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文物修復師 靜默地將日子獻給修復工作
在從前慢的時光中 找到安身心的力量很多人看完一遍,再看一遍,停不下來的感動——
重重的宮門 隔絕了浮世喧囂
他們在這裡修著過了時的文物
一筆一筆臨摹《清明上河圖》 一件一件組裝宮廷鐘錶零件 一片一片拼回青銅碎片
不求名利與聞達 只想解開時間留下的謎
12位文物修復師 靜默地將日子獻給修復工作
在從前慢的時光中 找到安身心的力量
「心裡挺有成就感,別人知不知道誰修的無所謂。」──鐘錶修復師 王津
「師父最常跟我們說的是要守規矩……規矩,第一個就是寂寞,守住寂寞。」──摹章師 沈偉
「我修過的文物,我都喜愛。你必須得喜愛,要不喜愛,你就對它不珍惜,幹出的活也不會太漂亮。」──銅器修復師 王有亮
「很多人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這麼簡單。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裡頭。」──木器修復師 屈峰
★廖慶松(本片剪接指導、《聶隱娘》監製)──專文推薦
★電視紀錄片紅遍網路,播放量逼近億次
★豆瓣評分高達9.4,超越《舌尖上的中國》
★電影版獲2017年休士頓國際電影節「紀錄片評委會特別雷米獎」
◆為什麼看過的人都為之震動?!
北京故宮裡藏著一群身懷絕技卻又平凡無奇的工匠,他們在昔日的「冷宮」裡修復價值連城的的歷代文物,這些被歲月腐蝕的鐘錶、古書畫、青銅器、木器等,在他們的巧手下有了新生命,彷彿時光再現。
原先是一部首次以現代化眼光、生活化手法,揭露北京故宮文物修復師日常的大型紀錄片,2016年初一推出即風靡全中國,無數年輕人更被深深打動,重新思考該如何看待工作與人生,甚至將修復師視為職業選項之一。本書以紀錄片精神為本,再經深度採訪與寫作,收錄更多鏡頭外的故事:12位修復師親身講述其學藝的心路歷程,對工作、對人生的感悟,以及故宮生涯的回顧。
◆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安靜的力量
每日清晨,那道紅色大門緩緩開啟,這群在故宮裡工作的人,像是就此走進了另一個時空,宮外喧囂的世界與他們無關,僅有的只是安靜、專注與超然。在這裡,時間慢了下來,他們用三年磨一把刀,花幾年到幾十年臨摹一幅古畫,將碎成百瓣的青銅器一片片拼回原狀……「走,去慈寧宮。」「我去壽康宮打個水。」修復師們在故宮裡打水、餵貓、騎著電動車去宮外抽菸、在太和殿廣場上騎自行車,這也是他們的日常,在故宮這樣幽深的場域裡,形成一種反差的趣味,也讓他們的人物形象鮮活起來。外人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但他們的手藝已有幾千年的生命,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復舊如舊,工匠精神的真諦
書中更多的是,老一派的手藝人如何帶徒弟、「尊師重道」一詞如何被實踐;文物修復的工作現場,有著什麼樣的氛圍與景色;人們在展覽看到的、傳承了幾百幾千年的文物,如何被保存延續下來……
「我們的社會過分追求聚光燈下的光彩,卻忘了,只有土地裡的根莖足夠深刻,一棵樹才能開出繁茂的花朵。工匠是土地之下,看不見也被忽略的根。」生活在被科技、娛樂包圍的世界,終日被無明和快速腳步追著跑的我們,或多或少變得世俗而空洞。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默默做著一份職業,也許辛苦,也許卑微,也許根本不為人所知:幕後工作者、文字工作者、設計師、編輯,或是在飲食、民生、工業、文化、禮俗等各種領域裡謹守並傳承著傳統工藝的職人們......都能在這些文物修復師身上找到相同的精神,甚至獲得新的力量。
作者簡介:
蕭寒(主編)
紀錄片導演,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畫家,主持人,戲劇製作人。執導作品有《我在故宮修文物》《喜馬拉雅天梯》等,其中《我在故宮修文物》為2016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之一。
綠妖(撰稿)
作家,獲第11屆華語傳媒大獎新人獎提名。曾走訪台灣農村,採訪實錄《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獲「騰訊‧商報華文好書」2016年度評委會特別獎。小說《少女哪吒》被導演李霄峰搬上大銀幕,入圍第19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競賽單元。
嚴明(攝影)
攝影家。70後,安徽定遠人,現居廣州。侯登科紀實攝影獎、法國「才華攝影基金」攝影獎得主。出版有攝影隨筆集《我愛這哭不出來的浪漫》和《大國志》。
陳卓(攝影助理)
80後,生於河南,現居鄭州。2015年中國十佳新銳攝影師,德國歌德學院東亞地區簽約藝術家,作品多次展出於各大美術館與國際藝術博覽會。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感動推薦】
侯孝賢(導演)
蔡舜任(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凌宗魁(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郭建甫(不貳偶劇團長)
洪偉晉(明章榻榻米職人)
李鼎(導演)
姚謙(音樂人)
陳啟川(德川音箱創辦人)
陳明輝(河邊生活創辦人)
「一群深宮大院中的修復師,以數代傳承的手藝智慧,喚醒長年靜置破敗的藝術品及器物,如同推開一扇回溯記憶的窗,讓古老世界的魅力繼續傳唱。」──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蔡舜任
「職人們數十年練就習來的精湛技藝,目的不在於自己的嶄新創作,而是成就了前人所留下的完美殘缺;了解他們的所做,也使我們能進一步與時光溝通。」──不貳偶劇團長 郭建甫
「修復師的工作除了每日修繕文物之外,似乎也是某種『時空旅人』,在專注與熱情的投入下穿梭古今。」──明章榻榻米職人 洪偉晉
名人推薦:【各界感動推薦】
侯孝賢(導演)
蔡舜任(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凌宗魁(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郭建甫(不貳偶劇團長)
洪偉晉(明章榻榻米職人)
李鼎(導演)
姚謙(音樂人)
陳啟川(德川音箱創辦人)
陳明輝(河邊生活創辦人)
「一群深宮大院中的修復師,以數代傳承的手藝智慧,喚醒長年靜置破敗的藝術品及器物,如同推開一扇回溯記憶的窗,讓古老世界的魅力繼續傳唱。」──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蔡舜任
「職人們數十年練就習來的精湛技藝,目的不在於自己的嶄新創作,而是成就了前人所留下的完美殘缺;了解他們的所...
章節試閱
1-1 安靜,讓時間動起來──鐘錶修復師
從神武門進,順著建福宮西牆拐進一個長夾道,穿出去,就到了文保科技部所在的西三所,這是故宮博物院整個工作區唯一設有門禁、須刷卡進入的部門。
西三所與壽康宮只有一牆之隔,這個在很多宮廷劇中屢屢出現的院落,是野史和傳說中清朝冷宮的所在地。因為年久失修,灰瓦紅牆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澤,但是不經意間,棟樑上明代的彩繪得以保留,與清代的明豔繁複相比,它們更為簡約清麗。
小院裡綠植蔥蘢,有木器組史連倉父親種下的棗樹,金石組惲小剛種的君子蘭,漆器組閔俊嶸的漆樹,摹章組沈偉的玉米和茄子,以及清代的杏樹與棗樹。小院也生態豐富,文物部門不加班,五點下班以後,巨大的空間留給了動物,有興許是御貓後代的流浪貓、黃鼠狼、還有木器組收養的各種鳥。每天,青銅器修復師王有亮和摹章高手沈偉自覺地擔當起餵貓職責,連《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劇組人員都知道,想逗貓,可以去摹畫室所在的第四進小院找找看;而木器組屈峰雖貌似委屈地抱怨收留了許多「別人養著養著不要了送給我們,最後慢慢養著養著就成負擔了」的動物,但下班時他不會忘記拎鳥籠回屋,否則「第二天你可能見到的只有幾根毛」。
每年五、六月份,御杏樹上的青杏慢慢變成了甜軟的蜜黃色,年輕人暗暗興奮起來:又可以打杏了。但二○一五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大展,每個組都領有大量修復任務,滿樹的杏子熟了無人採摘,密密麻麻地落了一地,引來黑壓壓的螞蟻。一個清晨,上班前的一刻鐘,木器組的人領頭,辦公室的姑娘拿出了蓋文物的強韌度白紙來接著,工人登上梯子打下來許多黃杏。大家嬉笑著來分,沒趕上的還特意來要。
這是西三所難得的喧聲笑語時刻,隨著八點鐘的到來,這裡像被施了魔法的空間,時間、人聲,都凍結起來。
「靜」,是這裡給人最深的印象。在鐘錶室採訪王津,除了我們的說話聲,就只有自鳴鐘整點報時的鐘鳴,悠揚,悅耳。他的徒弟亓昊楠安靜得彷彿不存在,雖然他明明在房間另一隅修理鐘錶。「靜」,變成一個整體的氣場,人不由自主也靜下來,感覺大聲說話、用力走路都顯得浮躁。那一瞬,你突然明白這裡的人反覆提到的「磨性子」、「靜下心」、「沉住氣」是什麼意思。任何一門宗教都把修靜入定、獲得專注作為入道的途徑,靜者心不妄動,專注已包含身心合一,修道如此,修文物何嘗不如此。
1-2 修文物,是與前任工匠的對話──王津
下班的時候,老師傅不洗手,我們也不敢洗。原先這兒有一個盆架子,每天必須把這個水給打好了,洗手水。差一刻鐘十二點,一打鈴師父洗手,洗完手就下班了。師父先走,我們鎖門、關燈、斷電什麼的,基本就差個五六分鐘再走。肯定師父先走,哪能我們先走,師父關燈鎖門?打水必須得是徒弟打,哪有師父去給你提水去。家裡沒教,就是習慣,覺得就是這樣,一個傳統。也沒人說過。你看亓昊楠早上來得比較早,到這兒把水都打好了,就是這樣。
那會兒師父給你一個活兒,你老幹不出來不成,自己著急,有什麼問題自己先琢磨,實在琢磨不透再說,一般情況下不敢輕易地問,一問,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還不知道,不是招師父說嘛。
基本功包括自己做工具。每天弄點銅絲,粗的細的,銼銷子什麼的,也是練手感,讓你掌握手工工具。現在外面有現成銷子賣,我們還是手工銼,不愛用外邊的。手工的做出來方便,而且也快。銼銷子很容易,打一個鋼貼兒,銼一個斜的,然後一削。現在有用車床削,我覺得還是手工的更好,車床弄這幾下,還得找準,勁大它就彎了,還不如手工快。
你看我們桌上,桌沿加裝一根竹條,就是為了銼東西。
修復鐘錶流程,第一步先做紀錄、照相,拍下原始情況;第二步除塵;下一步拆解;第四步清洗,清洗當中看看有需要修的,需要補的;第五步,修補;然後是組裝,一步步調試,恢復它的部分機能,最後再整體組裝。要一步步的,底層中層上層,最後總體組裝咬合。
宮廷鐘錶都是特製的,恢復演藝功能是最難的,因為它表演功能多,稍微差一點都不成,沒法湊合。有的東西差不多就行了,這鐘錶的東西差一點都不成,本身比較精密,你差一點,你要糊弄它,到最後肯定給你擱這兒了,轉不了。必須從底層開始修,就是精細地一步一步往上,最後出了問題你還好找點,要是說底下就想湊合的話,將來就麻煩了。
難度比較大的,我覺得還是前幾年修的魔術鐘 ,東西不是特別大,六、七十釐米高,但是結構緊密,又表演又變魔術。據說原來提出過修,後來沒修,是趕上文革了還是什麼,又退回庫。聽老師傅說那東西破得比較厲害,時間長了。二○○七年跟荷蘭合作,荷蘭看見它想展覽用,我就給它提出來,修了將近一年。
當時荷蘭也參與修,他們修的是比較簡單的,幾個小的,我們這個魔術人鐘他們沒參與。一開始也想修,小道消息是他們想請俄羅斯專家修,但俄羅斯人開價比較高。而且那會兒也沒決定讓他們修,因為這種複雜鐘錶很稀少,他們只拿走幾件小東西,像升降塔鐘,故宮升降塔挺多的;魔術鐘有代表性,我覺得應該咱們自己修。
它一共有七套傳動裝置,走時一套,音樂一套,鳥叫一套,開門一套,底下連動變魔術一套……每一套,都有自己的運轉模式,這七套還有一個連接,不能說這門沒開就開始變魔術,應該是門打開同時變魔術;開這個碗,出什麼樣的球;什麼情況下,中間碗一開,小鳥飛出來;都是要有時間連動性,錯一個都不行。
開始修時,也沒有圖紙,一步步拆下來一大片東西,拆得挺散的。發條不行了,配幾盤發條;表演的小鳥什麼的,裡面都壞了,有的桿都是彎折的,接起來;小鳥交換的氣囊全糟了,蟲子打爛了,從荷蘭買皮子,重新糊。當時咱們還沒有這麼薄的皮子;裡面那些小氣門都是重新做的。
調試最費工夫。這麼點小地方裡有四個東西在互相變,這個起來那個上來,差一點就互相打起來,一打架就卡那兒出不來了。還不敢輕易下手,不是說覺得不合適就調,動錯一點,將來恢復起來更難,所以必須看準了,才能調試。
整個修復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沒有修不下去的時候,就是難點,就是慢,一點一點琢磨,時間長了,性子也就磨出來了,你越急它越不轉,以前師父說急了就別幹,否則幹有可能還出婁子。上周邊轉轉,安安心,接著幹。所以在這裡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坐不住的人幹這個比較困難。時間長了,要是喜歡,再急的性格也能磨出來。
1-1 安靜,讓時間動起來──鐘錶修復師
從神武門進,順著建福宮西牆拐進一個長夾道,穿出去,就到了文保科技部所在的西三所,這是故宮博物院整個工作區唯一設有門禁、須刷卡進入的部門。
西三所與壽康宮只有一牆之隔,這個在很多宮廷劇中屢屢出現的院落,是野史和傳說中清朝冷宮的所在地。因為年久失修,灰瓦紅牆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澤,但是不經意間,棟樑上明代的彩繪得以保留,與清代的明豔繁複相比,它們更為簡約清麗。
小院裡綠植蔥蘢,有木器組史連倉父親種下的棗樹,金石組惲小剛種的君子蘭,漆器組閔俊嶸的漆樹,摹章組沈偉的玉...
推薦序
專注在當下
口述/廖慶松(《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剪接指導) 記錄/巫芷紜
「工匠精神」是什麼?最近幾年很多人在討論。可能是冥冥中的安排,前陣子,導演蕭寒打電話問我能不能剪《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電影版,一聊之下,知道這部片是紀錄一群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們也趁導演來台灣參加兩岸電影節,見面談下這次的合作。
當時有一位剪接師馮章順已經把片子初剪完成,我看過後覺得可以再修改,就約好時間一起進行。我和他就像夥伴一樣,花了一整個禮拜從頭到尾慢慢看、慢慢剪(主要是他操作)。原本的紀錄片共三集,用了大量旁白跟很有氣勢的配樂,企圖營造宏偉的氣氛,但要改編成電影版,我認為應該還原到「人」的本身,以及那種樸素的情感。因此,電影版改變的就是敘事型態,回歸為較文雅、就事論事的調性;拿掉旁白,讓修復師自己說話,表達他們的工作與生活,讓觀眾去接近他們;音樂也只配上簡單的鋼琴曲,比較細膩、不誇張。
電影在二○一七年休士頓國際電影節獲得「紀錄片評委會特別雷米獎」,導演和劇組都很開心。在剪接上,其實我也只是將它拉回「人」的層次,世界性地看這部片,畢竟,有這樣一群人不為名利,願意花幾十年從事修復工作,每天固定做同樣的事,這才是可貴之處,也正是我希望強調的內在精神。
修文物也是修行,做任何事都一樣。就像我剪片,剪到最後其實是片子在考驗我能完美到什麼程度、把自己磨練到什麼境界,磨練得愈精深,愈能把片子看清楚。所以,片子剪得好壞,事關剪接它的人的所有狀態;而修復師修文物,也在修人品,修到最後變成他身體的一部分,包括他交付在上面的專注、敬業和堅持。我對電影裡的幾個畫面印象非常深刻:一個大型銅鐘作品在修復完成後,叮叮噹噹敲鐘的畫面,我都看傻了;一位修復師談他和文物相處的過程,那幾乎已到了哲學層次──他說他們其實是被文物教育著。
我有打坐的習慣。打坐會讓人完全平靜,專注在呼吸,腦中雜亂的思考慢慢沒有了,就像五彩的螢幕,慢慢一點一點擦去,最後只剩空白,這就是「空無」的境界。「空無」能讓人客觀地看事情,當你腦中沒有那些形形色色,看事情時就如禪所說的「如實照見」,像照鏡子一樣,能客觀顯示出你看的客體,沒有你自己加上的、主觀的、轉型的詮釋。受過這種訓練的人,因為思緒裡沒有夾雜太多的私人利益與情感,判斷事情會相對準確。禪裡常說,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當下,這就是「空」的概念。「空」的時候沒有自我,就不會去解釋一些與自己有利益的關係。回頭看那些文物修復師,他們某些人就是這樣。他們的臉有一種安靜、乾淨的氣質,人品端正、簡單不複雜,例如鐘錶修復師王津師傅,就是那樣平平靜靜的,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工作上的歷練。
透過他們,我確實也會想到自己做剪接幾十年來的人生。我從年輕時就選擇做為剪接師,期間歷經電影的沉寂,一直到現在,整個過程就像在修行。最初當然是喜歡電影才會入行,而且想表現、愛表現,但到後來我才發現,並不是想表現就可以做得好。我跟那些修復師的心態類似,最終就是想創作出這作品最完美的一面,當然,因為有導演的存在,我也需要透過作品和導演作深度的溝通與了解。對我來說,導演像生母,我像奶媽或養母,就算這樣,也不能因為我們創造了它,就可以要它變成我們想像的那樣;不是我認為它應該變成什麼,而是應該由它來告訴我,它應該是什麼樣子。最重要的是,還原這片子本身既有的樣貌與內在。
我會修禪打坐,或許是因為我需要一個更客觀的心態去穿透片子應該有的樣貌。很多次經驗可以證明,當我們很自我的時候,以神的角度、以造物主的角度去看片子,好像自己是創造它的人的時候,通常我們是被這影片修理的。這個自我常做出錯誤的判斷,後來才發現影片根本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以工匠精神來說,你要學的是怎麼跟你面對的東西溝通,怎麼去了解它,怎麼讓它來和你對話。電影的剪接也一樣,當我跟它做了非常深度的溝通以後,也許在某種情形下,它會告訴我它應該是什麼樣貌,我照那個樣貌把它完成就好了。
我在這群文物修復師身上,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職人。他們從年輕時就進故宮做修復工作,薪水不高,工時也長,幾十年如一日;他們在磨練的過程中學會放下自我,沒有一直想著「我」要如何、「我」要得到什麼,只是專心做好眼前的事。
如果要為他們的故事下一個註解,我想「專注」是所有動力的開始、最重要的起步動作。台灣也有很多像這樣的職人,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一些和台灣人很像的身影。專注在當下,透過心與手的磨練,透過性格上、動作上的相似,到最後就會達到和他們一樣的狀態,而這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
專注在當下
口述/廖慶松(《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剪接指導) 記錄/巫芷紜
「工匠精神」是什麼?最近幾年很多人在討論。可能是冥冥中的安排,前陣子,導演蕭寒打電話問我能不能剪《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電影版,一聊之下,知道這部片是紀錄一群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們也趁導演來台灣參加兩岸電影節,見面談下這次的合作。
當時有一位剪接師馮章順已經把片子初剪完成,我看過後覺得可以再修改,就約好時間一起進行。我和他就像夥伴一樣,花了一整個禮拜從頭到尾慢慢看、慢慢剪(主要是他操作)。原本的紀錄片共三...
目錄
序/擇一事,終一生 蕭寒
推薦序/專注在當下 廖慶松
壹、鐘錶室
1-1 安靜,讓時間動起來──鐘錶修復師
1-2 修文物,是與前任工匠的對話──王津
貳、銅器室
2-1 恢復原貌,千年風華再現──銅器修復師
2-2 我修的文物,我都喜愛──王有亮
2-3 永遠保有敬畏心──惲小剛
參、裱畫室
3-1 為古畫如履薄冰──裱畫修復師
3-2 磨刀刮紙就是磨你的性子──單嘉玖
3-3 看一個人水準高低看他打的糨──徐建華
3-4 磨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磨你的性子──楊澤華
肆、摹畫室
4-1 生命濃縮於方寸之間──臨摹師、摹章師
4-2 個性都收起來,完全按古畫走──郭文林
4-3 利益是暫時的,傳承是恆久的──巨建偉
4-4 規矩的第一條就是要守住寂寞──沈偉
伍、木器室
5-1 反覆琢磨,為傳統延續生命──木器修復師
5-2 木工來源於生活,也接近生活──史連倉
5-3 文物的價值不在於修復,而是傳承──屈峰
陸、漆器室
6-1 格物致知,尋得安身立命之所在──漆器修復師
6-2 希望我做的器物能傳給下一代──閔俊嶸
尾聲
跋
序/擇一事,終一生 蕭寒
推薦序/專注在當下 廖慶松
壹、鐘錶室
1-1 安靜,讓時間動起來──鐘錶修復師
1-2 修文物,是與前任工匠的對話──王津
貳、銅器室
2-1 恢復原貌,千年風華再現──銅器修復師
2-2 我修的文物,我都喜愛──王有亮
2-3 永遠保有敬畏心──惲小剛
參、裱畫室
3-1 為古畫如履薄冰──裱畫修復師
3-2 磨刀刮紙就是磨你的性子──單嘉玖
3-3 看一個人水準高低看他打的糨──徐建華
3-4 磨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磨你的性子──楊澤華
肆、摹畫室
4-1 生命濃縮於方寸之間──臨摹師、摹章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