設計為銀行業、金融業、保險業和運輸業等現代產業的總部。新的日本橋在一九一一(明治四十四年)成形,本來木造的橋改為石造,相當有氣勢,附近還有船舶的停靠場。從橋邊可以看到來來往往進出魚市場的船舶,明治維新後的東京基本上還是維持水都的格局,可見日本橋的重要性沒有因為明治維新而改變。
然而,關東大地震卻改變了水都江戶的生態。
6.關東大地震後的日本橋
江戶原本是個水都,而日本橋旁的魚市場就是江戶的胃,捕獲的魚都在此販售。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使日本橋受到重創。魚市場轉移到了築地。從此,日本橋的船舶停靠數目下降,單單成為陸運的起點,而非河運和陸運的交叉處。
雖然地震後,日本橋沒了魚市場,但這裡還是有相當多的百貨公司、銀行和商店,仍然維持一定的活力,即使二次世界大戰的東京遭遇大空襲,日本橋也能慢慢恢復元氣。對於日本橋發展最為不利的是舉辦東京奧運,當時隨著奧運場館的興建,東京的大規模建設也開始,加上國民都買得起汽車,路面的交通成為東京最重要的發展項目。
首都高速道路在奧運前完工,由於日本橋沒有了魚市場,河面來往的船隻減少了,所以高速公路就蓋在河面上,高架道路從日本橋上穿過去,使得日本橋的空間變得緊縮,缺乏以往開闊的格局。
隨著東京的發展,新宿、澀谷、池袋都發展出不同的購物人潮和商業模式。在時代更迭中,日本橋逐漸喪失了活力,對於這裡的百貨公司、商店和周邊的老舖來說, 日本橋應該如何有創新的發展模式?如何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一提到日本橋就浮現一定的印象?
最近的「日本橋再生計畫」想將日本橋構築成「歷史的商業區」,重新建構這裡的記憶和文化,其具體想法如何落實在街角的每一處呢?讓我們一邊在日本橋散步,一邊認識甦醒的城市記憶吧!
7.日本橋的散步
走過今日的日本橋,還可以看到﹁日本國道路元標﹂,此處是日本道路的基準點︵起點︶,沿襲江戶五街道的起點,明治維新後也將此做為日本道路的起始。
日本橋最吸引人的建築就是高島屋和三越,這兩家知名的百貨公司是江戶時代創立的知名雜貨店,在時代潮流下轉變成百貨公司。到日本橋這兩家百貨公司購物,可以順便參觀這兩棟歷史性建築。
8.「在東京覺得熱的話,就到高島屋吧!」
高島屋在一八三一年於京都創立,以做棉布生意為業,後來歷經明治維新,也進行了現代化的轉型,生意擴及到大阪和東京。
目前日本橋的高島屋是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年)所蓋,當時就配有冷氣和暖氣, 廣告宣傳說:「在東京覺得熱的話,就到高島屋吧!」由於建築相當有特色,現在已經被選為「文化財」。高島屋的建築採用現代性的建築,但加入日本的風格,設計者高橋貞太郎採用文藝復興樣式的外觀,柱子特別從義大利進口,正面的吊燈有兩萬顆施華洛世奇的水晶,增加其奢華感。
9.天女降臨三越
三越是三井家族在日本橋所開設的和服店,當時稱為「越後屋」,隨著明治維新,老舖開始思索新的生存之道,最後將「三井」與「越後」合併,成為三越百貨的名稱由來。一九一四年蓋的建築,仿文藝復興樣式,在一九三五年又擴建,成為現在的樣子。
三越本店內的中庭有一件驚人的藝術品「天女像」,於昭和三十五年完成,高達四層樓的雕像是以五百年以上的檜木所雕。天女像的日文為まごころ,也是「真心」的意思,具體展現出企業的精神與象徵,是三越百貨慶祝開幕五十年的重量級藝術品,高十一公尺,總重量高達六千七百五十公斤,以天女降臨的姿態為靈感。雕塑的線條十分流暢,顏色鮮豔的衣服配上柔和的神情、絢爛的色彩,讓人一進入三越就被這幅藝術品吸引。
雕塑由佐藤玄玄所做,是他生涯的代表作,他出生於福島的佐藤,家裡代代做神社和佛寺的雕刻裝飾,曾經到法國留學,可以說兼具東洋與西洋的藝術精華,三越當初花了四百萬日圓(現在差不多一億日元)請佐藤創作。
不管是日本橋的三越百貨或是高島屋,進去參觀便有走進古蹟或是博物館的感覺,頓時覺得名牌包包或首飾、鑽戒,都相形失色。
一、始於日本橋:城市記憶的甦醒
東京的前身是江戶,我喜歡在東京尋找「歷史的層次感」,不只是江戶時代以來的痕跡,還有明治維新之後的文化,或是大正、昭和時期的建築。東京的特色和有趣之處就在於─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經驗都累積在這塊土地上,不只是建築的外觀而已,還有飲食、生活用品和地景,都一層一層的累續下來。
我們先用一整天走一趟日本橋吧!
那裡以往是水都江戶的商業、文化和生活中心。從江戶時代幾經變遷,已不復以往的模樣,但我們如何在現代中找到「歷史的層次感」呢?
從東京車站的八重洲出入口開始這段小旅行,往...
目錄
序:城市漫遊者的歷史穿越
第一章 東京的前世
一、始於日本橋:城市記憶的甦醒
二、淺草寺前世與今生:宗教與娛樂的中心
三、浮世繪:庶民的藝術
四、外食文化與居酒屋的風潮
五、江戶的風雅:將軍、大奧與六義園
六、江戶的結界:日光東照宮
第二章 東京的象徵
一、東京的中心:富士山
二、東京的玄關:百年車站與街道的歷史記憶
三、空洞的市中心:皇居與東京
四、東京的人造森林:明治神宮
五、東京的代名詞:東京鐵塔
六、繁榮的象徵: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及其時代
第三章 舊東京的浮華與平民世界
一、資生堂的銀座彩妝
二、舊東京的浮華世界:舊岩崎邸
三、我們一家都是靠爸族:鳩山會館與戰後日本的政治舞臺
四、終身大事的場所:目黑雅敘園
第四章 東京的城市與建築散步
一、散步學:荷風的東京散策
二、市民的狂歡與祭典:阿波舞
三、博物館的誕生─東京國立博物館
四、「美術」的誕生與東京博物館建築群像 :表慶館與東洋館、法隆寺寶物館
五、動物園的誕生:上野動物園
六、丹下健三與東京聖瑪利亞大教堂
七、代謝派與黑川紀章的國立新美術館
八、從三高到三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建築?
九、東京的終點:雜司之谷靈園與都電荒川線
結論:東京,未完待續
序:城市漫遊者的歷史穿越
第一章 東京的前世
一、始於日本橋:城市記憶的甦醒
二、淺草寺前世與今生:宗教與娛樂的中心
三、浮世繪:庶民的藝術
四、外食文化與居酒屋的風潮
五、江戶的風雅:將軍、大奧與六義園
六、江戶的結界:日光東照宮
第二章 東京的象徵
一、東京的中心:富士山
二、東京的玄關:百年車站與街道的歷史記憶
三、空洞的市中心:皇居與東京
四、東京的人造森林:明治神宮
五、東京的代名詞:東京鐵塔
六、繁榮的象徵: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及其時代
第三章 舊東京的浮華與平民世界
一、資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