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放入購物車

蛋白質的一生(改版):認識生命科學的第一本書(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永田和宏|譯者:陳嫺若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01-1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24

書況:普通

備註:書封內略有黃斑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你知道──
膠原蛋白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蛋白質?
骨骼和酵素也是蛋白質的一種?
蛋白質傳遞訊息錯誤會導致基因突變?
很多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或狂牛症,其實與蛋白質病變有關?
想更了解人體與生命科學的奧秘,就從認識蛋白質開始吧!


聽到「蛋白質」這個詞,一般人首先會聯想到的,應該是雞蛋、豆腐、牛奶或肉類等食物中所含的營養吧?或許還有讀者會聯想到現在市面上大力宣傳,有神奇「美膚效果」的膠原蛋白。
  
不過,蛋白質不僅是人類生存的重要食物營養,在維持「生命」的各種活動時,也是極端重要的工作者。比如,在人體進行新陳代謝時,如果沒有酵素做為觸媒,很多代謝反應無法正常進行,而酵素也是一種蛋白質。
  
此外,人體的各種疾病也都多多少少與蛋白質相關。有時候,是缺乏生命活動中所必須的蛋白質,或是蛋白質發生異常,而使得正常的生命活動無法繼續;有些時候,異常蛋白質累積,會像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症或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如狂牛症)一樣,損害我們的神經細胞,造成神經病變。毋庸置疑地,蛋白質是我們生命活動中的主角。
  
本書作者將蛋白質的合成比擬成人的出生、蛋白質的摺疊就如同人的成長,也會像青少年走上歹路一樣而產生變性凝集、蛋白質內部也有明信片和包裹式的不同運輸體系、成熟之後也會邁向死亡(自噬或分解),甚至蛋白質也有其一套品質管理的機制等,精妙的譬喻和簡明扼要的說明讓人能輕鬆了解人體中蛋白質的重要性和運作方式,是了解生命科學應該一讀的最佳入門!

作者簡介:

永田和宏

京都產業大學綜合生命科學部教授・學部長、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專攻細胞生物學,曾任日本細胞生物學會會長;同時並以「歌人」身分活躍於日本文藝界,歌集曾多次獲獎。2009年並獲頒專門獎勵日本傑出學者、文學作家、運動員等的紫綬褒章。

譯者簡介:

陳嫺若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從事日文翻譯、編輯多年。目前為自由譯者。



章節試閱
〈前言〉細胞中的工作者,蛋白質

聽到「蛋白質」這個詞,你首先會聯想到什麼?或許很多人會連想到,它是牛奶、牛肉、豆腐等食品裡含有的營養,或者也有讀者會想到世面大力宣傳,具有「美膚效果」的膠原蛋白。

不過,並不是只有牛肉和大豆含有蛋白質,我們人體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是水分,固體成分約有百分之二十是蛋白質。構成我們身體的蛋白質,由二十種胺基酸排成一列,而非分枝衍生而成的。我們從食品從攝取的蛋白質,會分解成它的構成要素──胺基酸,然後再讓胺基酸連結起來,產生蛋白質。這個循環本身就是生命活動的根本,而蛋白質...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分享科學進步的樂趣──我讀《蛋白質的一生》

林正焜

商周出版社的黃靖卉總編輯,告訴我日本有一本科普書籍,二○○八年出版後蟬聯紀伊國屋不分類銷售排行榜前三十名好幾個月,指的就是本書。科普書進入不分類排行榜,代表的是日本科普的質與量都有傲人的成就,對長期耽於閱讀這類書籍的我而言,不禁欣羨不已。

科普市場反映的是一國的科技水準和國民的科學素養。經過多年的深耕易耨,日本的科學發展有目共睹,他們的成就絕非僥倖。本書能高掛排行榜,一方面固然是由於日本人熱切追求新知的讀書品味,另一方面,當然就是書的內容新穎有...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專文〉分享科學進步的樂趣──我讀《蛋白質的一生》  林正焜醫師
前言 細胞中的工作者──蛋白質

第一章 蛋白質居住的世界:細胞這個小宇宙
常見的蛋白質/蛋白質的元素「胺基酸」/一條「鏈」/種類數算不盡的蛋白質/骨骼、酵素也是蛋白質/專業的蛋白質/細胞生物學/細胞的條件/生物體的階層結構/動物、植物都有/細胞的構造/製造蛋白質的內質網/粒線體/共生細菌變成粒線體/細胞的進化/共生關係的建立/DNA是什麼/DNA的訊息量/一切都是為了蛋白質

第二章 誕生:解讀遺傳密碼
雙螺旋模板的衝擊/在DNA的密碼...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