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賣故事的人大塊商業展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暫不供貨

愛無敵!─給孩子滿滿的愛,孩子就會改變(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本吉圓子|譯者: 連雪雅

出版社:世茂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8-26

ISBN/ISSN:986636360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8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孩子感受到大人對他的愛,立刻就會變得不一樣!

如果你做的都不是孩子要的,他的心裡並不會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唯有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適時地滿足他,才是父母的愛!

校園霸凌、拒學症、缺乏忍耐力、暴躁易怒、冒冒失失、投機取巧、好逸惡勞、逞兇鬥狠、只想享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現在的青少年孩子們變成這種模樣?
亂咬東西、吸手指、行為粗暴的孩子都是受害者!

人生當中曾不小心走上歧路、人生路走得並不順遂,或有過失敗經驗的人,更能理解孩子的心!因為他們會更明白人為何會感到悲傷、難過,受創的心是什麼樣子的。
暴力行為、欺負同學、亂咬人、打人、偷東西、尿床、尿褲子、鬧彆扭、半夜哭鬧、拖拖拉拉、欺負弟妹、吃飯老是不專心、安靜不下來、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說話、內心封閉、不吃飯、鬧脾氣、吸手指、夢遊、掉髮、圓形禿……孩子的這些令人頭痛的行為,都是缺乏疼愛症候群的表現!


對孩子來說,「撒嬌」就跟吃飯其實沒什麼兩樣,孩子的內心總是缺乏養分,父母的擁抱就是孩子心靈的養分!靜不下來、無法自己上廁所、洗臉、換衣服、尿床、個性粗暴、欺負弟妹、拖拖拉拉、吃飯老是不專心、愛吸手指、爭吵等等,只要讓孩子盡情撒嬌,當孩子覺得滿足,這些行為都會獲得改善,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為了孩子的將來,在孩子幼兒時期時,請體諒他們遇到困難想逃避的心理,幫助孩子培養積極面對任何事物的態度,讓他們了解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是多麼地令人高興。
熱情、體貼、對自我行為負責任的自主性──只要在幼兒時期培養好這三件事,
孩子們就會在反覆的錯誤中,找到屬於他們的幸福之路!

「寵」,是對孩子百依百順,在孩子還沒有開口前,就先主動地買東西給他們,或者是先為孩子做了些什麼來減輕他們的負擔……等等。
「撒嬌」,是讓孩子感受到愛,回應、滿足孩子立即的需求,要讓孩子在身體上的接觸、肢體的親近,獲得滿足,讓內心感到安定。

「愛」的表達方式千百種,就看你懂不懂得運用!孩子越小,父母的愛越重要!因為孩子感受不到愛,內心不滿足,才會變成一個令人頭痛的孩子!解決之道只有一個,那就是給他充分的愛!受到疼愛的教育,孩子與父母將來都會很輕鬆。大人多多疼愛孩子,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管教,更沒有必要去責罵孩子。只要用愛去對待孩子,他們就不會走錯路。

◎愛要傳達到孩子心中◎
請回應孩子的「小小期望」,立即回應孩子當下的需求。
做孩子現在希望媽媽為他做的事,視孩子為獨立的個體。
專心地注視孩子,孩子有煩惱時陪在他身旁。
離婚――只要和孩子好好說,他們就會懂。
不責罵孩子,只要好好地說「做這種事會讓大人感到困擾」孩子就能懂。
在孩子說「好了」之前,一直要陪在他身旁。
父母的愛是孩子「心的基地」,之後不管遭逢多少的痛苦與困難都能順利克服。
要依據孩子的年齡與狀況,改變表達愛的方式。
對六歲的孩子來說還有比擁抱更好的方法。那就是讓孩子透過某些活動受到其他孩子的尊敬、喜愛,或讓他們產生自信。
媽媽要認真地對待孩子,抱著孩子一起看繪本,親子共同分享繪本帶給你們的感動。
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感受到有自己的「容身處」。
與其說是對孩子表達愛,更需要的是貼近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讓他做想做的事。
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請多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能夠確實地表現自我。
疼愛孩子就是好好地接納他。與孩子之間要建構起堅定的信賴關係,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並溫暖地守護著他,不責罵,對孩子一視同仁,用笑容面對。
◎給缺乏疼愛症候群的孩子愛◎
給年紀較長的孩子(家中的哥哥姊姊)十年份的愛。
給因為悲傷和寂寞而偷東西的孩子抱抱,做肢體、肌膚的接觸。
給尿床的孩子,買他想要的東西。
給每到傍晚就鬧彆扭的孩子,放下家事陪他玩。
給吵架的孩子說,「你的感受我理解」,傾聽他說什麼。
給亂咬人的孩子給愛的抱抱,緊緊、久久地抱他。
給家裡有妹妹、弟弟,覺得很寂寞而吸手指的孩子機會,表現自我、成為大家尊敬的人物。
給家裡因為有弟弟妹妹而心生不滿的孩子,多花點時間陪伴他們,直到他們完成某一件事為止。
給在幼稚園或是托兒所感到不快樂的孩子,感受到有自己的「容身處」、歸屬感。
給封閉內心的孩子,一張紙、一支筆畫畫,敞開心門、打開心防。
給為感到寂寞、無法表現自我的孩子、口吃、不說話、內心封閉孩子,找到可以讓他發光發熱的事。
給沒辦法乖乖坐好上課的孩子每天的擁抱。抱他起床、抱他換衣服、抱他吃早餐、餵他、幫他穿鞋子、背著他走出家門、手牽手一起走到學校,晚上也請陪他睡覺。
給靜不下來的孩子,當孩子說「我要尿尿」的時候,不但要陪他去,還要一直等到他上完廁所為止。
給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可以好好地跟媽媽撒嬌的機會。每天早上請緊緊地擁抱孩子一分鐘,這麼做會讓孩子的情緒變穩定。媽媽必須完全接受孩子生理上想撒嬌的需求,陪孩子快樂地玩耍。
給會尿床的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大人關愛,尿床的行為就會停止。
給夢遊與掉髮──當「乖孩子」的壓力,告訴孩子讓媽媽感到困擾對小朋友來說是正常的事,
有什麼想說、想撒嬌都沒關係。

◎請理解,這就是孩子!◎
小小孩不會乖乖坐下吃飯,這段時期很快就會過去,請包容他。
小孩在家才會「邊玩邊吃」,因為是在家裡,所以孩子們才能自由自在地表現出真正的自己。
小小孩無法容忍自己的媽媽去抱其他的小孩,或是開心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小小孩除了自己的東西、爸媽的東西,也全都屬於他所有。所有人都必須以他為主──這是最適合小寶寶成長的理想環境。
孩子們就像是兄弟姊妹一樣「只要碰面就鬥嘴」。
吃飯、上廁所、打掃整理,全都是在玩遊戲。
陪孩子練習騎腳踏車、吊單槓、跳繩、玩陀螺,這麼一個簡單的舉動就會讓孩子感到很開心。
「媽媽,妳看、妳看」可以在父母專心注視下玩對孩子來說,就是種最大的喜悅。
每個孩子遇到困難時,誰都不會主動去面對。
小孩自出生到四歲左右,很需要被父母疼愛,希望常被擁抱、陪伴入睡,以及盡情撒嬌。
小學五年級的孩子,還是會想撒嬌。孩子撒嬌的行為並不是任性的表現。對他們來說那是必要的行為,如同吃喝一般。撒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事。
感受到足夠的愛,孩子就會自立。小時候能夠盡情地跟媽媽撒嬌的孩子,等到時機一到馬上就會可以進入到自主獨立的階段,不再去依賴父母。
會尿床的孩子,其實都很善良,而且感受力豐富。這樣的孩子遇到難過的事,因為怕媽媽會傷心,所以什麼都不說,自己默默忍受痛苦。結果就出現了尿床和賴床的行為。
對孩子們來說,大小便是引起父母注意的最佳手段。
想要撒嬌卻不能撒嬌──這種焦躁的心情就是導致孩子早上拖拖拉拉的原因。
當乖孩子也會有壓力,會變得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產生反常的行為。
◎媽媽只要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就能理解◎
因為家裡有弟弟、妹妹,所以每次你想要抱抱,媽媽都沒辦法抱你。等到可以抱你的時候,你又已經睡了,對不起喔。媽媽啊,今天這樣和你一起玩,真的覺得好開心喔。~表達對孩子的愛。
媽媽小的時候也很討厭游泳,不過只要努力就可以學會。你也試著努力看看好嗎,媽媽相信你一定辦得到。~鼓勵孩子。
媽媽也一樣喔!大家都是這樣長大的,所以你也試試看好嗎!~對孩子表示支持。
媽媽也好討厭那個喔,所以那時候都不去做。結果長大後不會吊單槓,也不會騎腳踏車,現在反而覺得好丟臉、好困擾。~舉出自己的弱項來激勵孩子努力。
你要自己去上廁所啊,媽媽小時候最討厭自己上廁所了。我陪你一起去吧。~讓孩子不會因不安而感到寂寞。
對不起,我真是個壞媽媽,完全沒考慮到你的心裡在想什麼。今天媽媽學到很多,以後我會當個好媽媽。~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感受。
想要撒嬌的時候就直接跟大人說:「我要抱抱!」是可以的喔。~讓孩子釋放好孩子的壓力。
對不起喔,媽媽太忙了,害你都不能好好撒嬌。以後媽媽會常常讓你撒嬌的。~傳達你的愛。

父母的愛能否傳達給孩子?
值得慶幸的是,孩子都會主動地告訴我們。孩子感受到愛的時候會發出訊號。
像是因為滿足而情緒穩定、變得體貼、主動表示「不用抱抱」、開心地畫起花來,或不再做出讓人「頭痛的事」等,這些都是孩子感受到愛之後所發出的種種訊號。
給孩子滿滿的愛,孩子就會改變!!

作者簡介:

本吉圓子

日本幼教界公認最會處理幼童問題行為的專家。為孩子提供正確的援助,在短時間內改變了許多「令人頭痛的孩子」,其豐富的育兒經驗在日本首屈一指。曾任公立幼稚園的園長,後陸續擔任過大妻女子大學、寶仙短期大學及聖心女子大學的講師。現為NPO兒童教育幼兒部門代表,在育兒諮詢與保育指導上表現活躍。著有《我的生活保育論》(Froebel館)、《本吉圓子的育兒Q&A~這種時候應該怎樣做~》(萌文書林)、《本吉圓子的失敗也無妨!6歲前的育兒》(新紀元社)等多本著作。

譯者簡介:

連雪雅

一九八三年生。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喜愛閱讀,熱愛翻譯工作。譯有《做自己的投資顧問》(智富)、《不出糗!54個優雅用餐祕訣》、《一個人的京都漫步手帖》(以上三采)。

作者序
對孩子來說「撒嬌」就和吃飯沒什麼兩樣

  近年來我發現多數家長前來諮詢有關育兒問題,不外乎就是孩子總是靜不下來、沒辦法自己去上廁所,洗臉、換衣服或是吃飯老是不專心,愛吸手指頭等等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是因為孩子不常跟父母撒嬌所引起的。

  媽媽們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然而孩子是否都能確確實實地感受到被父母所愛呢?

  常尿床、做起事來拖拖拉拉、在教室裡大吵大鬧、頻頻出現粗暴的行為,只要讓孩子在身體上的撒嬌獲得滿足,也就是對他們投以滿滿的愛,很快地在短時間內這些行為都會獲得改善。

  每當我告訴...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對孩子來說「撒嬌」就和吃飯沒什麼兩樣
第1章「愛」就要傳達到孩子心中
孩子越小,父母的愛越重要
請回應孩子的「小小期望」
孩子現在希望媽媽為他做的事
孩子對父母的舉動很敏感
給年紀較長的孩子十年份的愛
孩子偷東西是因為感到悲傷、寂寞
買手錶給孩子之後,孩子不再尿床
傳達到孩子心中的愛、傳達不到的愛
打動孩子內心的並非實質的物品
立即回應孩子當下的需求
孩子的需求真的很簡單
越小的孩子越討厭「和大家一樣」
滿滿的愛會讓孩子成為有魅力的人
孩子有煩惱時陪在他身旁
只做了這麼一件事就讓孩子改變
那...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