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粒冬季暢銷5折起村上春樹手機成癮ASD與ADHD悲傷是頭大象銀髮川柳讀冊選讀百年孤寂張忠謀深夜食堂魚夫榮格TeamTaiwan梅克爾
暫不供貨

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李志銘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04-30

ISBN/ISSN:9789570841565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44

書況:良好

備註:書底紅線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連續兩屆金鼎獎得主 李志銘
重訪台北的老聲音,台灣的老聲音
最新力作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 專文導讀

台中市古典音樂台主持人 吳家恆
廣播人兼作家 馬世芳 誠摯推薦

「聲音確實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能使人安心,也能讓人焦慮。」
有誰記得螢橋河畔「露天歌場」水岸歌聲?一曲〈月夜愁〉是否迄今卻仍歌詠著台北三線路夜晚之迷人所在?至於那些城市深晚未歸人歌唱「今天不回家」的迷離身影,亦深情見證北投「那卡西」夜晚,流淌著比白天更多的浪漫。
金鼎獎得主李志銘,不僅爬梳台灣文化風景,也書寫城市聲景,用不同角度喚醒台灣走過的豐富歲月。

這部聚焦台北記憶與聲景之作,談城市印象也談聲音與地方的關連,城裡城外的聲音記憶,耳熟能詳的樂曲,帶出台灣早期的地方縮影,另一方面也將城市自農村到工業的快速發展,運輸工具日益便捷,南來北往的印記,藉由一些古調樂曲呈現。李志銘也探詢城市生態的轉變,試圖喚醒城市擁有過的大自然印記,在書中回顧台灣音樂史上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名字:舉凡日治時代鄧雨賢、江文也,乃至戰後初期文夏、洪一峰、紀露霞與鳳飛飛,並試圖以聲音景觀(Soundscape)解讀,有如戰後台灣城市文化史,別有一番風味。

眾聲喧嘩的二十一世紀,環境迫使人們聽聞的聲響是如此過度地嘈雜不堪,那些隱蔽於寂靜當中等待著人們去覺察的被隱藏的聲音,充滿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作者簡介: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著作《半世紀舊書回味》曾獲2005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裝幀時代》獲2011年金鼎獎,《裝幀台灣》也獲2012年金鼎獎。目前專事寫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1976年出生的李志銘,以對歷史的爬梳、社會學的趣味,以及文學的感性,兼以自身的記憶,寫出了許多早已消散、被遺忘的台灣音景(soundscape)。他的文字很安靜,讓我想起徐四金筆下沒有氣味的香水師葛奴乙,充滿對聲音和過往的愛戀。他能寫出許多聲音,但自己的聲音卻不喧鬧。正由於敘述並不張揚,讀者自身對聲音的記憶,也就一點一滴慢慢浮現出來,成為了這本書閱讀經驗的一部份。

──台中市古典音樂台主持人 吳家恆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再會三重埔 李志銘

每座城市或地方都各自承受著一種歷史宿命,而這種宿命幾乎完全決定了它的空間特色。

三重埔,我的出生地,一部幾乎被時間遺忘的戰後台灣歌謠文化工業城市史。

起自五○年代以降,那是台灣剛藉美援站穩腳步並摸索著靠加工業帶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年頭。當時島內物資匱乏、生活普遍困頓,許多待在家鄉沒有出路的農家子弟與鄉村女孩紛紛來到大城市裡找工作,甚至不乏繼承祖產者在南部賣了田地帶著妻小前來討生活。這些從中南部先來後到的城鄉移民,每個人都懷有無窮的夢想與決心,彷彿天生帶有趨光性的蟲兒無法抵擋微光希...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聆聽城市的身世/畢恆達(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志銘還在台大城鄉所就讀的時候,我已知他除了是喜歡逛二手書店的書迷之外,也是會蒐藏黑膠唱片的古典音樂迷。等他陸續出版了《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這三本得獎好書後,我知道寫本古典音樂書只是遲早的事,但沒想到他在《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不只談古典音樂也論流行歌曲,不僅涉及音樂更關心城市中的音景。台灣不乏有作者寫古典、寫爵士、寫流行、寫搖滾,但是連結音樂與聲音/音景的作者卻極為罕見。這本書也就清楚凸顯志銘...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語 吳家恆
推薦序 聆聽城市的身世 畢恆達
第一篇 序曲
 寂靜之城
第二篇 城市印象──聲音的地方
 再會三重埔
 晝夜邊境
  一曲〈月夜愁〉歌詠台北三線路迷醉之夜
  城內城外,兩個不同世界
  城市深晚未歸人的迷離身影:從〈台北上午零時〉到〈今天不回家〉
  北投「那卡西」夜晚流淌著比白天更多的浪漫
 聲音如何以城市(地方)命名
 驚雷與威權之聲
 聽見遠方有戰爭:從《一八一二序曲》到「八二三炮戰」
 空襲警報:關乎噪音轟炸的聽覺記憶
 城市鐘聲何處尋
第三篇 城市晃蕩──聲音的速度...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