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讀首詩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
放入購物車

律師教你能攻能守的回話術:遇到棘手、尷尬問題的六種回話技巧(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木山泰嗣|譯者:葉廷昭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3-11

ISBN/ISSN:978986359095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24

書況:普通

備註:有畫線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戰勝無數辯駁場合的知名律師親自教授!

面對咄咄逼人的質詢,選擇意氣之爭?還是迂迴進擊?
一本最具實用性與即戰力的辯論術,
告訴你如何以不傷和氣的回應方式,讓對方心悅臣服!


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 王介安
亞洲第一激勵達人 鄭匡宇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劉必榮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知名廣播主持人 謝文憲
────激勵專家一致好評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臨危不亂最佳辯論技巧:

1. 暫不表態──改以疑問反擊!
2. 情況不利──立刻改變話題!
3. 不正面回應──暫時靜觀其變!
4. 指出問題點──帶給對方壓力!
5. 表達自身意見的優點!
6. 出示證據逼對方信服!

如果上司跟你說:「你腦袋有洞喔?現在這種廣告不流行了啦!」
如果客戶打電話來投訴:「新聞報導說,你們公司洩漏了客戶情報是吧?洩漏多少件了?」
如果親友每次見面都說:「你的同學都結婚生子了,你看了都不會羨慕嗎?幾時吃你的喜酒?」
遇到上面這樣的狀況,若是呆住或一股怒氣開口罵人,下場只會更慘。

不論是公司會議、處理顧客的質問或客訴、社群網路上的批判或質疑、和周遭親友對話等等,有時候難免遇到對方情緒性的問話,如果自己又跟著感情用事的回應,很容易造成關係緊張。

身為律師的作者,對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棘手和尷尬的問題都有一套化解的回話技巧。本書以六大回話要點切入,搭配各種生活情境,簡短分析對話間的攻防戰術,讓你下次遇到上司突然的詰問、客戶無緣無故的抱怨、親友惹人厭煩的隱私問題,都能在回話中不著痕跡爭取到回話的思考時間,保住自己的面子也能給對方臺階下。

本書特色:

1. 針對與人互動沒自信的讀者,提供培養說話勇氣的方式。
2. 身處在不利於己的狀態下,如何表達才能反敗為勝,逆轉劣勢。
3. 貼近生活的情境設定,讓人知道如何見招拆招。

作者簡介:

木山泰嗣

橫濱出身,職業為律師。畢業於上智大學法學部,隸屬東京內的鳥飼綜合法律事務所,專長為稅務訴訟和稅務相關的法律問題,負責的主要案件有員工認購選擇權稅務訴訟(在最高法院第三小法庭逆轉獲勝)。兼任青山學院大學法科研究所的客座教授(租稅法實習),以及上智大學法科研究所的「文章研討班」講師。著作有《律師的終極文章術》、《如何寫出更有條理的文章》、《法律文章的效率閱讀方式》、《最強的法律學習筆記術》等等。

「化繁為簡」和「永不放棄」為其座右銘。

譯者簡介:

葉廷昭

文藻外語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讀者好評推薦

裡面舉了很多實例,合理的論點和精準的目的,方法很實用也很仔細,對我這種常在溝通上吃苦頭的人來說,的確有必要特地學起來。──日本讀者 FUDON

這本書讀了之後,關於回話技術部分讓人驚訝,將執行度和實用性全都寫出來了,我想作者能寫這種內容也不是一朝一夕,是自身體驗得來的。連道理人人都懂,只差能不能行動這點,也都考量到。而作者提到回話最厲害的秘訣在於「不正面回應」這點更是讓人認同。──日本讀者 kazuwo

沒有專業術語,有的就是工作和日常生活常會遇到的情況,還把應對的方式都寫出來了,很容...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反駁技術1

暫不表態,改以疑問反擊

◎重點

  不是每件事都得硬碰硬,好比優秀的職棒打者,常會打一些界外球靜觀其變。這樣有機會造成投手失誤,或是賺到四壞球保送。

  同樣的,暫不表述自己的意見,用疑問來回敬對方也是個辦法。有時候對方可能會回敬很犀利的答覆,但被問倒的可能性也相對提高了。

  持續提問的用意是靜觀其變,不是等待對方自亂陣腳。對方自亂陣腳固然可喜,如果沒有這麼幸運,你也可以趁對方回答問題時,整理自己的思路。

1 提出外行的問題

  「這是什麼意思?」「請教一下,這到底是什麼啊?」

  ...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前言 獻給口才不佳、對談話技巧沒信心的讀者
序 遇到難以反駁的狀況時,有沒有可以馬上應用的技巧?
反駁的技術○1暫不表態,改以疑問反擊
1 提出外行的問題
2 請對方畫圖
3 請對方下達定義
4 詢問成功的例子
5 窮追猛打對方的弱點
6 不斷詢問細節

反駁的技術○2情況不利時,記得改變話題
1 整理問題點
2 (可能陷入劣勢時)改變話題
3 迴避無關緊要的話題(與主題無關的議論)
4 要營造對自己有利的問題點(爭議點)
5 告訴對方,你沒有回答的義務
6 告訴對方為何我們無法回答

反駁的技術○3先觀察情況,不要急於回...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