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暑假前,在大學教授「音樂與心靈」通識課的人氣講師李明蒨,聽到小姪女彤彤面臨學習上的困境時,立即排除萬難,盡心陪伴,希望趁早引導她上軌道。
作者投入音樂教育工作多年,深信音樂對於平衡身心、開發潛能、活化大腦、激發創意,甚至對於提升小孩的專注力、學習力都有超乎想像的功效。而年紀愈小,大腦愈容易被活化,效果也愈佳。
本書是這段期間陪伴和引導的過程與心得。這個小二女孩,從原本的冷漠、專注力不佳,在短短不到三個月內,產生極大的轉變,也更願意自動自發的學習。
書中提到很多以音樂來輔助開發潛能和引導學習的例子,是作者多年教學心得的呈現,比如:彈鋼琴可以活化全腦,有助學習;聽十分鐘的莫札特音樂,就能讓學生的空間智力測驗分數平均提高8~9分……父母也都能輕易在家運用。
作者簡介:
李明蒨 著
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明新科技大學、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崇光社區大學、基隆高中音樂資優班、羅東高中音樂資優班等。 媒體報導為海洋大學音樂通識課超人氣講師,「音樂與心靈」課程創下海洋大學歷年以來選修人數最高紀錄--兩千人! 曾任《聯合報》專欄作家,《閱覽》古典音樂雜誌專欄作家,古典音樂台節目主持。 著有《鋼琴演奏的理論與實際》、《德國晃蕩學琴簿》、《琴鍵上的咖啡館》。 演講邀約:tarngds@ms32.hinet.net
章節試閱
莫札特效應
小孩大腦神經細胞仍在大量連結中,
打開小孩的感官比起大人容易許多,只要不斷引導思考就行了。
通常右腦活絡的人,想像力、感受力和直覺力都較豐富,思考模式以圖像為主,對事物有較完整而深刻的記憶。相對的,左腦式線性思考在學習上出現的為短暫記憶,對所學的事物只會留下片段記憶,甚至不復記憶。例如彤彤讀故事只有片段記憶,即是尚未連結至右腦的結果。
了解問題根本後,我很樂觀,因為只要「看到問題,問題就已經解決一半」。
既然隔天要考國語,我要彤彤先寫評量練習,然後打開電腦,播放有助學習的最佳背景音樂——莫札特小夜曲KV525第二樂章,一方面和她的好友小之聊天,建立關係。
念書時究竟該不該聽音樂,是許多父母的疑問。十幾年前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三位心理學家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提到聽十分鐘莫札特音樂,學生空間智力測驗分數平均提高八到九分,「莫札特效應」立即席捲美國,相關CD被搶購一空。有些中學還在課堂上播放莫札特音樂當作背景音樂,提高學生上課時的專注力。
我問小之有沒有聽過這首樂曲,她正巧知道,於是我進一步介紹關於莫札特的故事。彤彤好奇地打岔提問:「莫札特還活著嗎?他幾歲呢?」她表現出好奇心了。學習意願必須建立在強烈的好奇心之上,我的信心又增強一級。
滿足彤彤的好奇心後,我拿出繪本給小之看,問她有沒有聽過幾米,並介紹畫家的創作靈感經常來自夢境,所以幾米的畫有一種奇特的美感。小之聽得津津有味。
就這樣,一邊幫彤彤看功課,一邊說故事給小之聽,氣氛相當不錯。彤彤聽著我生動地介紹繪本內容,很想加入,我說:「等你寫好了,我們再一起看。」於是她加快腳步寫練習題。
功課複習告一段落,接下來是活化大腦時間,這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只要大腦夠活絡,不管學什麼都不成問題。這不需要特定的教材,如何引導才是重點。所謂引導,就是不斷丟問題給孩子,訓練他們的思考能力,自己找到答案,而非不斷給答案。
有位家長總是很勤快地幫孩子修改讀書心得和作文,孩子在學校的作文成績的確名列前茅,孩子也沾沾自喜。或許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但問題來了:孩子認為好成績得來容易,不願多付出心力學習。這位家長憂心地問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從這個例子可清楚看到,父母這樣的「幫助」,不僅無法讓孩子確知自己的真正能力,還養成孩子不當的依賴。許多父母求好心切,深怕子女落人後,急著給答案,甚至幫忙做作業、解題目,表面上孩子獲得好成績,但孩子將喪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孩子捕魚,勝過直接給他魚。
拿著幾米的繪本,我每翻一頁就丟出許多問題,例如問她們:這一棵樹有哪幾種顏色?提醒她們仔細觀察,樹葉除了綠色,同時還有紅、黃、翠綠、深綠、白色等多層次色彩;或要她們描述畫中人物臉上的神情,讓孩子藉由觀察人物的喜、怒、哀、樂,說明與故事的相關性;我也請孩子數一數森林裡有幾隻兔子,訓練她們的圖像式記憶。兩位小朋友樂在其中,腦力開始啟動。
在初次訓練過程,我感覺到彤彤的大腦刺激不夠,所以靈活度不夠。因為靈活度不夠,就懶得動腦,解決問題意願低下,形成了惡性循環。值得慶幸的是,小孩大腦尚未僵化,神經細胞仍在大量連結中,打開小孩的感官比起大人要容易許多,只要不斷引導思考就行了。
結束第一次訓練後,同行的大哥全程看在眼裡,直呼不可思議,沒想到我竟然可以與原本這麼抗拒的小孩互動熱絡。其實,這裡面有兩個祕訣:
一、用心比用腦更有力量。大人過於迷信自己的認知,往往是障礙的開始。不論大人或小孩,每個人內心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看待,如果因為年齡而有態度差異,溝通橋樑永遠搭建不到彼岸。
二、建立與孩子切身相關的話題,並付出時間陪伴。我有個學生也是父母從小離異,由母親撫養,與父親關係疏離,即使父親從他讀幼稚園起便經常探望,仍是徒勞無功。現在已是大學生的他,和父親見面時還是不知該說什麼好。其實,這位父親只要多用點心,要與學音樂的孩子建立相關話題是很容易的,像是多帶他聽音樂會、看表演、兩人一起討論等等。
父母往往急於向不在身邊的孩子表示關心,以為物質的彌補最直接快速,結果總是事與願違。情感不能用任何物質取代,孩子的情感既豐沛也很實際,大人帶著禮物(譬如玩具)來短暫探望或寒暄,孩子的歡喜很短暫;如果送了玩具再陪他一起玩,結果就完全不同,表達的情感也會完整許多。
小孩都渴望大人陪伴,彤彤也不例外。如果大人來探望前先稍作安排,告訴孩子你是來陪他複習功課,陪他讀故事的,幾乎不會有小孩拒絕。
除了功課,另外一個和小孩相關的話題就是經常肆虐的腸病毒。我問彤彤附近哪裡有藥房,打算幫她買「乾洗手」。她比手畫腳一番告訴我該怎麼走,我假裝聽不懂,要她上車帶路。就這樣,不喜歡被帶出去的彤彤順利坐上我的車兜風去。
一上車,兩個小孩就不斷研究起車上的娃娃,先前的戒慎恐懼一下子消失無蹤,兩人還主動和我聊起來。
彤彤嘴甜地誇讚我年輕漂亮,問我幾歲?在哪裡工作?為什麼要在大學教書?教小學不是比較輕鬆嗎?我有沒有哥哥?……這下我才恍然大悟她不懂「姑姑」的意義,我說:「有啊,我有哥哥。」
原以為話題就這麼結束,沒想到她繼續問:「那你哥哥是誰?」
車子緩緩在紅燈前停下來,我嚥下口水,謹慎地回頭看她一眼說:「就是你……爸爸。」生怕她產生負面的情感聯想,那就前功盡棄了。
幸好我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我初步覺察她並不會討厭爸爸,只是太陌生而已。我們沿路開心地聊著,最後買到稀釋過的酒精。我提醒她們,在學校吃東西前記得消毒雙手,也可以幫同學消毒,她天真問我:「這樣一下子就會用完了耶。」我說我會再幫她買。
「那你什麼時候再來呢?」
「以後每個禮拜都會來。」
「為什麼?」她覺得奇怪。
「因為我要陪你做功課。」
「可是明天就考完期末考了。」
這是孩子天真的反應。她認為,既然我是為了期末考才來幫她複習功課的,考完試為什麼還要來?我說:「陪你做暑假作業,還有讀故事呀。」
大人口中性情乖違的她,沒有任何異議地點點頭。與她約定好,等我兩週之後從日本旅遊回來,暑假期間每個星期三都會過來陪她。
*box
念書時該不該聽音樂?
適當的音樂,可以讓我們處於身體放鬆、思緒集中的良好學習狀態。吵雜的音樂則帶來相反的結果:身體緊繃,頭腦渙散。因此學習時該不該聽音樂,端視你選了什麼音樂而定。
音樂建議
莫札特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KV303。高頻率聲音能夠刺激大腦的感知,對學習多有助益。節奏規律、旋律輕鬆悅耳的小提琴音樂,則是學習時的最佳背景音樂。
莫札特效應
小孩大腦神經細胞仍在大量連結中,
打開小孩的感官比起大人容易許多,只要不斷引導思考就行了。
通常右腦活絡的人,想像力、感受力和直覺力都較豐富,思考模式以圖像為主,對事物有較完整而深刻的記憶。相對的,左腦式線性思考在學習上出現的為短暫記憶,對所學的事物只會留下片段記憶,甚至不復記憶。例如彤彤讀故事只有片段記憶,即是尚未連結至右腦的結果。
了解問題根本後,我很樂觀,因為只要「看到問題,問題就已經解決一半」。
既然隔天要考國語,我要彤彤先寫評量練習,然後打開電腦,播放有助學習的最佳背景音...
目錄
推薦序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所教授兼主任/所長蔡永文推薦序風潮音樂資深經理、音樂心靈推廣協會執行長梁秀庭推薦序台北市吳興國小老師陳曉萍自序音樂的神奇魔力前言一趟全新的學習體驗之旅開啟活化右腦教育莫札特效應聽力退化,腦力也會跟著退化禮貌是美學教養一起在琴鍵上即興揮舞讓感官接受多方位刺激動態和靜態活動互相搭配培養美感,從細節開始用討論深化學習傳遞友善的眼神,建立默契小孩對大人的美,有共同期待唱歌幫助思想流暢禮物是感情的催化劑培養孩子的榮譽感雙手彈奏,開發全腦用故事CD練習聆聽鼓勵重唱,培養專注力哼哼唱唱,創造美麗的童年畫出音樂,統合感官寫給爸爸的一封信積極製造生活樂趣由音樂串連起來的情感堅守原則的藝術最後的一堂課後記在孩子心中種下音樂的種子附錄一父母如何利用音樂,提升孩子學習力附錄二許孩子一個美麗童年:舒曼的「兒時情景」
推薦序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所教授兼主任/所長蔡永文推薦序風潮音樂資深經理、音樂心靈推廣協會執行長梁秀庭推薦序台北市吳興國小老師陳曉萍自序音樂的神奇魔力前言一趟全新的學習體驗之旅開啟活化右腦教育莫札特效應聽力退化,腦力也會跟著退化禮貌是美學教養一起在琴鍵上即興揮舞讓感官接受多方位刺激動態和靜態活動互相搭配培養美感,從細節開始用討論深化學習傳遞友善的眼神,建立默契小孩對大人的美,有共同期待唱歌幫助思想流暢禮物是感情的催化劑培養孩子的榮譽感雙手彈奏,開發全腦用故事CD練習聆聽鼓勵重唱,培養專注力哼哼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