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hn Maddox|譯者:梁錦鋆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0-11-10
ISBN/ISSN:957621766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80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十七世紀牛頓發現力學定律,十八世紀微積分誕生,十九世紀馬克士威統一電磁理論、達爾文發表演化論,二十世紀的兩個相對論、量子力學及分子生物學,這都是人類科學的非凡成就。但是否也暗示:科學不會再有驚人的發現? 科學的發現之河未曾停歇,且將會更加湍急。回顧人類的發現史可以看到:許多科學新發現奠基於先前的理論,原本阻礙科學進展的困境,反而能激發出曠世學說。十五世紀的教會怎能接受地球並非宇宙中心?十九世紀的人如何想像無形的能量可以轉變成質量?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甚至太陽系都不是銀河系的中心;當初神奇的質能互換,是目前核能工業的原理,已變成生活中的平凡事物。
我們在試圖瞭解這個世界時,不該假設自己占有更優越的地位,這就是所謂的「哥白尼原理」。這種想法同樣可以運用在科學發展史上:我們怎麼能夠假想科學在二十世紀已經達到巔峰?作者馬杜克斯曾任全球最卓越的《自然》科學期刊的主編,在這長達二十三年的期間,他有機會與全世界科學家分享科學研究的熱誠、發現及夢想。經過他的咀嚼反芻後,加上獨到的見解,現在,他轉而與讀者分享,並指引出未來物理、生命科學、認知科學的新發現趨勢,以及如何預防全球災難的方向。在這世紀交替時刻,本書無疑是關心科學的人不可錯過的巨著,同時也可做為未來五十年科學發展的見證。
作者簡介:
馬杜克斯 著
一九二五年出生,英國人,在牛津大學國王學院接受化學與物理教育。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五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曼徹斯特大學理論物理系講師。然後在一九五五年轉換跑道,成為英國衛報(Manchester Guardian)的科學編輯直到一九六四年。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三年,以及一九八○年至一九九五年,馬杜克斯兩度擔任《自然》(Nature)期刊主編,共達二十三年之久。他一直活躍於科學界及公眾事務領域,在國際間素富聲望,曾擔任倫敦那菲爾德基金會(Nuffield Foundation)執行長、英國基因操作諮詢小組(UK Genetic Manipulation Advisory Group)委員。馬杜克斯於一九九四年獲選為美國人文暨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於一九九五年因其對科學的貢獻獲封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