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最暖心的「療癒嚮導」許皓宜,繼《與父母和解》後, 邁向人與人之間的「偶然撞遇」, 走進「找伴、作伴、相伴」的探索旅程。 為什麼,我總是無法愉快的與人相處? 為什麼,我總是在別人身上溫習不完美的自己? 為什麼,我總是被「讓我挫折又糾結」的人深深吸引? 每段關係裡,都有解不開的情結與鬼影, 人我關係的問題,其實都是「沒辦法信任關係」的問題。 最棒的關係,是在人前能忘我,卻不失去自我,
你得先學會「和自己作伴」,
從「我」找到「我們」,各種好關係才會隨之而來。
最暖心的「療癒嚮導」許皓宜,旁徵博引各種心理動力學概念,引你回顧並化解童年、成長時所留下,那些跨不過的情結。
觀賞一場又一場似曾相識的內心小劇場,面對並解放內心無法放過自己的遺憾,然後才能發現,原來每段好與不好的關係,都可以很有意義!
在關係中發生的一切,都是兩人的「共同演出」,
當一段人我關係出現問題,請回頭想想,你和其他人如何詮釋彼此的內心戲:
我與我自己:有時候,並不是「這個人做了什麼」讓我難受,更有可能是「我自己的難受」讓我難受。有時候討厭一個人,其實只是在別人身上,看到討人厭的自己。 我與父母:從小,父母通常同時提供我們「興奮開心」與「責難挫敗」兩種經驗,所以成年後,如果一個人只是總讓我們感受到「興奮開心」而沒有「責難挫敗」,這段關係也就顯得不那麼吸引人了。那些讓我們感到挫敗,卻又被我們喜歡的人,正是幫助我們練習「在挫折時也能愛自己」的人。作者簡介: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曾在大專教學多年,也曾走入醫院和社區,聆聽發生在不同場域的故事。受過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的專業訓練,是國內長期耕耘於婚姻與家庭治療訓練的師資之一。長期於公共電視「爸媽囧很大」等節目擔任客座來賓&親子教育專家,並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隨年歲往上攀爬,她越體會:人們在關係與自我的探尋中,內心所盼所求,不過「真誠」二字而已。 所以她離開諮商專業系所的教學,真誠地回到自己初衷所愛的書寫——以一種面對人心的深刻與同理。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筆調溫暖而幽默,從自己、父母到周圍的人,以及許許多多的關係,寫出了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故事,也記錄了我們記憶中不同典範的關係。 只願,我們能從各種曾經無法理解的人我關係中,發現那裡頭原來具有認識自我的深刻意義。然後同意,原來我們生而都自有一種獨特的價值與魅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現專職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並兼任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曾出版著作為《與父母和解,療癒自己的不完美》(如何出版)《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在愛情的四季裡,妳依然可以做自己》,以及有聲書籍《聽孩子說,我們忘了的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呂秋遠、鄧惠文、張曼娟、朱衛茵、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療癒作家)、女王(作家)、律師娘/林靜如(律師,作家)、趙文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林方晧(諮商心理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家庭及婚姻治療師) 跨界推薦★人我關係,是一切恩怨情仇的開端也是結果,許多人終其一生,都不見得真正了解自己,但是從此刻起,你可以藉由你與周遭所有人的互動、衝突及糾結中,整理出「真正的自己」! ——律師 呂秋遠 療癒推薦★皓宜是我所認識,少見這麼溫暖、包容,又願意張開耳朵傾聽、打開心房接納的人!她用心理學專業來認識自己,也帶我們覺察內心最原始直接的情感。然後你會發現:原來人我關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糾結,原來我們都有能力成為別人和自己心中,最美好的那個「伴」。 ——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 朱衛茵 相伴推薦★最美妙的平衡是,能夠享受與自己相處,也能與另一半相處。我們都是自己最好的伴侶! ——作家 女王 共鳴推薦★人生不能沒有伴,有人相伴,是能與自己為伴的基礎。而能與自己為伴,才能真正與他人形成伴侶關係。作者時以談心對話,時以述說人生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人與自己、與伴侶之間的各樣往復舞蹈。對於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連結,深具啟發。 ——諮商心理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家庭及婚姻治療師 林方晧
名人推薦:◆各界推薦 呂秋遠、鄧惠文、張曼娟、朱衛茵、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療癒作家)、女王(作家)、律師娘/林靜如(律師,作家)、趙文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林方晧(諮商心理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家庭及婚姻治療師) 跨界推薦★人我關係,是一切恩怨情仇的開端也是結果,許多人終其一生,都不見得真正了解自己,但是從此刻起,你可以藉由你與周遭所有人的互動、衝突及糾結中,整理出「真正的自己」! ——律師 呂秋遠 療癒推薦★皓宜是我所認識,少見這麼溫暖、包容,又願意張開耳朵傾聽、...
章節試閱
與自己為伴 一段真正的關係,是 …… 不管發生什麼樣的問題,我們理解情感糾葛越深,表示我們潛意識記憶的互相涉入越深,意味著我們對彼此越重要。 所以我們願意看到,彼此心裡那份對關係希望感的存在,願意給彼此時間,去探索我們壓抑在心裡的細微傷痛。 我願意看到真實的你,你願意認識真實的我,我們能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彼此之間的互動。 我們也願意給自己和對方空間,即使在美好的改變中仍存在著質疑,因為事實上,很難有個人是完全信任著別人,正如同我們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相信自己。 然後我們就不知不覺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如此深刻有意義,即使是痛苦的過程也帶來一種理解的美好。 最後我們回到自己。是的,回到自己,學習把關係中獲得的理解,轉化為對自我的療癒與安定。 深深享受著,在關係中,還能與自己為伴。 過去情結影響現在的關係 情結起作用時,會把人逼到情緒死角加以霸凌。 ——莫瑞.史丹 人從哪裡來? 從生物學的角度,這肯定是個笨問題!人當然是從女人的肚子裡來。 那麼,人格從哪裡來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則有個說法,人格從人與人之間的「精神連結」1而來。 我們誕生並生活在人與人的連結中 男人和女人結合,誕下一個孩子。男人與女人之間產生了一種關係,一種心智上的相互影響,一種精神上的相互連結。接著他們用這種關係去養育所誕下的孩子,他們相互連結的精神內涵也跟著傳遞下去—以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方式。 舉個例子來說,早年的台灣社會,老年人的自殺率很令人擔憂。在南部的農村,有些年紀大而久病厭世的老人家,開著自家犁田用的車,趁著夜半清晨無人的時候,直直開往水田裡,在耕耘一輩子的土地上結束生命。 這些有關死亡、失蹤、誰離婚又離家的事件,常常是家庭、甚至整個村莊的居民不能說的秘密。即便如此,那些說不出口、不方便說的,卻又是大家一同共享的往事,就用一種迂迴的方式傳遞給後代。例如:鄉村開始成立守望相助自治隊,變得特別重視健康、研究養生,或者,流傳夜半絕對不能出門,哪條小徑有野鬼出沒的傳說。 日子久了,子孫可能不再聽聞那些古早軼事,但某些想法與印象,卻像真理一樣地被保存下來。 這是一種精神連結,已經傳了好幾代,卻不再有人記得原委。為何大家要信奉這樣的規則與規定? 走不出的情結,誤導我們的人生 一位現年四十多歲的中年婦人,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個姊姊,下有一個弟弟。看到這樣的家庭,我們很快可以想像到,在她所屬的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她的母親也許是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才在連續四個女兒後盼到一個兒子。 果然,婦人心裡最大的委屈,是父母將家庭裡所有的資源和心力,都給了家裡唯一的男孩;雖然其他姊姊都默默承受,她卻像承接了家族裡所有女孩的不滿,一股腦地對父親的偏心感到憤怒不平,卻又極盡所能渴求一家之主的父親能多給她一點關愛。 她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女性,但為了感受到自己可以被別人關愛,她把自己的能力無限縮小,用一種相當無能的方式向別人索求。她不斷生病,不斷被僱主解聘,以至於生活所需都要仰賴社會福利加以供給。 她遇到了一位相愛的男人,但不相信對方會為她付出金錢與關愛,所以不願意走入婚姻,以免有天被拋棄。她為男人生下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但卻沒辦法好好關愛自己的兒子。她可以把女兒養得白白胖胖,兒子卻像個營養不良的小大人,反過頭來得要照顧母親。 她沒辦法走出古早時期的精神連結,被困在重男輕女的規則裡,詛咒了自己的未來,也捆綁了自己的下一代。 於是她內心的舞台就這樣演著:一個千古不變的怨婦,周圍圍繞著擁有無上權力卻不願給她資源的男性。男人和女人之間永遠橫放著一個無法跨越的情結:有了男人,就要犧牲女人,所以女人永遠要知道如何恨著男人。 就像她如此恨著自己的兒子,卻不願承認母性充滿的她又是如此愛著自己的兒子。 這是過去情結,一種卡住我們情感流動的心結,最令人擔憂的是,你可能很難意識到它的存在,然後不知不覺地被它操控。它可能來自原生家庭,也可能來自代代相傳的社會文化。它扼殺了我們心理上的自由,讓我們誤以為自己的人生沒有選擇。 當感受有所覺察,情結就得以被認識 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部分和一個神經質的部分,一個現實的部分和一個幻想的部分,一個現在的部分和一個過去的部分。所以我們都同時是成人也是孩童,保有孩童想要親近父母的部分,以及父母想要親近孩童的情感。 我們期盼自己能夠照顧別人,卻又渴望被人關愛著。 這些矛盾並存於內在的感受,在我們遇到不同人的不同時刻,反反覆覆發生。 矛盾的感覺很難受,卻才是一種正常。如果你只想活在健康、現實和現在,可能還需要壓抑某部分的自己,同樣的,如果你只活在神經質、幻想和過去,就不會知道,自己其實有走出過去情結的能力。 如果我們只選擇活在其中一邊,不但失去了彈性,也失去連結不同部分自己的起伏與美好。 而這同時也是人際關係的功能。 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尋找外在對象來滿足內在基本需要的過程。當我們越能與人產生連結,就越能對自己的過去情結有所認識。 就從你遇到他人的那一刻開始,你會有所感受。 那是感官所接收到的,喚醒你內在心智的一切。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去覺察那些感受。當感受有所覺察,它就成為能夠被你體驗到的情感。 於是你會發現,感受原來不只是感受而已,就像痛苦也絕不只是痛苦本身。 那裡頭有亟待我們揭曉的秘密—帶你發現生命意義的秘密。 人際關係能超越過去 在愛的行為中, 我找到了自己,我發現了自己,我發現了我們倆人, 我發現了人。 ——佛洛姆 當你越能體會與覺察自己的感受時,就越能抓到過去情結所反映出來的影子。 事實上,當你心底的情結變成可以被意識到的「鬼影子」時,就有機會練習「抓鬼」,甚至打敗它! 長久以來,我就感覺到自己心頭有一個「鬼影子」。它很難用語言來形容,但「它」的具體表現便是:我知道自己很怕黑、很怕鬼。一直到上了高中之後,我都已經是個「準大人」了,獨自在家的時候,還是可能因為窗外的風聲而躲到棉被裡嚇得發抖。 小時候,我對抗內心「鬼影子」的方法,就是「找玩伴」。家裡沒有兄弟姊妹,父母親忙,我就參加學校的夜間輔導,晚上九點多下課之後再跟同學去K書中心。你以為我們真的有好好念書嗎?怎麼可能!我們往往是到臨近的紅茶店、撞球場,吃喝玩樂,聊天到午夜十二點前,才趕緊回到K書的小方格裡,等待父母親來接我們這些「辛勤念書、深夜晚歸」的孩子(真是家庭生存的小把戲啊!)。 我當了老師之後,曾經把這種「拐騙」父母的現象,解讀為「青春期的解放與叛逆」。直到這幾年,對於心理動力學有更多了解,我才發現:成年後所出現的種種「脫序行為」(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行為,一般都說成「叛逆行為」),或許,都是為了對抗藏在心底的「鬼影子」。 且讓我給這個「鬼影子」一個心理學式的說法,容我姑且把它這種從過去情結提取出來的情感,稱為「心靈雜質」。 「心靈雜質」來自曾經混濁的過去 來看一個實際的故事,也許你會更清楚: 火鍋店裡,一對男女坐下來點餐。女生點了餐後離開去洗手間,男生站起來走到醬料檯,順手舀了兩碗擺上蔥花的沙茶醬,回到座位上,一人一碗。 女生從廁所回來之後,看到桌上擺著的沙茶醬,非但沒有感謝男伴的貼心,反而發火說:「為什麼要幫我拿沙茶醬?我不是跟你說我在減肥嗎!」 只見那男生默默地把女生眼前的沙茶醬接過來,倒進自己的碗。火鍋湯頭來了,男生夾起盤子裡肥嫩鮮美的牛肉,在水滾的鍋裡清涮幾下,保持最甜美的滋味,卻不急著放入自己的口,反而是夾到女伴的碗裡。 「來,趁熱吃。」這話裡充滿愛意。 女生臉上迅速閃過不悅,壓抑不住抬高的音量說著:「我明明就點蔬菜鍋,你為什麼要給我肉呢?」 「啊我就是看妳沒肉,才夾肉給妳吃啊!」男生無辜地說。 「我不是跟你說我在減肥嘛!」 「好嘛!不然吃這個。」男生連忙把肉夾回自己的碗,改夾一顆蛤蜊放進女生的碗裡。 「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雞婆啊!我在減肥!」女生大喊。 「我只是覺得,比起妳的身材,我更在意妳吃東西的快樂。」男生終於放下筷子,對女生說。 沉默半晌。女生嘴裡緩緩吐出幾個字:「如果是我爸,就會說我吃太多了,不懂得節制。」 男生聽到這話,只見他突然握住女生的手,說:「只要妳沒有胖到一百公斤,在我眼裡,妳永遠都是我最親愛的小寶貝。」 女生反握住男生的手,認真地問:「那如果我胖到超過一百公斤呢?」 「那就是我的大寶貝,」思考一會兒,男生說:「只是,那時妳就真的要注意健康了。」 我和朋友坐在他們旁邊,見證了這個故事的結局:女生後來忍不住點了更多菜,而坐在旁邊的我們,也不知不覺地越吃越多 …… 在療癒性關係中,學習分解心靈雜質 你看到何謂「心靈雜質」了嗎?在這個故事裡。 「心靈雜質」是女生心裡那些「如果是我爸,就會怎樣怎樣」的內在想法,也就是我們先前提到的「鬼影子」。帶著「鬼影子」過生活,我們對事情會怎樣發生與進行,便有一種不合理的主觀預期和想像,同時干擾我們與人建立此時此刻的關係。 但也因為男生用一種偏離女生主觀預期的方式,來包容這些「心靈雜質」,沒有因為女生的不領情而生氣,反倒是鍥而不捨地拚命夾菜,才進一步喚出女生內在「心靈雜質」(這如果是我爸,就會說我吃太多了)的意識層面,並且用語言表達出來。最後他扭轉了「吃東西要節制」的壓抑,開創了不同以往、充滿歡樂的吃飯時光。 這種具有包容力及感染力的關係(看!連我們坐旁邊的人都忍不住歡樂地點更多菜了),則是一種具有療癒性的關係。 每個人的心靈都存在著這樣的雜質,在成長中的任何時刻,隨著記憶悄悄地沾染上我們的心靈。 如同我的「偏愛熱鬧」,是為了對抗心頭不知名的「鬼影子」。當鬼影子總是「無名」的時候,我的「偏愛」也就無法控制,為了熱鬧,即使犧牲課業也在所不惜。那是因為,我從來不知道、也沒想過,自己究竟在怕什麼?我只知道,要如何抵禦自己的害怕。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個男人訂了婚,搬進一間三十年的老公寓,兩房一廳的頂樓加蓋裡。那是我進入婚姻後建立的第一個「家」。印象中,是我在網路上搜尋好久,在有限預算內,好不容易才租到的房子。 我和他親手搬了幾桶油漆,從四邊牆面到天花板,攀著借來的鐵梯子粉刷對於「家庭」的夢想。沒想到粉刷之後,因為太過操勞,兩人居然同時發高燒,半夜送急診。 在來來往往的病患中,我們分別躺在兩張不同的病床,頂著超高四十度的體溫,忍不住握著對方的手,大笑。 緊接著,他去當兵,我一個人住進粉刷後的新家,那是一個有著漆黑大平台(陽台沒有燈)、需要徒步走上六層陰暗樓梯的家。 那年我二十三歲,第一次自己一個人住在外面,一個陌生的地方,而且條件完全符合我「怕黑」的「鬼影子」。 但說也奇怪,他去當兵的那些日子裡,我一個人爬上樓梯,打開連接黑暗平台的大門,坐在客廳看電視時,正對著的就是窗外那片黑暗。 但我的心靈,卻有一種不再顫抖的平靜。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進入自我分析,我根本沒有注意到,我家的陽台沒有燈,而且窗子正對著風聲敲打的北方。 等我注意到這點時,我心裡的「鬼影子」已經消失了,我變得不怕黑,也不怕鬼。直到慢慢去分解它,我才終於知道,那個常年綁住我的「鬼影子」,其實是心裡被壓抑的孤單與不安。 而解放我心頭鬼影的,則是逐漸被填入心底的「愛」。 透過他,我終於開始學習感受他人的關愛,以及,我可以給別人的愛。 然後我慢慢學習,給別人愛的同時,也願意給自己關愛。 但我也承認,我還在學習,這個給自己永恆的愛的課題。 回到,原初心靈的自己 「你要透過分析你的態度,來發現那些壓抑你真實心靈運作的個人議題,這些壓抑裡頭帶有大量的雜質,你要把這些混合的雜質分開,才看得到原初心靈的自己。」1心理學家榮格如此說著。 我所分解出的原初心靈的自己,是愛。 人生不能沒有伴,這是與自己為伴的基礎 兩個人互相尊重,互相了解,知道彼此都很可靠, 並不是出自單純對愛情的信仰。 那往往是虛幻的—而是因為多少年共同生活的經驗, 多少灰色的,平凡歲月的, 再加上共同度過了,多少難忘的回憶。 ——羅曼.羅蘭 「人為什麼要談戀愛呢?」愛情心理學的講堂上,一位女孩舉手發問。 「對啊!還有,人為什麼要結婚呢?」另一位男孩也搶著發言。 「如果戀愛和婚姻都不必要,那你們又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呢?」我反問他們。 「比如說,我和男朋友戀愛談三年了,一天到晚都在吵架啊!但就是分分合合,青春就耗在這裡了。」舉手的女孩接著回答。 「對啊!我爸媽也一天到晚都在吵架啊!吵二十幾年了,吵到現在都沒有青春可言了!」男孩也妙語回應。 「根據我們先前談了這麼多關係裡的議題,你們覺得為何人們即使吵吵鬧鬧,還是要談戀愛甚至走入婚姻呢?」我再問他們。 「我想,關係的意義應該是:即使吵鬧,最後也在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另一位同學回答。 講堂上開始出現一些掌聲還有口哨聲:「上課有在聽,筆記有在抄喔!」旁邊的同學笑著虧他。 「如果具體來說,我們要如何透過『關係』來更認識自己呢?」有同學更認真地發問。 「首先你要能辨識哪些關係對你具有『轉化的潛力』。」我說。 關係裡的六種配對 「什麼是『轉化的潛力』?」同學又問了。 「『轉化』1是心理學家榮格的說法。在他的概念裡,要先了解每段關係裡有六種配對: 第一,我意識上理解的我,和你意識上理解的你。這是一種社會化互動的關係,我和你只在意識層面以理相待。 第二,我意識上理解的我,和我還未理解的潛意識的我。這是外在的我和內在的我的關係。 第三,你意識上理解的你,和你還未理解的潛意識的你。這是外在的你和內在的你的關係。 第四,我意識上理解的我,和你還未理解的潛意識的你。在這種配對中,你很容易會把還未理解的內在的自己丟到我身上,我則會感覺負荷了你內在的負擔。 第五,我還未理解的潛意識的我,和你意識上理解的你。在這種配對中,我很容易會把還未理解的內在的自己丟到你身上,你則會感覺負荷了我內在的負擔。 最後是,我還未理解的潛意識的我,和你還未理解的潛意識的你。這是我們之間潛意識記憶的互動,也就是一種非理性的合而為一,在這個層次上,我們既受彼此吸引,卻又互相排斥。對於親密的人又愛又恨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轉化的潛力』是在關係的哪一層呢?」 「『轉化的潛力』可以看成一種開展你對生命、對自己嶄新視野的力量,通常指的是能走到最後一個配對層次的關係。這種關係中帶有潛意識互動的非理性基礎,關係中的彼此就有機會連結到對內在自我及整體生命都相當重要的心理意象。 舉個例子來說,一對夫妻去百貨公司買了一台新電視,電視送來以後,先生細心地檢查電視螢幕,發現螢幕上有幾個損壞的黑點,於是唸道:『哎,怎麼送來一台壞的!』太太才聽到這句話,馬上拿起電話打到百貨公司專櫃,生氣地跟店員理論一番,最後百貨公司又送來一台新電視,還送上一些小贈品。先生檢查後,新電視果然毫無瑕疵,滿意地笑了。太太看到先生開心,撒嬌地鑽到先生的懷裡,兩人開開心心地用新電視看了一部電影。 「哇噻。」聽完這個例子,講台下議論紛紛:「好熟悉的例子喔!」「欸,我家好像也會這樣耶!」 聚焦你在關係中所注意到的一切 「所以在這個例子裡,你們會注意到什麼呢?」我問大家。 「先生發難,太太發火。」台下傳來一句回答。 「觀察精準!太太根本沒感覺到電視有什麼問題,所以她的生氣是替先生發火,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先生看到電視有瑕疵的時候其實心裡是火大的,但他表面上卻只有溫文儒雅地說了一聲。」我說。 「還有還有,太太對店員發火的時候,態度很強硬,可是面對先生的時候,態度又很撒嬌,太太的性格有兩面。」台下又有人跟著回答。 「哈哈,是的。當先生溫文儒雅但潛在不高興時,太太很快就接收到先生內在的訊息,然後立刻透過外在行動去攻擊、維護自己的權利,等先生潛在的不高興消失之後,太太則馬上變回一個開心撒嬌的小女孩。我們可以想像,這對夫妻的潛意識連結是很深的:太太很容易替別人反映潛意識的願望,先生則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潛在想法。所以我們就會看到一幅鮮明的畫面:一個衝動的太太,和一個穩重的先生。」我又說。 「真是太不真實、太不公平了。太太好可憐喔!」台下有人為此憤憤不平。 「這個評價是從你自己的意識層面來說的。事實上,這位先生恰好幫太太徹底體驗了強硬和撒嬌兩個面向的自己,對於太太來說,其中一個特質可能就是她平常的樣子,而另一個面向則是不太常出現的樣子,甚至可能是她還沒真正認識的自己。如果太太能在意識層面去發現這件事,反而更能去探索、理解自己,搞不好後來得以超越了強硬和撒嬌兩個面向,出現一個天馬行空但又很有原則的她—那麼,這段關係對她來說就很划算。這便是關係裡,轉化的潛力。」 「所以在這種轉化的關係中,您剛剛提到那六種層次的配對會重複發生對嗎?」有人繼續發問。 「是的,我的確是這麼認為。親密關係其實非常複雜,要讓關係發生轉化的潛力,兩個人的結合不能僅在於意識理解的層面,也要發生在隱密的潛意識層面,也就是接觸彼此內在那個還未知的自己。有心理學家把潛意識裡未知的我稱為內在的『野性』2,即使我們用意識掩飾了各種內在的感覺,『野性』仍然時時刻刻緊跟著我們——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所以你要有勇氣,信任那些具有轉化潛力的關係。」 學習信任關係的勇氣 「怎樣才會有信任關係的勇氣呢?」又有人問。 「要有勇氣,就不要老想著『我幹嘛要做這些事!』而要常常去想『我做這些事得到了什麼樣的意義?』比如說,既然已經談戀愛了,就不要去想自己為什麼要談戀愛,而是去想,你和這個人談戀愛對你而言有什麼意義?既然要步入婚姻,就不要在遇到挫折時老想著自己幹嘛要結婚,而是去想,我和這個人結婚、遇到這些挫折對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榮格說,這就像你站在海岸邊,看到海浪沖來了一頂破帽子、一只舊皮箱、一隻破鞋、一條死魚,你不要只想著『真是荒唐!為什麼這麼荒唐!』,而要去想『這些東西湊在一起意味著什麼?』生命才有開展的可能性。」 「那麼,『野性』開展之後又會怎麼樣呢?聽起來令人又期待又怕受傷害!」那個人接著問。 聽到這個問題,我也很老實地自白說:「關於開展『野性』,我自己也才剛剛體驗了一點點。只能說,那是一種很興奮、很自由的感覺,特別是一開始,好像腦子一直在轉動,很多創意和靈感會不斷冒出來,會看見很多生命的希望。 如果拿榮格的說法具體來談,這種『開展內在野性的關係』會激發你對未來新的想像,會讓你重新整理過去的回憶,甚至讓你找到努力工作的新方向。」 「哇喔 ……」講台下的許多年輕孩子,流露出一種沉醉羨慕的表情,但也有現實感比較強的人說:「關係要走到這樣,很不容易吧?」 「是的,不可諱言,要很有耐心,在榮格的研究裡,這種體驗甚至是人生下半場——也就是三、四十歲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倘若你從現在開始就培養這份耐心,找一段具有轉化潛力的關係,長時間走下去,你們潛意識的親密接觸,會引導你們共享許多價值、態度和行為,你們會創造一種具有『涵容』3特質的關係,就像一個容器一樣,允許對方內在的真實不斷浮現——不論是什麼樣的面向。長久之後,你們彼此一起整合出來的『共同心象』,會引導你們前往心靈深處都共同嚮往的方向。 比如說,如果你們內在都有對藝術和美的渴望,就會激發和擴大彼此的創意;如果你們內在都有對科學和知識的渴望,則會激發和擴大彼此認知層面的理解 …… 你們會一方面享受和對方在一起,一方面又因為自己一個人而感到自由。心理學家稱這種境界為『能在別人面前忘我,卻不因此而失去自我』,也就是『與人為伴時,還能與自己為伴』的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人生不能沒有伴。 人生有人相伴,是與自己為伴的基礎。因為陪伴,我們才知道何謂獨處;因為全然依賴,我們才明白何謂真正的獨立。
與自己為伴 一段真正的關係,是 …… 不管發生什麼樣的問題,我們理解情感糾葛越深,表示我們潛意識記憶的互相涉入越深,意味著我們對彼此越重要。 所以我們願意看到,彼此心裡那份對關係希望感的存在,願意給彼此時間,去探索我們壓抑在心裡的細微傷痛。 我願意看到真實的你,你願意認識真實的我,我們能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彼此之間的互動。 我們也願意給自己和對方空間,即使在美好的改變中仍存在著質疑,因為事實上,很難有個人是完全信任著別人,正如同我們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相信自己。 然後我們就不知不覺改變了,...
推薦序
【推薦序】「我」和「我們」,缺一不可的生命存在課題 我們活在這世上,有兩個最重要的學習,也是了解生命存在意義的根本,一是知道「我是誰」,好發展完整真實的自我;二是能夠建立與成全「有意義的關係」,讓生命體會真實的情感連結及經驗愛。 許皓宜博士在這本新書中,所談的正是我們活在世上,每個人都需要關切的兩個人生課題。這兩個課題,缺一不可,因為我們一生的方向,就是成長具有獨立性的人格,然而,卻不是成為一個孤立的存在者。 發展完整的人格,擁有完整的自我,並不會因此就成為孤立的一個人。如果,人的生命走向,越走越成為只關注自己、在乎自己,然後忽略及漠視他人,那麼,他必然也無法深刻的領悟到,人活在這世上的意義究竟為何。 因為,沒有活在關係裡,我們就無法實現及完成存在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因為人的行為,甚至人類的許多發展,都是為了「人」而存在,也就是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身為人,我們屬於群體生活的動物,我們的生命,從有依戀的需求開始,就需要另外一個人的存在,來反饋、回應、互動、情感連結,以讓我們體認到「我究竟是誰」「為什麼我存在在這裡」「我和這個人的關係對我生命的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F. Harlow)的實驗,肯定了安全感、愛、親密關係等對人類的重要性。他以恆河小猴離開原生母親後的行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特別是將年幼的恆河猴,單獨隔離二十四個月之久,觀察及發現小猴在缺乏互動下,所形成的社會孤立狀態,不僅產生精神錯亂,也出現搖頭晃腦的空洞恍神反應,並呈現出社會退縮,無法形成有意義的接觸及溝通。 如果,你的人生路上,你和你的「關係」,時常讓你感受到失衡,也讓你感到不安及失落,鄭重推薦許皓宜博士的這本著作,相信能為你找回在關係中的安心感,好好的在關係中自在。 諮商心理師、心理療癒作家 蘇絢慧 【推薦序】從逃避到期待和每一個人激盪出火花 和皓宜的相識,說句附庸風雅的話,真正是來自以書會友。 從出版第一本書,出版社的編輯找上皓宜跨刀寫序,我和皓宜便建立了彼此的第一個連結。坦白說,在這個緣分之前,我很少接觸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因為印象中,心理學的書籍總是引經據典,充滿了外國重量級心理學者艱深的理論,讀起來往往一頭霧水,本來想藉此走出自己的愁城困境,卻反而像是進入了找不到出口的迷宮。 但也因為與皓宜的這個意外的連結,我嘗試拋棄對心理學的恐懼,重新拾起相關的書籍,才發現自以為是的成見,讓我錯過了多少美麗的境界。 我從小就是個自認不愛「經營人際關係」的人,特別是出書以後,在短時間內頻繁與陌生人接觸、互動的經驗,一度讓我相當挫折與退縮,也思索著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生活。而緣分就是如此奇妙,皓宜的這本新書《人生不能沒有伴》居然在此刻因緣際會的出版,並且找上了我撰序,讓我有投桃報李的機會。 書裡主要是談廣泛的人際關係——人生來孤獨嗎?或許我的心裡一直有這樣的想法,讓我從小到大一直逃避積極與人互動。然而,當我在深夜靜心地閱讀皓宜的文字,那句句撼動我心的隻字片語「與人建立關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本能」「人我之間的偶然每天都在發生,能夠被我們覺察且保留下來的卻寥寥無幾,其實世界上每一種相遇都有獨特的意義」「當感受有所覺察,情節就得以被認識」「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尋找外在對象來滿足內在基本需要的過程。」…… 我才發現皓宜所說的,透過人際關係的互動,我們能了解自己,擴大內在靈魂的能量,也能了解不同於自己的存在,開啟新的創造、靈感與知識,產生被滋養的喜悅。原來我一直以為人際的互動,在於證明自己的魅力與對群體肯定的渴望,一直沒有自信的我,才會充滿了恐懼。皓宜卻在書裡用生活中平凡又不平凡的對話讓我明白,越是具挫折感的人際關係,越是認識自我、覺察自我的好機會,這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不再害怕面對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的人我關係。 如果說,我是會說故事的法律人,皓宜更是擅於創造篇篇動人情境,邀你進入心理學美妙的世界,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對人際的互動感到無力與逃避,相信閱完此書,你會發現自己此刻有多期待走出門外,和你遇見的第一個人,激盪出前所未見的火花。 律師&作家 律師娘(林靜如) 【推薦序】透過深刻對話,看見意想不到的自己 我認識的皓宜,像個留著長辮子的親切姊姊,總有辦法把艱深的心理學,用貼近生活的方式,讓人對自己的處境,有新的體悟。 她的學生愛死她了。學生愛她的方式之一,就是直白地向她提問在心裡糾纏多時、表面上聽來令人啼笑皆非的各種疑難雜症。而她總是溫柔回應,在一問一答之間抽絲剝繭,讓學生對自己的處境,突然有一種眼眶泛淚的豁然開朗。 每個人都渴望能遇到一個像蘇格拉底般循循善誘的老師,啟發自己蟄伏的智慧。如果你像我一樣,錯失親自坐在皓宜課堂教室的機會,這本書是一個補救,即使只是閱讀這些直指人心深處的對話,也會讓你陷入沉思。 皓宜對關係的省思,不僅僅來自她在伴侶、家庭諮商室的專業經驗,也來自這些年來生活裡的點滴感悟。我最喜歡的,是她在書裡分享她對關係的體會:「深度關係的存在從來就不只是『你在我身邊』的概念而已,它是一種心底永恆的愛與回憶——一個醞釀全新自我的意義」「對話帶來親近」。看皓宜的書,聽她分享這些年來對自己的「覺察」,感覺像是與一個多年不見卻認識你極深的好友,在對話過程中,逐漸認識了自己。皓宜總有辦法,幫助人看見還沒準備好看見的自己、在關係脈絡中的自己,然後透過這份看見,醞釀出新的力量。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趙文滔
【推薦序】「我」和「我們」,缺一不可的生命存在課題 我們活在這世上,有兩個最重要的學習,也是了解生命存在意義的根本,一是知道「我是誰」,好發展完整真實的自我;二是能夠建立與成全「有意義的關係」,讓生命體會真實的情感連結及經驗愛。 許皓宜博士在這本新書中,所談的正是我們活在世上,每個人都需要關切的兩個人生課題。這兩個課題,缺一不可,因為我們一生的方向,就是成長具有獨立性的人格,然而,卻不是成為一個孤立的存在者。 發展完整的人格,擁有完整的自我,並不會因此就成為孤立的一個人。如果,人的生命走向,越...
作者序
【作者序】 人際中無法遠離的煩惱,勢必有意義 某天,我和一位工作上的夥伴聊完電話,心裡瀰漫著一陣怨氣,我忍不住對身旁的另一半抱怨:「我沒見過這麼高傲又自以為是的人。」 另一半緩緩地抬起頭、挑著眉,用一種熟悉的眼神看我——我突然意識到這是我們關係中屬於「提醒」的眼神。於是我起身泡了杯茶,拿了筆在紙上亂畫。片刻後,我鬼祟地又鑽回另一半身邊,恍然大悟似地說:「你想說,她可能也認為我是個高傲又自以為是的人,對嗎?」 這是「心理動力學」精采的地方——若非我們心中已具有某樣素質,我們不會在他人身上看到這樣的特質。所以佛洛伊德明確地告訴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連自己都不知曉的精神世界。 這個精神世界,就是影響你外在行為、感受與思考的內在動力。 我在十多年前開始接觸「心理動力學」的理論,也許當時年紀尚輕,對於佛洛伊德和榮格,尚有許多讀不懂的地方,但這些概念依然像磁鐵一般深深吸引著我。多年後,種種的訓練、研讀與分析,不但幫助我加深對自己的覺察,也開啟對他人更真實的認識。(原來心理動力學不只可以認識自己,也可以幫助父母及老師,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學生耶!) 比方,一個年輕的孩子告訴我,他覺得老師對他說話非常委婉,讓他總是不敢直接表露自我,說話也因而變得委婉。他的關注點是在「老師的委婉」上。但這麼說其實並不公平,因為若把這位年輕孩子換成另一個心中沒有「委婉議題」的年輕人,可能會直接跟老師說:「老師,我不太懂您的意思耶!您是說我這次並沒有做得很好嗎?」也許老師就會進一步回應:「嘖,是真的不太好,可是哪邊改一改應該會不錯。」 這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概念一樣,是彼此心中的「委婉議題」在相互激盪,我們不能武斷地說:這樣彆扭的互動是因誰而起。 這些年,我開始學習把這些體會,真誠地回應給周圍的友伴、同儕、學生、家人……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許多衝突、誤解、互相吐槽,但也讓我慢慢找到那些自己想要真實靠近的人、過濾掉不見得合得來朋友,並且學習用適當的表達讓自己活得更自在。 榮格說,這是在成為「自己」的旅程中要摸索的路,也許還是要花上一輩子。 當我這麼做以來,我開始能哀悼過去曾經遺憾非常的關係,我學會讓真實的自己流淚、呼喚和渴望……然後我感覺到人生中,有些人好像就這麼離開了,記憶的影像卻因為覺察而留在心裡;有些人好像留下了,相處的覺察卻讓我體會到什麼叫「不用緊抓不放」。 於是有一天,我居然發現自己在忙碌中好像開始擁有了發呆的能力。那是一種什麼都不用做的,心裡卻像裝滿了水一樣的沉甸甸……然後好像沒有任何理由,你卻發現自己的嘴角竟然牽動著一抹微笑(咦?莫非是白日夢的傻笑?)。 說真的,我變得懶惰了。 但卻比先前又快樂了一點點。 一種緩慢的情感,逐漸攀爬上心口,停駐下來。 是的,這是懂得自己的力量…… 這些日子來,欣見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學」幾乎引領了亞洲人心靈改造的運動。如果你也同樣是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一員,就不能不知道佛洛伊德和榮格所開展出來的「心理動力學」(也稱為精神分析、精神動力學。但加上後續發展的相關理論,我更喜歡統稱它們為「心理動力學」)。 如果說,阿德勒心理學在教我們: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遠離煩惱、好好生活;那麼,心理動力學則是在告訴我們:那些人際關係中無法遠離的煩惱,勢必有它的意義—甚至,是邁向真實自己、創造人生蛻變的契機。 「知道,但做不到」——是我們許多人的困擾。 歡迎你泡杯咖啡坐下來,在接下來每一個心理動力的故事與對話裡,與我一同發現自己,也重新認識你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段關係。
【作者序】 人際中無法遠離的煩惱,勢必有意義 某天,我和一位工作上的夥伴聊完電話,心裡瀰漫著一陣怨氣,我忍不住對身旁的另一半抱怨:「我沒見過這麼高傲又自以為是的人。」 另一半緩緩地抬起頭、挑著眉,用一種熟悉的眼神看我——我突然意識到這是我們關係中屬於「提醒」的眼神。於是我起身泡了杯茶,拿了筆在紙上亂畫。片刻後,我鬼祟地又鑽回另一半身邊,恍然大悟似地說:「你想說,她可能也認為我是個高傲又自以為是的人,對嗎?」 這是「心理動力學」精采的地方——若非我們心中已具有某樣素質,我們不會在他人身上看到這樣的特質...
目錄
推薦小語 推薦序 「我」和「我們」,缺一不可的生命存在課題 蘇絢慧 推薦序 從逃避到期待和每一個人激盪出火花 律師娘 推薦序 透過深刻對話,看見意想不到的自己 趙文滔 作者序 人際中無法遠離的煩惱,勢必有意義 第一站 獨立還是群聚?從「我」找到「我們」 人生來孤獨 人際關係的本質 如果有些關係需要偽裝 過去情結影響現在的關係 人際關係能超越過去 水平關係與深度關係 第二站 跨越關係中的心理情結:揪出「我們」之間的阻礙 「我不需要別人」是一種過度補償的自信:讓「潛意識」意識化 人際創傷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關係中的「情感轉移」 集體心靈不成熟的後遺症:印象深刻的「內在人物」 你可以跳脫集體心靈的同化:「神秘參與」的歷程 別人怎麼看你,都從你心底而來:關係中的「鏡映效應」 充滿挫敗感的關係居然令人著迷:「逆流而上」的人我關係 沒有回應的環境導致自戀性暴怒:「共情」的力量 你不在,但我知道你在:「恆常關係」的考驗 第三站 學習信任關係:營造「我們」之間的地久天長 你可以選擇開啟「真正的關係」 真正關係的入口,「希望感無所不在」 「我們都有份」,才有改變的空間 理解潛意識的「神秘吸引力」 認識如影隨形的「家庭原型」 「好的改變」也需要適應 人生不能沒有伴,這是與自己為伴的基礎 第四站 在關係中療癒:從「我們」之間修復「我自己」 躺椅上的心理分析 在現實裡了解你的人 不是你有問題,是你的情感出了問題 「極度討厭」比「稍微喜歡」更重要 互相憎恨裡的彼此需要 「保護」比「照顧」更容易 在「真正感覺到」之外,還有「真正享受到」 「愛」沒什麼了不起,只是一種價值觀 尾聲 榮格思想給人生上下半場的啟發 給人生上半場 給人生下半場
推薦小語 推薦序 「我」和「我們」,缺一不可的生命存在課題 蘇絢慧 推薦序 從逃避到期待和每一個人激盪出火花 律師娘 推薦序 透過深刻對話,看見意想不到的自己 趙文滔 作者序 人際中無法遠離的煩惱,勢必有意義 第一站 獨立還是群聚?從「我」找到「我們」 人生來孤獨 人際關係的本質 如果有些關係需要偽裝 過去情結影響現在的關係 人際關係能超越過去 水平關係與深度關係 第二站 跨越關係中的心理情結:揪出「我們」之間的阻礙 「我不需要別人」是一種過度補償的自信:讓「潛意識」意識化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