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若吉竹伸介時代如何轉了彎AI世界生存法則成為企劃人棒球統計學LiveABC佛教讀冊選讀我們的勞力事東立新番失智失語孤獨死哈佛媽媽這輩子賺多少才夠
放入購物車

2020中國與美國終須一戰:當中國的復興之路遇上美國的重返亞洲(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YST(海天)

出版社:如果出版

出版日期:2014-07-19

ISBN/ISSN:978986600659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08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各國鷹派人士相繼掌權,亞洲軍事衝突倒數計時!

中、美兩國劍拔弩張,已進入真正的備戰狀態!
歐巴馬在國會宣示絕不會讓美國當老二,並囤積數量驚人的精準制導炸彈;
習近平強調解放軍的要務是「能打仗,打勝仗」;日本使盡渾身解數要通過「集體自衛權」;
加上越南排華暴動、南海問題持續升溫、各國鷹派人物全面得勢,這一切都是戰爭爆發的前兆。

瀏覽人次累計超過三千萬、超人氣部落格「YST2000的網誌」
──部落客YST首度公開出書!

中美兩國檯面下的勾心鬥角,正是為了爭奪亞洲主導權!
亞洲目前的問題,在於沒有絕對的強權。
中美兩國的明爭暗鬥和持續角力,不僅讓亞洲其他國家不知靠向何方,更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
各國的觀望和搖擺,造成了混沌不明的亞洲局勢,更讓世界長期陷入不平靜的狀態。

亞洲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區,亞洲的霸主就是世界霸主
中、美之戰的開端,必然是代理人戰爭,之後的戲碼則是,美國何時要跳下來以救世主之姿收拾殘局。
但是,美國的軍事力量足以制衡中國嗎?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東海或南海發生戰爭,美國有把握打贏嗎?台海發生戰爭,台灣島可以守幾天?

美國願意與崛起的中國分享亞洲權力?
還是聯合亞洲「恐中」國家,把中國打回三十年前?
本書提供全新的戰略分析,直指中美戰略平衡改變的關鍵,在於中國成功發展出「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海面船隻」的高科技作戰系統,導致美國傲視全球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將無法稱霸世界,而其亞洲戰略更因此從第一島鏈,直接退到第三島鏈。
作者大膽預測, 2020年以前,美國若不能製造事端與中國開戰,將喪失先機,就此退出亞洲,讓出世界霸主的寶座!

未來十年的亞洲局勢,將決定新的世界霸主究竟是誰?



作者簡介:

YST,又名海天,知名網路評論家,評論主題為國內外政經時事,以及戰略、軍事議題。其主持的「YST2000的網誌」,以及「天下縱橫談」皆為UDN的超高人氣部落格,十年來累積訪客超過三千萬人次,平均每日流量超過八千人次。

理工背景的YST,祖籍貴州貴陽,成長於台灣,留學於美國,曾任大學教授和工程師。YST文字辛辣,富批判性,分析形勢邏輯嚴密,論述清晰,尤其擅長把艱深的政治、經濟或軍事科技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手法轉變成平易近人的故事,使讀者豁然明瞭、融會貫通。





章節試閱
第七章第十八節 「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海面船隻」對於政治上的深遠影響

亞洲的戰略平衡被打破

  「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水面船隻」徹頭徹尾地改變了傳統海上作戰的方式,產生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這個「遠程作戰體系」不但改變了戰略,也打破了東西方的戰略平衡,回歸到古老的地緣政治。

  西方因為擁有強大的海軍,所以發展的戰略是「以海制陸」,其理論基礎是全球七○%的人口與工業都在距離海岸五百公里之內,也是航空母艦的打擊範圍之內。

  中國大陸研發的「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水面船隻」代表的戰略思想正好相反,是「以陸制海」,...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YST是隱姓埋名的網路作家,自小在台灣接受傳統的教育,長大後庸庸碌碌為生活辛勞,過的是再普通也不過的日子,沒有什麼顯赫的履歷可以自吹自擂。如果不是一九九七年的香港回歸,如果不是因為二○○○年的台灣大選,如果不是國際網路開始流行,作者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寫政治評論的文章,更沒有想到會出書暢談國際政治。

  國際網路是人類文明最偉大、影響最深遠的發明,它傳達文字、圖片、聲音、影片,幾乎無所不能,它非常安全、超級快速,而且無遠弗屆,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它使像YST這樣的小人物也能成為作家,能...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中美的消長
導言
第一節 影響中美實力最深遠的事件:金融海嘯
第二節 西方價值基礎的崩潰
第三節 美國實力的消退
第四節 中國崛起難以阻擋
第五節 美國準備用戰爭化解經濟危機

第二章 經濟問題
導言
第一節 美元正面臨崩潰邊緣嗎?
第二節 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的訛詐與吹噓
第三節 美國財政的雙赤字
第四節 美國應對雙赤字的旁門左道
第五節 美國的財政懸崖
第六節 中國解決美元霸權的方法
結論

第三章 中美博弈
導言
第一節 美國的盛極而衰
第二節 美國政治操作的精髓
第三節 島國悲哀與和諧...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