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分享著關於生活、工作、品味、家庭、人生的大小事,
她們熱愛時尚,創造風格,追隨自我,享受挑戰,
時尚偏執狂,就存在你我之中。
當時尚不只是時尚,而是自我,是空氣,是所有你愛的一切!
巴黎是Chanel、Louis Vuitton、Céline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家,巴黎人也是全球嚮往以及模仿的時髦民族。本書以真實而詼諧的方式採訪18位在時尚界工作的女性,帶著讀者進入巴黎的時尚世界。在本書中,你不但可以了解巴黎的時尚世界,同時也可以認識創造這一切耀眼成就背後的女人們。
「到外國旅行時,我們才會發覺巴黎女子的穿著有多麼好看。」巴黎女子,是一個整體,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
這18位時尚工作者透過文字及照片帶領我們進入那片神祕的世界。她們從事不同的工作,但是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時尚有熱忱。摩根是模特兒;喬安娜是流行雜誌編輯;歌蘿布是造型師;瓦勒麗是媒體公關;桑婷是記者;愛麗斯是採購……無論服務於Céline或是Louis Vuitton; Elle雜誌或是春天百貨;Dior或是Sézane,她們都將熱情化為了職業。她們在這萬花筒般的職場當中,成功演繹了自我的獨特性,也從獲得啟發進階為予人啟發的角色,她們將時尚變成一種真正的生活方式。
巴黎女子無論何時何地,都彷彿是內建時尚補光燈的強大網美,因為她們時尚的不只是穿著,優雅的不只是舉止,迷人的不只是神韻,耀眼的不只是身段,讓我們一同走進她們的生活,透過她們所做、所言、所想、所愛,深入理解法式精神,在不變的日常之中,進化不凡的女人本事!
「時尚反映了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所以別自視甚高,也別感覺自己是在喬裝打扮。」
透過作者與這些巴黎女子的訪談與分享,在溫柔又堅定的文字當中,將使妳忍不住將憧憬投射在這些人物身上,隱隱不張揚的女人味、細膩優雅的舉止、溫和不尖銳的靈敏、不流於做作的簡約、幾經調整後的瘋狂,妳所渴望擁有的態度,只是缺乏一股力量去促成。妳們或許從事類似的職業、有著相近的年齡、相似的體態、與相仿的心態,但妳卻未曾試著以她的思維去生活,而本書將能勾起妳「進化自己」的渴望、「創造自己」的慾望,妳未必是要對穿搭流行抱有高度興趣,也未必是要擁有絕佳的時尚品味,妳唯一需要的是真心熱愛自己、成就自己的偏執!
作者簡介:
文/安潔拉.韓雪瓦.艾奴Angèle Rincheval Hernu
安潔拉擁有政治科學學位,之後又取得L’institut français de la Mode的學位。她在許多大品牌待過,包括Hermès、Prada以及Miu Miu,在2007年加入了Yohji Yamamoto成為他們的國際公關主管。此外也曾擔任過Giambattista Valli、Moncler以及Silencio夜店的媒體公關。目前任職於線上雜誌Maisons d’ Exception。合著出版過Trésors du Vintage一本書。
攝影/卡艾勒.巴拉斯Karel Balas
專業攝影師,並參與創辦了Milk雜誌。
譯者簡介:
黃琪雯
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法文筆譯組畢業。譯有《二個英國女孩與歐陸》、《亞瑟與禁忌之城》、《杏仁》、《爸爸,我們去哪裡?》、《我十歲,離婚》、《爸爸沒殺人》、《對不起,她不在了》、《雨傘默默》、《我答應》等書,以及法語電視影片數部。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風格名人偏執推薦
MillyQ/《米粒Q的巴黎私心瘋》作者‧時尚風格部落客
Mr.布雷蕭/時尚觀察家
南西大爺/《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作者‧形象顧問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部落客
凱特王/時尚觀點自媒體人
名人推薦:風格名人偏執推薦
MillyQ/《米粒Q的巴黎私心瘋》作者‧時尚風格部落客
Mr.布雷蕭/時尚觀察家
南西大爺/《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作者‧形象顧問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部落客
凱特王/時尚觀點自媒體人
章節試閱
喬安娜JEANNE
流行&市場編輯
/
ELLE雜誌
它已經七十歲了,然絲毫不見皺紋痕跡。它是數以千計、各個世代的法國女性之每週良伴。它,是ELLE雜誌;而她,是喬安娜。這家雜誌,是她初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對於這位與眾不同的雇主,喬安娜總是讚譽有加;而這位熱情燦爛的七十歲雇主,依然繼續讓年輕少女充滿夢想。
街角的時尚
喬安娜與時尚,幾乎就像是在繞過一條路、站在某個十字路口時相遇那般地偶然。她完全不敢置信,是流行主動找上她的,就是這麼簡單。「我運氣實在太好,所以從來沒找過工作。」她一派自然地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之初,曾經短暫地就讀夏爾東薩瓦德學校 ──因為她入學不久便發覺那裡的課程並不適合自己。不過,在離開學校之前,她還是有時間到秀場設計師Thierry Dreyfus的工作室實習。因緣際會之下,她結識了Vanessa Bruno的媒體公關。在那個以男性為主的世界當中,她對未來的職業選擇產生了明確的想法。這位扮演貴人角色的女公關帶領她進入時尚世界,並為她找到一間報社的實習工作,而一位ELLE的女編輯便是在那兒發掘喬安娜。那年,喬安娜才剛滿21歲。在先後短暫待過VOGUE雜誌、瑪伊達&雷米(Maïda&Rami)選秀導演處之後,她敲開了ELLE的大門,擔任造型助理一職,不久,便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隨即負責執行自己設計的主題。「ELLE雜誌一直都是我的一部分,是一段代代相傳的家族故事。我奶奶是訂戶,在她過世之後,我爺爺依然繼續為她訂閱;我媽媽每星期零買,而當我比較年輕一點的時候,總在星期一早上迫不及待地去書報亭買來看。」
在ELLE雜誌工作
每一季總會以一連串超過200場的時裝秀作為開始!在時裝週進行之時,喬安娜總會在巴黎與米蘭之間來回往返,並且遠距追蹤紐約與倫敦全數的品牌秀,從中擷取出主要的趨勢之後,隨即投入想要執行的附刊編製工作。「當我看出一個主題,我便會告訴自己可以從哪個角度處理,可以和哪位攝影師、模特兒合作,在戶外、在攝影棚或是在地球某一端的景致當中,將那個主題圖像化。」在總編輯將不同主題分派給各個造型師,以及確定頁數之後,便開始按部就班地進行團隊工作。「在雜誌裡可以體驗到真正的團隊精神,而那裡的氣氛也跟大家所想像的一樣有趣。」為了順利拍攝,在拍攝正式進行之前,有一連串雜七雜八的工作:情緒版的設計、一次次在巴黎的展示間探險,以借出預備拍攝的物件、旅行的計畫、造型的準備、團隊的成員組成……「在一月與七月之間,我經常在世界各地風景如畫的地點,馬不停蹄地進行一場場的拍攝工作。」她面帶微笑地解釋。至於一年當中的其他時刻,她或是在巴黎進行照片拍攝,或是遊覽一些大型首都,並與已經抵達當地的攝影師與模特兒碰面。喬安娜向我們描述她最近的成果,一份內容22頁、預告「未來的夏季流行趨勢」的精美附刊。「預告系列都是奢侈品。而只給我們的讀者看她們大概買不起的服裝,這有點不大好。所以,我們決定配合讀者,選擇她們能夠投資或是重新詮釋的單品,就像『新款條紋上衣』。此外,我們也嘗試透過分享部分的幕後花絮──這個點子來自於雜誌的『makingof』專欄──,或是在我們的特刊號中加入模特兒的介紹,讓雜誌變得活潑。」
「一個不做作,並且對於自己的穿著感到自在的女性,就會讓人感覺衣著得體。」
市場的藝術
喬安娜有雙重職務。在Elle雜誌,她並不讓自己侷限於流行編輯的身份。打從幾個月以來,她還同時擔任市場編輯。這是個令人好奇的職業,而且所謂的市場,係專指美國與法國市場。她所擔負的任務頗為敏感:經營廣告與編輯之間的關係。這是個極為商業導向的職位,她熟知廣告客戶與每個品牌所購買的廣告頁數。近十幾年來,這塊領域已全然改變,而她的任務也從而變得更為關鍵,這全是因為金融危機使然,那些品牌的期待與要求於是變得更多、更廣。另外,文字媒體的數目增加,使得每一份子,為了維持生存,就必須捍衛自己的市場佔有率。針對這個極其微妙的問題,喬安娜的頭腦比誰都還清楚:「他們支持我們、我們支持他們。我們不能隱藏廣告客戶是衣食父母的事實。得要懂得感謝他們。」最終極的目標在於找到平衡。「我們並沒有受到品牌的控制,也並非照他們的意思編撰雜誌。那是一種受到了嚴格監督的合夥關係。我的角色便是在限制與自由之間,找出平衡點。」
真正的巴黎式優雅
「雅致」是喬安娜最不離身的形容詞。任何時候的她都是那樣美麗。她也擁有為自己的打扮穿著綴以優雅的技巧。她的職業為她提前打開下一季的流行趨勢大門,這令她有時間消化最近的新品,欣賞漂亮的配件與其附加價值。謙遜的她,幾乎為著自己對於時尚的堅持而感到抱歉,雖然櫥櫃塞滿各形各色的物品,種類多樣,但她是這麼說的:「非常均一,總是穿一模一樣的衣服」。她的意思是,她總是選擇經典基本款,如:Acne Studio的黑色窄管褲,Louis Vuitton的跟靴、Stella McCartney的粗針織衫,以及連腰帶外套。一整組由她逐漸擴充、比完美更加完美的基本行頭,不但精確地令人驚嘆,更呈現出完美的和諧。她走的路線很清楚──不馬虎,也不張揚。喬安娜既挑剔又高雅,她的流行哲學奠基於恆久性。她是喜歡衣服沒錯,可是她奉行的是「理性購買」:不瘋狂,亦不衝動。她是投資者,重質量勝於數量。「我有一些非常漂亮的單品,我覺得我可能被寵壞了。當我抵擋不住誘惑時,便會告訴自己,這件衣服將來可以留給我女兒穿,好減輕罪惡感。」她自己也繼承到了一些珠寶、幾只她母親的老Gucci包,還有在家族共有的閣樓中,從一只道具大皮箱中翻出的幾件YSL襯衫。
對她來說,風格的定義並不存在,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風格的定義。「由於風格相當個人化,因而難以下評斷,就像是裝潢,或是小孩的名字……」而她培養的,不只是風格,還有「氣質」。根據《女性的氣質》這本精彩好書──正是她的床頭書──的作者佛朗索瓦波多所述:「一個說明一切,但不做任何解釋的語詞。」對喬安娜而言,氣質就是一切,「保養、潔淨的頭髮、細心照顧的雙手,一種微笑、一個問好正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接受自己的穿著、予人一種將事情簡單化的印象之藝術……」是一種本質與外顯行為之間的親密協議,這是自我意識的魔法。
面對這領域的專家,不可能不問這個問題:想要變得時尚,是否需要追隨流行趨勢?她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會說不需要。得追隨的,其實是自己的品味。」
「時尚令人憧憬,我們可以這麼想:時尚,對外面的人來說,是個很耀眼的環境。當然是這樣沒錯,然而若想在其中獲得一席之地,就得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色彩專區
這是巴黎第九區北方的聖喬治廣場。廣場上,位於版畫家保羅卡瓦尼的半身雕像底下,那個圓形柱體、外觀飾以巴黎狂歡節場面的噴泉,曾經是馬匹的飲水槽。那裡的戲院,是名導演楚浮的電影〈最後地下鐵〉的背景。在與廣場同名的那條街上,一棟彩繪玻璃大樓自樹叢頂端探出。那是喬安娜與家人的居所。棕櫚樹叢掩蓋住了入口,喬安娜面帶笑容站在棕櫚樹叢前,輕哼著「歡迎」。室內洋溢著和諧與活力充沛的氣氛:一組三張五顏六色的椅子、花色條紋軟墊長椅、鋪上不成套坐墊的沙發、室內設計師皮耶波朗(Pierre Paulin)的檸檬片椅、巨大的樂高雕塑。
整個環境在五彩繽紛中見色調變化;生氣蓬勃中散發著趣味,就如同這個小家庭給人的印象。看得出來這個家庭是以喬安娜對時尚的理解方式作為主題呈現。她崇拜她的祖母──一位生養八個小孩,擁有某種溫柔與勇敢特質的高雅人母。她的偶像叫Stella McCartey、叫Phoebe Philo、叫Stella Tennant或是叫Victoria Beckham。這四位時尚界的偉大女性,成功地將可作為模範的事業與自己的大家庭結合在一起。「十幾年前,典型的編輯不會有小孩,因為時尚就是她的全部人生。我在時尚界工作,可是我的人生並不只有這個。我有我的家庭,而且還是大家庭!所以,得非常有條理才行,不過幸好一切都有可能結合在一起。我很高興地讓大家知道,沒有什麼會阻礙什麼。」這位有三個女兒、長女目前五歲的媽媽如此聲稱。對她來說,家庭是一根支柱,能夠篩除膚淺的事物,抵銷她所從事行業之轉瞬即逝特性。這第三項職務,簡直非常地適合她。
P18
「無論是對工作,或是對衣服而言,我非常在乎傳遞:無論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價值,或是經過時間考驗的衣服……」
喬安娜的記事本
鄰近的商家
Épicerie Rap:巴黎最棒的義大利香料店。這家店販售我先生的Al Dente la Salsa牌蕃茄醬。
4. rue Fléchier. Paris 9.
--
Humphris:有機食品,品相和味道都好,農場直送。
1. rue Milton. Paris 9.
--
Preffessore:如果想在壁爐一隅啜飲雞尾酒的話。
7. rue Choron. Paris 9.
--
Le Pantruche:從現代偷靈感的小館子料理。
3.rue Victor-Massé. Paris 9.
--
Sebastien godard:這家糕點舖有滿滿美味的蛋糕。
22. rue des Martyrs. Paris 9.
--
Karamell:蕾娜的糖果少糖、少色素。
15. rue des Matyrs. Paris 9.
--
Pattaya:巴黎最好的泰國餐廳,時尚編輯與新聞人員的藏身之窟。(已歇業)
29. rue Etienne-Marcel. Paris 1
--
Buvtte:是Buvette New York的分店。給想念紐約的人。
28, rue Henry Monnier. Paris 9
花店
Les Fleurs D’Aline:店主人會在預備要送給女孩的花束上掛顆糖。
4. rue Notre
--
Les Mauvaises graines:香草、野生植物種子、奇特的物品、填充動物玩偶。
203 bis bd Saint-German. Paris 7.
--
Debeaulieu:這家花店常與最高檔的時尚成衣店合作。
30. rue Henry Monnier. Paris 9
--
家具飾品
Jamini:具印度民俗風花樣與色彩的裝飾品、時尚與生活方式。
10. rue NotreDame de Lorette. Paris 9.
--
Lab Boutique:寢飾設計師與美麗的店面。
10. rue NotreDame de Lorette. Paris 9.
--
La Tresorerie:家用商品雜貨店。
11. rue Château-d’Eau4. Paris 9.
--
Antiquités Arthur Brueet:這家店的櫥窗設計很有戲劇場面的味道。
30. rue Saint Lazare. Paris 9.
--
購物(特別是採買兒童的物品)
Centre Commercial:一家超棒的概念店。我在那裡找得到給女兒、給先生還有給我自己的衣服,也找得到生活方式。
www.centrecommercial.cc
--
Bobo Chose:www.bobochoses.com
--
Pois Plume:漂亮的衣服、玩具、裝飾品、寢飾。
4. rue Henry Monnier. Paris 9
--
Oeuf NYC:童裝、有機設計家具。
www.oeufnyc.com
--
Animals obervatory:
www.theanimalsobservatory.com
--
Minirodini:www.minirodini.com
--
Minois Paris:一個適合小朋友的保養品牌。
www.minoisparis.fr
--
Frichtifrichti:手工製作的兒童餐點。可宅配到府。
www.frichti.com
--
Bonpoint:我會在這裡購買與女兒共用的香水與衣服。
6. rue de Tournon. Paris 6
夏蓮CHARLÈNE
小皮革製品與飾品組長
/
CÉLINE
從布洛涅森林至薇薇安拱廊街
當我們看見夏蓮,很難相信她是在森林之中長大的。這位迷人的棕髮褐膚女郎,散發出一種如青少年般自然的魅力,以及天生的優雅,與在森林中生活的女性相差甚遠。我們不禁將她與一群悠哉地在太平洋海岸、在美洲內陸的牧場或是在加拿大鄉間度過童年的耀眼模特兒做比較……看得出大自然及其所帶來的好處。
直到十七歲之前,夏蓮的人生繞著布洛涅森林打轉,與時尚界的核心巴黎距離十分遙遠。不過深究的話,她只承認自己有醉心於精美家具、大件珠寶與毛皮大衣的曾祖母與祖母,但她並不清楚自己的職業選擇是否受此影響。夏蓮的服裝不見寶石或毛皮。她的母親,是個美麗物品的狂熱愛好者,當夏蓮還很小的時候,就總是讓她自由選擇穿著的服裝。「我可以選擇我的穿著,哪怕有幾次搭配出了錯,不過我都能夠承擔那些出錯的後果!」
當她一通過高中會考,便飛到里昂商業與管理高等學院,主修文化行銷與零售。到此為止,時尚似乎與她搭不上任何關係,不過,她靦腆地承認自己靠著為Lutz、Ventilo 與Martin Margiela擔任模特兒賺取零用錢,然而這並不妨礙她在大眾消費領域之中碰運氣,特別是短暫為某個咖啡品牌工作,沒想到這份工作觸動了時尚界對她的召喚。她坦承:「這個令人受傷的經驗讓我問起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我人生中真正想做的事情?」
她對服裝的興趣,便是源自於那次的內省。她簡單地說:「我一直很喜歡衣服,喜歡細心地為自己搭配服裝。」她於是轉往法國時尚學院,在那裡修習的課程,正能滿足她的期待──獲得人脈,尤其是產品與原料的專門知識。接著,她朝LVMH集團邁開了第一步,在Louis Vuitton擔任成衣產品組長實習助理,而後擔任女性成衣助理開發人員。而這個職位,她一做就是四年。此後,彷彿理所當然似地,她到了Céline。
當時,這個品牌正準備盛大回歸。夏蓮先是擔任產品組長,而後是小皮革製品與配件(珠寶與眼鏡)組長。她的任務與好幾種屬性不同的事物相關:進行銷售分析以確定需求與價位、為設計師進行簡報、選擇供應商、啟動樣品製作,並進行各階段的追蹤。一切完全依循創意總監Phoebe Philo的時尚概念與想法。如此多樣的工作內容,令她幾乎沒有任何喘息的時間,但是她尤其熱愛的是「以產品為中心的360度全方位視野」,以及同時擔任設計師與供應商的聯絡窗口。在與我們會面幾天之後,夏蓮在Céline待完最後一週,並預備前往著名的英國Mulberry時裝負責管理工作室。
自由,威嚴與積極
「我會沒有辦法界定自己的風格,也沒有辦法指出喜歡一件單品的理由是什麼。對我的另一半來說,這可說是種折磨。當他想送我一件衣服時,總是選錯!」沒有秘訣,也沒有大原則,就只有些許禁忌以及大量的自由搭配,如:黑色不能太靠近臉部,會顯嚴肅、對七分褲沒有好感等。她沒法接受性感或是運動風的造型,倒是樂於將這兩種極端風格進行混搭,完全不在乎衝突。就她的穿著而言,運動鞋不怕搭配洋裝、正式皮鞋搭配褲裝正好。她承認自己比較喜歡白色、彩色、印花,也喜歡具有強烈個性的單品勝於基本款;她的確缺少基本款的衣服,但就是一直沒有購買的慾望。
她的行頭當中,有Céline的衣服,有寬鬆款式,也有具結構感的款式,有簡約但可見精心構思的設計,也有具啟發性的極簡主義,還有幾乎可說是幽默的花樣,就像這件Louis Vuitton的黃色小花洋裝,在令她莞爾一笑之餘,也令她不好意思,「這件洋裝就像是從我祖母的衣櫥裡拿出來的」。她那幾個爆滿的衣櫥玩著大風吹,她就像一個熱愛某件衣服所以堅持穿著不換的小女孩,會狂熱地二個月連穿同一件衣服,膩了之後,就收起來,改換別的衣服穿。
這個三十出頭的年輕女性──她那年輕女孩般的輕盈活力的氣質令她看起來像是只有二十多歲──認為自己的風格隨著時間而演進,取代衝動購物與胡亂搭配的是更為理性,而且總是單獨進行購物。「我沒有辦法和別人一起逛街購物,我需要專注在我喜歡的東西上。」她的更衣間裡,短裙越來越少,也逐漸加進了以往不在意的高跟鞋與珠寶。這樣的大轉變,和她的行業當然脫不了關係。在日常生活當中,並未真有約束,而是她的自我規定。她自認「一直處於展示自己的狀態」,並也承認每天早上都會問自己當天該穿什麼。少了激情,多了世故。一個理性的年紀。
她選的單品證明了她已取得巴黎人的身份:Burberry 復古格紋風衣、一件網路上購買的原汁原味天藍色501牛仔褲、一件Saint James條紋水手服──她一直都有Saint James的條紋水手服,而且都會穿到破爛為止──、總在視線範圍之內的幾件她父親不要的襯衫,以及一件雙面Céline喀什米爾大衣──純粹的奢華──。她的靈感則來自於一次次的旅行,以及60至80年代的電影。她的偶像就在她的身旁周遭,絕非遙不可及、無法親近,如:她的親朋好友、名人、或是某些完全不知名的人士。「他們的穿搭有點故意要顯得難看或是奇怪。我喜歡這種看待時尚的方式。」說到底,夏蓮的穿搭與經典很難搭得上邊,她會來個混搭,而且不在乎他人的想法。幾許調整過的瘋狂、精心研究過的隨興,但從不流於做作的簡約、染上積極色彩的雅致,一種專屬於她的優雅與氣質。這些種種,造就出微辛辣的優雅,以及極度的魅力。
夏蓮的記事本
偏好的品牌
Prada, Céline, Christophe Lemaire, Loewe, Hermès, Maison Martin Margiela-époque Martin-, Jacquemus, Coperni, Paco Rabanne.
-----------------------------------------------------
商店
Broken Arm: (以及他們的咖啡!)
12. rue Perrée, Paris 3e.
--
Christophe Lemaire:
28. rue de Poiton. Paris 3e.
--
Saint James:
44. rue Cler. Paris 7e.
--
Cire Trudon:
11. rue Sainte-Croix-de-la-Bretonnerie. Paris 4e.
--
Le Bon Marché:
24. rue Sèvres. Paris7e.
網路
Net à Porter:必逛
--
Opening Ceremony
--
La garçonne:為了他們超棒的精選商品
--
Vestiaire Collective:在這裡找絕版品
--
Maryam Nassir Zadeh:為了在下手購買前先確定好目標。
文化
Comme un Roman:
39. rue de Bretagne. Paris 3e.
--
Vidéoclub du Maris:
6 rue de Poitou. Paris 3e.
--
Musée Picasso:
5. rue de Thorigny. Paris 3e.
散步
Jardin des Archives nationals:
69. rue des Francs-Bourgeois. Paris 3e
--
Jardin des Plantes:在義大利五針松底下散步。
57. rue Cuvier. Paris 5e.
咖啡
Saint-Gevais:
96. rue Vieille-du-Temple. Paris 3e.
--
餐廳
Café Breizh:
109. rue Vieille-du-Temple. Paris 3e
--
Clown Bar: 114. Rue Amelot. Paris 11e
--
Les Enfants Rouges: 9 rue de Beauce. Paris 3e
--
Miznon: 22. Rue des Ecouffes. Paris 4e
花店
Olivier Faraoni:在Les Enfants Rouges市場裡。
39. rue de Bretagne. Paris 3e.
安娜夏洛特 ANNE-CHARLOTTE
─────
設計師
這間位於里耳路上的公寓,是個位於一棟華美的胡斯曼風大樓六樓的小天地,且如同我們對巴黎公寓的想像一般,離奧賽博物館只有二大步距離。從眾多窗戶望出的風景,是一片片的鍍鋅屋瓦所拼湊出的迷你圖畫。我們正在一位真正的巴黎女子的家裡,而巴黎這座光芒城市的風景正在眼前。
英國時刻
安娜夏洛特的祖母是鋼琴家,父親對藝術具有極高的鑑賞力,因此,安娜夏洛特童年時便浸淫於藝術的氛圍之中,而她所上的繪畫課也讓她自然偏好藝術。在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時,橫渡英吉利海峽到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t. Martin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就讀的決定,便也顯得理所當然了。世界上所有享富盛名的藝術與時尚學校當中,這間傳奇學院培育過Lucian Freud、Peter Blake、Stelle McCartney、Phoebe Philo、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等著名設計師。
一份擁有無限可能的行業
設計師這份行業的定義,其實不只一種。安娜夏洛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短暫待過鞋履設計師Bruno Frisoni的團隊之後,她半出於偶然地進入了緊身衣與內衣的世界,而且一待就是好幾年。一開始,她先是跟著甫升任Princesse Tam Tam創意總監的Capucine Puerari,做了三年「夢想中的工作」:設計、開發產品,但無須負責管理上市工作,更沒有製作數據表的義務。她沉醉於單純的設計之中,而她的工作內容為自一般主題與透過情緒板收集到的影像主題獲得動力、為每個系列之必備單品選擇顏色與製作草圖,或是開發材質。「我從Capucine那裡學到許多,她是一位夢想家,而且她的眼界與品味舉世無雙。」
直到在那當下,安娜夏洛特依然只在小品牌發揮她的才能,但她感受到了自己內心對於「大品牌」的渴望,也開始尋求新的經驗。就在龐大的Etam內衣公司,她終於發現了所屬行業另一個新的面向:設計的地位退居第二,次於產品開發;工作得緊急完成,與供應商在世界的另一端進行對話。「我並沒有夢想在Etam工作,我對設計的想法也與Etam不同,不過那是一種戰略上的選擇。我根據市場現狀與產品價格,掌握時裝系列計畫的經營管理。當時的品牌造型總監Uxoa Inarra教會我適應……」
接著是重新洗牌。對內衣失去熱情的她,在Nelly Rodi短暫待了一段時間,她在那裡參與趨勢書的製作。
「我想,把自己當作是品味好壞的裁判,就太自命不凡了。我們每個人都有敏銳度,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我熱愛時尚,而時尚是一種自娛的好方法。此外,真要說壞品味的話,我會說,壞品味會逗我笑,而好品味也有可能很無趣。」
同時間,她也嘗試攝影設計與廣告。理論上是充滿魅力,但是實際執行上卻是困難許多。「當然,雖然說可以發揮靈感,也有實務簡報,卻也有很耗體力的部分──無數次的逛街購物。一開始是很不錯,可是在毫無彈性的有限時間之中,提著一個又一個裝滿衣服的袋子、可能在最後一刻推翻的試鏡選角……一旦廣告結束,就得根據登記表確認每項物品,並且歸還其中的多數商品……嗯,我很高興自己嘗試過了,而且我還跟好幾個真的很棒的女孩子一起工作!」
在聖日耳曼德佩區的設計師
對於在聖日耳曼德佩區長大的她來說,在Bon Marché百貨公司繼續她的職業生涯,是一種回歸本源的表現。在這個位於塞納河左岸的活傳奇裡頭,她一直擔任著設計師,而且不需要繪圖。在每季之初,她會就欲推動的流行趨勢,提出活動建議。她陪同採購選擇系列商品、往外尋覓新的品牌、發展商品獨賣與限定商品的合作關係、協助擬定策略,使符合品牌形象的商品價值提高,還有分擔公關工作。而在進行這些任務之前,她得要保持警覺,藉著隨興的旅行,密切注意沙龍展示出的新品,或是透過在網路上所進行的視覺歷險,監視任何新品的動態。目的就是──限制單品的購買以創造出稀有度,從而刺激出衝動的需求。
今日,安娜夏洛特以一種順勢而為的態度,繼續從事設計師的工作,好更能夠全心投入自己基於抱負所選定的計畫之中:為「Styledesignart」的一家網路商店「Nouvo」貢獻心力、架設一個融合Etsy與Facebook的創新網站,讓學生無須透過展覽館、畫廊等處,便能夠在線上展示自己的創作,以及執行關於古著的一項重大計劃。
古著的才華
安娜夏洛特瞭解古著舊貨。她很自然地會在拍賣會購買古著,也不斷造訪Drouot與Artcurial拍賣行。舊貨店亦是她經常流連之處。她興奮地提起自己最近在YSL特賣會買到的二件單品,以及一件她「迫不及待搭配一雙NIKE球鞋」的Kansai洋裝。她自收滿衣服的衣櫥中拿出一件令人目瞪口呆的洋裝,那是Marc Bohan在Dior擔任設計師時所設計的洋裝;另一件從Drouot帶回來的是混織金線裙,看起來略顯老派,卻又極度時髦。「風格已經變得標準化,因此古著是我讓自己有別於他人的好方法。」
這種理論也在她的居家環境當中運用得淋漓盡致:Xavier Veihan的作品與一個孔雀標本並置、Norman Cherner的椅子和Pierre Jeanneret的扶手椅相併──當安娜夏洛特坦言自己儘管熱愛美麗的物品,卻對室內裝潢毫無天分時,我們實在難以相信。
流行的藝術家
如果能有多種風格,何必只滿足於一種?今天是條紋水手服搭高腰牛仔褲,隔天是豹紋裙,安娜夏洛特時時展現著自己的多變,而她的工作方式也與她的穿搭同樣富有創意。一份份逐年進行專業研究而來的文件資料,她做過記號便擱置一旁。她的靈感來自於書本雜誌,也同樣來自於街道馬路。她將圖像收集在自己的視覺記憶之中,再以流行藝術家的身份,透過受過訓練的眼光,打造出自己的外型。她的不敗祕訣?以優質的基本款為底,再灑上一點瘋狂:Saint Laurent的條紋方格大衣、雜色羊毛針織衫、Prada的紅唇印花洋裝、印地安刺繡裙、杏仁綠毛皮衣、印花絲質和服、馬賽克圖樣包包……
愛鞋成癡
「就算怎麼隨便穿,一雙鞋就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氣象。我看人的第一眼就是他們的鞋子。」這個擁有近百雙鞋子的「鞋癡」是這麼說的。她的鞋子當中,有百搭的Marine Margiela靴子、要進行衝突混搭的金色Viviers淺口跟鞋、一雙晚宴穿的Pierre Hardy鞋、Minnetonka莫卡辛鞋、CholéSuranne錨釘短靴、Prada編織芭蕾平底鞋或高跟鞋。還有她的球鞋──想要給外型一點活力,就得需要球鞋──,其中她偏愛的是Nike、Vans與Opening Ceremony合作的米奇印花鞋、Converse x Comme des Garçon聯名帆布鞋。
「許多年輕人對時尚充滿憧憬,然而,那卻是個嚴峻的行業,入門的門檻很高,很難得其門而入。時尚這個圈子很複雜,也需要人脈。你得時時奮戰,並且接受低薪──至少一開始的時候──。雖然那是個奢華的行業,但是如果有熱情、有想法以及充滿熱忱的話,你就會成功。有的時候沒有必要想太多,努力衝就對了!」
「得要有開放的精神。一個設計師有能力做許多的事情。打破這個職業的藩籬,擁有多種人生,會是相當有趣的事情。」
巴黎女子
對安娜夏洛特來說,許多人心目中典型的巴黎女子確實存在。是Lou Doillon與她的復古、多重風格;是Caroline de Maigret與她對於男性/女性風的掌控;是Yves Saint Laurent的女子。「到國外旅行時,我們才會發覺巴黎女子的穿著有多麼好看。比如倫敦女子的穿搭很有趣,但是結果不一定好看。」巴黎女子,是一個整體,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當我們看著安娜夏洛特與她天生的氣質,不禁同意她的說法。是的,巴黎女子的確存在,那就是她。
安娜夏洛特的記事本
偏好的品牌
Margiela, Céline, Christophe Lemaire:
年紀越大,越會想要擁有能夠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單品。
--
Valentino:我夢想的品牌。
--
Roger Vivier:我喜歡他們的經典方框,進行混搭專用。
--
Dries Van Noten:於印花與材質混搭之上展現無可匹敵的才華。
--
&Other Stories:一個公道、符合流行的品牌,有許多價格可親的針織衣可供選擇。
--
Sonia Rykiel:我絕對不會錯過他們的私人拍賣會。
--
Band of Outsiders:他們的夏季洋裝。
必備單品
牛仔褲:Gap、Zara或是H&M。
--
Vanessa Bruno的縐紗褲子。
--
黑色洋裝。
--
條紋水手服。
--
漂亮的大衣:一件從馬拉喀什Fil d’Or那家店帶回來的摩洛哥棉質外套、一件Burberry的風衣、一件Shirley Cheung的酒紅色喀什米爾外套。
--
包包:一只Céline的Trio,一只Pierre Hardy、一只我丈夫送的Chanel舊針織包、一只海藍色的Kelly包──我父母送我的三十歲禮物。
--
Et Vous的皮衣外套。那是我十八歲時買的,到現在我還會拿來搭配任何的衣服。
--
T恤:Uniqlo的Minnie或是Yvon Lambert 畫廊的David ShrigleyT恤。
--
舊貨商家
Gabrielle Geppert:
31. galerie de Montpensier. Paris 1e.
--
Pretty Box:46. Rue de Saintonge. Paris 3e
--
La Jolie Garde-robe:
15. rue Commines. Paris 3e
--
Studio W: 21. Rue du Pont-aux-Choux. Paris 3e.
--
Francine dentelles:
2. rue de l’Ave-Maria. Paris 4e.
--
Saint-Ouen跳蚤市場:
Chez Sarah: Passage市場
18. RUE Jules-Vallès 93400 Saint-Ouen
Falbalas:Dauphine市場
140. rue des Rosiers. 93400 Saint-Ouen
--
網路:Etsy.com
--
Yoox vintage(Yoox舊貨店):
www.yoox.com/fr/project/vintage
--
Resee:www.resee.com
--
餐廳
La Laiterie Sainte-Clotilde:
64. rue de Bellechasse. Paris 7e
--
La table d’Aki:
49.rue Vaneau.Paris 7e.
--
Tan dinh:
60. rue de Verneuil.Paris 7e
--
OEnosteria:
40. rue Grégoire-de-Tours. Paris 6e
--
Blueberry:
6. rue du Sabot. Paris 6e.
--
Kunitoraya:
5. rue de Villedo. Paris.
--
Saturne:
17. rue Notre-Dame-des Victoires. Paris 2e
--
Aux deux amis:
45. rue Oberkampf. Paris 11e
--
Hibou:我超愛吃Senequier牛軋糖
16. rue Carrefour de l’Odéon. Paris 6e.
喬安娜JEANNE
流行&市場編輯
/
ELLE雜誌
它已經七十歲了,然絲毫不見皺紋痕跡。它是數以千計、各個世代的法國女性之每週良伴。它,是ELLE雜誌;而她,是喬安娜。這家雜誌,是她初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對於這位與眾不同的雇主,喬安娜總是讚譽有加;而這位熱情燦爛的七十歲雇主,依然繼續讓年輕少女充滿夢想。
街角的時尚
喬安娜與時尚,幾乎就像是在繞過一條路、站在某個十字路口時相遇那般地偶然。她完全不敢置信,是流行主動找上她的,就是這麼簡單。「我運氣實在太好,所以從來沒找過工作。」她一派自然地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之...
作者序
引言
知道那些時尚界的專業人士,是在什麼樣的世界當中發展自我的嗎?造型師是如何搭配自己的造型與家居環境呢?頂尖名模有什麼行頭?專業的採購在哪兒採買自己的東西呢?而巴黎時裝女設計師又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好店家?
從格蘭大道至聖日耳曼德佩區、從流行的皮加勒區至上馬海區,她們定居在首都巴黎的各個角落。是什麼串聯起她們呢?她們都是巴黎流行界的人士,願意接受我們的居家採訪,並因此而向我們敞開了通往她們世界的大門。
想要進入這片領域的祕訣為何?需要具備獨特的才能嗎?是否有事業推手的存在?摩根是模特兒、喬安娜是流行雜誌編輯、歌蘿布是造型師、瓦勒麗是媒體公關、桑婷是記者、愛麗斯是採購……無論服務於Céline或是Louis Vuitton、 Elle雜誌或是春天百貨、Dior或是Sézane,她們都將熱情化為了職業。
隨著採訪進行,她們藉由引領我們發覺其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與滿檔的行程,為我們解答了上述的問題。她們為了自己的職務需要,或者自學,或者接受專門訓練。現在,她們坦誠相待,為不知名的我們詳述自己所歷經的路程、回溯一路走來所遇上的十字路口或是迂迴波折,並也向我們揭露在這個如此獨特的小宇宙裡,她們掙得一席之地的方法。
以這個如萬花筒般千變萬化的職業為背景,構築起了一條肖像畫廊;而肖像主角各自展現其獨特性。這幾名受到啟發且也能予人啟發的巴黎女子,讓時尚成了一種真正的生活方式:因為她們,平凡受到了美化,尋常也變得高尚。她們運用嫻熟的技巧,輕輕鬆鬆、若無其事般地為身旁周遭帶來了美感。不僅透過文字、亮麗的外在成就,她們還邀請我們進入她們的日常,讓我們有幸分享她們的私生活。
特別的是,她們在我們耳邊呢喃著流行的通關密語,她們把我們當作知心之交,向我們坦言保守甚緊的祕密,並將她們入門的訣竅告訴我們。她們意識到服裝的力量,於是,將衣著化成一場場精彩的演說。她們重視玩興,卻不因此而忽略趨勢流行;她們跨越了既定的規則、大膽地混搭大小品牌,頒佈了屬於她們自己的信條。Yves Saint Laurent說過:「流行會消逝,但風格永存。」我們的這幾位時尚專家讓流行逐漸融合,令新事物能夠持續,並以自在的態度與個人特色進行內化。她們乘著風,與當下的流行共同前進,征服風格世界。
引言
知道那些時尚界的專業人士,是在什麼樣的世界當中發展自我的嗎?造型師是如何搭配自己的造型與家居環境呢?頂尖名模有什麼行頭?專業的採購在哪兒採買自己的東西呢?而巴黎時裝女設計師又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好店家?
從格蘭大道至聖日耳曼德佩區、從流行的皮加勒區至上馬海區,她們定居在首都巴黎的各個角落。是什麼串聯起她們呢?她們都是巴黎流行界的人士,願意接受我們的居家採訪,並因此而向我們敞開了通往她們世界的大門。
想要進入這片領域的祕訣為何?需要具備獨特的才能嗎?是否有事業推手的存在?摩根是模特兒、喬安娜是流...
目錄
引言
1. 喬安娜/流行&市場編輯‧ELLE雜誌
2. 夏蓮/小皮革製品與飾品組長‧Céline
3. 安娜夏洛特/設計師
4. 摩根/SÉZANE品牌創辦人
5. 桑婷/新聞工作者
6. 摩根/模特兒
7. 潘妮洛普/Hermès古著&流行藝術部門經理‧ARTCURIAL拍賣行
8. 歌蘿布/設計師‧&OTHER STORIES
9. 芬妮/女鞋系列負責人‧LOUIS VUITTON
10. 瑪麗/女性流行市場負責人‧春天百貨
11. 茱麗亞/檔案與成衣文化資產負責人
12. 笛娃/設計&視覺繪圖國際採購企畫負責人
13. 可琳/攝影設計師
14. 瓦勒麗/媒體專員暨共同社長‧UNIVERS 通訊社
15. 修子/髮型設計師
16. 席拉/SABA DEMIAN經紀公司創辦人
17. 愛麗絲/男性設計師採購‧春天百貨
18. 瑪莉羅荷/珠寶設計師
引言
1. 喬安娜/流行&市場編輯‧ELLE雜誌
2. 夏蓮/小皮革製品與飾品組長‧Céline
3. 安娜夏洛特/設計師
4. 摩根/SÉZANE品牌創辦人
5. 桑婷/新聞工作者
6. 摩根/模特兒
7. 潘妮洛普/Hermès古著&流行藝術部門經理‧ARTCURIAL拍賣行
8. 歌蘿布/設計師‧&OTHER STORIES
9. 芬妮/女鞋系列負責人‧LOUIS VUITTON
10. 瑪麗/女性流行市場負責人‧春天百貨
11. 茱麗亞/檔案與成衣文化資產負責人
12. 笛娃/設計&視覺繪圖國際採購企畫負責人
13. 可琳/攝影設計師
14. 瓦勒麗/媒體專員暨共同社長‧UNIVERS 通訊社
15. 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