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網路書店Yes24、Aladin讀者評價近滿分推薦★
一個創業家爸爸寫給新世代女兒的職場使用說明書
運用「五大思維」建構個人專屬的生涯藍圖,別讓工作束縛你的人生
找工作很辛苦,找到工作後是另一個辛苦的開始
沒想到剛進公司沒多久,就想離職了……比起求職面試的種種考驗,原來真正困難的,是開始工作之後的職場生活。
面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係、新的人生階段,有些事怎樣都習慣不了。
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或是工作幾年的後菜鳥,你是否常常覺得:
熱情滿滿去上班,卻發現許多事跟原來想的不一樣,熱情一下就被磨滅?
工作內容跟自己的個性、志向不太合,不知道在公司做的那些事意義何在?
每天加班、沒有個人生活,繼續做下去,感覺自己的價值觀會支離破碎?
大家看起來都很輕鬆,為什麼只有我特別辛苦?
不知不覺又開始在求職網站瀏覽職缺,是不是乾脆離職比較好?
以上種種都屬於「職場適應不良症」。偏偏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該如何克服。
本書是身兼創業家、知名企管講師,同時也是一位父親的作者,
傾注真心寫給女兒,一本關於職場真實面,最實用的方向指南。
他以為人父的心情,希望幫助孩子減少失誤,盡快適應跟過往全然不同的職場生活。
這些字句同時幫助了剛出社會的憂愁新鮮人、在職場打滾幾年仍然迷惘的工作者。
「如果不想乾等著組織改變,就必須自己尋找生存方式。」
作者認為,要克服各種職場適應不良症,就必須先建立一套「工作思維」,
將過往的思考方式轉換成屬於職場人的腦袋和態度,
這套工作思維包括──「專業、關係、表現、目標、態度」:
◆專業──不要一味埋頭工作,也要持續開發自己的潛力學習就像是製造一個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解讀這個世界的鏡頭,不是等著世界抛出問題給你,而是心中要先提出疑問,再自己去找尋找答案,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關係——提升工作環境品質,沒有什麼比關係更重要會想辭掉工作的理由很多,不過大概可以歸類出兩個共同點,要嘛就是因為有個讓心靈受到傷害的『那個人』,不然就是沒有一個可以敞開心房說話的『那個人』。
◆表現——想要成長,沒有所謂一定正確的道路看起來可能很傻,但這件事很重要,不管是事業或人生,真的希望成功的話,要記得常向他人請求協助,人生中應該試圖做一些無理的事情。
◆目標——在工作之前,人生是你自己的專注於思考公司的問題,不如多思考「職業」本身。人一生中或許會經歷好幾種職業。重要的是在一邊適應職場的同時,一邊思考自己真正想從事什麼樣的職業,為未來漫長的生活減少一些後悔。
◆態度——職涯的深度和廣度由態度決定成功的定義不是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我」,而是「我想成為的我」。如果可以成為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我,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當你正因為工作的關係感到心煩意亂時,不如暫停下來問問自己:
「為了未來的我,現在應該要做什麼?」
五大基本思維,除了是工作的基本,更可以看作長久生涯規畫的指南針。
讓人投身工作的同時,不會迷失方向和自我,減少繞遠路的時間,成為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模樣。
作者簡介:
許斗榮 허두영
成均館大學行政學博士。作家、Davidstone代表理事、人力資源培訓講師。
在不惑之年,突然產生了「不能再繼續這樣活下去」的危機感,向原本的工作崗位請了三十九天假。他在白紙上寫下自己的遺願清單,這時卻發現,要實現目標,就必須辭去工作。於是他毅然決然放棄上班族生活,一步步實踐他的遺願。
因對於當今職場中的世代矛盾、融合等主題感興趣,他成立了顧問公司,協助想自我成長及改變的工作者完成目標。時常受邀到各大企業演講、上電視節目受訪,以及發表專欄文章。曾出版《年輕人們》(요즘 것들)、《年輕人和老人的世代共存法》(요즘 것들과 옛날 것들의 세대 공존의 기술)等書。近來最常做的就是與孩子們一同吃晚飯、運動、散步,享受平靜生活中的各種確幸。
譯者簡介:
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記者、公關、企劃。辭去工作隻身赴韓進修,回國後踏入翻譯界,翻劇也翻書。譯有《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飛機雲》、《若有來生》、《破果》,繪本《西瓜游泳池》、《奶奶的奇幻暑假》等。
工作聯繫:yenchu18@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Sandy Su蘇盈如|國際獵頭、《2030轉職地圖》作者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布姐|職涯生涯教練
吳娮翎|時尚勵志作家
雪兒 Cher|作家
陳重銘|財經作家
陳雪如Ashley|諮商心理師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楊琮熙|「人資主管UP學」部落客、影響力教練
──好評推薦
「市面上有很多職涯相關書籍,但想靠一本職涯書就找到答案的機率非常低。如果你還在找自己的方向,我覺得這一本從父親角度看待職場的書,有不一樣的溫度。
我們常害怕家人擔心,怕家人不懂,所以我們選擇在外面參加講座,找自己的路。這次讓我們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看看長輩對於女兒的意見與想法,還可觀察異國文化的作者有哪些觀點,或許你可以更快地繪出你專屬的職涯地圖。」──Sandy Su蘇盈如,國際獵頭、《2030轉職地圖》作者
「『進入職場是修煉,但守住自己的想法和理想是成長的美好果實。』本書從父親的角度分享自身經驗,或許是對女兒的疼愛及年輕一輩的情緒,都讓文字多了些溫度。而社會環境改變及Z世代進入職場的衝擊,也是現在中階主管的困擾,當中的思考與矛盾也可以幫助閱讀者更能在職場有新的觀點來對新進人員的管理有更多的幫助。」──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這是一個轉變很快速的時代,許多人因此在職場上感到高壓、困惑跟痛苦,因此有種人生卡住的狀態。這本書聊了五大面向,包含如何培養『專業』、建立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拿出工作『表現』、釐清清晰『目標』和理解『態度』,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與故事例子給我們很多工作與生活的啟發。」──布姐,職涯生涯教練
「字裡行間除了流露父親對女兒的深切期待,也真切地寫出了一種職場人士應有的專業姿態!」──楊琮熙,「人資主管UP學」部落客、影響力教練
名人推薦:Sandy Su蘇盈如|國際獵頭、《2030轉職地圖》作者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
布姐|職涯生涯教練
吳娮翎|時尚勵志作家
雪兒 Cher|作家
陳重銘|財經作家
陳雪如Ashley|諮商心理師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楊琮熙|「人資主管UP學」部落客、影響力教練
──好評推薦
「市面上有很多職涯相關書籍,但想靠一本職涯書就找到答案的機率非常低。如果你還在找自己的方向,我覺得這一本從父親角度看待職場的書,有不一樣的溫度。
我們常害怕家人擔心,怕家人不懂,所以我們選擇在外面參加講座,找自己的路。...
章節試閱
讓寫作成為自己的力量
哈佛大學針對一九七七年之後畢業的一千六百名四十多歲的哈佛校友進行問卷調查,當問到「以前所學對你目前的工作最有幫助的是什麼?」時,有九○%以上的回答都是「寫作」;當問到「你覺得自己未來哪一方面能力要再繼續努力提升?」時,最多的答案也是「寫作」。寫作能力好,可以早點下班,也可以早點升職,如果寫作能力不好,可能就是提早離職了,就算是新進職員也不例外。現在區分新人工作表現的標準,除了外語能力之外,國文的寫作力也很重要。
要說職場生活有八成以上都在「寫」也不為過。從事文書工作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寫企劃案、提案以及報告書,會議與簡報要先寫出大綱,電子郵件更可以說是寫作的基礎。對上班族來說,寫作像是宿命。
從另一方面來看,文字也像人格,文章寫得好可以體現人的許多面向,像是專業、邏輯、創意、頭腦靈活度、禮儀,是否善於溝通、是否誠實等等。文章寫得好的人具有較高的附加價值,而且因為寫作人才很稀少,文筆好的人在職場裡是主管眼中「很好用」的人。職場適用「適者生存法則」,這原本是「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的意思,在這裡可以延伸為人才「以稀為貴」的意思。因此,若想獲得好表現,就必須培養用文字表現自我的能力。
爸爸在這裡推薦幾個有助於增進寫作力的方法讓你參考:
第一,建立「儀式」(Ritual)。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像進行儀式一樣來寫作。我曾聽一位從事寫作工作的教授說,每天即使再忙,他也一定會在睡前寫兩個小時的文章。爸爸也是,在結束上班族的生活之後,除了週日,每天早上都會先讀書,計劃一天的活動,接著專心寫作到下午一點為止,建立自己生活的規律。
第二,製造「思考的時間」。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的前首席執行長傑夫.韋納(Jeff Weiner)說過,他每天一定會留兩個小時的思考時間(Thinking Time)給自己;網路服務公司美國線上(AOL)的執行長提姆.阿姆斯壯(Tim Armstrong),則要求公司高階主管每天抽出一○%、每週至少四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思考;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一天有八○%的時間投資在閱讀及思考;比爾.蓋茲(Bill Gates)每年都會安排時間到湖邊的別墅度過思考週。思考與閱讀是啟發寫作最好的引子了。
第三,若有機會就積極投稿。不管是公司內部刊物、雜誌、報紙、期刊等等都可以,投稿是訓練寫作最有效的方法。爸爸一開始也是經由熟人推薦,才開始在報紙寫專欄,正式開啟寫作之路。與其一直停留在自己練習的程度,不如以投稿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實力,這樣才會慢慢進步。
即使現在覺得自己文筆不好也不需要著急,沒有人一開始就寫得很好。爸爸在剛出社會時也一直很苦惱,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寫好文章。但隨著經驗和時間的累積,會越來越習慣寫作這件事。也許每次寫企劃案或報告書時,還是會覺得很難,不過就把寫作當作職場生活中的宿命,進而培養思考的能力。除了多讀、多想、多寫之外,沒有其他捷徑可以幫你寫好文章的。
➢寫作帶來的力量
‧擦身而過的資訊也能成為我自己的東西。
‧整理複雜的想法。
‧擁有自己的觀點。
‧產生自信感與成就感。
‧提升自我價值。
➢提升價值的寫作習慣
‧寫完後自己讀過一遍來確認語氣及態度。
‧寫我的故事,最好的例子就在自己身上及周邊。
‧真實陳述比詞藻華麗更重要。
‧文句適度地分段落,拉近主語及謂語之間的距離。
‧簡潔地寫,寫到大概是國中生可以理解的程度。
‧要好好過生活才能寫得好,能感動人的文章是從生活中產生出來的。
‧修改再修改。
空間管理與時間管理一樣重要
有美國現代文學之父稱號的馬克.吐溫(Mark Twain),能在文學領域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可以歸因於一個小契機。一八七四年,農場主人幫他蓋了間小書房,《湯姆歷險記》就是在那裡誕生的。他通常吃過豐盛的早餐後就到書房去,關在裡頭寫作,連午飯也不吃,一直在裡面寫作到下午五點,都足不出戶。或許可以說是那個專屬的空間創造了馬克.吐溫吧!如果換個空間,也許人生就會變得不一樣。在什麼樣的空間裡度過時間是很重要的,如果希望得到成功與幸福,就應該檢視一下自己所處的空間。
英國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著作《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中,揭示了處在二十世紀初期,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位階規範中,女性若要享受有價值的生活,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擁有日常生活所需一定數額的錢(五百英磅),另一個就是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房間。放到現代社會來說,這指的不就是要具備經濟能力以及自己名下的空間嗎?有了屬於自己的物理性空間,才會擁有心靈的空間。
空間其實不用很大,對幸福的人來說,除了生活的空間、工作的空間,還有另外一個空間。美國的社會學家雷.歐登伯格(Ray Oldenburg)提出「第三空間」一詞,意謂一個可以讓人再充電的空間,氣氛好的咖啡店、書店、美容院等都可以。第三空間所擁有的共同點是沒有制式的規格或秩序,簡約、可以聊天、出入自由,還要有食物。你有沒有一個可以帶給你舒適和安全感的祕密基地呢?爸爸的祕密基地,就是家附近的咖啡店,在那裡可以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目光,讓我專注地做自己的事。
希望你記得,空間管理如同時間管理一樣重要,因為盛裝時間的器皿就是空間,唯有管理好空間才能管理好時間。裝載著我們生活的空間,對我們的幸福感有絕對的影響力,人類受環境的影響很大,人創造了空間,而空間又重新創造了人。如果想改變人生就先改變空間,不管是現在生活的空間、工作的空間、或是第三空間都一樣。不要忘了,如果想成功就必須改變空間。
➢創造屬於我的空間
・改變生活空間
布置家裡
整理網路空間
・改變工作空間
整理辦公桌
整理檔案資料夾
・創造第三空間
建立屬於我的祕密基地(例如:咖啡店、健身房)
建立與喜愛的人一起度過時間的固定空間
心裡也要有個乾淨的洗手間
這是我從進公司沒有多久的後輩那裡聽到的事。公司同事一起聚餐時,有同事因為覺得公司生活很辛苦而忍不住哭了出來。雖然已經適應一段時間了,但看來還是很辛苦。當然每個部門、每個人的狀況不同,不過主要原因應該還是那些受老人文化和權威束縛的前輩吧。公司對新進職員的要求也很嚴格,因為起跑線就不一樣。最讓人感到氣悶的是,再怎麼痛苦也不能輕易表現出來,尤其遇到對後輩不友善的前輩時,更是不能流露情緒。遇到這種狀況到底該怎麼辦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當內急時偏偏附近所有洗手間的門都鎖住了,該怎麼辦?反過來,也可能在急著找洗手間時,剛好最近的一棟大樓裡就有,而且一進去發現洗手間不僅乾淨還飄著芳香,這種時候心裡是不是覺得萬般感恩?我們也為路過的旅行者準備一個乾淨的洗手間,讓他能自在放鬆一點怎麼樣呢?在職場生活中,就算前輩或後輩員工傷害了你,也不要太介意,在心裡設置一個乾淨的洗手間,對職場生活會有幫助的。如果有人讓你覺得不舒服,就對自己說:「在洗手間裡放鬆一下再走吧。」那麼心裡就會覺得好過一點了。
在職場生活久了,心裡也需要鍛練肌肉。要學會從他人那裡保護自己,管理感情,巧妙地自我抒解。遇到沒禮貌的前輩說些不好聽的話時,就在心裡說:「不好意思喔,因為我是人,所以你說的話我無法理解。」不要在意對方的話語。不要讓無禮的言語傷害你的靈魂,因為你的靈魂是很珍貴的。
連結組織的價值觀與自我的價值觀
最近我見了一名有志應徵諮詢顧問公司的人,因為公司老闆的要求,我和那名應徵者談了一下,雖然時間很短,但我被他的抱負和態度所感動,他跟其他大聲說「我會努力的!」來強調意志和熱情的應徵者不同,他對職務的展望非常清楚,他的目標是透過顧問指導,幫助沒有明確目標的後輩尋找夢想。老闆原本對他沒有抱太多的期待,但一談之下被應徵者的價值觀吸引住了,便改變本來想聘用有經驗者的想法,立即決定錄用那名社會新鮮人。最讓老闆滿意的是,他是一個符合公司「幫助個人和組織做更重要的事情」的目標,並具有使命感的人才。
女兒,成為組織的一員就意味著必須抱持公司的價值觀,不過像上述案例的應徵者,可以幸運找到與個人價值觀一致的組織,這種情況很少發生。進入公司之後,為了業績和團隊精神,應該遵守組織的價值觀,但對忙於適應環境的新進職員來說似乎很遙遠,不過你還是可以先把這點記起來,總有一天會突然想起並有機會運用。
試著將自己和組織的方向與價值做個排序吧。以爸爸為例,爸爸過去任職的公司有七個核心價值,其中有「為了專業而持續學習」、「對工作品質的執著」、「為了團隊而不是個人」;爸爸工作部門的核心價值是「專業性」、「團隊精神」;爸爸個人的核心價值是「專業」、「信仰」和「正義」。以上可以發現公司和爸爸在「專業」這一項是一致的,於是爸爸便以積累個人專業為優先,盡了最大的努力。
這不僅是為了團隊和組織,也是在尋找自我的價值。理解組織的價值,從我和組織的價值中尋找共同的地方,即使個人與組織的價值無法百分之百朝向同樣的方向,但努力尋找切入點這件事本身就具有意義。
讓寫作成為自己的力量
哈佛大學針對一九七七年之後畢業的一千六百名四十多歲的哈佛校友進行問卷調查,當問到「以前所學對你目前的工作最有幫助的是什麼?」時,有九○%以上的回答都是「寫作」;當問到「你覺得自己未來哪一方面能力要再繼續努力提升?」時,最多的答案也是「寫作」。寫作能力好,可以早點下班,也可以早點升職,如果寫作能力不好,可能就是提早離職了,就算是新進職員也不例外。現在區分新人工作表現的標準,除了外語能力之外,國文的寫作力也很重要。
要說職場生活有八成以上都在「寫」也不為過。從事文書工作的人大部...
推薦序
一本寫給所有人的職場「不迷失」錦囊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投身工作,但迷失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生?
那種人生,很像是低頭振筆、認真批改學生作業的老師,卻沒有思考少子化效應讓學校招生逐年困難,終至倒校,出了校門,抬頭望天,卻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一片雲。
那種人生,好比是糕餅師傅每天認真地勤於拍打粿模,卻祈求驚喜接踵而至的明天。那樣的人生,本身更像是被拍打出來的一塊紅龜粿。沒有不好,只是都長一樣。
那所謂「不」迷失自己,又該怎麼做?
第一例中的老師,可用「可汗學院」(Khan Academy)來當作參考座標,若然,全世界都是你的受眾,你的教室,沒有圍牆。
第二例中的糕餅師傅,可以思考製粿過程有沒有可以優化的步驟,可以嘗試全新餡料。你的產品,將有無限可能。
《你可以投身工作,但不迷失自己》一書是一位父親許斗榮提前寫給女兒的職場錦囊。作者因為希望「協助兩個女兒減少失誤,盡快適應全然不同的職場生活」而寫,這讓我想起一個人,前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蘭迪.鮑許(Randy Pausch)。
蘭迪.鮑許曾寫下《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一書,罹患胰臟癌的他,替自己最後一場演講下了個註腳:「第一,今天的演講不是講如何實現你的夢想,而是如何引領你的一生。如果你正確引領你的一生,因緣自會帶來你應得的。第二,今天的講座,是為了我的孩子。」
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把自己急切想分享的處事準則寫出來,留給下一代,同時也澤披大眾。唯一差別是下筆之際,蘭迪.鮑許已知時日無多,許斗榮則日正當中。
本書作者的提醒,社會新鮮人適用,累積十年、二十年工作資歷的人亦然。
譬如書中提到:「帶著明朗的表情,先和別人打招呼。」過去我在電梯裡遇到陌生人,頂多禮貌性點個頭,因為心裡總是想「戴著口罩微笑,對方也不知道」。另一個內心小劇場是,如果我們先打招呼,對方不回應我們,不就很沒面子,好像我們很渺小,與其如此,不如保持最低程度的社交禮貌就好。
直到有幾次,我遇到幾位十幾歲的住戶,他們不但主動跟我打招呼,還會道晚安,我幫忙按電梯開門,還會高聲答謝。當時我就想,這家人家教真好,他們不等對方的善意回應就先有禮待人。
有禮待人,操之在我;善意回應,操之在人。
「先」問候別人,不會吃虧,若對方漠然回應,那是對方沒有家教,不必在乎。
另外,作者也特別提醒要鍛鍊思考與寫作能力。台大傅鐘二十一響,因為一天有三小時該用來思考,作者也如此持論。
閱讀與思考,是輸入;寫作與說話,是輸出。
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要好好過生活才能寫得好,能感動人的文章是從生活中產生出來的。」
持續輸入薪柴,反省輸出成果,就是好好過生活。
一本寫給所有人的職場「不迷失」錦囊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投身工作,但迷失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生?
那種人生,很像是低頭振筆、認真批改學生作業的老師,卻沒有思考少子化效應讓學校招生逐年困難,終至倒校,出了校門,抬頭望天,卻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一片雲。
那種人生,好比是糕餅師傅每天認真地勤於拍打粿模,卻祈求驚喜接踵而至的明天。那樣的人生,本身更像是被拍打出來的一塊紅龜粿。沒有不好,只是都長一樣。
那所謂「不」迷失自己,又該怎麼做?
第一例中的老師,可用「可汗學院」(Khan Academy)來當作參考...
作者序
給站在陌生道路上苦惱的你
引領二十一世紀的年輕靈魂,通過重重關卡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但真正面對職場時,才發現似乎比想像中還要辛苦。因為職場文化、管理風格、工作方式等,大部分都還停留在二十世紀工業化時代。老一代的陳腐觀念、落後的組織樣貌就像銅牆鐵壁一般難以打破。摘掉「待業中」的帽子之後面對現實,才發現很多事情與原本的期待不同。剛開始懷抱著滿腔熱情蓄勢待發,但沸騰的鍋子似乎很快就涼了,在現實面前只能收回熱情,當覺得自己不管多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結果時,就會陷入一種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所以,有許多社會新鮮人在剛進入公司不久後,就開始準備辭職,成為「離職準備生」。這真的令人感到很心疼,一面是求職大作戰,但另一面卻是離職風暴。從二○○○年開始至今,韓國的實際失業人數,已經來到了最惡劣的狀態,據說在進入公司的同時就準備辭職的上班族人數正呈現上升趨勢。根據求職網站調查表示,上班族當中有六一%的人想辭職,而進入公司未滿一年就辭職者的比例更高達六六%,新聞《每日經濟》對此現象的註解是:「一邊是就業難,一邊是新進職員離職潮……現在是『進退兩難』的時代。」
不過大概會有前輩這麼說吧:「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不管怎麼樣,和我們以前相比,現在的社會還是比較好過。喊苦?會苦到哪裡去啊?」但真的是這樣嗎?與上一代相比,現今社會的就業狀況反而更加艱難,即使自名校畢業,有亮麗的背景來妝點自己,要順利找到工作也並非易事。
我的朋友當中有自己開公司(中小企業)的,也曾隱隱炫耀說錄用了名校畢業又有實力的新職員。但是,如果組織本身還沒準備好迎接新職員,光把資歷好的新人找進來有什麼用呢?公司組織背負著沉重包袱,沒有辦法立即改變,人也不能乾等著組織改變,因此上班族就必須自己尋找生存方式。在這種時候,若出現一個守護天使,能親切地告訴那些社會新鮮人職場生存之道該有多好。很開心這本書能夠為迷惘的社會新鮮人提供一些協助。
這本書的內容介紹身為社會新鮮人、公司新進職員應該具備的要素,主要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成為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精神〉中,詳述了上班族在職場中自我管理和自我開發的方法;第二章〈沒有什麼比關係更重要〉,則整理了提升職場生活品質的人際關係維繫方式;第三章〈展現薪水以上的成果〉,涵蓋了工作所需要的各種技巧;第四章〈在工作之前,人生是自己的〉中,則闡述身為上班族的人生目標和原則的重要性;最後第五章〈職涯的深度和廣度由態度決定〉中,則詳細說明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品格,在職場上會左右別人對你的評價。若這些內容能撫慰女兒在陌生道路上的孤獨,那麼爸爸就別無所求了。
記得以前曾看過一部電視劇,其中有一段內容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很清楚。劇中的男主角突然意外死亡,死後成為幽靈守護在女兒身邊。有一回他見到女兒遇到吊兒啷噹的壞朋友,受到影響就要誤入歧途了,幽靈爸爸看在眼裡焦急得不得了,甚至向女兒高聲吶喊,卻一點用處也沒有,那場面讓人看了也不知不覺感到焦急。當時爸爸還沒有結婚,不知道為什麼卻對男主角的心情感同身受。我突然想到必須為將來設想,萬一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可以留下一些有用的話給你,當你想到爸爸時,就可以藉著這些文字把爸爸召喚到你身邊。
在職場生活難免會有不安和苦惱的時候,遇到那種時候不妨想想「如果是爸爸會說什麼?」那時你可以翻開這本書看看,就像跟爸爸面對面坐著聊天一樣。看到有同感的部分就隨心所欲畫個底線、或用螢光筆標示、或貼張便利貼寫下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在書中留下許多對話的痕跡就好了。我很好奇你跟爸爸心有靈犀的會是什麼內容?當然應該也會有無法理解或想法不同的部分,就先打個問號,過些時候再讀一遍,仔細想想爸爸為什麼會那樣說,那麼就可以跟爸爸進行更深入的對話了。
我最愛的女兒,從現在開始自我管理很重要,從內在心態到外在衣著都要注意。爸爸會一直為你加油,支持你邁入職場。以為人父的心情,與即將展開職場生活的你坐下來談一談。
準備好和爸爸聊一聊了嗎?我們開始吧!
給站在陌生道路上苦惱的你
引領二十一世紀的年輕靈魂,通過重重關卡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但真正面對職場時,才發現似乎比想像中還要辛苦。因為職場文化、管理風格、工作方式等,大部分都還停留在二十世紀工業化時代。老一代的陳腐觀念、落後的組織樣貌就像銅牆鐵壁一般難以打破。摘掉「待業中」的帽子之後面對現實,才發現很多事情與原本的期待不同。剛開始懷抱著滿腔熱情蓄勢待發,但沸騰的鍋子似乎很快就涼了,在現實面前只能收回熱情,當覺得自己不管多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結果時,就會陷入一種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所以...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序 一本寫給所有人的職場「不迷失」錦囊/楊斯棓
作者序 給站在陌生道路上苦惱的你
第一章 專業──成為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精神
1 一邊工作也要一邊充實自己
2 讓寫作成為自己的力量
3 提高能力的武器──「發表力」
4 比基準化分析更重要的是自我分析
5 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小常規
6 空間管理與時間管理一樣重要
7 提高身價的英語會話能力
8 需要為自己發聲的時刻──薪資協商
9 疲倦的身體是靈魂的苦牢
10 不挑戰的人生更危險
11 要像竹子一樣怎麼搖都不會斷
12 屬於上班族的讀書法
[爸爸的建議] 不知道該看什麼書時
第二章 關係──沒有什麼比關係更重要
13 別因為工作而打壞了關係
14 成為有智慧的軟柿子
15 Know-who更重要
16 建立專屬自己的顧問團
17 一個總是站在我這邊的人
18 比擁有一百個支持者更重要的事
19 看不見的履歷
20 面對「職場政治」的姿態
21 了解陌生星球上的其他世代
22 心裡也要有個乾淨的洗手間
23 上等魚生存方法
第三章 表現──展現薪水以上的成果
24 忙碌不一定是壞事
25 比螞蟻聰明的紡織娘
26 與「昨天的我」競爭
27 不要只是浮潛,要深潛
28 果敢又優雅的「拒絕藝術」
29 得到想要的東西的技巧
30 打開電腦前先打開筆記本
31 在主管開口問之前主動報告
32 展現業務能力的電子郵件技巧
33 只挖一口井,那口井會成為墳墓
第四章 目標──在工作之前,人生是自己的
34 第一印象很重要,就職的前九十天也很重要
35 守住自己的原則
36 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37 連結組織的價值觀與自我的價值觀
38 更新未來履歷表
39 睡前五分鐘計劃明天、週末五分鐘計劃下週
40 去老鷹學校的鴨子
41 戴大一號的帽子
42 成功不是搭電梯,而是走樓梯上去
43 為往後五年、十年、三十年種樹
44 當下不做就永遠錯過
[爸爸的建議] 上班第一週要做的十件事
第五章 態度──職涯的深度和廣度由態度決定
45 適當的退縮跟禮貌一樣有效
46 因為遲到而失去的東西比想像多
47 堅持到底的練習
48 團隊合作反映一個人的品格
49 「不幸的好人」戰略
50 謊言是即期品
51 Exrta Mile, Bad Minus
52 在職場中沒有雜活
53 主人與僕人只有一線之隔
54 剛進公司先放下手機
55 再怎麼難過,也不留下情緒性話語
56 不羨慕也不自滿
後記 離職有時是最好的選擇
好評推薦
推薦序 一本寫給所有人的職場「不迷失」錦囊/楊斯棓
作者序 給站在陌生道路上苦惱的你
第一章 專業──成為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精神
1 一邊工作也要一邊充實自己
2 讓寫作成為自己的力量
3 提高能力的武器──「發表力」
4 比基準化分析更重要的是自我分析
5 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小常規
6 空間管理與時間管理一樣重要
7 提高身價的英語會話能力
8 需要為自己發聲的時刻──薪資協商
9 疲倦的身體是靈魂的苦牢
10 不挑戰的人生更危險
11 要像竹子一樣怎麼搖都不會斷
12 屬於上班族的讀書法
[爸爸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