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書卷獎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長期買進不婚孫翠鳳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絕望者之歌神奇柑仔店假仙女郝明義周品均
暫不供貨

與其麻木前進,不如勇敢迷失: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首部著作——如果夢想無比重要,十年一夢又如何?(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林子鈞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1-06-07

ISBN/ISSN:978986510152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父母的期待、社會的眼光、世界的規則、臉書的讚,
在人生的盛夏時分,我們該如何活成自己要的樣子?
如果你的夢想無比重要,十年一夢又如何?


* * *

「只要衷心跟隨內心指引,無所畏懼地劃過漆黑的夜空,你終將成為一道獨特的生命流光。」
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


正因為處處是未知,我們才能發瘋似地,把青春賭給夢想
讀第一志願、到知名企業上班、領穩定薪水……
社會為我們定義了「正道」,但夢想如何存活?未來該何去何從?
有時我們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也許只是因為恐懼失敗,
但與其活在框架人生,不如踏上未知旅途,
對於年輕的你,忽遠忽近的人生才是常態,又苦又痛的經驗才是成長,
你終將發現,原來尋找自己是永遠的進行式,
只要本心從未變過,又怎會害怕前路迷茫?

一本關於煩人的迷惘、狼狽的失敗、痛苦的成長、現實的社會、殘酷的世界,卻也關乎還在追逐的你。二十歲,選擇到尼泊爾震央成立國際教育組織的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以真摯的文字寫下在偏離正道的冒險路上,如何撕下標籤、如何倒地不起,並且在這一切歷程中,儘可能保留最真實的自己。如果你也渴望改變,歡迎上車,與我們一起衝撞這個世界!

#1面對【迷惘】
• 一條真正屬於你的獨特道路,絕不會是別人開好的「正道」。沒有迷茫過,怎麼會有篤定的人生?
• 走出迷惘的路徑,不是原地思考的過程,而是起身實踐的歷程。
• 有一件事情,就算一再失敗,你還是會一次比一次開心,那就是屬於你的志業。

#2 經歷【失敗】
• 失敗是一種「獲得」,有時倒地之後,夢想才能真正扎根。
• 一無所有的人、看似脆弱的傻瓜也有資格冒險嗎?重點從來不是手上有多少資源,而是我們的心有多堅定。
• 連結空想與夢想之間的,是一條又一條的疤痕,倒地之後掙扎爬起來的次數,終將決定征途的長度。

#3 追求【成長】
• 出社會之後,名片可以唬人,但是追逐成長的姿態絕對騙不了人。
• 面對舒適圈所做出的選擇,終將定義我們的人格特質。
• 我們都必須試著在心裡清出一個空間,儲存別人的人生故事,因為有些人活著的姿態,足以衝擊你的人生。

#4 走進【社會】
• 唯有持續對話、誠實分享,溝通才能從相互禁錮,轉變為相互理解。
• 主導對話往往能加速進度,但在關鍵時刻,只有細心傾聽才能凝聚共識,直抵問題的核心。
• 工作應該要讓人越來越喜歡自己,而不是越來越討厭自己;工作應該創造自信、成長與價值,而非剝奪夢想的空間。

#5 迎向【世界】
• 「壯遊」是為了看見別人怎麼活著,每一次獨立思考、每一次選擇,都在建構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 對世界好奇,但不要停止懷疑。時時抱持懷疑與驗證的思辨精神,才不會被片面的訊息牽動。
• 世界是一面鏡子,反射出人們心中的自己。討厭世界的人,只是討厭自己迷失的人生;喜歡世界的人,往往是因為在別人眼裡,看到期待已久的自己。

各界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列名)
江秀真(聖母峰登山家)
沈春華(資深媒體人)
吳若權(作家/主持人/企管顧問)
林大涵(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林立青(作家)
林明仁(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司長、臺灣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林秉賢(家扶基金會國際發展室主任)
柯淑勤(金鐘獎演員)
洪瀞(《自己的力學》作者、成功大學副教授)
舒夢蘭(東森電視臺金鐘獎節目《聚焦全世界》主持人)
葉丙成(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BoniO執行長)
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
劉安婷(為臺灣而教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專文推薦
有時候,不曾迷惘的篤定,只是另一種盲目而已;反而是在迷惘中探索,一步一步累積的篤定,才是真正能繼續下去的堅持。
──吳若權(作家/主持人/企管顧問)

有夢不難,把夢想放得很遠很難;做事不難,從現在開始做事很難。子鈞是一個普通人,一個願意堅持做偉大的事的普通人。如果你也想幫別人做事,為自己作夢,但不知道怎麼開始,這本書會是最真實的故事。
──林大涵(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當所有人都質疑夢想的時代,林子鈞交出一本激勵人心的書,在找尋自我價值的同時呼喚眾志,馳援遠山他鄉。這本書證明了夢想的力量,也確切寫出應該如何達成。對所有懷抱夢想的人都有價值。
──林立青(作家)

溫暖的心、前行的勇氣、冷靜的頭腦,加上社會科學的分析與國際的鍵結,不怕擁抱失敗、不斷否定自己過去的遠山呼喚,已經走出一條新的NGO道路。
──林明仁(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司長、臺灣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

不只是子鈞到尼泊爾種植教育的故事,更是子鈞與「遠山呼喚」以雙腳力行的生命文采,句句展現臺灣年輕世代的影響力,鼓舞正在尋找生命力量的人!
──林秉賢(家扶基金會國際發展室主任)

與遠山呼喚前往震央的時候,我深受震驚,卻也對他們種植教育的身影深深著迷!在這個社會當個異類,需要無比的勇氣,子鈞走的路比別人坎坷,看到的風景卻獨一無二!
──柯淑勤(金鐘獎演員)

勇闖夢想之路時,眼前會出現不少關卡;正因如此,我們才有機會嘗試突破、獲得成長、展示自己多想達成夢想。
──洪瀞(《自己的力學》作者、成功大學副教授)

良善,總是出現在最艱險的地方。在與子鈞一起在尼泊爾採訪的日子裡,我看到一個追逐夢想的年輕男孩,更看到勇氣破表的生命啟發!如果你正處於徬徨迷惘的十字路口,請跟著子鈞一起勇敢地向著心中的標竿前進吧!
──舒夢蘭(東森電視臺金鐘獎節目《聚焦全世界》主持人)

許多人才放下對成功的既有想像,透過非營利組織,催生了屬於新世代的影響力,而遠山呼喚便是其中一員。邀請大家不只透過此書認識子鈞,更看見這世代的臺灣青年對於這片土地、乃至世界的在乎與勇敢。
──劉安婷(為臺灣而教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編輯推薦】

回想三年前,即將從大學畢業的我沒有一絲欣喜,每天夜裡,對於未來的迷茫像惡夢一樣糾纏著我,時常沒喝咖啡卻夜不成眠。畢業後,我焦慮地把自己塞到一份不適合的工作,勉強地養活自己,無視內心不斷出現的聲音:「這真的是你要的嗎?」

從企劃到編輯這本書的過程,我都會不時往回看向三年前的自己,甚至是大學時期的自己,然後深深覺得,如果在畢業之際、迷茫之際,我能遇見這本書的話,即使現實的情況還是一樣險峻,即使迷茫依然存在,這本書也會像護身符一樣,給予我更多勇氣,陪我面對迷惘、失敗、挫折的時刻。除了回顧過去,這本書也帶我審視現在,並看向未來。提醒已經出社會工作的我,不要忘記保持初心、保持善良,並好好珍惜人生路途的每一份際遇,對世界永遠抱持著好奇心。這樣的話,人生一定就不虛此行了吧。

說了那麼多自己的故事,其實企劃這本書的初衷,正是源自於這樣一段經歷。收到書稿之前,本來以為子鈞是那種典型的人生勝利組,一路順遂的那種;沒想到看完稿子後,才發現他遇到的困難和大大小小的失敗還真不少!但他把所有挑戰都化為成長的養分,一路披荊斬棘,像打怪一樣一路升級,偶爾被BOSS打倒,但隨即又再站起來。作為讀者,也在紙頁間感到熱血沸騰,並得到許許多多寶貴的收穫;對於自己人生的迷茫,好像也沒那麼害怕了。

這本書像寶藏一樣,處處藏著讓你熱淚盈眶的驚喜;也是護身符,讓你勇敢直視前方的黑暗(我看倒像手電筒似的)。推薦給每一個正在迷惘的人,不要怕,你可以的。

作者簡介:

林子鈞 Rikash Lin

國際教育組織「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相信教育可以為貧窮學童翻轉人生。

二〇一五年,前往尼泊爾震央廓爾喀創辦NGO;二〇一七年,獲選臺大社會貢獻獎、獲邀校慶致詞。同年,畢業於臺大經濟系,並獲得尤努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基金會遴選,代表臺灣前往孟加拉總部參與培訓。二〇一八年,帶領團隊拓點至尼泊爾第二震央吉里地區;二〇一九年,獲《親子天下》評選為教育創新百大團隊。

二〇二一年,《天下雜誌》評選為天下四十週年【未來領袖—變革者】,為最年輕入選者,《換日線》亦評選為【10×10亮點人物】。同年,發起「亞洲NGO人才學校」,前往越南、柬埔寨、印尼、緬甸開啟服務新篇章。

二十五歲,熱愛邊界之外的冒險,偶爾登山、自由潛水、獨自旅行,常常作著「再流浪一次」的白日夢。在工作的時候奉行理性思考,平時卻著迷於文字創作;計畫未來的時候,總愛為人生出難題,跌倒後卻依然相信夢想。

FB:林子鈞 Rikash Lin

IG:@rikashblahblah

章節試閱
找到變成自己的衝動

──我為人生選了歧途

有哪些微小的時刻,讓你覺得自己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是哪些決定,讓你想大叫「這才是我啊!」?

不要忘記凝視它們,讓這些回憶提醒你,你最真實的樣子。

在寒冷的清晨醒來,天還沒亮。我鼓起勇氣推開被子、痛苦地跳下床,感受冰冷的空氣扎進全身。我發著抖穿上衣服、圍巾、耳罩、手套,背上背包、相機、無線電,順手朝外套口袋塞進幾顆備用的急性腸胃藥。最後,用失去知覺的手指沾了沾冰水,隨便抹了一把臉,就快步跑下樓集合。

一行人坐上吉普車朝遠方出發,月光晦暗,遠處的山線被吞沒在...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爸、媽。我畢業要做公益組織

我真的有選擇嗎?──從即將休學的日子說起

那天,椰林大道上的天空很藍,兩旁花叢綴著幾點杜鵑殘花。我騎著車,默然地看著這一切,思索自己怎麼如此麻木,花了兩年的時間,才發現這裡沒有我要的人生。同一時間,我也意識到自己把「用功讀書、考上名校」當成夢想的時刻,就是我停止追逐夢想的時刻。

二○一五年,我是一個典型的大二學生,跟多數臺大經濟系的同學一樣,不知道自己為何而來,又該何去何從。貼在我身上的名校標籤,感覺上更像是協助社會人士識別我們的刻板印象,跟刻意貼著「XX級肉品」的牛...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自序:爸、媽。我畢業要做公益組織

Chapter1 面對迷惘:妥協只能給你掌聲,不會讓你找到人生

Ishwor的故事:我家變成瓦礫堆那年,我才八歲

01 找到「變成自己」的衝動:我為人生選了歧途

02 事業不是迷惘的出口,志業才是:用大學生的飲料錢,為一村續命

03 篤定,是因為曾經迷茫:地震發生那天,我準備要休學

遠山記事:這段迷途的人生,讓我陪你一起走

Chapter2 經歷失敗:如果倒地不起的你夠慘,記得自拍一張

Ishwor的故事:媽媽說明天開始,我要去做工

01 失敗是失去,還是獲得?: 一段徹底失敗的美好時...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