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放入購物車

我的國家:土耳其的憂鬱與瘋狂(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艾婕.泰梅爾古蘭|譯者:紀耀凱、黃楷君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1-30

ISBN/ISSN:978986936636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60

書況:良好

備註:書底紅線劃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一位過去曾因批評政府遭到革職的記者,選擇不再沉默、堅持信念。
坦然凝視土耳其的過去、現在、未來,剖析土耳其複雜的前世今生。


2016年7月15日,一場短暫的軍事政變落幕,
土耳其人民紛紛走上街頭、揮舞國旗,捍衛他們引以為傲的「民主」。
這究竟是民主自由的勝利,還是總統艾爾多安政權的勝利?

土耳其是個地跨歐亞大陸的國家,不僅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地,更位居重要的戰略地位。歷史上走過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的輝煌,邁入今日現代、西化的土耳其共和國。這樣矛盾的多元特質,更是旅人眼中的迷人國度。

然而這座「介於東方和西方之間」、「介於亞洲和歐洲之間」、「介於伊斯蘭和世俗西方之間」的橋樑,複雜的文化、族群歷史一直以來都是土耳其不得不面對的矛盾。近年來這個不穩定的位置,使得阿拉伯之春,敘利亞內戰,ISIS的崛起等等衝突均對土耳其造成影響,形成緊張的局勢。

「當一個人對外國人解釋自己的國家充滿著煩惱、總是遭遇不幸且問題重重時,內心會燃起一種道德的焦慮感。其實這是必要的,這份道德感並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不背棄真相和不公,為了呈現出完整的事實。」

質問何謂民主,揭露土耳其執政黨用口號粉飾的甜蜜糖衣
土耳其向來是伊斯蘭國家成功民主化與現代化的象徵。但近年針對意見自由的掌控越來越緊縮,從2013年的「蓋齊公園抗爭事件(Gezi park protest)」開始,這場蔓延到土耳其上百個城市的大規模抗議運動,遭到總統的冷漠處理;2015年年底曾獲「無國界記者」獎的土耳其共和報總編輯鄧達爾(Can Dundar),與安卡拉分社負責人莒內(Erdem Gul),因揭露土國情報單位秘密運送武器給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叛軍,而遭總統親令監禁起訴,罪名是「這些報社通敵叛國」;接著是7月15日的軍事政變,在政變迅速獲得鎮壓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在事後展開全國大整肅,宣佈為期3個月的緊急狀態,拘捕大批軍人,警察及政界人士,甚至要求多個教育機構關閉,並試圖拘禁那些支持葛蘭理念的學者,加上想修憲擴大總統權力的舉動……無一不顯示艾爾多安正試圖帶領土耳其走向一個新的未來,所謂的「強人政治」。

如今,政變後艾爾多安反而得到了「捍衛民主」的人民支持。街頭上揮舞著國旗所高呼的民主,與2013年蓋齊公園裡人們所爭取的究竟是不是同一個訴求?

土耳其記者親身檢視、反思,從歷史、政治、族群等面向,剖析這塊她再熟悉不過的土地
作者艾婕.泰梅爾古蘭是一位知名的土耳其小說家兼政治專欄作家,過去在報社任職記者的她,因為批評政府而遭到革職。在這動盪的局勢中,她從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裡是什麼地方?」開始,帶領讀者認識這個她「所愛的國家」。利用她熟悉的報導撰寫方式,從一個個的事件去討論現象,甚至透過歷史照片點題,反映出土耳其不可思議和荒謬的社會文化表象。生動描寫這個近乎精神分裂的國家,如何搖擺在集權與開放之間、渴望與歐盟接軌卻拒絕和人民溝通,更試著分析諸多複雜現況,試圖勾勒出一個未來的土耳其。

「這個國家到底會變成怎麼樣!」
這句話雖然看起來像問句,但在土耳其文中卻是以一種強調憂愁煩惱的感嘆來作結。正是土耳其當下的寫照。

作者簡介:

艾婕.泰梅爾古蘭Ece Temelkuran

擅長紀實報導,風格犀利,經常觸動當局敏感神經,是土耳其最受歡迎的政治專欄作家。文章常見於英國衛報、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柏林人報、法國世界報等一線媒體。她住過黎巴嫩、突尼西亞等國,小說與紀實報導均處理高度受爭議的庫德族與亞美尼亞衝突、女權意識等,被多次選為「最多讀者的記者」、「前十大重要社交媒體人」。此外,她也出版了十數本調查報導書,並於2008 年榮獲土耳其人權協會頒發艾雪.札拉寇盧自由思想獎。

艾婕與許多文人相同,為了不觸及危險議題,她後期多半出版小說。但多年的記者訓練讓她明白寫作不可能永遠避開自己的國家,也養成了抽絲剝繭、直指病灶的習慣。

譯者簡介:

紀耀凱

國立政治大學土耳其語文學系畢,伊斯坦堡海峽大學翻譯學碩士。擔任過政大土語系講師,喜歡探索土耳其的任何一切,從事土耳其語言和文化研究已十餘年。現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專攻土耳其語語言教學、土耳其語課程設計、外語學習與身份認同、第二語言習得、土耳其語言政策和境內庫德族的語言受教權。

黃楷君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大學時期在埃及晃蕩過十個月,因此對語言的力量深信不疑,熱愛以文字、影像感受世界與自我。現為自由編譯。

e-mail: kaichunhg289@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這是一本精彩的書,以迷人又驚人的觀點解釋土耳其為何正走向一個專制獨裁的國家。它呈現出作者對這個發展在各個生活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中,引人入勝又親密私人的感受。」

──派崔克.柯伯恩(Patrick Cockburn),《伊斯蘭國》作者

「艾婕.泰梅爾古蘭是一位著名的土耳其記者,她因為批評艾爾多安政權而遭到革職。她描寫祖國的動盪,闡明橫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所面臨的特殊問題,人們試圖了解自身的內部矛盾……透過一篇篇激昂熱血又帶有詩意的文章,反映出土耳其以及土耳其人民被迫生活在複雜情緒的現況。」

──《出版者周...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雙重涵義/螢幕的觀看:土耳其的新聞時間

沖完澡,準備好早餐,電視上的晨間新聞正要開始,但是只打開電視是不夠的,旁邊還得放一台智慧型手機或是電腦才行。唯有這樣,我們才能解開電視播送的密碼。賓果!我爸打電話來了。

-艾婕?

-爸?

-「Hashtag」是什麼意思?

-電話按鍵裡不是有一個井字號嗎?那個就叫做「hashtag」,如果你想要閱讀跟某個議題有關的所有推文,你就打一個井字號,然後寫上主題……你跟我說你想要找什麼吧!

-啊,懂了,懂了!沒事。

電話就這樣像平常一樣「嘟」地掛掉了!問題不在於他已經高齡七十四歲...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引言

昨日……

「這裡是土耳其!」

無論任何時候在土耳其最常會用到的話就是這句,這句話通常用於表示處在一種難以理解的荒謬狀況或事件。不論是在伴隨嘲諷的微笑中,或是根本無話可說的情況下,都能用這句話來詮釋,儼然是種全民共識。舉例來說,一輛遲來的救護車若是撞死了正在等待救援的傷患,這時你們就可以用一種戲劇性的口吻說:

「這裡是土耳其!」

同樣地,如果你們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一個把腳伸到窗外開車的司機,並且尚未造成明顯的傷亡的話,你們也可以笑著說:

「這裡是土耳其!」

可是你要注意!如果你和某人正在伊斯坦...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引言
昨日
今日
明日

昨日
遺忘的開始
冷漠是如何學到的?
孤兒、父親與仇恨
「我們將培養出一個那樣的世代,只是……」
是法西斯嗎,還是純粹的復仇?
土耳其凌亂的相簿

今日/早晨
一宗「無人策劃的」女性謀殺案
「他們」和「我們」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時刻
社會計畫最血淋淋的前線
雙重涵義/螢幕的觀看:土耳其的新聞時間
那個混蛋!
城市中的灰色痕跡:用虛無證明存在
令人陶醉的庸俗
「零問題」政策下的孩童:適合利用的與不適合利用的
「老百姓」的烤肉丸打死了馬克白
勝利手勢的兩種相反意...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