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新希望,連歐普拉、比爾.蓋茲、歐巴馬、小布希、柯林頓都大受感動的教改奇蹟!完整介紹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課程)如何幫助弱勢孩子以品格支柱、突破逆境,建立學習熱情,迎向海闊天空的自信人生。
從一間教室到141所KIPP學校,KIPP 創辦二十年來,幫助了55,000名低收入家庭學生(九成以上的有色人種),大幅地提升學習成績。
本書詳實地記錄創辦人李文和范柏格,創造KIPP學校傳奇的經歷。分析KIPP如何建立起親師和學生之間的伙伴關係。KIPP的教師以永不放棄的教學熱情和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一路教導孩子扎實的學習基本功,樹立勇氣、毅力、好奇心等品格特質,藉此幫助弱勢孩子擺脫家族惡性循環的命運,走出自己的成功人生。
打破全世界對弱勢孩子學習困境的成見!
在低收入學區,孩子沒有一般中產家庭或社區的資源,但他們的父母並非比較不愛、不關心自己的孩子,而是他們必須兼兩、三份工作,才能付得起房租、飯錢,多半父母晚上得兼差,所以孩子做功課時,不能陪伴在身邊。
我們希望成為孩子人生中那個維持恆常、不變的因素,提供孩子人生成功必需的結構和系統。大人的責任不是去逃避、而是去克服這些挑戰。因此在KIPP孩子延長在校時間,參與由學校提供的各種課內、課外活動;所有老師公開手機號碼,告訴孩子,功課有問題永遠可以找到老師幫忙。
KIPP的目標是,幫助所有孩子作好繼續學習的準備,有一天他們真的進了大學,就知道如何面對大學生活。他們可以進二技、軍校,跟比爾蓋茲一樣去創業,躺在沙發上享受都可以。但每道門、每個決定都應該是開放的,孩子有自由選擇要做什麼的權利和能力。
充滿希望與活力……這本書值得全國每一個關心教育的人一讀!──理查.萊利(Richard Riley),前美國教育部長
在我有生之年,這是我最著急、第一個要做到的事──讓偏鄉有翻轉的機制。借鏡KIPP的模式,我還在學習。
結合學生、家長與老師的力量,KIPP是確確實實的做到了,用教育翻轉命運。KIPP造就了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參考的環境。──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KIPP學校非常了不起,尤其在吸引優秀教師、激發學生投入學習這方面更是表現卓越。……最讓我震驚的是,教育體系居然還沒有用KIPP的教學方法來培訓所有教師。─ 比爾.蓋茲,比爾與美琳達.蓋茲慈善基金會資助人
KIPP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新學校系統。—— 歐普拉,美國知名媒體人
作者簡介:
杰.馬修 Jay Mathews
服務於《華盛頓郵報》逾四十年,為該報教育專欄作家,負責主持全美最佳高中的媒體評選。因其傑出的教育報導屢屢獲獎,「普立茲獎」更盛讚馬修是教育領域中的一線曙光。 至今著有七本書,三本與中學教育相關,並因本書躋身《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譯者簡介:
林麗冠
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碩士,譯有《誰說人是理性的》、《漫步華爾街》(合譯)、《稱職主管16堂課》、《專案,就是要這樣管理》、《決策制定》、《廢墟中站起的巨人》、《我的祕密河流》、《在地的幸福經濟》、《兩性大和解》、《Top Sales報告》和《星際遊俠》等書。
侯秀琴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畢業,曾任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主編、中時晚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哈佛商業評論》資深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章節試閱
拿走電視
艾斯庫小學上課的KIPP小五學生之一是,她喜歡看電視,因此很少做完功課。罰她「去門廊」並沒有效果。范柏格到他們家的三樓公寓做了家庭訪問,以了解問題所在。「我要她做功課,范柏格先生,」艾比的母親用西班牙語說:「但是艾比離不開電視,她是電視迷。我發現在深夜,電視台都收播了,螢幕上一片雪花時,艾比還在看電視。」
公寓很小:一間起居室、一間用餐室、一間小廚房、兩間臥室和一間浴室。雄踞在起居室櫃子頂部的三十六吋電視機,主導了全家人在那個狹窄空間內的活動。那部電視機隨時都開著。這家人沒有安裝有線電視(在高夫頓幾乎沒有一家安裝),但已有太多電視節目來填滿十歲小孩的一天了。艾比看西班牙語頻道連續劇、看英語頻道卡通片、看喜劇片、看名流動態,她什麼都看,就像母親、父親和兩個表兄弟一樣。
艾比是聰明的孩子,范柏格對這點很確定。她有胖胖的臉頰,長長的黑髮編成馬尾辮。
她熱情奔放、好交際。她加入這個班級,但實際上幾乎沒有在學習。范柏格在聽她母親說話時,思索著該怎麼辦。將近半世紀以來,電視成癮一直是美國兒童的問題,不分貧富。范柏格已嘗試過一些方法,也讀過其他做法。
「我們應該開始限制看電視,」他說:「拿走它,直到她夠資格看電視。她必須做功課,做完後,你要獎勵她,一個晚上讓她看一小時左右的電視。但你得把它限制在一小時左右,因為任何東西一旦太多,就變成壞事。」她母親笑了,說她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他們叫來艾比,告訴她他們已作的決定。艾比說,她明白。一切都很好。
但在第二天,艾比去上學,功課還是都沒做。
「你一定是在跟我開玩笑。」范柏格喃喃自語。
那天晚上,他又去艾比家。艾比的級任老師畢柏一同前去。前門微開。
他敲門後門打開了,艾比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這是怎麼回事?」范柏格用西班牙語問正在廚房裡的艾比母親。她看著他,聳了聳肩。「我能怎麼辦?」她說:「她不願離開電視機。」
范柏格還能想到的辦法只有一個。「你知道你應該怎麼辦嗎?」他說:「你要把那部電視給我。」
「我不能給你電視,那是我們僅有的一部。」
「好,但你告訴我你無力阻止你女兒看電視,所以在我看來,確保她不看電視的唯一辦法是把電視機從家裡拿走。」
「沒錯,」這位母親說:「但我不會給你電視機。」
范柏格決定豁出去了,打出他的最後一張可用的牌。「我不願這樣做,但是要麼你給電視機,要麼你女兒不要去上KIPP 了。」
畢柏聽到時大吃一驚。這是激進的舉動,但她了解那個邏輯。她認為那是革命性的,卻是必要的。她摒住呼吸,要聽聽這位母親怎麼說。
這婦人起先沒有反應。她靜默了幾秒鐘,似乎並沒有心煩意亂,只是在沉思。然後她說:「拿走電視機。」一直在傾聽的艾比開始哭泣。范柏格拔掉插頭,把電視機拿下來,又抱起來。
他停下片刻和他的學生交談。
「艾比,你可以把電視機賺回去。你好好做功課,連續三週,我就把電視機帶回來。」
畢柏出手要幫忙,但范柏格堅持自己拿電視機。他跌跌撞撞走出公寓,那部三十六吋怪物的重量把他的背都壓彎了。他設法扛下兩層樓梯,放進廂型車。
第二天,他把電視機拖進畢柏的教室,放在一張靠牆的桌子上。一些學生認為那是頭殼壞掉的范柏格先生精神錯亂到了極點的行為,他們告訴艾比:「我可不希望他拿走我的電視機。」
范柏格不停地推。接下來三週的規矩是,每天早晨艾比把她的功課帶來時,必須放在電視機上面。這個例行做法讓艾比在同學間博得一些惡名,那是她喜歡的。
她遵守這個約定連續三週天天做完功課。所以范柏格把那部電視機再放進廂型車,開到她家,再扛上樓放回起居室。他插上電源插頭,並祝賀她。「要記住,」他說:「現在,這是你掙來的。凡事都有適當的(做事)時間和地點。」
之後艾比的表現有好有壞,但通常都有做功課。她學會了如何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務上。
她在蒙大拿州自展中學(Bootstrap Ranch School)畢業時是班上的致告別辭代表,並拿全額獎學金進了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自展中學的督導卡蜜.威爾斯(Carmi Wells)後來回憶說,艾比在學業和品德方面都是「很棒的孩子」。
范柏格和電視機的故事將被一再傳唱。
范柏格說,他從未完全確定那樣做是正確的。他不反對看電視,只反對過度沉迷其中。他承認他介入艾比的家庭生活太深,遠超過他應該做的地步。
但他認為一位絕望老師的魯莽行動,對他的工作人員造成有益的影響。
他們祝賀他不顧後果的勇氣。整件事也傳送一個訊息給學生:為確保學生有時間和機會獲得良好的教育,他會竭盡全力,達到狂熱的地步。如果那件事對他如此重要,那麼也許對學生是更加重要的。
摘自《讓每個孩子都發光:KIPP學校如何打破學習困境,扭轉孩子的未來》
拿走電視
艾斯庫小學上課的KIPP小五學生之一是,她喜歡看電視,因此很少做完功課。罰她「去門廊」並沒有效果。范柏格到他們家的三樓公寓做了家庭訪問,以了解問題所在。「我要她做功課,范柏格先生,」艾比的母親用西班牙語說:「但是艾比離不開電視,她是電視迷。我發現在深夜,電視台都收播了,螢幕上一片雪花時,艾比還在看電視。」
公寓很小:一間起居室、一間用餐室、一間小廚房、兩間臥室和一間浴室。雄踞在起居室櫃子頂部的三十六吋電視機,主導了全家人在那個狹窄空間內的活動。那部電視機隨時都開著。這家人沒有安裝有線電視(在...
作者序
【自序】
美國有許多人相信,你不能指望清寒家庭的子女表現出色,就像你不能指望芭蕾舞者擅長打美式足球一樣。一般認為,由於上一代本身在求學時備極艱辛,貧民區和農村兒童多半注定成績低落、考試分數差、工作不入流,而且生活艱苦。這些假設局部解釋了為何貧民區的公立學校很少提供富裕郊區兒童享有的專家級老師、額外學習時間以及鼓勵。教師若是認為自己學生的能力不足,就比較不可能安排具有挑戰性的課程和更長的上課時間。
正因如此,戴夫.李文(Dave Levin)和麥可.范柏格(Mike Feinberg)的故事格外令人驚訝。他們兩人滿二十六歲之前,一手創立的「知識即力量課程」(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簡稱KIPP)顯示,在清寒學生中,若是擁有熱心、專注、對學生有信心並提供充分教學時間的老師,很多人的成就將不亞於富裕的郊區學生。李文和范柏格在全美各大城市及鄉鎮招募並訓練志同道合的年輕校長,向懷疑清寒學生能力的人們證明,他們的看法是錯誤的。
KIPP的學生中,約有八○%來自低收入戶,九五%是非裔美人或西班牙裔。平均而言,在二十二個城市的二十八所KIPP學校中,唸完KIPP四年制國中計畫其中三年(五到七年級)的一千四百名學生,閱讀能力從34百分位數提升到58百分位數,數學能力從44百分位數進步到83百分位數。一項計畫能夠對那麼多低收入戶孩子產生那麼大的助益,可說是前所未聞。
儘管如此,范柏格和李文以及這項計畫招募的數百位教育人員仍然必須證明,他們的進展是可長可久的。而其他貧民區的教育方案都沒辦法達成如此成果。
KIPP目前在十九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包括美國十大城市中的九個)擁有66所學校,並計畫在2011年之前服務一百所學校的24,000名學生(編按,截至2014年為止,全美已有141所KIPP中小學,學生總人數高達5萬人)。KIPP老師一天上課超過九小時,隔週六要上課四小時,暑假要上三週課,因而獲得額外酬勞,但是他們心知肚明,如果選擇一般學校的工作,上班會輕鬆容易得多。他們對辛苦教職的滿腔熱情,源自自己具備的影響力,這是他們在任何普通城市或鄉村公立學校裡很少看到的。
【自序】
美國有許多人相信,你不能指望清寒家庭的子女表現出色,就像你不能指望芭蕾舞者擅長打美式足球一樣。一般認為,由於上一代本身在求學時備極艱辛,貧民區和農村兒童多半注定成績低落、考試分數差、工作不入流,而且生活艱苦。這些假設局部解釋了為何貧民區的公立學校很少提供富裕郊區兒童享有的專家級老師、額外學習時間以及鼓勵。教師若是認為自己學生的能力不足,就比較不可能安排具有挑戰性的課程和更長的上課時間。
正因如此,戴夫.李文(Dave Levin)和麥可.范柏格(Mike Feinberg)的故事格外令人驚訝。他們兩人滿二十六...
目錄
導言
第一時期 起點:雙師記
第1章 知識即力量
第2章 用教育改變世界
第3章 慘不忍睹的第一年
第4章 禁止家庭訪問!
第5章 教室魔法師
第6章 我們全都會學習
第7章 大個子范柏格
第8章 李文的童年
第9章 與家長成為盟友
第10章 傳奇的雷夫老師
自習課 今日KIPP:杰昆起步
第二時期 啟動KIPP
第11章 四處碰壁
第12章 當眾開除李文
第13章 KIPP的承諾
第14章 我們將改變世界
第15章 KIPP暑期班
第16章 激勵與處罰
第17章 學習動起來
第18章 前進紐約
第19章 聲名大噪
第20章 兩人對決
第21章 再闢戰區
第22章 造訪白宮
第23章 又被趕出校園
第24章 波爾老師
自習課 今日的KIPP:杰昆爬上山
第三時期 開辦兩所學校
第25章 波爾再婚
第26章 意外的戀曲
第27章 KIPP工具箱
第28章 在休士頓重新開始
第29章 翻牆
第30章 拿走電視
第31章 校外教學
第32章 坐在操場上課
第33章 突襲教育局長
第34章 李文和柯克蘭
第35章 我不要上那所學校!
第36章 剪斷音響線
第37章 不要畏縮、不准放棄
第38章 先搶先贏
第39章 震撼訓話
第40章 學會放手
第41章 贏得金票
第42章 瘋狂的追求者
第43章 成功,從老師的關愛開始
自習課 今日的KIPP:杰昆進步了
第四時期 繁星點點
第44章 費瑟學員
第45章 優秀的畢業生
第46章 KIPP的反對者
第47章 教改實驗室
第48章 波爾與雷夫老師
第49章 KIPP校友
第50章 李文被捕!
第51章 KIPP教學法
第52章 勿忘220教室
畢業典禮
榮譽榜
導言
第一時期 起點:雙師記
第1章 知識即力量
第2章 用教育改變世界
第3章 慘不忍睹的第一年
第4章 禁止家庭訪問!
第5章 教室魔法師
第6章 我們全都會學習
第7章 大個子范柏格
第8章 李文的童年
第9章 與家長成為盟友
第10章 傳奇的雷夫老師
自習課 今日KIPP:杰昆起步
第二時期 啟動KIPP
第11章 四處碰壁
第12章 當眾開除李文
第13章 KIPP的承諾
第14章 我們將改變世界
第15章 KIPP暑期班
第16章 激勵與處罰
第17章 學習動起來
第18章 前進紐約
第19章 聲名大噪
第20章 兩人對決
第21章 再闢戰區
第2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