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暫不供貨

第4消費時代:共享經濟,讓人變幸福的大趨勢(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三浦 展|譯者:馬奈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06

ISBN/ISSN:978957136234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日本趨勢觀察家三浦展
繼《下流社會》又一重量著作

利他.分享.在地化



我們已進入第四消費社會
告別購物使人幸福,重新思考消費的意義


除了物質,什麼才能讓人變幸福?
21世紀大趨勢
簡樸生活、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第三消費時代,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消費行為多樣化、個人化,追求自由與獨特性,卻造成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和孤立。

第四消費時代,一個人與人之間能夠自然產生聯繫的社會。被譽為日本消費社會研究第一人的三浦展,經三十年觀察提出讓人變幸福的趨勢報告:想在第四消費社會生存下去,我們必須如何轉變思維,企業應該做什麼?

在第四消費時代,我們不再是單純購買商品、滿足自我的利己消費者,消費行為成為尋找自我、思考生命意義的媒介。我們不再追求經濟快速發展和效益最大化,而是享受簡約生活;不再終日奔波、蝸居在大都市,而是重新發現地方的特色和自然的力量;不再拚命工作賺錢,為了名利汲汲營營,而是為了幫助他人、共享快樂、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告別了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人們開始迎接共享社會。

第4消費5大趨勢

趨勢1:從個人意識到社會意識,從利己主義到利他主義
趨勢2:從私有主義到分享意識
趨勢3:從追求名牌到追求簡單、休閒
趨勢4:從崇尚歐美、嚮往都市到在地化意識
趨勢5:對人更為重視

作者簡介:

三浦 展(Miura Atsushi)

1958年生於日本新潟県,畢業於一橋大學社會學系。1982年進入PARCO公司擔任行銷雜誌《穿越》(ACROSS)總編輯,1990年進入三菱綜合研究所,1999年創立CULTURESTUDIES研究所,研究家庭、年輕人、消費、都市與階級社會現象。著有《下流社會》、《東京正從郊區開始消失》、《「家庭」與「幸福」的戰後史》、《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

譯者簡介:

馬奈

1988年生,文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中日語言對比研究。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公開發表論文多篇,另譯:野口悠紀雄《日本的反省──懸崖邊上的經濟》(東方出版社,2013年)。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王文靜 商周集團執行長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明璁 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沈雲驄 早安財經出版發行人

畢恆達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蕭新煌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章節試閱
第四章 與人共享,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所謂的能夠想像的未來,就是不帶有進步觀念的近代文明世界,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不以未來理想為前提的啟蒙主義社會。當然,進步的意義在於修補文明的破綻,因此它會永遠持續。但是,現在我們人類所期待的文明並不在於進步的有無,能夠讓當今生活更加充實的文明,才是我們最期望的。

──山崎正和《世界文明史的嘗試》(二○一一年)



到前一章為止,我們概觀了從第一消費社會到第四消費社會的變遷。隨著消費社會進入最終成熟階段,人們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弱,...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年輕人引領第四消費時代
前 言 除了物質,什麼才能讓人變幸福?

第一章 發現消費新價值
第一消費社會(一九一二到一九四一年)∕第二消費社會(一九四五到一九七四年)∕第三消費社會(一九七五到二○○四年)∕第四消費社會(二○○五—二○三四年)

第二章 告別購物使人幸福的時代
1 第二消費社會與第三消費社會的區別
五個變化∕越大越好∕均質消費者∕第二消費社會的矛盾和嬰兒潮一代的「個性」∕從政治到消費:新人類一代的興起∕天生的消費者
2 消費的過度化、個人化
單身寄生者∕從家電到個人電器...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