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島上的人民為生活辛勤奮鬥。然而,曾幾何時,勞動者的努力換不到應得的報酬,陷入窮忙迴圈;憧憬的生活被高壓力、長時間的工作一口口吞吃殆盡;因公病倒甚至猝死的悲劇遍及各行各業。美麗之島,成了過勞之島。
《過勞之島》乃台灣首見,從本土的過勞死案例來揭露職場亂象,剖析背後層層制度問題,並且提出具體對策。書中八個不同行業的故事,為過勞死傷勞工及其家屬留下了誠實而震撼的第一手紀錄。本書亦從現行法令的漏洞盲點、企業營利手法、主政者思維與經濟發展模式、科技工具、傳統文化等多重面向,完整深入地探討台灣竟形成「平均每十天就有一人過勞死」恐怖現象的結構面成因,提出改善制度的六大建言。此外,還為勞工整理出自救救人的五招心法,並提供相關指引的詳盡附錄。
人,就是人。企業組織裡的職工,並不是大機器裡的小螺絲釘,一旦螺紋磨盡耗損,就棄置一旁,換一顆新的來替代,只要機器繼續運轉就好。人的價值應被尊重,人的尊嚴應被維護。紅色,是受害勞工的血汗、家屬的血淚,但也是日出彤霞的顏色——「過勞之島」不只是一句沉重的控訴,沉重,是為了用更大的力道來喚醒這社會,攜手推動改革,讓勞工的黑暗時代過去,看見天明的曙光。
作者簡介:
黃怡翎
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原想關注性別議題而進入立法院擔任國會助理,卻意外開始接觸勞工權益相關問題。擔任國會助理八年多,協助勞工爭取權益,並積極推動制度的改變。2013年離開立法院,與眾多伙伴共同組織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現擔任執行長,希望透過專責機構的成立,一起為勞工的職業安全與健康保障盡一份心力。
高有智
畢業於台大新聞研究所。擔任記者多年,歷任中國時報、天下雜誌等媒體,目前任職於原住民族電視台。曾獲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等新聞獎項。曾經以為夢想可以讓人偉大,如今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始終相信熱情、美好的事物可以改變世界。
合著有《極速13KM:剎不住的狂想人生》、《我的小革命: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我的小革命:顛覆主流》、《我的小革命:永續生活》、《陪你一起慢慢走》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方推薦
曾經被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真相已經大白,那便是破壞環境、壓榨勞工、貧富懸殊。所有的一切,要從政策和制度來改善,否則只剩抗爭到底以求自救一途。
作家 小野
《過勞之島》是我讀過的所有書籍中,最令人動容的一本。它有別以往的勞動事務叢書,以第一線勞動現場的故事揭露出那些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現象,所以它真實到令人覺得殘酷,卻也非常具說服力。如同書中提及的保全人員,長期暴露在過勞的高風險勞動環境中,卻被社會所忽視。藉由這本書,讓我們得以完整的正視整個台灣的過勞病症。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江健興
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是由「過勞之島」堆積而成,但「過勞之島」已筋疲力盡、無以為繼。台灣現在的突圍與未來的幸福,必須走出「過勞之島」才得以創造。
天下雜誌總主筆 何榮幸
層出不窮的過勞死案件,使我們意識到,原來「勤奮」美名的背後,暗藏了無數隻不懷好意的手,不斷將無助的勞動者逼向懸崖,在極限的尺度上豪賭詐取。究竟,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界線,要多少生命的獻祭才能使之透明,並換得寸縷的修正?當企業與公務機關裡的旁觀冷眼,默許了以受薪者為芻狗的管理姿態時,這本書,將喚醒我們的麻木,同時強化我們對抗顢頇的意志。
作家 幸佳慧
過勞,是一種社會不平等的結果。長期以來,重資輕勞的台灣社會,政治和經濟體制放縱了資本以犧牲勞工權益追求最大獲利的惡習,讓勞工只能在長工時、低工資下反芻惡劣勞動環境的心酸,求到的卻只是稍能養家糊口的微薄收入。最終,勞工倒下了,但資本卻日益猖狂。《過勞之島》一書寫的就是這些社會不能不知道的故事。
六輕企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 林志玩
技術進步,生產組織合理化,個人自主性思維的蔓延,社會集體與威權束縛的逐漸解消,迎來的,不是從勞動解放,不是馬克思說的揚棄異化,更不是多人預測的勞動末日;過勞與血汗,深沉的桎梏與剝削,竟是當代台灣的勞動寫照。這本書,有故事,有背景,有指向,有意識與行動,是了解台灣血汗勞動的敲門磚,剩下來的,就是讀者的事了。
政治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林佳和
對新自由主義的放任滿足政治對GDP的瘋狂渴望,雖然建構華美的數字金字塔,但奴役的工法,一如三千年前。資本與政治聯手控制勞務價格的議價權,製造貧窮後,再經由勞動意識的扭曲宰制勞動人的本我,最終將資本家的經營風險轉嫁為工薪族的過勞風險。「過勞之島」一書揭開貧窮的新痂皮,探進疲累的表皮,真實揭露吞噬勞動成果以自我增生的「經濟癌」真相!疲累的上班族,請丟掉無用的健康書籍吧!真實的病灶在本書裏。
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 洪敬舒
我在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從事職業災害勞工服務有二十多年,很少看到可讀性高、產生感同身受的相關書籍。這是一本鉅作,怡翎、有智兼具文才、法理及悲憫之情,探討現代隱形殺手職業災害過勞問題,剖析法律、制度所給予的保障很不可靠。希望大家除了珍惜書中提供的健康管理及自助方法,更要推動法制的改善,這是此書最珍貴的貢獻。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韋薇
「人應該為了生活而工作,而非為了工作而生活」,儘管無人否認這句人生哲語的智慧,然而,在「低薪資、高工時」已成常態的台灣,卻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無法享有的餘裕。「過勞之島」以真實的血汗故事為楔,不僅清楚描繪原可豐富精采的年輕生命,如何被不斷惡化的職場環境消磨壓榨而終至過勞殞落,更深入淺出地說明現行法規的缺失與政府機關的失職,並進一步提出重要的改革芻議,是一本理解台灣過勞問題、思考解決之道的必讀好書。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黃國昌
認真工作,或許可以勉強餬口;努力不懈,或許能獲取些許成就,但是要多認真努力?該付出多少代價?才算得上是好的工作態度?永久失去健康,值得嗎?過勞死,值得嗎? 「低薪」、「派遣」、「論件計酬」、「長工時」、「責任制」、「工會不健全」、「政府不作為」…勞工血淚,背後總有著強大的結構性因素。而工殤、職業傷害、過勞死,卻往往被歸因於勞工個人身心脆弱。於是,無論是自願還是被動,在認真努力工作的大帽子下,你我的生命與健康,就繼續地透支與預付。怡翎與有智是非常優秀的社運與媒體工作者,這本書除了描寫多個深入而真實的故事,也對背後結構以及個人如何自救有著完整的分析。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清楚發現,過勞死,絕非個人太過軟弱、太不耐操,而是整個社會所設下的巨大陷阱。衷心希望,你我他及每一個勞工,都不會再是這個陷阱的受害者。
公視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 陳信聰
勞工猝發腦心血管疾病,通常具有多重原因,故是否屬俗稱之過勞死,需調查個案事證是否具相當因果關係而定。為協助醫師診斷認定,政府雖訂有相關指引供參考,但獲得保險給付或雇主補償者仍屬少數,本書作者從事立法委員助理期間接獲個案,契而不捨,熱心協助家屬釐清事實,並進一步就制度面提出建議殊為難得。日本2014年11月起實施《過勞死等防止對策推進法》,以因應近年來多起過勞死事件所造成個人、遺屬及社會的重大損失,最重要意義是過勞事件屬於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有責任研究及調查過勞死原因,並推動防止過勞死的政策,本書之出版,呼應了日本社會的共識,故樂於推薦。
前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長 傅還然
懇切的文字,淺白的故事,背後承載著「過勞台灣」的殘酷真相。一如書中以「沙漏裡的螞蟻」形容無數勞工的處境,這是難以面對,但必須正視的生存議題。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過勞工程師父母的淚、過勞保全員家屬的奔走、過勞醫師失憶後的無助、過勞護理師手腕上的點滴、過勞駕駛昏迷前的勇氣,這些觸動人心的情節,不僅出現在《過勞之島》中,也曾出現在過勞記者一篇篇的血淚報導中。希望這本書,能點醒勞資雙方,勿成讓美麗寶島變過勞之島的劊子手,而應砥礪彼此,成為推動台灣走向幸福之島的推手。
蘋果日報工會理事長 蔡日雲
過勞早已是護理師臨床工作的最佳寫照,本書不僅基於作者怡翎擔任國會助理期間與護權會合作之實務經驗,深入勾勒護理職場之困境,突顯護理師工時長,護理工作內涵細碎而繁瑣,更需要付出看不見得情緒勞務,也細緻的討論過勞的後果往往烙印在無名勞工的墓碑上。諷刺的是過勞職災的認定又是勞工們體驗不公義的層層關卡。此書作者們以生動文筆深深刻畫出現代社會勞資關係的壓迫,以及政策轉化的可能。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盧孳豔
本書彙整了各行業基層勞工過勞現象,並提出健康警訊與解決因應之道,為了改善勞工職場環境與提昇臺灣勞工尊嚴,特別令人敬佩,對未來勞工保護政策的制定將有深遠影響!它不是在講未來,而是正發生在你我周遭,勞工為了生存必須忍受惡劣環境。連過往職業地位頗高的醫師與金融從業同仁都難以倖免。單一企業工會僅能改善單一企業的個案問題,但本書透過提供完整多元資訊,快速且普及,更可深入交流意見,呼籲各界正視臺灣勞工的工時過長與過勞問題。
永豐銀行工會理事長 鍾馥吉
此書以真實故事,帶引讀者了解藍、白領勞工過勞問題及制度不正義所在,一本不教條的好書。在台灣工運史上,勞陣二十多年前就以縮短工時為重要訴求之一,民進黨執政後縮短為兩周八十四工時,至今仍未實踐周休二日,落後先進國家逾五十多年。兩大政黨擁抱資本家,任由部分工時、時薪制、變型派遣及責任制瓦解勞基法。「拒絕過勞」成為工運要務。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反貧困聯盟召集人 簡錫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性探討過勞案例、職場現象與對策的專書
名人推薦:各方推薦
曾經被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真相已經大白,那便是破壞環境、壓榨勞工、貧富懸殊。所有的一切,要從政策和制度來改善,否則只剩抗爭到底以求自救一途。
作家 小野
《過勞之島》是我讀過的所有書籍中,最令人動容的一本。它有別以往的勞動事務叢書,以第一線勞動現場的故事揭露出那些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現象,所以它真實到令人覺得殘酷,卻也非常具說服力。如同書中提及的保全人員,長期暴露在過勞的高風險勞動環境中,卻被社會所忽視。藉由這本書,讓我們得以完整的正視整個台灣的過勞病症。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理...
章節試閱
台灣職場安全亮起紅燈,儼然成為「過勞之島」,除了高科技工程師、醫護、保全、駕駛等過勞高風險行業外,各行各業都暗藏「過勞死」的危機。從我們的經驗來看,「過勞」不是少數勞工的處境,也不是特定血汗工廠的案例,目前浮現的過勞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背後隱藏看不見的過勞陷阱。台灣職場的過勞文化正在蔓延,甚至不知不覺成為職場成功的典範。
近四年來勞保核發的過勞案件就有三百一十五件,其中有一百三十七人死亡,平均不到五天就有一名勞工過勞發病,約十天就有一名勞工因過勞而死亡。
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長
自二○○一年新版勞基法上路,當年每週工時平均降低了六小時,但台灣並沒有脫離「鐵人國家」的行列,總工時遠超過其他國家。
依照勞動部統計,二○一二年就業者的平均年總工時仍達二一四○‧八小時,相較於日本一七四五‧二小時、美國一七八九‧九小時、加拿大一七一○小時、法國一千四百七十九小時、德國一三九六‧六小時、英國一千六百五十四小時,台灣勞工的工時遠遠超過其他先進國家,高出了約二○%至五三%。
勞動部在二○一三年完成《我國工時狀況與國際比較研析》,報告中指出,二○一二年在全球三十個主要國家中,台灣以年總工時二一四一小時排名第三,僅次於第一名的新加坡(二四○二小時),與排居第二的墨西哥(二二二六小時)。
而韓國過去工時都是高於台灣,但五年來韓國的全年工時持續下降,共減少兩百一十六小時,直到二○一二年首次低於我國,以二○九○小時排第四名。其工時並未因近年來傲人的經濟發展而增加。
先進國家的工時普遍皆為減少的趨勢,但台灣十年來降幅極微,工時變化幾乎持平,自二○○一年法定工時降低之後,至二○一二年總共也只有減少二十四小時,降幅只有一‧一%。台灣長工時的勞動環境,在國際上鼎鼎有名,始終名列前茅。
隱藏性工時無所不在
台灣工時長,在官方統計資料上已經是國際間的普遍印象,但實際上的勞動情況,恐怕更加惡劣,因為還有「隱藏性工時」未被計入。所謂「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早已是檯面上公開的祕密。
以護理人員為例,往往是到了表訂下班時間,先去打卡後再繼續工作。醫院甚至發展出「積∕借休」的制度,用以調節護理人員的工時,規避勞動法規,反而加重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積休」是指累積平時加班的時數,日後再行補休;「借休」則是指雇主會視當日工作狀況,指定員工休假不用上班,再將休假當日的工時,從之前「積休」的加班時數中扣除,作為規避加班費的方式。
實務上,許多護理人員往往積了數百小時卻未能休假,最後醫院再以打了好幾折的金額,將積休時數買回結清,嚴重違反勞基法的加班費計算方式。
職場上,雇主也常常切割工時,造成零碎化的工時,方便彈性管理人力,但勞工作息必須不斷調整,難以充分休息。
例如,一名腦中風過勞的客運司機,發病前的工時被切割得很零碎:他每日下午兩點上班,開車到夜間十二點,但休息六小時之後,又得站上工作崗位;開了兩趟車之後,休息不久,又要上班。
依總工時來看,雇主雖然沒有違反一日十二小時的法定工時上限(含加班)。但如此零碎分散工時的安排,讓勞工無法好好休息,衍生的過勞問題,在打卡的工時數字中隱而未顯。
護理人員的畸形班表更為普遍,從大醫院至護理中心都出現這樣的情況。護理人員在一週內常常輪值二種或三種班別,包括白天班、小夜班、大夜班。因此,有些人在晚上十二點下班之後,隔天早上七點卻又得匆忙上工,繼續接白天班,常常搞得筋疲力竭,精神不濟。
近來某航空公司也爆發嚴重勞資爭議,空服員出面抗議輪班時間混亂。自二○○九年台灣與中國開放直航後,夜間航班大幅增加,光是該航空公司的夜間航班就占四成,空服員常需配合夜間工作,有些空服員曾經兩班之間僅休息十小時。有時候,空服員下午五點才下班,但隔天凌晨三點又得飛上高空。空服員睡眠不足,常常帶著佈滿血絲的雙眼上班,他們笑稱為「紅眼航班」。
此外,隨著近來科技的進步,網路的發達,以及智慧型手機、行動載具普遍,各種即時通訊軟體不斷推出。這些科技應用工具為生活帶來便利,卻也成為企業主管的遙控員工的手段。主管們常利用手機通訊軟體、電子郵件等交辦工作,造成勞工隨時都需待命,回復主管的指令,衍生出「通訊加班」的新興型態,加劇勞工過勞的風險。
被偷走的休假日
職場環境中,充斥不同類型的「隱藏工時」,勞工的實際工時常被低估。尤有甚者,部分企業還會苛扣休假時數,常見手法就是不給加班費,或者「以責任制之名,行超時工作之實」。勞工犧牲休息時間,卻拿不到加班費用,雇主惡意「竊奪」勞工的休息時數,甚至設法偷走「休假日」,這些也是助長職場過勞文化的現象。
一家知名日系化妝品公司曾出現「偷天換日」的手法,變相「偷走」勞工的休假日。因為當年度的五一勞動節,剛好碰上星期天,依法必須另行補假一天,但公司卻逕自公告,將這一天工作八小時,換算成四百八十分鐘,再平均分配到全年約兩百五十個工作天,讓員工每天可以提早兩分鐘下班。看似簡單算數的挪移,但「化整為零」的結果,員工白白損失一天休假日,提早下班的兩分鐘,員工感受不到減輕負擔,也無法達到充分休息的意義,猶如「被偷竊的假日」。
被偷走的休假日,層出不窮,過勞的處境愈來愈惡化。到最後,勞工只有自認倒楣,根本追不回來。
台灣職場安全亮起紅燈,儼然成為「過勞之島」,除了高科技工程師、醫護、保全、駕駛等過勞高風險行業外,各行各業都暗藏「過勞死」的危機。從我們的經驗來看,「過勞」不是少數勞工的處境,也不是特定血汗工廠的案例,目前浮現的過勞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背後隱藏看不見的過勞陷阱。台灣職場的過勞文化正在蔓延,甚至不知不覺成為職場成功的典範。
近四年來勞保核發的過勞案件就有三百一十五件,其中有一百三十七人死亡,平均不到五天就有一名勞工過勞發病,約十天就有一名勞工因過勞而死亡。
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長
自二○○一年新版勞基...
作者序
前言: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
三個勞工分別來自外商公司、傳統企業、科技業,不幸在一次意外事故身亡。三人在陰曹地府排隊,閻王告訴他們還有一次機會可以打電話回陽間,向親朋好友交代後事。
外商公司的勞工先打電話給老婆,交代如何處置銀行的存款,講了共五分鐘。閻王向他索取五萬元電話費。他覺得不貴,開了張支票給閻王後,便瀟灑地走回座位。
傳統公司的勞工心想,五分鐘五萬元,那講短一點吧。他打電話給小老婆,交代股票如何處置,只講了兩分鐘。閻王卻說:「打電話給小老婆,要五十萬元。」他雖然覺得很貴,但還是開了支票給閻王,便開心地走回座位。
最後輪到科技業的勞工,他心想,好像講的越短反而越貴,那當然要多講一點。但他沒有存款可向老婆交代,也沒時間養小老婆,倒是有一堆做不完的公事,便撥了電話回公司向同事跟老闆交代自己未做完的工作,講了二十個小時之久。掛上電話後他問閻王需要多少錢?「二十元。」他嚇了一跳,講那麼久才二十元?閻王立刻解釋:「從『地獄』打到『地獄』,算網內互打。」
這是一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笑話,諷刺科技業過勞的勞動環境。事實上,不僅僅是高科技業的工程師,根據近幾年來的觀察,長工時、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使得過勞死的現象在各行各業裡蔓延,在科技業、保全業、醫護人員、駕駛等行業中,情況更是嚴重。
台灣勞工面對長工時的壓力,不僅身體疲累,更由於工作時間過長,侵蝕個人的休閒活動、家庭與社交生活,使得心理的疲勞憂悶難以排解,甚至造成家庭功能喪失,導致離婚率高、出生率低,並衍生出孩童或青少年缺乏家庭關注等社會問題。
我們不禁要問:工作究竟是為了「謀生」,還是為了「找死」?我們一輩子辛勤工作,不就是為了幸福的生活?我們努力賺錢,到頭來怎會犧牲了親情、健康、社交生活?
曾在廣告公關公司工作的一位朋友,在執行專案期間,公司竟然禁假長達三個月。他痛苦地說:「我每天騎車上班的途中,都一直想著車子來撞我,這樣我就可以住院休息了。」那段日子他永遠都睡眠不足,一睜開眼就是工作。由於他是專案負責人,若當下離職,又無人可接手,他不願讓公司承受龐大損失,只好咬牙撐完專案。
也許有人會質疑:「為何要做到過勞死?離職就好了呀!」
但勞工真的有選擇的自由嗎?我們觀察發現,看似自由的勞動市場中,卻有一條看不見的鎖鍊,緊緊綑綁勞工。越底層的勞工,越缺乏流動的自由度。
其實,勞工在過勞環境下討生活,就像走在鋼索上,稍一不慎,就容易落入無底深淵,爆發過勞疾病。
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少,勞工無法輕易離開現職,苦撐到底,就易於落入過勞死的陷阱。更何況,國人的工作文化是從小就灌輸「愛拚才會贏」的觀念,拚搏吃苦的職場故事也是激勵勞工付出的典範,卻忽略建構安全健康職業環境的重要性。勤奮是重要的工作價值,但合理與健全的勞動環境,卻是支持勞工就業的重要基礎。這是企業的基本認知,也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國家勞動政策的必要方向。
當前許多青年或新貧族,都面對低薪化的困境,謀職原本就不容易,甚至必須透過加班或兼差,才能有足以溫飽的收入。以保全業為例,本薪很低,根據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的調查發現,保全員的薪資偏低,平均月薪為兩萬兩千六百三十元,遠低於一般勞工的平均月薪四萬五千五百零八元,大約只有一半──保全員當然都得拚命加班,助長了過勞文化。
《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是國內第一本全面性探討過勞案例、職場現象與對策的專書。
第一部「累痕」記錄著曾經辛勤付出,最後卻賠上生命與健康的勞工故事,從個案故事切入,剖析過勞問題與成因的脈絡,也呈現過勞對勞工和家屬的衝擊。這不僅是勞工的勞累痕跡,也是所有過勞職災勞工家屬永遠抹不掉的淚痕。除了個案故事外,也特別針對科技業、保全業、醫護人員、駕駛等高風險行業,描繪並分析其職場環境所面臨的現況問題。
第二部「制度殺人?!當前勞動制度檢討」檢視現行的制度與結構問題,並試圖提出對策方向與政策建議,希冀透過制度面的改善,防止過勞事件的發生。
然而,在制度尚未改善之前,勞工仍有許多自救的小撇步。第三部「過勞自救寶典」就是提供勞工個人教戰手冊。對抗過勞,不僅事涉個人的健康保健,更需要提升勞工意識,甚至是發揮集體的勞工力量,藉由每個人的小革命,攜手建構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我們相信,工作並非是生活的一切。人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生存。過勞不是勞工個人可以對抗,也不是單一工作職場的困境。「過勞」是全面性的問題,過勞文化根深柢固存在不同職業之中,也是勞動政策偏差的結果。人們害怕失去工作,人們想要拚命賺錢,人們想要出人頭地,但別忘了,工作不值得「賣命」。
此刻,我們有多少籌碼可以改變「過勞之島」的命運?這個問題考驗著台灣社會,也影響台灣的未來。
前言: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
三個勞工分別來自外商公司、傳統企業、科技業,不幸在一次意外事故身亡。三人在陰曹地府排隊,閻王告訴他們還有一次機會可以打電話回陽間,向親朋好友交代後事。
外商公司的勞工先打電話給老婆,交代如何處置銀行的存款,講了共五分鐘。閻王向他索取五萬元電話費。他覺得不貴,開了張支票給閻王後,便瀟灑地走回座位。
傳統公司的勞工心想,五分鐘五萬元,那講短一點吧。他打電話給小老婆,交代股票如何處置,只講了兩分鐘。閻王卻說:「打電話給小老婆,要五十萬元。」他雖然覺得很貴,但還是開了支票給...
目錄
推薦序:告別「血汗勞動」!╲鄭雅文
推薦序:防止過勞才是正道╲黃淑英
推薦序:讓勞工免於過勞的恐懼╲孫友聯
推薦序:過勞少一點,人性多一點╲何明修
導讀:血汗經濟崩世代─直面台灣青年過勞死的真相╲林宗弘
自序
前言: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
第一部 累痕
第一章 一名工程師之死
第二章 一場令人心碎的葬禮
第三章 無薪假風暴下的過勞紀事
第四章 醫師救人還是被救
第五章 折翼的白衣天使
第六章 醒來的變調人生
第七章 救命英雄的職場悲歌
第八章 夢工廠裡的血汗人生
第二部 制度殺人?!當前勞動制度檢討
第九章 過勞職場現形記
第十章 過勞認定的漫漫長路
第十一章 失靈的過勞求償制度
第十二章 全球的過勞現象
第十三章 對抗過勞大作戰
第三部 過勞自救寶典
第十四章 過勞了,我該怎麼辦?
第十五章 過勞自我防護措施
附錄一 現行過勞認定標準及程序
附錄二 歷年來被指定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之一條工作者
附錄三 現行勞保職災給付內容
附錄四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地分會
附錄五 防過勞資源
推薦序:告別「血汗勞動」!╲鄭雅文
推薦序:防止過勞才是正道╲黃淑英
推薦序:讓勞工免於過勞的恐懼╲孫友聯
推薦序:過勞少一點,人性多一點╲何明修
導讀:血汗經濟崩世代─直面台灣青年過勞死的真相╲林宗弘
自序
前言:工作是謀生,還是找死?
第一部 累痕
第一章 一名工程師之死
第二章 一場令人心碎的葬禮
第三章 無薪假風暴下的過勞紀事
第四章 醫師救人還是被救
第五章 折翼的白衣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