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放入購物車

Google時代驚人的整理術:這些事等孩子長大再學,就太晚了!(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李惠星|譯者:吳敏琪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11-02-24

ISBN/ISSN:978986130183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88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這些事等孩子長大再學就太晚了!
Google時代父母一定要提早教的45種實用整理術!
讓孩子在生活與遊戲中學習物品整理、思考整理、時間管理的技巧,
在整理與自理中培養專注力,激發優質的潛能!


【內容簡介】
Google網站的出現,讓早已進入數位時代的人們,能更有效掌握資訊。但是在這個人腦與科技連結的時代,我們的下一代的小孩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才能,才可以贏在起跑點?

其實答案很簡單,不需要先進科技,不用高深學問,越高的目標、越難的事,其成功技巧往往就藏在不起眼的小細節上。

「整理術」太簡單了吧!對!越簡單的事要做到反而越難,一旦做到了帶來的好處卻是非常巨大。整理術就是一例。讓一個小蘿蔔頭自動自發的整理房間、整理自己的東西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六歲小孩能夠整理好自己的東西,那麼,將來還有什麼事難得倒他呢!

在整理中,我們可以學會專注力、組織力和解決力,這不就是將來Google時代所需具備的成功條件嗎?


◎5個簡單法則,幫助父母養成孩子的整理習慣
1.先從小地方開始:例如先整理筆筒、文具等小物品,再進行大面積的桌面、抽屜、衣櫃,而至於房間。
2.整理時要有明確的指示:當桌面散亂一堆文具時,若只是告訴孩子要整理整理,不如明確地說:「課本的家在哪裡?」、「鉛筆一個人孤伶伶在這裡耶!是不是應該幫忙找它的朋友呢?」,利用這種擬人化的方式,會使孩子覺得整理是種有趣的遊戲,並引導孩子按部就班、一件件逐步做好整理。
3.瞭解孩子的能力程度,以及要整理份量的多寡,然後設定適當的截止時間:像是對孩子而言,「一小時以內」的說法會比「到今天晚上為止」更明確。
4.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透過遊戲,孩子對整理的事會更集中精神,因為可以記住透過遊戲而產生的快樂,由興趣變成習慣,整理自然就不難。
5.百遍嘮叨,不如一句有效的讚美:對剛開始學習整理的孩子來說,稱讚具有很大的效果。而且要具體說出孩子的好行為,像是「你會把看過的書放回原位,真棒!」、「吃完飯後把碗筷收到廚房,媽媽變得好輕鬆喔,謝謝你幫媽媽的忙。」


【本書特色】
你家的孩子有以下這些情況嗎?課本、考卷、通知單等常會「莫名其妙」消失不見;房間、書桌、抽屜裡總是亂七八糟;無法有條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所有的行為,都只是因為孩子不懂得「整理的法則」。

當進入Google時代,一切已數位化、科技化時,更不能小看整理書包、做筆記、折衣服等生活秩序能力的培養,因為這些行為能訓練孩子有條理表達自己的想法,判斷處理事情的先後順序、做事會先訂定計畫的能力,進而發展思考力與邏輯力,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世代更具競爭力。

書中不但教授物品的整理技巧,諸如文具書本、桌子抽屜、衣物鞋襪,到金錢的分配運用,甚至是無形的想法與時間的整理,以及如何做好資源回收、廢物可以利用的跳蚤市場遊戲等,讓孩子從小就能自然而然學會整理收納的工作,並進而保管與珍惜物品。

其中也有許多實用的筆記整理術,包括教導孩子如何抄寫上課與複習用的筆記、把容易犯錯的題目做成「錯誤筆記本」,以及將腦中想法化為文字的思考整理術。這些都是整理的擴大延伸,能為孩子打下未來成功的基礎。

本書還有近20種教導孩子如何利用遊戲玩整理的方式,像是襪子配對遊戲、利用「寶物箱」整理心愛的玩具等,還有孩子一個人也能獨力的衣物整理法等。在整理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讓孩子對整理產生興趣,做有興趣的事情才能持久。

作者簡介:

李惠星

嬰幼兒教育專家,現任嬰幼童教育第一名企業智慧島(Wiz Korea-Wiz island)公司副社長,目前於高麗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中,正努力朝孩童情感發展與正確生活習慣之教育邁進。除了主持每日TV「情感國度亮晶晶」、FEBC廣播公司「為我們孩子的情感教育」節目之外,並發表嬰幼童教育相關文章於「媽媽&嬰兒」、「乖寶寶」、「皇后」等雜誌與中央日報等報章刊物。

許多家長都希望能在韓國教育中心的江南、本堂與作者見面。他曾教導無數名的家長與幼童,認為比課業更重要的是人性教育與生活習慣教育,這些教育必須從小開始,才會有明顯的效果。擁有正確生活態度的孩子被稱讚的機會越多,不論任何事都會積極地完成;相反地,那些做不到的孩子,光從生活習慣來看就有顯著的不同。作者發現整理習慣對幼童的所有行為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讓幼童養成好的整理習慣,因而研發出許多的教育與遊戲課程。每當看見孩子們透過整理習慣,培養出正確的生活態度,並逐漸成長與改變時,是作者感到最幸福的時候。

譯者簡介:

吳敏琪

1986年出生於台北,2009年2月畢業於政治大學會計系。2008年9月參加TOPIK韓國語能力檢定,通過5級檢定考試。大四通過韓國交換學生考試至韓國成均館大學交換學生一年。

目前擔任韓文翻譯工作,如台中聖光教會擔任短宣翻譯、師大文創中心舉辦華文漢字周活動,擔任韓國成均館大學白金南教授的隨行翻譯。現為台灣廣廈出版社兼職韓文翻譯及韓國斗山-MECATEC約聘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高淑貞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金慧南 分享醫院精神科專業醫師、精神分析諮商研究所所長、《三十歲問心理學》作者

金鍾成 首爾大學兒童醫院院長

鮮宇材悳 電視演員

閔秉浩 每日TV代表

廉勇錫 SBS主播



【推薦序1】

具體而微的教養切入點

本書非常具體的針對如何教導孩子,將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反應在「整理內務」的表現上,並且透過對行為背後所養成的品格意義做闡述,讓父母更清楚努力培養孩子整理能力的深遠意義。

作者透過教導「整理」這個親職主題,整合入重要的親職態度與技巧,套用作...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為了正確的子女教育,父母親擁有一致的態度十分重要,培養整理的習慣也是如此。

在教導子女必須自己整理時,父母親要仔細想想,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現的是什麼樣的態度,是不是有時候一一點出每件事加以指責,有時候卻只是放任孩子不管?



【說整理好要檢查就一定要檢查】

比起情緒化、容易生氣的父母們,在管教上前後態度不一致的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更大。父母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情緒的好壞,而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孩子會感到不安,或是無所適從。

「我沒有整理,但是媽媽居然不生氣耶!可能這種亂七八糟的...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4~8歲養成整理習慣,是日後成為人才的種子

「我們家的孩子看完圖畫書就亂丟。」、「沒辦法專心,一下做這個、一下做那個,搞得我暈頭轉向。」、「書包裡東西隨便亂放,亂七八糟的。」、「沒辦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精神如此散漫,就算到學校去,也會擔心他能不能好好讀書。」

我身為嬰幼兒教育專業機構的副社長,工作許久以來,遇過無數的家長,時常聽見以的煩惱與擔憂。

父母都希望孩子功課好、行為乖巧、每件事都做得好,所以就送孩子到有名的補習班,參加各種體驗或才藝等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但是儘管父母有過大的期待,但...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1 具體而微的教養切入點 高淑貞
推薦序2 養成整理的習慣,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金慧南
推薦序3 培養孩子成為未來成功的領導者 金鍾成
推薦序4 整理能養成驚人的思考力與學習力 鮮宇材悳、閔秉浩、廉勇錫
作者序 4~8歲養成整理習慣,是日後成為人才的種子 李惠星

Part 1 教小孩學會整理,是為了放手讓他獨立
01信不信由你,養成整理的習慣會讓小孩擁有幸福的人生
02不懂整理,礙人又礙己
03早早開始快快成功
04小孩不懂是理所當然,父母不教就是失責
05就算還是亂,也是小孩...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