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作品累銷超過700,000冊,日本上班族信賴的職場工作術NO.1
★跨越失敗,造就了今天的TOYOTA ,40項獨創改善技巧,教你如何越錯越成功!
「做錯事就要提出報告書!」
→只列舉表面理由的報告書毫無意義。
「失敗了會被斥責,所以能掩飾就掩飾。」
→粉飾太平只會讓問題一再發生,最終釀成大禍。
向TOYOTA學習面對錯誤的勇氣&智慧,
讓問題由抽象到可視化
藉由錯誤創造出新事物
從失敗中找到改善的素材
透過過失發現溝通的可能性
跨越失敗、找到問題的『真因』,全公司一起Level UP!
對一般人來說,面對「失敗」總是如臨大敵,但TOYOTA卻將之當成進步的墊腳石。究竟他們使用哪些概念,才能將「失敗為成功之母」發揮得淋漓盡致呢?
‧將失敗當成「改善的素材」
不論發生怎樣的問題或事故,都不能以「失敗」作結,除了想辦法挽回之外,還要積極找出解決的方案──這正是許多企業向TOYOTA借鏡的「改善」概念。
‧「想偷懶」才能讓自己更輕鬆
常常思考「現在的做法是最佳方法嗎?」才能察覺問題,重點就是要有「想偷懶」的態度,因為「想要更輕鬆」、「想要更快完成」,所以才能減少浪費,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好。
‧誠實面對自己的工作
常言道「魔鬼藏在細節中」,尤其是我們可自行控制、判斷的工作,更容易淪為個人的「黑箱作業」,但這種錯誤往往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TOYOTA強調「自工程完結」,意思是要保證自己工程範圍內的品質,將其做到最完美。
‧每個人都要配合「對方的程度」
對自己來說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工作,別人不一定也能輕鬆做到,許多失敗與誤會都來自「溝通不良」。因此,交辦工作時,「Double check」可有效檢測雙方是不是都確實理解對方的意思,是不可省略的重要步驟!
‧與其做好完美準備,不如馬上去做!
工作延誤往往是因為「想太多」、「做太少」,TOYOTA鼓勵員工有六成把握時就馬上行動,如此才能確保工作的速度,而非白花許多時間在規劃、評估,最後卻什麼都沒做。
像這樣正面與失敗對決、改善工作流程、做好團隊溝通,
才是讓人、團隊、企業持續成長的動力!
翻開本書,向TOYOTA學習從「失敗」開始,
發現隱藏的錯誤、提升整體速度與工作品質!
作者簡介:
OJT Solutions 股份有限公司
二○○二年四月,由TOYOTA汽車與Recruit Group共同成立的顧問公司。由TOYOTA任職四十年以上的資深技術人員擔任「指導師」,運用他們在TOYOTA時代豐富的現場經驗進行OJT(On The Job Training;在職訓練),協助各公司培育作業現場的核心人材、建立靈活應變的工作環境,打造具有獲利體質的公司。
總公司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擁有六十名以上的前TOYOTA「指導師」,為製造業、食品業、醫藥品業、金融業以及地方政府機構等各業界的企業客戶提供諮詢服務。
主要發表的作品有熱銷二十萬本的《TOYOTA的收拾力》、《TOYOTA職場教戰手冊:改變職場眾生的最強工作術》、《用五個為什麼找出問題發生的真因 TOYOTA獨步業界的解決力》、《懂得訓練員工,你就不用自己做到死!TOYOTA的人材培育力》、《[圖解]TOYOTA的收拾力》(暫譯,[図解]トヨタの片づけ)、《TOYOTA高效工作術:擺脫瞎忙人生,5分鐘完成3天事!》,文庫版《TOYOTA的主管》(暫譯,トヨタの上司)、《好主管要有口頭禪:豐田幹部都這麼說、也都這麼做的工作準則》等,累計銷售超過七十萬本。
譯者簡介:
曾哆米
畢業於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曾憑一股傻勁於京都流浪一年。
喜歡閱讀,妄想能跟書中人物一起徜徉於二維空間之中。
章節試閱
CHAPTER 1
LECTURE03
POINT
問題發生時,TOYOTA並不會責罵員工,因為追究引發問題的真因才是首先要解決的部分。
最初的一句話:「發生什麼事了?」
在TOYOTA就算部下失敗了,也不會聽到主管破口大罵「在做什麼啊」、「自己去想辦法處理」。
會失敗並不只是個人的因素,而是制度上出了問題所導致,而且問題發生之後無論再說什麼也無法使情況好轉。比起浪費精神斥責員工,還不如將精力用在如何找到引發問題的真因,進而擬定改善並防止再次發生的對策。
所以在TOYOTA失敗時,基本上主管不會怒罵員工,而是先詢問導致失敗的理由。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在TOYOTA裡一旦發生問題,會不斷聽到「要追究真因」這句話,利用詢問「為什麼」來徹底確認事實的經過、掌握狀況,以達到找到真因的目的。
在TOYOTA裡,為了更接近真因,有重複問五次「為什麼」的文化。這種方式稱為「五次為什麼」。
一般來說,在問第一次或第二次「為什麼」時,並不能立刻找到引發問題的真因。而不習慣解決問題的人在還沒找到真因之前,就會判斷「這就是真因」。
因此,要不厭其煩地重複三次、四次、五次「為什麼」,才能更接近真因。
例如,前一節所舉「惡魔的丁字路口」的例子中,引發交通事故問題的真因是路上畫設的「左轉合流導引線」。
就算使用「為什麼」來尋找原因,結果卻停在「因為前方的車輛減速時,後方車輛剛好加速」這個階段就不再深入探求原因的話,就只能想出「多留意前方車輛後再起步」、「架設『注意前方』標語的提醒橫幅」這樣的對策。然而,因為並未鎖定真因,所以再多的對策也無法減少事故發生。
直到「再詢問『為什麼』也無法找到原因」為止,透過深入思考,才總算能看見引發問題的真因。
當然,根據每個事件的不同,有問題問三次「為什麼」就知道真因,也有的問題必須重複問十次以上才終於能找到。
最重要的是,不要在中途就急著下結論以為找到「真因」了,要一直堅持問到最後,直到鎖定發生問題的真正原因。
如果偷懶的話,可能會導致同樣的失敗一再發生。
工作遭遇失敗,能夠有自問自答「為什麼問題會發生」的態度非常重要,在思考問題的答案時可活化腦部,應該能夠自然地找到答案。
‧「為什麼?」並非質問
部下失敗時使用「五次為什麼」也有效果,能藉由與部下探究真因的過程,防止同樣的失敗再次發生。
但是要使用「為什麼」的詢問方式時,有一些事項必須留意。
OJT Solutions的專務董事森戶正和說:「有些案例似乎誤解『五次為什麼』的使用方式。」
「『為什麼』聽起來好像是在質問對方,依照說話的語氣,當聽到『為什麼做出這麼蠢的事情呢?』的時候,應該有些人會覺得被責罵吧。實際上,在國外『Five Why』也很難被接受,甚至聽過第一次詢問『Why』時周圍瀰漫險惡的氣氛,第二次詢問『Why』時便開始拳腳相向這樣的玩笑話。
當自己失敗時,用「為什麼」進行自問自答是件好事,但要請對方思考原因的時候,因為只是站在想確認事實的立場上,因此用『發生什麼事了?』的語感來表達似乎比較容易被對方接受。」
實際上,要詢問對方「為什麼」的時候,建議先以「發生什麼事了?」開頭,確認事實之後再進而追究真因。
CHAPTER 4
LECTURE09
POINT
好人並不一定是好的主管,乍看之下人不好又很嚴格的主管才能讓部下成長。
要留意無法培育人才的「好人」
失敗也有各種種類,其中絕對不能允許的就是人才培育的失敗。
像是TOYOTA這樣的大企業,要培育一位可獨當一面的課長必須耗時二十年,要是培育人才的過程中出了差錯,是無法回收這些時間的。
指導師大嶋弘說:「最糟糕的就是無法培育人才的『好人』了。」
「剛進公司時,剛好跟同期一起被分配到維修部門。那時維修部門是以兩個人為一組來工作,如同工匠的世界一樣,後輩可看著前輩的工作方式來偷偷學習技巧。同期被分配到一位嚴格的前輩,不論做什麼總是被大聲責罵;而我跟著一位很溫和的前輩,不僅不會嚴厲責罵我還非常疼愛我。在同期羨慕我的同時,我也覺得他非常可憐。
在那之後過了五年左右,因為環境的不同,我們兩個之間產生了很大的差別。被嚴格前輩教導的同期能做到的工作,我卻無法做到。當時我感到『再這樣下去我會被遠遠拋在後頭』的危機感,因此拚了命地學習,強迫自己為了要扳回一城而努力。現在回想起來,我能斷言,沒有比待人處世的態度很好卻無法教導工作方式的『好前輩』更糟糕的人了。」
‧「人不好」的主管才能培育人才
跟待人和善的前輩或主管相處時也許會覺得很愉快,但能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卻很少,因為他們不想要被人討厭,所以也不會說重話而會放任部下。不過,要是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這樣對部下並不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乍看之下「人不好」又嚴厲的前輩‧主管,因為真心想要培育人才,才會選擇嚴厲的說話方式,待人處事也較為強硬。以長遠的眼光來看,跟隨在這樣嚴厲的主管身邊接受教育的部下才容易成長。
指導師大嶋弘也說:「在TOYOTA裡,這種拚了命跟在嚴厲的主管身邊學習的員工,不僅工作能力較好,也會得到須擔負責任的重要職務。」
雖然嚴格但有工作能力,這樣的主管才能培育人才。
CHAPTER 1
LECTURE03
POINT
問題發生時,TOYOTA並不會責罵員工,因為追究引發問題的真因才是首先要解決的部分。
最初的一句話:「發生什麼事了?」
在TOYOTA就算部下失敗了,也不會聽到主管破口大罵「在做什麼啊」、「自己去想辦法處理」。
會失敗並不只是個人的因素,而是制度上出了問題所導致,而且問題發生之後無論再說什麼也無法使情況好轉。比起浪費精神斥責員工,還不如將精力用在如何找到引發問題的真因,進而擬定改善並防止再次發生的對策。
所以在TOYOTA失敗時,基本上主管不會怒罵員工,而是先詢問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