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可謂是近年來台灣教育改革的小縮影,將熱門的教育議題與理論,如:閱讀素養、有效教學、學習共同體、多元評量等,巧妙地融入歷史教學中。考量到台灣歷史教育現場對於教科書的依賴、進度的壓力、評量的重視,設計出透過課堂上測驗競賽的互動式教學法。結合學生同儕互助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能從中學到閱讀的策略與技巧,以培養自學的能力;也透過閱讀素養的養成,增進學生的歷史核心能力,讓學生學習歷史,不僅能更好、更深又可更廣。
本書特色
以「歷史是什麼?」為主題貫穿全書,並在各章節中層層解釋歷史的意義與教材教法。本書分為理論篇及實務篇,教師應透過各種教學層面,深入理解歷史的有效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
莊德仁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現為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長期關注台灣歷史教育的理論與評量,發表數十篇相關文章,希望能結合理論與實務,致力於提升教與學的興趣,並增進歷史教學的品質。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書籍推薦人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洪儷瑜
建國中學校長 陳偉泓 推薦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陳豐祥
名人推薦:※書籍推薦人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洪儷瑜
建國中學校長 陳偉泓 推薦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陳豐祥
目錄
序
第一部分:理論篇
第一章 在歷史研究與教學中發現「閱讀」
第一節 震撼的閱讀與研究經驗 19
第二節 艱困的教學備課歷程 21
第三節 大考試題的刺激 23
第四節 「閱讀」教育思潮的洗禮 25
第五節 十二年國教「有效教學」理論的學習 33
第二章 理解「閱讀」理論與「閱讀」能力指標
第一節 認識「閱讀」與有效的「閱讀」學習 37
第二節 從PISA評鑑指標來理解「閱讀」 43
第三章 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
第一節 認識閱讀模式 59
第二節 兩種主要閱讀模式在歷史課堂上的運用 62
第三節 以提問來增進閱讀:以高中歷史科大考試題為範例 76
第四章 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從認識文體形式出發
第一節 辨識文體形式有助於閱讀學習 91
第二節 辨識說明文體:以歷屆歷史大考試題為例 92
第三節 分析歷史類文體的特色 96
第四節 善用歷史概念和敘述策略以增進閱讀素養 112
第二部分:實務篇
第五章 讓閱讀改變傳統歷史教學法
第一節 傳統講述教學法的困境 119
第二節 以有效教學為宗旨 124
第六章 設計歷史教材的原則與策略
第一節 打破教科書為唯一教材的教學習慣 133
第二節 扣緊核心能力作為教材設計原則 134
第三節 歷史教材的設計策略 138
第七章 培養閱讀素養的歷史教材
第一節 臺灣史教學設計:以—日本統治初期歷史為例 143
第二節 中國史歷史教材教法:以秦帝國的興起與歷史評價為例 164
第三節 世界史教學設計:以「古巴危機」為例 176
注 釋
參考書目
序
第一部分:理論篇
第一章 在歷史研究與教學中發現「閱讀」
第一節 震撼的閱讀與研究經驗 19
第二節 艱困的教學備課歷程 21
第三節 大考試題的刺激 23
第四節 「閱讀」教育思潮的洗禮 25
第五節 十二年國教「有效教學」理論的學習 33
第二章 理解「閱讀」理論與「閱讀」能力指標
第一節 認識「閱讀」與有效的「閱讀」學習 37
第二節 從PISA評鑑指標來理解「閱讀」 43
第三章 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
第一節 認識閱讀模式 59
第二節 兩種主要閱讀模式在歷史課堂上的運用 62
第三節 以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