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教孩子安全的飛吧! 隨著國內性侵犯罪率遽升,在台灣的家長,大多會教導孩子要防範陌生人、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但社會變遷太過快速,我們的孩子面臨著和我們不同的成長空間,實際生活中,陌生人在兒童性侵犯的加害者中只占10%~20%,受到親近的人性侵犯,遠多於陌生人,這比例在全世界都相同。不幸的,很多孩子在面對這些親近的人,根本不知道要保護自己。甚至很多家長在遇到這類情況時,同樣也不知道該怎麼保護孩子。 我們應該從小就要教導孩子正確的性觀念,讓孩子了解身體碰觸界限的概念、做自己身體的主人、保護自己,這是非常重要的,但這樣的觀念在國內卻非常欠缺。我們秉持著出版優質好書以及推廣知識教育為原則的信念,特別規劃出版「性別平等教育親職系列」書籍,希望能揭示兒童人身安全的觀念與加強危機意識。 這是一套很特別的書,不僅同時適合家長和孩子,也是預防性侵犯最佳的工具書。用愛關懷每個孩子,讓孩子免於性侵犯的威脅,擁有快樂安全的童年,自由自在的飛翔!本書是一本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書,首先介紹閱讀此書的方法:由家長先單獨閱讀這本書,書中某些部分是專門寫給家長看的,特別標示的部分則是家長與孩子一同閱讀。 書中用專業的各種不同角度,包括分別給父親與母親的篇章、認識性侵犯的各種面貌、熟人與陌生人性侵犯的不同預防之道……教導家長們如何防範於未然。書末附有測驗題,家長們可經由這些簡單的測驗,了解孩子對於危險的警覺性與處理的能力。【本書特色】●本書適合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不僅教導孩子防範及應對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讓家長們對性侵犯有正確的知識與觀念。●本書特別分為兩個部份穿插進行,黑色字體的部份是專門寫給家長看的,紅色印刷的字體則是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書中列舉了幾項看來不可思議的統計數據,提出發生性侵犯的實際狀況,與一般人的普遍認知有很大的不同,是每個人必須立即重視的問題。●書中列出詳細、清楚的步驟,家長很容易的就可以依照上面的方法,教導孩子避免受到性侵犯的防制之道。●書末附有測驗題,家長們可經由這些簡單的測驗,了解孩子對於危險的警覺性與處理能力。●故事內容生動有趣,文字淺顯易懂,並搭配情境式的漫畫插圖,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每個章節都有具體實例,可以透過親子對話的方式作為警惕或練習之用,練習的例題後面並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法。●每則故事都有多種反應之道,可以讓孩子先說自己會怎麼做,然後再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以加深印象。●本書配合內政部宣導113婦幼保護專線,並列出相關資料,可方便家長及老師了解。●完全符合「九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七大學習領域與十大基本能力。
作者簡介:
喬瑟玲羅勃(JocelyneRobert) 性學教育專家,曾主持多個兒童教育性節目。著作豐富,較著名的有:《和孩子談愛》、《孩子出生的奧祕》。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得獎紀錄】★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滿天星閱讀計劃推薦圖書
得獎紀錄:【得獎紀錄】★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臺北縣國民中小學滿天星閱讀計劃推薦圖書
章節試閱
<b>導言</b>
兒童性侵害、家庭內性侵犯……聽到這些字眼,總會令人背脊忍不住涼起來,彷彿從這些字裡會冒出一種苦澀、心酸的感覺,還會讓人聯想到暴力、心理創傷等等負面感受。這幾個令人非常不舒服的字眼實在讓人難以啟口,即使是從別人口中說出來,聽了也讓人難受許久,更不用說去想像隱藏在這些字背後的汙穢行為。
經驗告訴我們,兒童性侵犯的加害者大部分是周遭親近的人,像是親人的朋友,或是鄰居。不幸的,大多數的孩子在面對這些別有居心的親朋好友時,都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甚至有很多孩子認為大人本來就有權命令他們這麼做。
該怎樣跟孩子談到性侵害這個主題,而不致嚇壞孩子呢?如何維護孩子的人身安全,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像是隨時暴露在性侵犯的環境中?避免兒童受到性侵犯的防制之道要點有:1.資訊公開透明。2.處理相關事件時須保持冷靜。3.教導兒童「性教育」、「防範受到性侵擾」時,應該將重點放在讓兒童感覺自己有能力處理狀況,並且有權利受到尊重。
在教導孩子保護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時,也不能讓他們失去對照顧他們的大人的信賴。問題雖然很棘手,卻非常重要,會深深影響到孩子一生的成長。對您而言,這就像是一場挑戰,讓我來邀請您一起參與。
為什麼要討論這個讓人不舒服的主題
身為作者,我其實寧願多談一些讓人身心得到成長、歡愉、滿足,並且在愛情當中彼此尊重的性。長久以來,我一直很排斥寫作兒童性侵犯的主題。我經常告訴自己,這類主題已經有很多人寫過了,我又何必再加入一腳呢?後來,一方面有許多擔心兒童安全的家長鼓勵我來談這個主題,另一方面也因為社會上兒童性侵犯的事件層出不窮,造成受害的孩子身心受創,讓我深深感覺孩子真的非常需要這方面的讀物,萬一遇到類似的狀況,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基於以上種種因素,我才決定自己動筆來寫。
在我四歲的時候,我的養父母收養了我。剛開始我覺得好高興,心想終於能擁有一個真正的家,家裡有爸爸和媽媽。一天晚上,我和我的「爸爸」一起洗澡,「爸爸」很仔細的為我清洗身體,每個細節都不放過,尤其堅持要幫我洗「敏感部位」……。洗好澡之後,「爸爸」還仔仔細細幫我擦乾身體,帶我到他和媽媽的房間去。那時候,剛好媽媽不在家。「爸爸」幫我蓋好被子以後,也一起躲進暖暖的被子裡,說故事給我聽。我簡直是被這種溫馨的感覺迷住了。不過,這種美好的感覺很快就變成噩夢一場……
有一天,「爸爸」說要跟我玩遊戲。他在我面前脫光了衣服,手裡握著性器官要我舔。他說:「你就假裝這是棒棒糖……」我當時好害怕,忍不住哭了起來,而且感到好想吐。
這件事之後又不知道過了幾天,還是幾個星期、幾個月,有一天「爸爸」突然來到我床上,壓在我身上。我本能的用手擋住自己的下體,不讓他得逞。
沒想到「爸爸」卻直接在我大腿間磨蹭起來,並且像豬一樣唧唧哼哼的叫著,我害怕得不由自主的尿床,把被單都弄濕了。我不停的哭泣……眼淚多到快把我淹死……
這個小女孩的真情告白,更激勵我著手寫一本完整談論防範兒童受到性侵犯的書。因為坊間的書,大部分談的是陌生人的性侵犯。實際生活中,在家裡受到親近的人性侵犯的並不是少數特例。受到親近的人性侵犯,問題其實更為棘手,因為通常孩子會覺得侵犯他的人是愛他的,而且孩子自己也喜愛這個人。所以,保護孩子不受到性侵犯,不應只是要他對外防範陌生人。「照這麼說,我們也應該要防範孩子的爸爸和兄弟?」有朋友這樣問我。這個問題雖然讓人聽了心裡很難過。
不過,我們的確應該讓孩子知道,不是只有陌生人會對孩子性侵犯,像爸爸、哥哥、朋友、教練這些親近的人都有可能侵擾他,因此絕不可掉以輕心。只是,在這樣教導兒童的時候,在態度上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害怕所有親近他的男性。
一個性侵害他五歲姪女的男人對這個小女孩說:「如果你把這件事告訴媽媽的話,媽媽一定會很難過,會哭,會生病,會死掉……」
「我一定要保密,媽媽才不會受到傷害!」小女孩長大以後,回憶她當時的心情說。
我想現在您可以更確定,這本書真的可以幫助您和孩子有方法、有步驟的受到妥善的保護。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努力在這本書裡傳達,教育孩子防範性侵犯,首先要讓孩子具體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要提高警覺,並且教導他對自己的身體要有自主權,在某些情況下,他有權力對大人說不。
在這本書裡,一開始,我會先讓讀者瞭解性侵犯普遍的狀況,解釋為什麼大部分的性侵犯都是男性犯下的。有些人可能會反對,說:「這是偏見!女人也一樣會對孩子性侵犯!」的確,是有這個可能性,但就比例而言,女人性侵兒童的例子實在很少很少,少到足以讓我決定在這本書裡只談男性性侵犯者。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受到男性的性侵犯。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要談的不是萬一有人綁架孩子進行性侵害,也不是討論孩子遭受性侵犯之後該如何治療。我的重點主要是在如何防範於未然。書中,會隨時穿插小方塊,提供父母親、孩子參考。
第一章
怎麼閱讀這本書
有很多小孩是在聽到和性犯罪有關的話題時,第一次認識「性」這個字眼。還好社會上已經有許多致力於兒童保護工作的團體,其中當然也包括保護兒童不受色情汙染的組織。在現代開放的社會裡,的確是該提出一套有效的防範措施,來教導我們的孩子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但是,在教育孩子面對「性侵犯」這件事之前,有必要讓他們先認識性有美好的一面,男女兩性彼此尊重的性、彼此得到滿足的性。如果這是您第一次和孩子談論到性的問題,這本書並不是適當的基礎教材,強烈建議您先把這本書收起來,先給孩子正面的性教育,確定孩子可以體會什麼是互信、互愛、互重的性之後,再回頭使用這本書。以下幾個步驟,可讓您循序漸進的和孩子進入「性侵犯」這個棘手的話題:
• 請您先單獨閱讀這本書,或者是和您的配偶一起閱讀。您會發現,這本書有兩個部份穿插進行,黑色字體的部份是專門寫給家長看的,彩色印刷的字體則是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
• 留意在哪幾點上讓您覺得沒有安全感,探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 把您已經和孩子談過的主題勾選出來:是不是有哪幾項要點,您想再提醒孩子?或者,是不是有哪幾點,曾經讓孩子覺得害怕?
• 把握機會教育的好時機:例如,孩子跟你提到他在學校裡聽說有個同學發生的事,或者是正好看到電視新聞裡的一則消息……您可以趁這些時候,和孩子一起讀一讀這本書裡的相關章節。如果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就在邀請孩子閱讀的時候製造機會,並閱讀相關主題。
• 根據孩子的好奇心、他的空閒時間,以及他了解的程度,一步一步來,不急著一次把書讀完。
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是:要避免對孩子說謊。不過,不告訴孩子全部的事實,並不等於說謊。在某些狀況下,最好還是不要讓孩子知道完整實情。例如,很多年前在台灣發生的一件駭人聽聞的以竹竿性侵犯女童的案件,在談到類似這樣的例子時,可以省略細節,不要跟孩子提到恐怖的部分,也不要試著讓孩子理解他無法理解的部分。當然,也不必談到大人對這類事件的無力感。
☆ 不管哪個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犯。
☆ 加害人可能是認識的人,甚至是孩子很喜歡的人。
☆ 這種行為一點也不能寬容,一定要把它說出來。
第二章
有警覺心的父母是最佳的保護者
很不幸的,為了提防身心不健全的人危害兒童安全,我們不得不讓孩子隨時提高警覺。原本應該無憂無慮成長的孩子,卻得學會時時防範別人,這種事多麼悲哀!不過,這麼做卻有其必要!因為,不是只有故事書裡才有野狼和怪獸。跟孩子提到這件事時,語氣盡量保持平和、冷靜。這樣就能讓孩子覺得他有辦法面對狀況。
媽媽們,不要驚慌!
雖然有專家一再強調過,極少數的親生父親會性侵犯自己的小孩,但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還是要不厭其煩的指出,根據研究,有母性的爸爸,也就是說會幫忙照顧寶寶(洗澡、換尿布等等的)的爸爸,很少會侵犯自己的孩子。這證明了有所謂「父性的母愛」,就像英文裡說的nurturing,做父親的面對孩子的時候,性衝動會被化解,而且「他自己在童年時候,他和他父親所經驗過的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如今發生在他和子女之間,會形成一種保護機制,預防性的濫用」(註)。
(註:資料來源:海倫•曼索所著的《濫用的性,以及親密關係的混亂:認識得更清楚,更知道怎麼回應》,性學月刊,蒙特利爾,伊西絲出版社,第一卷,第二號,1993年)
很多媽媽們無法忍受談到自己的孩子可能在家裡受到性侵犯這樣的話題,不過,有時候她們卻反而會過度病態的防範所有的男人,畢竟所有的家庭成員都需要彼此信任。但是,過度保護和過度操心,反而會使孩子焦慮,這有可能讓他在面對別人設下的性的陷阱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很多受害的孩子寧願緘默,也不願意讓父母親知道之後大為驚慌。您的態度越是平和、冷靜,越能帶給孩子正面的影響。
爸爸們,自然做自己!
在討論孩子性騷擾問題的時候,很多男人都會很不自在,甚至覺得受到侵犯。有些男人甚至覺得周遭的人都在注意他,使他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正常反應:「我可以繼續和我的女兒一起洗澡嗎?我親我小兒子,別人會怎麼說?」上述的負面訊息,不應該剝奪了您和孩子的親密接觸。和子女關係親密,有助於彼此之間的溝通,子女發生狀況時,才願意和您對話。
有關身體接觸的問題,適用在兒子身上的尺度,同樣也適用於女兒,反之亦然。您只要順著自己的情感表達,並且留意孩子的反應。身體的接觸,到什麼樣的範圍便要適可而止,這個界線應該是由成人來規範,而不是孩子。三、四歲的小孩可能一派天真無邪,想要看看媽媽的陰部,或是想要摸摸爸爸的生殖器。過度私密的身體接觸,父母親應該要婉言制止。在這裡,我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父女之間家庭內性侵犯在真實生活中非常罕見。不過,在您幫小孩洗澡、看見小孩光著身子,或者是小孩坐在你膝頭上等等……有身體接觸的時候,您如果感覺到性興奮,甚至會勃起,那就有必要採取行動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去請教醫生!因為,雖然您只是感覺到自己會有性的反應,並沒有對小孩有不當的舉動,但是一旦孩子隱約感覺到您身體上的變化,他會以自己的意思亂加詮釋,這反而會讓他誤入迷津。
請關心您周遭的兒童
在臺灣,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如果有危及兒童人身安全的情事,除了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有義務立即向當地主管機關通報外;其他任何人發現有上述情形者,亦得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更直接負責和兒童性侵犯有關的事宜。一旦發現兒童有疑似遭受性侵犯的狀況時,每個人都應該挺身而出,主動和相關的社政、警察等機構聯絡。
如果在平時您就教導孩子要尊重自己的身體,不讓別人侵犯他身體的私密,這樣,萬一有性侵犯的情事發生時,孩子便能分辨這是屬於不當的行為,他就比較能夠保護自己。
我小時候,哥哥老是要找我玩摔角,我最討厭了!他比我重一倍,常常把我壓在地上,讓我動彈不得,然後一直哈我的癢。我全身無力,連叫都叫不出來,好生氣。有時候,他還要我小弟抓住我的腳,讓我爬都爬不動。我覺得自己被侵犯了。後來,我問媽媽她為什麼讓哥哥這麼對我。媽媽回答說:「我以為你們在玩。」
發生在這個女孩身上的事,還不構成性侵犯。不過,她還是被迫忍受了她不想要的身體接觸。另外還有一個例子:
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但這麼多年過去,我還是永遠忘不了。我那時候大概十二、三歲,有一天正和爸爸玩摔角,在我們用力拉拉扯扯時,我不小心把他的短褲扯掉了,看到他的陰莖,挺著,勃起了。我嚇呆了。我無法想像爸爸接觸到我的身體,會讓他有這樣的性反應。從此以後,我自己內在好像有什麼東西碎了。從此以後,我覺得他很噁心,只想離他遠遠的。
<b>導言</b>兒童性侵害、家庭內性侵犯……聽到這些字眼,總會令人背脊忍不住涼起來,彷彿從這些字裡會冒出一種苦澀、心酸的感覺,還會讓人聯想到暴力、心理創傷等等負面感受。這幾個令人非常不舒服的字眼實在讓人難以啟口,即使是從別人口中說出來,聽了也讓人難受許久,更不用說去想像隱藏在這些字背後的汙穢行為。經驗告訴我們,兒童性侵犯的加害者大部分是周遭親近的人,像是親人的朋友,或是鄰居。不幸的,大多數的孩子在面對這些別有居心的親朋好友時,都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甚至有很多孩子認為大人本來就有權命令他們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