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讀首詩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
暫不供貨

專業之死:為何反知識會成為社會主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由此而生的危機?(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湯姆.尼可斯|譯者:鄭煥昇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8-08-02

ISBN/ISSN:978986235687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4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
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美國亞馬遜書店2017年度非虛構類好書、長踞知識論/哲學類暢銷榜 ▍

後真相時代的最大病灶——「反知識」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
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
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
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哲學傳播新創企業 哲學新媒體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
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馮勃翰(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蔡依橙(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蔡淇華(作家/高中教師)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謝宇程(【真識】溝通創作事業創辦人)
謝青龍(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推薦

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
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隨網路科技與高等教育的普及,現代人可取得的資訊及知識量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但這也是所有人最不願學習、最不尊重專業的時代。

人們即使確實比以往聰明,卻以為只要靠Google、維基百科就能和專家並駕齊驅,對各種學識成就反唇相譏,面對專家建言也往往冷眼以對,從醫療、法律、教育到國家預算,人們都對專業採取不信任甚至鄙視的態度,這些應要公民和專家對話的事務因此失去了辯論的機會。此外,眾人也將「民主」的意涵誤解為每種聲音、即使最荒謬的意見也應該受到公平認真對待,否則就是不民主,就是搞菁英主義。

面對這種人們拒絕學習、懷疑專家的現象,本書作者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與哈佛推廣教育學院兼任教授湯姆.尼可斯將他的觀察與見解寫成文章刊登於網路報《聯邦主義者》後,迅速累積了上百萬的閱讀人次,也因此受到牛津大學出版社注意,進而邀請他將這個主題擴充撰寫成本書。

▍ 專家與公民關係的瓦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

在書中,他將告訴我們人類拒絕溝通的天性加上網際網路普及、高等教育商品化、新聞產業娛樂化的推波助瀾,是如何讓大眾並未變得更有知識,反而變得憤怒、無知而反智。而專家當然也有可能出錯——究竟專家為何犯錯、如何犯錯,身為公民的我們又該怎麼面對、進而建立起與專家的健康關係,他在書中也有詳細的探討。

面對「專業之死」,我們如果置之不理,將導致民主社會中公民與專家停止對話,並有可能發展成暴民政治或技術官僚主義,導致民主崩潰。這不僅會讓人類辛苦累積了數個世紀的知識付諸東流,也將阻礙新知識的未來發展。

本書正是一份診斷報告,帶領我們理解專家與公民間的關係為何崩解,而每一個人,不論是專家或公民,又該如何化解這個迫切的危機。要力挽狂瀾,需要身處當代社會的你我共同努力,而本書正是我們急切需要的清晰導引。

作者簡介:

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 

現任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與哈佛推廣教育學院兼任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哈里曼高等俄國研究所碩士、喬治城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蘇聯政局,也曾在美國參議院擔任過國會助理。除本書外另著有多本以外交政策或國際安全事務為題的著作,包括《無用:核子武器與美國國安》(No Use: Nuclear Weapons and U.S. National Security)、《毀滅的前夕:先發制人的戰爭》(Eve of Destruction: The Coming Age of Preventive War)與《在俄國當總統》(The Russian Presidency)等。

譯者簡介:

鄭煥昇

教育界的逃兵,翻譯的志願役,喜歡看書、堆書的譯者。譯有《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全面失控》、《普羅旺斯1970》、《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各界好評】

這本書的出現,在這個時代裡更顯得重要。書中引用了《納尼亞傳奇》作者路易斯筆下的惡魔史骷髏所言:「『我哪一點不如你』,史骷髏在演講尾聲笑說,『是民主社會的剋星。』」如果我們希望能夠抵擋史骷髏那「我哪一點不如你」的人性誘惑,如果我們還相信民主社會的真正價值。或許我們可以從本書中找到一些答案。

——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這本書雖然說的是美國,但卻非常像是現在或未來的台灣,非常警世。

——蔡依橙(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當網路時代到來,浩如湮海的資...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引言 專業之死

無知在美國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

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

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一九九○年代初期,昧於愛滋病疫情氾濫的一小撮人,包含加州大學教授彼得‧杜埃斯伯格(Peter Duesberg),選擇站在了幾乎整個主流醫療界的對立面。這群人主張全名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愛滋病成因並非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這種反直覺的挑戰可以是科學的養分,問題是杜埃斯伯...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序言

引言:專業之死

第一章 專家與公民
好為人師的國度/這種危機,新嗎?/所以這狀況早就有了,那這是個問題嗎?/沒做功課的選民「崛起」/專家與公民

第二章 心好累!溝通這麼難是怎樣?
徵人:誰想跟我辯論一下/搞不好單純是我們蠢而已/確認偏誤:因為你「早知道」/阿嬤的偏方、迷信與陰謀論/刻板印象與以偏概全/我好你也好,大概啦

第三章 高等教育:客人,永遠是對的
那神奇的七年/人客!歡迎光臨!/我可以寄email給你嗎?/大學的通病/還請手下留情/大學才不是什麼「安全空間」

第四章 我幫你Goo...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