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臺灣轉型LiveABCAI世界生存法則轉型地圖聰明看棒球失智失語讀冊選讀成為企劃人孤獨死我們的勞力事東立新番BL哈佛媽媽這輩子賺多少才夠
放入購物車

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何榮幸、台大新聞研究所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01-02

ISBN/ISSN:978957134781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書況:普通

備註:有畫線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在時間的快速流動中,總是有一群奇特的人,比別人更容易看見歷史的容顏。】

司馬文武/薛心鎔/黃肇珩/俞國基/南方朔/吳豐山/李旺台/殷允芃/周天瑞/戎撫天/楊憲宏/楊渡/王健壯/李永得/徐璐/黃年/陳銘城

  二十年前,這群人親身見證,台灣這艘希望之船離開戒嚴、報禁港灣,從此航向廣闊無邊、深不可測的民主海洋。他們雖然參與其中、記錄過程,卻也只能載浮載沉,不知道大海的另一邊究竟還有多少風浪。
  這群人散佈在最保守到最激進的媒體。他們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高壓氣氛中匍匐前進,姿態多半扭曲變形,很難保持優雅好看。有的人在主流媒體內兢兢業業,有的人想盡辦法在文章中「埋地雷」,有的人努力從中南部發聲,有的人深入觀察民間社會,有的人則與情治單位大玩「捉迷藏」遊戲;後人看似堅定勇敢,他們身處其中卻可能狼狽不堪。
  他們像是在無盡的黑夜中尋找星星,對外迎向忽明忽暗的民主亮光,對內追尋若有似無的記者典範。
  二十年後,這群人當中的十七位,成為本書深入訪談的主角。他們當年寫下的所有報導與觀察,早已存放在各大圖書館提供公開查閱;他們在新聞界甚或其他領域都是響噹噹的要角,成為菜鳥記者仰之彌高的學習對象;他們新聞生涯的成功與失敗,也已到了可以接受公評檢驗的時刻。
  但是,他們走過那段歲月的心靈感受、心情故事與生命情懷,現在才正要開始緩緩傾訴而已。


何榮幸◎策畫、導論
台大新聞研究所◎召集、採訪/張錦華主持,林麗雲、洪貞玲協同主持
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贊助出版
本書版稅捐贈台大新聞研究所

作者簡介:

何榮幸

一九六六年生,台大社會系畢業,新聞資歷十七年,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主任兼主筆。一九九四年起投入媒體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第一屆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媒體改造學社執委。二○○五年連獲曾虛白新聞獎(新聞評論獎)、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卓越新聞獎(採訪報導獎),二○○六年獲聘擔任台大新聞研究所「傑出記者駐所講座」,現任台大新聞所兼任實務教師。

著有《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媒體突圍──二○○五年新聞獎大滿貫的幕後故事》等書。

張錦華

一九五五年生,台大外文系學士、政大新聞所碩士、美國愛荷華大學大眾傳播學博士。現為台大新聞所教授。曾任台大新聞所所長、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傳播學會理事長等。多年來熱心投入實際的媒體監督與改革活動,目前擔任台灣衛星電視公會「自律委員會」所設之「諮詢委員會」召集人。

著有《傳播批判理論》、《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媒體監督DIY》、《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以及翻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女性主義傳播研究》等多本著作。研究與教學均多次獲獎。

林麗雲

洪貞玲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台灣在威權體制的戒嚴時代,絕對稱不上美好之地;一位在一九七○年代受牢獄之災的作家甚至以「看過地獄回來的人」自況並形容那個時候的台灣。台灣在歷經約四十年的戒嚴統治,終於游過了一條又一條湍急、凶險的河流,渡到了民主的對岸;而這群新聞人也歷經身心煎熬,在時代洪流裡載浮載沉地到達彼岸。他(她)們的靈魂深處必然埋著這樣珍貴的種子:深信人類可以更美好,台灣可以更烏托邦;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應該更相互尊重、更相互寬容、更訴諸理性、更追求正義。

──政治大學前任校長/鄭瑞城

對二、三十歲的年輕一輩言,這...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導論

Part1:他們看見了歷史/何榮幸

◎民主見證者的心情故事

  在時間的快速流動中,總是有一群奇特的人,比別人更容易看見歷史的容顏。

  因為,任何特殊事件發生的時候,他們總是站在最近的距離──這是這項工作所有榮辱的來源──用他們手中的筆,寫下後人口中的歷史,詮釋新聞的價值與意義。

  二十年前,這群人親身見證,台灣這艘希望之船離開戒嚴、報禁港灣,從此航向廣闊無邊、深不可測的民主海洋。他們雖然參與其中、記錄過程,卻也只能載浮載沉,不知道大海的另一邊究竟還有多少風浪。

  這群人散佈在最保守到最激進的...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