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燃型」人才,
放手讓自己野蠻生長!
當未來的世界已經翻頁,
你會在原來的一頁,還是新的一頁?微信爆文作者Spenser,香港No.1自媒體達人,
短短2年粉絲數從2萬爆增到60萬,
從鐵飯碗教師到斜槓創業;從月薪一萬五到年薪百萬。
曾經,他是寧波小鎮體制內的高中英文老師,
有車有房,當地人人稱羨,鐵飯碗甚是安穩。
但靈魂總不安分的想:「自己的人生難道就只有這樣了嗎?」
28歲那年他狠心跳到體制外,前往東方之珠進修攻讀研究所,
雖改搭大眾運輸,入住狹小樓房,但每一天的刺激卻讓他興奮地不能自己……
如今,他是香港自媒體第一人,也是網路金融創業者,
這位城市野心家的生涯經歷,宛如一趟跨界和逆襲之旅。
回顧一路走來的勇敢和猶豫、退縮和堅持、戰略和戰術,
Spenser不但換了條人生賽道,更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
本書濃縮了現代人在職場的迷茫與對歲月的徬徨,
從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一層層釐清你的迷思、啟發你的思考。
★誰應該看看這本書?
正在都市叢林求生存的你。
想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的你。
即將畢業卻不知道將來到底要做什麼的你。
正處在職場轉型期的你。
想去創業的你。
★那些受人尊崇的成功者,都帶點「自虐」的特質……
世界變化太快,假如不具備靈敏的適應力與工作能力,根本無力招架來勢洶洶的競爭潮流。仔細觀察後你也許會發現,那些外表光鮮亮麗、走路有風,彷彿開著外掛一般的人,都是些敢對自己下狠手,甚至有些「自虐」的人。他們不敢苟且度日,持續地逼迫自己更新,把能力推向極限的境界。
面對未來這頭猛獸的追趕,那些能人異士都焦慮、惶恐得不敢停下腳步了,求穩的你又憑什麼貪求在日日的小確幸之外,還要有朝一日實現心中的夢想?
★該讀博士or就業?該選錢or眼界?想成功,怎麼做才正確?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的價值遠比真金白銀珍貴,很多人卻受限格局、環境而傻傻看不清。無論是要繼續研讀學問、投身職場,或想把握機會創業,Spenser說:「想成功,原則就是做好時間管理、身體管理,設定目標並且付諸執行。」
當你選擇一家公司,加入一個團隊時,最優先考慮的不是薪水,而是未來發展的前景,也就是這家公司能提供給你的成長機會與資源。畢竟現在市場真的不缺錢,缺的是可以投資的好資產。成長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培養成好資產,建立核心競爭力,讓自己在職場的價值籌碼越來越大。趁著還能苟延殘喘,對待青春不如大膽冒險,因為好歹你都要失去它。
★在Up or out的潮流下,你必須「自燃」才能發光!
動盪時代沒有絕對的穩定,「鐵飯碗」的概念逐漸被打破,眼見大公司的組織結構在崩壞邊緣,一個行業說顛覆就顛覆。當你想要抱怨工作,覺得才華被埋沒的時候,不妨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你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能夠承受隨時被炒魷魚嗎?第二,捫心自問以自己的能力,真的能在外面的世界活下去嗎?
真正自律的人,都會給自己設置KPI,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你哪天不會出局。從最底層的經理到頂層的合夥人,沒有完成任務指標,隨時都得做好準備捲舖蓋走人,哪怕你的表現之前一直都很好。如果你很聰明,就證明給大家看,而且要一直聰明下去。
★別為自我成就設限,請你一定要「三十而立」!
在經濟成長迅速的年代,人人都有機會往上爬,但當趨勢動盪不安,就必須蓄積勁量強大的力道,才可能從低潮中翻身崛起。不要一開始就說,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個,我的個性適合做那個。不設限世代的三十而立,不是指立業,而是要你立定志向。
BBC著名的紀錄片《56 Up》中,採訪了英國十四位不同階級的七歲小孩,每七年追蹤一次,直到他們五十六歲為止。結論看似一個人的出身背景將決定未來的一切,但實際上卻是狠狠點醒世人,你的夢想有多大,成功與否的關鍵是在於付出多少努力。努力都不一定能逆襲了,更何況不努力呢。
本書記錄了Spenser對自己下的狠手,更一一剖析這些狠手背後真正的意義。
當未來的世界已經翻頁,你會在原來的一頁,還是新的一頁?
作者簡介:
陳立飛(Spenser)
跳出體制,混跡香港,
主業金融,業餘碼字,
寫乾貨,煲雞湯,
LinkedIn專欄作者,
一篇微信拉動百萬投資的自媒體達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依姓名筆劃數順序排列)
丁菱娟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姚詩豪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洪雪珍 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
陳彥博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張國洋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許景泰 SmartM世紀智庫執行長
謝瑞珊 江湖人稱S姐
謝昕璇 CC謝昕璇,世界最棒工作的台灣女孩
鍾子偉 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鍾文雄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蘇書平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
名人推薦:(依姓名筆劃數順序排列)
丁菱娟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姚詩豪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洪雪珍 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
陳彥博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張國洋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許景泰 SmartM世紀智庫執行長
謝瑞珊 江湖人稱S姐
謝昕璇 CC謝昕璇,世界最棒工作的台灣女孩
鍾子偉 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鍾文雄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蘇書平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
章節試閱
青春終將逝去,情懷永遠不老
只有不斷地讓自己進步和成長,才是面對逝去的青春的解藥。
對於我去香港讀書的事,得到了許多豐富的回饋。
有人表示不理解的說:「漂泊之所以讓人羨慕,是因為你只見到漂上去的,沒見過沉下去的,後者才是大多數。」更有人言辭激烈的說:「你瘋了嗎,你都多大年紀了?好吧,你的獨特我永遠不懂。」也有表示觀望和不知為什麼支持的說:「好吧,請你繼續追逐你的夢想,因為你屬於不安分的世界。」
……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去香港,我只知道,自己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時光太瘦,指縫太寬,畢業四年,埋頭苦幹,四周無光。在所謂的重點高中完整帶完一屆學生,見證了自己從一開始的青澀懵懂,到後來的稍有經驗與「油條」。
從每天的備課改作業,罵男同學怎麼不好好早讀,到教誨女同學妳不要哭了,老師相信妳下次一定會考好的;從每一個月的月考和兩個月一次的期中期末考,週末不是在上課,就是在監考。或者在瘋狂改考卷的末路上狂奔,一邊改一邊罵這學生實在笨得無可救藥,或者抱怨上個星期剛領的紅筆筆芯又全用完了。
每天高強度的壓榨下,從一開始被撕裂般的成長,到後來的慢慢適應,再到後來的逆來順受,我告訴自己,在公立學校當老師的生活就是這樣。然後用心靈雞湯來安慰自己這顆不安分的心,嗯,所有的偉大都是在每日的重複中熬出來的,嗯,是的。然後繼續備課、上課,改作業改試卷,罵男學生、教誨女學生。
而現在,我覺得不夠了。
學生高考畢業前的一個晚上,他們燃燒鋁鎂粉製造出高考前局部絢麗的效果,高三的學生從教室裡探出頭聲嘶力竭地喊著「高考加油」,高一高二的萌娃也都熱淚盈眶地喊著「學長加油」。
是的,他們在這裡經過三年基本上暗無天日的勤學苦讀,奮鬥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風口,不管風是大是小,終於要展開飛天豬一般的爛漫生活。而我們作為他們的助推者,將目送他們飛遠,然後轉過一個驕傲和落寞的背影,繼續教育、安撫塑造下一批剛從教育工廠生產線運出來,還泛著熱騰騰青春氣息的幼崽。
對於那些飛走的其中一些人,我只知道自己幫助過他們,帶給他們正面的能量和改變;其中一些人,我也辜負了他們,能力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我想儘量不辜負他們。而這一次,我想不辜負自己。
我知道自己還沒有成長到滿意的樣子,不管是做人的眼界、格局和性格,還是做事的專業和能力。青春逝去的太快,而成長太慢。我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活在二十歲的後半段,努力成長,精力無限,一顆心還很軟,還有一大堆夢想,還沒有理順人生。
然而夢想禁不起等待,就像耐吉有一句很棒的廣告詞:「Yesterday you said tomorrow, so just do it.」我已經揮霍了太多的yesterday,tomorrow已經越來越著急,我憋不住了。
朋友和我分享他在紐約時,和一位計程車司機等紅燈聊天的經歷,那位計程車司機說:「我已經活到六十歲了,可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活著是要做什麼的。」其實若是不知道自己活著的使命,這樣活著也挺好的。但要是幸運地知道了,那就要去行動、去改變。只要心夠大,裝得下,整個世界都是你的。最要命的是想著要做事,結果卻一直在混世。
對於未來我有個大略的規劃輪廓,但具體要做哪些事情,什麼階段到什麼過程,需做哪些部署和準備,還不甚清晰,但是那又怎樣呢?對我而言香港是個情結,也許待了一年之後發現是個死結,但是那又怎樣呢?我在完全不同的經濟文化環境中窺探了更多世界的樣子,在不同種族和價值觀的碰撞中重新發現了自己。憑著盲目的自信和樂觀,總會走出一條不一定寬闊卻自己喜歡的道路吧。
某位名人曾說:「人不會為自己做的事感到後悔,但肯定會為自己沒做過的事情後悔。」至少往後有資格對自己的小孩吹牛說:「孩子,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東西吧,不管是姑娘還是夢想,因為你老爸當年也幹過特別獨特又特別厲害的事,假如撞得頭破血流也沒關係,還是可以回來吃軟飯嘛。」
古人說三十而立,以現在的話來解釋,是指三十歲在事業上已經要有所成就,得以立足社會。我總覺得這不符合當代社會的語境,因為古人平均年齡就四十來歲,三十歲是該立了,因為再不立就快掛了呀。
但現在你念完大學就二十四、五歲了,讀完研究生都二十七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年少有為的年輕人,意氣風發,羨煞旁人。我只能用漫漫人生長路,不在乎起點只在乎轉捩點,不差這幾年來安慰自己。
三十而立,立的是志向,人生剛剛起步。
況且,我還沒到三十呢。
縱使青春留不住
年輕時最重要的事,除了學習,除了認識姑娘與朋友外,還是要瞭解自己,知道想去哪裡。
隨著自己的年紀逐漸接近「偽大叔」的行列,愈發深刻地感受到,身體健康和腰纏大把時間,真的是人生最大的資產。
在身體健康方面,只要不生大病,大多數人都不會當成什麼大事,只要定期運動,小肚子不要太明顯就好。儘量保持心緒平和,有火就發別憋著,要是心裡難過了,就像豬一樣在時間的泥潭裡滾兩圈,讓時間治癒一切。別老抓著不放手,自己嘔氣、費勁,也沒勁。身體的問題不出什麼大的意外,一般還輪不到二三十歲的年紀去憂慮。
但是時間,尤其是正值年輕力壯的時間,猶如金子般珍貴,然而很多人看不見,因為格局有限,環境侷限。
我還在當老師的時候,總是和班上的同學們說:「等高考完後,我不知道你們該選什麼樣的專業,但是有一樣是確定的,你們要儘量去大城市,因為大城市的環境所帶給你的眼界和格局,對於你們生命的啟發和改變,有些時候甚至比所選的專業還重要。」
如今我依然相信當年說的這些話。現在我的學生們已經就讀大學。平常用微信交流,我問他們學得怎麼樣,未來有什麼初步規劃了沒。大多數的回答是:「還行,就這樣混唄」、「關於未來,還不太清楚,先考四六級吧」、「Spenser,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書籍或者資料推薦啊?我感覺英語都快要荒廢了」。
其實大家不是不努力,而是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使勁。有句雞湯說:「只要你知道去哪裡,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問題是,我怎麼知道我要去哪裡呢?
在大城市裡職業選擇多,平台起點相對高。如果一心要進特別「高大上」的公司,例如投行、諮詢,一些優秀的人在大學期間就會準備一個接一個的暑期實習,海外交換交流,考GMAT,積極準備申請頂尖學校的MBA,不斷地往自己的履歷上添磚加瓦。
人家已經在準備重新刷托福雅思成績了,你還在準備將來越來越沒用的四六級;人家已經在到處投履歷找「高大上」的公司暑期實習了,你只是回家鄉去當地小銀行打個雜、蓋個章算是應付了。
我從來不認為是學生懶,不努力。在重點高中經歷三年煉獄般的生活,以前我監考時,站在台上看著孩子們埋著頭振筆疾書,考完後為了幾分成績掉眼淚的場景,總是心生感慨,覺得孩子們太不容易了。只是在這種制度的框架裡,他們沒有太多的選擇。
因為自己在香港求學,經常會有家鄉的朋友或是一些家長來諮詢留學方向的問題。申請好學校和找好工作一樣,都是系統工程,需要提前部署,儘早規劃。
網路上還有這麼一句話:「不要害怕你走過的彎路,因為這些以後都會成為你的財富。」還是覺得這句話有點不負責任,因為有些彎路就是該及早糾正。現在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專業。別說隔行如隔山了,同一行裡不同的專業分支都有各自的術語。
別拿年輕當資本,雖然年輕確實有無限的可能性和選擇,但是落實到每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是很侷限的,千萬條路你只能選一條走。而且你要摸索、理解、熟練,最後才能在這個行業有些名氣。十萬小時的深度積累,你才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問題是,你有多少個十萬小時可以揮霍?
另外,時間是有含金量的。二十幾歲的時候身體好、記憶棒、思維快、負擔少,可能沒什麼錢,但是腰纏大把的時間。宛如六O年代的野生大黃魚般氾濫不值錢;餓了沒糧食,就吃野生大黃魚。
而三十歲之後,身體素質開始下滑,社會負擔大,時間彷彿變成今日的野生大黃魚,稀少珍貴,動不動一條上萬。時間成本隨著年齡增長,也是水漲船高。年輕時沒有選好方向,做好未來的規劃,等過些年再轉彎就不太容易了,容易閃到腰。
所以年輕時最重要的事,除了學習,除了認識姑娘與朋友外,還要瞭解自己,知道想去哪裡。最重要的是,走這條路的時候,別老想著沒選的那條路的風景。因為每條路的風光,自己走著和別人看著,一定是不一樣的景。
正如同王爾德說:「只有淺薄的人才瞭解自己。」過去相信的,現在開始懷疑;現在相信正確的,未來一定會遭質疑。就某種程度上來說,任何的選擇都是對的,也都是錯的。原以為瞭解這個世界,但其實真正的世界往往在你所瞭解的對立面。
就像工作和戀人的本質也是一樣,都不完美。再好的工作也有想辭職的瞬間,再美的戀人也有分手的衝動。而且都有新鮮、心塞、瓶頸、徘徊的階段,不同的時間,看法和角度也不一樣。有時原以為接觸的過程是在瞭解對方,其實不過是更看清自己而已。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不瞭解自己,卻以為對方是這個樣子。或者說,我們的世界,是由我們內心的感知決定的。是的,就是這麼唯心。
所以,賈伯斯在演講中說:「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until you find it.」(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讓自己熱愛的事業,繼續尋找,不要放棄。)
所以,袁嶽說:「趁年輕,折騰吧。因為年輕時,折騰起來不用那麼費勁;因為折騰了,就知道自己的邊界和侷限,使勁跳一跳,沒搆著天花板,接下來的歲月裡,可以安心做個俗人。因為年輕時犯的錯,是可以被原諒的。」
年輕的生命就像是一根蠟燭兩頭燒,在燃燒後我們能否留下最滾燙的蠟,烙下無憾的印記?
健身
健身不僅僅是和身體較勁,也是和自己較勁。能不能一直堅持做一件你認為正確的事,不會半途而廢,不用重新再來。
那天和朋友在銅鑼灣的一家上海餐廳吃午飯,兩個人點了三樣菜,葷素搭配,外加兩碗米飯。聊到在香港的這段日子裡自己的一些變化,其中有個彼此共同的東西,就是更加注重自己的身材了。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當初在香港找房子的時候,上網找了一大堆租房資訊,最後陰差陽錯地到了大圍名城。在這個社區裡遇到的人與美好的故事,是這座城市贈與我的一份無比珍貴的禮物。而社區裡的健身房,也是其中之一。
社區會所裡的健身房空間不大但器材很齊全,最關鍵是器材品質好。我雖然不懂這些器材的品牌,但我嘗試了學校裡的健身房的器材後,就沒有再去第二次了。這是一種關於設計、美學、品味、用戶體驗的感覺,沒有辦法用言語表明。
現在去健身或是運動,要有相對專業的裝備:頭戴嵌入式運動耳機,上身穿輕薄透氣的運動短袖,而不是純棉T恤;下身穿修身運動短褲或者長褲,根據天氣陰晴冷暖而定,而不是隨便一件大內褲或休閒褲。更不會穿休閒鞋走進健身房,哪怕練的內容和腿沒什麼關係。
不知從何時起,對穿著開始講究起來。心理學說,一個人的穿著其實是為了加強內心想要扮演的角色,就像男人工作的盔甲是西裝,就像女人踩上高跟鞋,呼吸的空氣都比平時高出幾公分般驕傲。穿上運動套裝,不僅僅為了舒適,而是告訴自己:「我準備好要流汗了。」
打籃球、踢足球等團體運動,大家互相合作,一群人與另一群人「群毆」;打羽毛球也是一樣,一個人與另一人「單挑」;而在健身房,則是自己與自己的較勁。
健身房通常比較安靜,最多的聲音是跑步機上有節奏的腳步聲、皮帶與齒輪滑出的摩擦聲,以及旁邊人的喘氣聲。大家彼此沒有交流,即使和同伴一起來,也只是偷空交流一下,便進行各自的訓練,不可能邊跑步邊聊天。
所有人各自帶著手機或iPod,塞著耳機在自己的世界裡和器材較勁,撕扯著身體。沒有別人監督,只有自己知道練得有沒有盡力,是不是推十次的杠鈴,推到第九次的時候,就放棄了。
健身房裡面的氣氛,有時像宗教般凝重,具有儀式感。經常看到一個哥兒們跪地雙手抱頭,抓著器材的手柄往下拉到底,頭幾乎碰到地面,緩慢反覆如同叩拜。他應該是在練習腹肌,我看著感動。想要使用器材練出肌肉時,不在於次數,而在於每一組都要盡力到位,這樣才會有撕裂的效果。
所以在健身房的人若是看起來表情輕鬆,基本上是來玩玩的。眼神堅毅,肌肉顫抖,血脈賁張,熱汗冒出,才是來健身的標準配備。健身房裡有飲水機,渴了去喝點水讓身體休息,牆面是半透明的鏡子,很多人邊喝水邊凝視著鏡子裡的自己,什麼話都沒有,就這樣看著,然後把紙杯扔進垃圾桶,繼續撕裂。
假如上教堂是去對墮落靈魂做懺悔,卸下內心的包袱,重新上路;那麼上健身房,是對脂肪堆積的救贖,再次緊緻已經開始下垂的身體。弄器材為練肌,跑步是為耗氧。
最近我的睡眠品質一直不好,夜晚十二點躺在床上,心裡就已經提前知道可能要失眠了。黑暗中疲倦和睡意相互談判博弈,決定我什麼時候可以失去意識,往往一談就談兩個小時,一點效率都沒有。早上必然是爬不起來跑步了。
後來我把跑步的時間改到晚上,從外面回來後換上運動裝備,名城又窄又長的社區結構很適合跑步,從一頭跑到另一頭,來回差不多七百公尺。後來發現比起晨跑,夜跑更有感覺。
晚上十點的香港,空氣潮濕,溫度合適,旁邊高挑的路燈把路面照成半透明的黃色。跑的時候,從一撮黑暗跑到下一撮亮光,再進入下一撮黑暗,光影之間適合冥想。聽著自己的喘氣聲,好像是靈魂在和身體對話。旁邊草坪的台階上多是煲電話粥的人,表情生動偶爾會聽到笑聲,和在遠處的人表達著思念,傾訴著這裡的日子,電話那邊的生活。跑了幾個來回,他們還在那裡;跑完上樓了,他們還在那裡。也許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靜止的,或是不存在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想要達到自己滿意的體型,增加運動量和控制飲食同樣重要。一個負責開源,一個負責節流。我必須承認,用盡力氣不算難,難的是克制食物攝入。肉吃得少了,晚餐攝入少了,結果身體不幹了,發出各種訊號,釋放各種體內化學激素來增加對肉的敏感度和饑渴度,甚至影響多巴胺分泌,覺得不幸福了。Stay foolish挺容易,Stay hungry是太難。
人類學說,我們儲存著腰腹的脂肪就是要以備食物不足時使用,想減去腹部的贅肉就是違反自然。然而現在食物的誘惑太多,多少人的減肥是毀在「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看是三公斤」。減肥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很多時候能保留在原地就算不錯了。哪有什麼勝利,挺住就是一切。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地心引力彷彿也跟著增加,鬆弛和下垂,簡直是不可逆的宿命。
克制永遠是比用盡更難的工作,比方說性事多了,容易不舉;吃多了,一定難瘦。很多事情皆是如此,所以真正的力量,不在對力量的釋放,而在於控制。真正的自由人,不是放縱的人,而是學會自律的人。
有時候減肥也好,健身也罷,不僅僅是和身體較勁,也是和自己較勁。能不能一直堅持做一件你認為正確的事,不會半途而廢,不用重新再來。
青春終將逝去,情懷永遠不老
只有不斷地讓自己進步和成長,才是面對逝去的青春的解藥。
對於我去香港讀書的事,得到了許多豐富的回饋。
有人表示不理解的說:「漂泊之所以讓人羨慕,是因為你只見到漂上去的,沒見過沉下去的,後者才是大多數。」更有人言辭激烈的說:「你瘋了嗎,你都多大年紀了?好吧,你的獨特我永遠不懂。」也有表示觀望和不知為什麼支持的說:「好吧,請你繼續追逐你的夢想,因為你屬於不安分的世界。」
……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去香港,我只知道,自己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時光太瘦,指縫太寬,畢業四年,...
目錄
自序 換一條人生賽道
Chapter 1 職場上,哪有什麼「穩定」
職場上,哪有什麼「穩定」
關於職場素質的四點思考
關於原始積累、審美和文字表達
諮詢行業的人生職能
外行人眼中的諮詢世界
麥肯錫想招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我身邊的高管朋友都出來創業了
當時間越來越不夠用的時候
一切沒有解決方案的腦力激盪都是耍流氓
Chapter 2 天馬行空的開始
天馬行空的開始
管好自己的身體和時間
Men for others
關於留學,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留學就一定能學好英語?您別騙我
想來留學,先練好英文
路程已過半
給來香港讀碩士的小夥伴們的三條建議
先瞭解下自己,再談談讀博士
畢業了,我選擇留在香港
深度思考,拒絕洗腦
現在重要的不是賺錢,是成長
Chapter 3 青春終將逝去,情懷永遠不老
青春終將逝去,情懷永遠不老
縱使青春留不住
健身
畢業五年,我卻把房子賣了
趁早結婚是上個世紀的殘羹冷炙
不負春光,野蠻生長
在美利堅的彷徨與驕傲
紐約的夢
我們註定要和一些人告別,和另一些人連接
菜場賣魚所帶給我的
大格局,不必算小帳
發朋友圈的時候,請不要辜負別人關注的時間
優秀的人,都敢對自己下狠手
Chapter 4 事業不在家鄉
體制內外,甲方乙方
在重點中學教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事業不在家鄉
左手象山,右手香港
我眼中的香港
愛與城
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有人正在奮鬥
異鄉的築夢人
寫給我的旅行箱
今天不關心世界,只想回家
有一種焦慮叫作三十不立
自序 換一條人生賽道
Chapter 1 職場上,哪有什麼「穩定」
職場上,哪有什麼「穩定」
關於職場素質的四點思考
關於原始積累、審美和文字表達
諮詢行業的人生職能
外行人眼中的諮詢世界
麥肯錫想招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我身邊的高管朋友都出來創業了
當時間越來越不夠用的時候
一切沒有解決方案的腦力激盪都是耍流氓
Chapter 2 天馬行空的開始
天馬行空的開始
管好自己的身體和時間
Men for others
關於留學,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留學就一定能學好英語?您別騙我
想來留學,先練好英文
路程已過半
給來香港讀碩士的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