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一七年四月日本NHK綜合電視台推出了探究日本人姓氏由來的節目「日本人のおなまえっ!」。在此之前雖然也會以節目穿插或特輯的方式製播跟姓氏有關的內容,但是以百家姓為主題且在每週固定時段播出的,這恐怕是第一次。當然,該節目企劃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在二○一五年和二○一六年各以特別節目方式播出之後獲得觀眾好評,才趁黃金週換檔之際推出成為固定節目的。
日本人在提到自己和對方時多用姓氏稱呼,因此姓氏和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習習相關,假使一天裡會提到自己的姓氏一次,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次、十年有三千六百五十次,七十年換算下來就會超過兩萬五千次,而上班族每天報上姓氏的次數可不只一次,在選舉活動中需要不斷宣傳姓名的政治家自是不在話下,若是從事業務相關工作的人,一生中介紹自己的次數絕對遠遠超過十萬次。然而,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姓氏的由來並不清楚,或許壓根兒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日本人的姓並非如一般傳言是六、七代前的祖先因明治初期政府突然下令必須使用姓氏,情急之下任意取的。而是能追溯到更古老的時代,代代相傳至現在。
二○一六年NHK大河劇【真田丸】裡以「信濃的國眾」來稱呼領國內世居的豪族和武士,使得此前多以「國人」稱呼的「國眾」在近年受到注目,而劇中一位國眾的姓「室賀」至今仍存在於長野縣,由此可知日本人的姓氏從那個時代就有了。
NHK隔年推出的【女城主直虎】是敘述遠江國國眾井伊氏的故事,開頭介紹了流傳在井伊家的傳說。
話說住在遠江國村櫛、出身於藤原氏一族的地方官吏藤原共資,在寬弘七年(一○一○年)於井伊谷八幡的井裡發現了剛出生不久的男嬰,便把他帶回家像親生孩子一樣扶養長大。這名男嬰就是後來的共保,之後繼承井伊家並遷居到井伊谷成了國眾。這段逸聞也收錄在江戶時代幕府根據大名家和旗本提出的紀錄等編撰而成的《寛政重修諸家譜》裡。
該傳說暗示了身為地方官的共資所繼承的藤原氏血脈和成為井伊谷國眾的共保之後的後代子孫是分屬不同宗族。
其實井伊氏所在的靜岡縣濱松市濱名湖北部有幾處古墳時代前期到中期的王侯貴族墳墓遺跡,如北岡大塚古墳等,證明當地曾有豪族居住。這些豪族的後裔在奈良時代以後很可能持續住在當地,以掌握地方勢力的氏族身分存留下來,之後可能跟從中央派駐到地方且定居下來的藤原氏後裔結為姻親而被同化。結合了藤原氏後裔的權威性以及豪族後裔的勢力,讓井伊氏得以成為有力國眾,掌握橫跨鎌倉與室町時代的中世權力。
總而言之,井伊家姓氏的由來可能不只是個傳說,也有其事實根據,只是被誇大了。
其實在井伊氏這等名門世家以外的普通人家裡也有許多流傳著自家姓氏由來的說法,有的縱使聽起來荒唐無稽也不可一笑置之,因為深究之後常可發現真相就藏在故事的背後。
姓氏就像一族的時空膠囊,蘊藏了祖先在哪裡、過著什麼樣生活的資訊。很可惜的是,現在能打開膠囊的金鑰已經多所遺失,因此我希望能在真的再也無法打開之前,努力尋找開啟之鑰。
導言 尋找姓氏的源起
姓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在思考跟姓氏有關的事之前,我想先說明日本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姓氏的。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意外地少,就連《詳說 日本史》這本由山川出版社出版、內容以詳盡聞名的高中日本史教科書裡也沒提到,學校也就沒教。跟自身如此習習相關的事,怎麼會沒人告訴我們?實在是很不可思議。
在此想請各位先回想一下日本史上裡第一個登場的歷史人物是誰?答案是日本小學裡也有教的「卑彌呼」。這號人物出現在西元二到三世紀,沒有姓氏稱呼,也許是因為她是女王的關係。
除了卑彌呼,中國的史書裡也記載了其他日本人的名字。根據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裡《魏書‧東夷傳》的記載,卑彌呼從日本派來的使節裡,正使叫「難升米」,副使叫「都市牛利」。想也知道兩者都不是正式稱呼,而是魏國官吏依照當時日本人的發音標記的中文名稱,因此我們無法得知正確唸法為何,一般認為「難升米」可能唸作「Nashime」,而「都市牛利」則唸成「Toshigori」或「Tsushigori」。但無論如何,兩人的稱謂裡都沒有姓和名的區分。
那麼,接下來登場的人物是誰?在卑彌呼之後,日本歷史出現一段空窗期,沒有留下記錄,直到六、七世紀才又出現了活躍於當時的豪族「蘇我馬子」和「物部守屋」。他們的稱呼已經和現代一樣,有了姓(蘇我、物部)和名(馬子、守屋)的區別。
在那段空窗期裡,日本應該是在人名的稱呼裡融入了新概念,而其來源肯定是當時屬先進國家的中國。
日本古代沒有姓氏
日文漢字中的「名字」、「姓(sei)」和「氏(shi)」都可解釋為中文的「姓氏」。「名字」一詞是日常對話裡提及姓氏時使用的,一旦遇到需要鄭重其事的場合,例如填寫正式書面資料的時候,姓名欄位就會標示成「姓‧名前」或是「氏‧名」,而非「名字‧名前」。現代社會裡日本人已將「名字」、「姓」和「氏」混為一談,但這三者原本各有所指,簡單來說「姓」是正式、「名字」是私人稱呼,古代有一定身分地位的人通常會同時擁有這兩種稱號,而「氏」則是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法律用語(參見P.22)。
蘇我和物部等古代豪族的稱呼,原指有血緣關係的集團,在日語以「氏(uji)」稱之(註:跟前述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氏(shi)」是完全不同的)。Uji的概念後來被從天皇家分出去的皇族的「姓(sei)」——例如源、平——給同化而消失,所以日本古代沒有「名字」,也就是沒有現代所謂的姓氏。
「姓」這個字唸成kabane的時候意思又完全不一樣了。想必不少人在學生時代會把uji和kabane成套記憶。就結論而言,kabane是大和政權裡用來表示豪族地位的稱號,為避免混淆,以下進一步說明。
「姓」唸成kabane的時候有兩種意思,原來指的是像豪族稱呼一樣的稱號,有臣、連、宿禰、君、首、村主等數十種,後來演變成氏族地位尊卑的象徵。到了天武十三年(六八四年)制定「八色之姓」,把為數眾多的kabane分成真人、朝臣、宿禰、忌寸、道師、臣、連和稻置等八類,但隨著律令制度的整備,kabane也在前述uji被sei統合的過程中逐漸失去意義。各位在學生時代暗記的kabane,指的應該就是這個八色之姓。
因此,本書之後介紹的「姓」,是sei,而不是kabane。(註:為避免台灣讀者混淆,之後文章裡提到的姓或姓氏,在沒有特別備註的情況下,指的是日語的「名字」,而古代皇族分家的sei則用「姓」來表示。)
日本古代的大和王權並非中央集權國家,而是以大王家(即後來的天皇家)為中心的氏族連合政權。氏族之間各有專門職掌,例如中臣氏負責跟祭祀有關的事務、物部氏負責軍事方面等,大王家則位在所有氏族之上,主導政權。與其說大王家本身也是氏族之一,還不如說是領導連合政權的一族。
王權內部以「氏」來管理參與連合政權的各族,也就是說,掌管祭祀的「中臣氏」從族長到氏族成員都以「中臣」自稱,這麼一來只要聽到「中臣的某某某」就能知道這人是跟祭祀有關的。而物部氏、蘇我氏和葛城氏的族人也同樣各報以「物部」、「蘇我」和「葛城」等稱呼來表明自己的職掌。
大和王權不只對畿內,連地方豪族也以「氏」來管理之,像是出雲氏、吉備氏、尾張氏、越智氏和毛野氏等,其稱號多取自當時的國名(地方名)。在他們之中也有活躍於大和政權內部者,只要見其氏族稱號就能知道這人的出身地。
大和王權在大化革新之後成了中央集權國家,大王家也順勢升格為天皇家,並誕生了品部這個擁有異於其他氏族的技能、為朝廷提供勞務的技職團體。
天皇家賜「姓」給分家出去降為臣籍的皇族,地位等同其他氏族,因此「氏」和「姓」在後來統合為「姓」。而天皇家不以「姓」或「氏」自稱的關係,直到現在日本皇室仍無「姓」、「氏」或「名字」等跟姓氏有關的稱呼。
我們不知道當時究竟有多少種「姓」,但可以從平安時代初期弘仁六年(八一五年)編撰的《新撰姓氏錄》一覽當時畿內所有的紀錄,計有一千一百八十二種,光是中臣這個氏族就分別記載了大中臣朝臣、中臣酒人宿禰、中臣宮處連、中臣方岳連、中臣志斐連、中臣大家連等。這些有力氏族不斷分枝拓葉,透露出後來發展成姓氏的徵兆。
「姓」原則上是代代相傳、不可變更的,要改「姓」須取得天皇許可,因此只要知道「姓」什麼也就能循線溯及一族的源頭。
古代有個叫土師的氏族,負責製作裝飾古墳的陶俑(埴輪)。土師在古墳時代曾是望族,隨時代退去,土師派上用場的機會也越來越少,為了重振氏族雄風,在天皇的同意下改賜菅原和大枝兩「姓」,重新出發。
大枝後來又改「姓」大江,跟菅原氏同在朝廷內掌管學問,成為兩大繁榮氏族。菅原氏裡出了一個學問之神菅原道真,而身為大江氏後裔的大江廣元也因創設鎌倉幕府基本制度而聞名,其後代子孫裡還出了一位戰國大名毛利氏,直到德川幕府後期(幕末)仍沿用大江這個「姓」,因為「姓」基本上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