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小開學python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楊双子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張忠謀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不供貨

動物的內心生活(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彼得‧渥雷本|譯者:鐘寶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7-01-25

ISBN/ISSN:978986477182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36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渥雷本將動物的心思化為文字,生命在其筆下洋溢著活力與熱情。
「世界上所有對悲傷、痛苦和愛的感受都是一樣的,動物和我們並無二致。」
─渥雷本


你知道公雞會對母雞撒謊,只為一親芳澤嗎?
你知道小馬遭到喝斥以後,在老馬面前會覺得丟臉嗎?
你知道羊媽媽為了讓小羊獨立,會故意把奶變苦嗎?

這些情感和行為是真實的嗎?還是這一切不過是動物愛好者的情感投射?國際暢銷作家渥雷本融合自身的實際經驗和最新的科學研究,用可愛睿智的筆觸描繪出森林與田野間時時上演的驚奇橋段,帶領我們細細傾聽動物的內心世界,感受牠們和人類一樣,懂得愛、有七情六欲,更懂得享受生活。

若你曾為吉米.哈利的《大地之歌》悸動不已,讚嘆萬物有情的無盡奧妙,就更不能錯過繼《樹的祕密生命》之後,渥雷本和動物們譜出的這段生命之歌。

作者簡介:

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

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一九六四年生於德國波昂,在市中心度過童年,從小就對大自然心生嚮往,六歲便立志成為大自然的守護者。內卡河邊羅騰堡(Rottenburg am Neckar)應用科技大學林業經濟系畢業之後,展開在萊茵─法爾茲(Rheinland-Pfalz)邦森林管理局長達二十年的公務員生涯,之後調任到夢想中的工作轄區:埃佛區(Eifel)胡默爾鎮(Hümmel)旁的原始森林區。

渥雷本很快就確認自己生態保育的理念,和當局掠奪森林的政策不合,遂於二○○六年辭去終身公務員的穩定工作,轉任胡默爾鎮的約聘人員──森林看守人。協助當地居民向邦政府陳情十五年後,終於成功將此區劃為原始森林保護區,用馬匹取代機器、用山毛櫸樹取代景觀樹木、完全摒棄化學藥劑、禁止所有的砍伐,並將此區轉化為樹葬森林,確保森林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不會再受到任何侵擾。

保育森林之際,渥雷本也提供旅客生存訓練與修築山屋等新型態的森林導覽,希望將全新的荒野印象毫無距離地呈現在城市居民眼前,更於此時發現寫作的樂趣,二○○七年發表第一本書《沒有看守人的森林》(Wald ohne Hüter),如今著作已達十餘本,並成為電視節目常客,向大眾分享生態保護的知識與趣事,傳達生態保護的理想,中文已出版著作為《樹的秘密生命》。(商周,2016.05)。

相關著作

《樹的祕密生命》

譯者簡介:

鐘寶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及地理研究所畢業,曾任中學地理教師及地理教材作者,關注環境議題,喜愛閱讀、旅行及大自然,現定居德國,從事中文教學與翻譯。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德國《明鏡週刊》銷售冠軍、空降各國亞馬遜排行榜

全球 20 國語言授權,單月在德銷售突破 100,000 冊

感動全世界的生命之歌,渥雷本繼《樹的祕密生命》之後又一動人力作



名人推薦: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作家、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阿潑│文字工作者、張東君│科普作家

蘇秀慧│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專文推薦

林青峰│生態愛好者、黃美秀│社團法人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感動推薦

「『人願不願意走入他者的內心?』比『人能不能走入他者的內...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不斷試圖走進他者的內心│吳明益

我這一生中,第一次讓我想成為「他」的人,叫做傑洛德‧杜瑞爾(Gerald Durrell)。這個出生於印度,十歲時移居希臘科孚島(Corfu)的孩子,一生沒有受過多長的正式教育。但他在科孚島開始擁有一個獨立的房間,那裡頭裝滿了他的科學儀器、書籍,以及他自己採集、購買的動物,野地就是他的教室。長大後的杜瑞爾在動物園打工過、成為動物採集人,然後因緣際會在英國的澤西島開了一座強調動物福祉為優先的動物園,獻身於保育事業。

杜瑞爾一生寫了三十幾本書,多數關於那些他相遇過的動物,最知名的莫過於「...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前言

公雞會向母雞撒謊?母鹿會哀悼服喪?馬兒會自知羞愧?一直到幾年前,這一切聽起來都還像是無稽之談,是那些喜愛動物的人,為了讓自己感覺更親近自己豢養的動物所羅織出的痴心妄想。就我來說,情況其實也沒什麼兩樣,因為我的人生至今一直都有動物相伴—不管是小時候家裡那隻認定我是媽媽的小雞,或是林務站旁那群用愉快的咩叫聲豐富我每個工作日的山羊,還是那些我每天在林區進行例行巡邏時都會遇見的森林動物。我總是這樣自問:牠們的腦袋裡在想些什麼呢?難道真的就像科學家長久以來所認定的那樣,只有我們人類懂得七情六欲的滋味...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專文推薦
不斷試圖走進他者的內心/吳明益
像納美人般與動物心意相通/李偉文
理解動物,善待彼此/阿潑
用臺灣的龍貓森林讓野生動植物能夠平安回家/張東君
探索動物的內心生活,尊重動物該有的空間,就能開創人與自然共存的契機!/蘇秀慧
人獸之差,幾稀矣?/鄭國威

前言

鞠躬盡瘁的母愛
對動物來說,母愛可以透過習得產生嗎?抑或只是一種本能反應?
本能——低等的感受?
即使動物真的只具有潛意識激發的母性本能,這份舐犢之情同樣美好且強烈。
跨越物種的愛
動物真的能夠愛我們嗎?還是這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