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與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書
★害怕搭飛機的人都應該看這本書。──紐約時報
★這是一本淺顯易懂又有趣的書籍,關於飛機、航空及搭乘飛機所發生的種種問題,以及隱藏在飛航當中的飛行祕密。你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饒自強|前長榮航空B747/A330 機師
★我希望我能把派翠克摺起來放入我的行李箱中。他似乎知曉關於飛行所有值得一探究竟的事。──史帝芬˙J˙杜柏納|《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之一
航空公司不會告訴你的真相;旅客手提行李必備的一本書。
讓人感到興奮的,不單只是從空中移動到某個地方,而是去往某處的這個想法。但是,對數以百萬的人來說,空中旅行是件複雜、不便,甚至可怕的經驗。現在就讓飛行經驗豐富的民航機師澄清謬論、釐清事實,揭露所有關於飛行的真相……
•這麼重的一架飛機怎能在天空飛呢?
•亂流真的很可怕?遇到亂流,機師如何應變?
•機艙為何要加壓?
•為何有些機師降落時較其他機師來得平穩?
•如何才能當上客機機師?
•客艙空氣與自動駕駛的迷思與誤解。
•班機延誤、空中堵塞,以及機場失能的問題。
•恐怖主義與機場安檢。
•票價、座位與航空公司服務的隱憂。
•被Skytrax評選為全球最佳服務品質的航空公司?
•最安全的航空公司?
作者簡介:
派翠克.史密斯
十四歲開始進行飛行課程,在一九九○年得到第一份航空公司的工作,擔任十五人座的渦輪螺旋槳式飛機的副機師,駕駛過貨機及商用客機,飛行過國內及國際航線。他也是www.askthepilot.com的執筆者,為線上雜誌《沙龍》(Salon)著名的「請教機師」(Ask the Pilot)空中旅行系列撰稿已有十年時間,上過超過兩百個的廣播及電視節目。他喜歡利用空暇時間環遊世界,足跡遍布超過七十個國家,現居波士頓附近。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中華民航飛行員協會──審定
何献瑞|背包客棧站長
溫士凱|知名旅遊作家暨廣播主持人
饒自強|前長榮航空B747/A330 機師──共同推薦
史帝芬˙J˙杜柏納|《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之一
名人推薦:中華民航飛行員協會──審定
何献瑞|背包客棧站長
溫士凱|知名旅遊作家暨廣播主持人
饒自強|前長榮航空B747/A330 機師──共同推薦
史帝芬˙J˙杜柏納|《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之一
章節試閱
我快被亂流嚇死了,有什麼理由怕嗎?
亂流,人稱咖啡之傾灑者、行李之碰撞者、嘔吐袋之填充者、神經之撼動者。可是,它是不是墜機之元凶呢? 若從許多飛機乘客的反應來推測,想必會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對焦慮的乘客而言,亂流絕對高居擔憂排行榜第一名。單憑直覺,這是很合理的想法。每個踏上飛機的人多少都會不安,更何況是在三萬七千英尺高空被大晃特晃,簡直是最慘痛的提醒,使人驚覺飛行隱含的重大危險。大家可以輕易想像,飛機就好比在驚濤駭浪中顛簸的無助小艇,有時候船會被淹沒、會傾覆、被浪頭砸向暗礁,飛機想必是相同的道理。關於飛機,一切似乎都危險得要命。
只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這些都是極為罕見的情形。再怎麼試,飛機也不會被翻得頭上腳下、失控打旋墜落,或是從天上直掉下來,即便遇到最強勁的風或氣穴也一樣。情況或許會很惱人或不適,但不至於墜機。包括機組成員在內,對每個人來說,亂流都是個難搞的麻煩事,但亂流也是……「正常」或許是最恰當的形容詞。機師遇到亂流,通常想的是該怎麼處理比較方便,反而不會視之為安全問題。飛機為求飛得更順暢而改變高度,主要是為了乘客的舒適著想,機師不會擔心機翼解體,只是想讓乘客保持放鬆,讓大家的咖啡待在該待的地方。飛機本身就設計得足以承受大力虐待,還必須符合正負過載的壓力限制,因此強到足以造成引擎移位、折斷翼梁的亂流,是最常搭飛機的人(或機師)飛一輩子也遇不到的。
碰到亂流,飛機的高度、傾斜角、俯仰角只會稍稍改變,在駕駛艙只會看到高度表輕輕一晃。此外,民航機的設計包含一種特性,機師稱為「正穩度」。如果飛機在空中被推得偏離航線,飛機天生就會自動回歸原位。我還記得,某天晚上飛往歐洲,飛越大西洋的半路上,遇到激烈得不尋常的氣流,就是大家會跟朋友講的那種。這道亂流毫無預警出現,持續數分鐘之久,強到足以弄翻艙廚的餐車。在亂流最猛烈之際,我聽著碗盤碰撞聲,想起一封電子郵件。信裡,某個讀者問我,這種時候飛機在空中會偏移多少:飛機上下左右晃動的幅度,實際上到底是幾英尺?於是我密切注意高度表,結果發現,每個方向的偏移都不超過四十英尺,大半時候都是十幾二十英尺,航向(就是鼻子所指的方向)偏移則完全探測不到。我猜有些乘客並不這麼覺得,反而把激烈程度以次方為單位往上跳:「我們兩秒內就掉了差不多三千英尺! 」
遇到這種情況,機師會把速度減緩至預設的「穿越亂流速率」,以確保高速抖振防護(不要問),避免機體結構受損,然而這速率相當接近正常巡航速度,你坐在位子上大概不會注意到減速。此外,我們也可以要求調升、調降高度,或是申請改變航線。你八成會想像機師汗涔涔的對付亂流:機身左右晃盪,機長高聲下達指令,雙手緊握方向盤—這完全不是事實。機組成員不需要弄得像和猛獸搏鬥,頂多只需靜候一切過去。事實上,一旦遇到強勁亂流,試著對抗反而是最糟糕的。一些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會有特殊模式,專門用在亂流狀況,但並不會下達更多改善情況的指令,卻是反其道而行,降低系統敏感度。
你可以想像駕駛艙出現這樣的對話:
機師一:「好,我們把速度調慢點。」(在控制速度的選單輸入較低的馬赫值)
機師二:「你看啦,我的柳橙汁都潑出來流進杯架了。」
機師一:「來看看前面那些傢伙有沒有回報新消息。」(伸手拿麥克風,確認頻率)
機師二:「你手邊有沒有餐巾紙啊? 」
除了這些,機師也會向乘客廣播、通報空服員,確保大家繫上安全帶。如果情況看起來會惡化,機師經常要求空服員待在座位上。
要預測亂流將發生在何時、何地,以及多強烈,比起科學,更像一門藝術。我們會根據天氣圖、雷達回波來判斷,其中最有用的就是其他飛機的即時回報。有些氣象指標比其他的可靠,譬如說,那些棉球狀的湧動積雲總是讓飛行變得很顛簸,尤其是頂部像鐵砧、伴隨雷雨一起出現的那一種。飛過山脈、特定鋒面交界,以及通過噴射氣流,也會讓機艙警鈴作響。但是,偶爾也會發生完全意料之外的情況。
往歐洲途中撞上亂流的那一晚,我們事前得到的資訊顯示,最糟不過是輕微震盪而已;稍後,到了原本預期會發生較強亂流的區域,卻飛得平穩無比。實際情況會怎樣,就是沒人料得到。把報告傳給其他機組成員的時候,我們會替亂流打上等級,最低是「輕度」,最高是「極度」,如果遇到最嚴重的亂流,降落後會讓維修人員做飛行後檢查。每個等級都有一套評定標準,不過現實中都是憑主觀判斷。
我從沒經歷過「極度亂流」,但也遇過不少中度,還有幾次強度。
其中一次強度亂流發生在一九九二年七月,當時,我在一架十五人座渦輪螺槳飛機上擔任機長,要從波士頓飛往緬因州波特蘭,航程共二十五分鐘。那天很熱,到了接近傍晚的時候,新英格蘭東部天空已布上一片稠密的塔狀積雲,雲層不長,頂端大約只有八千英尺,漂亮得讓人感覺不到危險。隨著日頭落下,不管往哪個方向看去,只見聚積起來的雲形成一束束粉色珊瑚柱,宛如無限延展的花園,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如詩如畫的景象。這景象美極了,事實證明這些雲也頗為猛烈,就像一座座小火山,吐出看不見的上升氣流,持續狂暴擊打機身,到了最後,感覺就像捲進上下顛倒的雪崩。我還記得,雖然身上緊緊繫著肩套帶,但我還是舉起一隻手穩住身體,生怕頭撞到艙頂。過了幾分鐘,我們在波特蘭安全降落,人機均安。
為免有人罵我美化事實,我承認,強力亂流偶爾也會造成飛機受損、乘客受傷,只是乘客受傷的原因,通常都是沒繫安全帶,結果跌倒或被甩出去。在美國,每年因亂流受傷的人大約六十名,裡頭三分之二都是空服員,把空服員扣掉,只剩大概二十名乘客—這個國家每年搭機人次約達八億,其中只有二十人因此受傷。
據我個人的經驗,亂流現象變得愈來愈普遍,算是氣候變遷的副產物。亂流是因天氣變化而生,是一種氣候徵兆;隨著全球暖化加強特定天氣型態,如果說我在緬因州的經驗會變得更常見,這假設是很合理的。
亂流實在太難以捉摸,所以大家都知道,每次被問到要怎麼做最能避開亂流,我的答案總是含糊得惹人厭。
「晚上飛是不是比白天飛好?」有時候是。
「該避開經過洛磯山脈或阿爾卑斯山脈的航線嗎?」很難說。
「小飛機是不是比大飛機更容易受影響?」看情況。
「天氣預報說明天會有強風,這樣搭飛機會很顛簸嗎?」大概吧,可是誰知道。
「坐哪裡比較好,飛機前面或後面?」
啊,這我就可以回答了。
儘管坐哪裡並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坐起來最平穩的位置是在機翼上,那裡最靠近飛機升力和重力的中心;起伏最大的位置通常是飛機最後端,最靠近機尾的最後一排座位。
很多常旅行的人都已經知道,相較其他國家,美國空服員更容易為了安全帶指示燈窮緊張。我們在起飛之後亮燈的時間更久,就算氣流平穩也一樣,而且只要有一絲晃動或起伏,就會再把指示燈打開。某方面來說,這是另一個美國人過度保護的例證,不過這是基於相當合理的責任考量,畢竟機長最不想遇到的,就是有人剛好摔斷腳踝,一狀告到法院,害機長被聯邦航空總署盯上。不巧的是,這麼做反而產生「狼來了」後遺症,大家太習慣看到指示燈看似毫無理由的明明滅滅,就乾脆裝作沒看到了。
就在著陸前,我們的飛機突然提升動力,取消降落。在飛機回到準備第二次降落之前,轉彎傾斜的角度很大,很多乘客都嚇壞了。這種情況有多常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呢?
來囉,繫上安全帶準備降落了。降落的過程很平穩,天氣也晴朗無雲,往下、往下、再往下。差不多來到了大概五百英尺的高度,你能清楚辨識地上的廣告看板,再過幾秒鐘就要著陸了。突然之間,沒有任何預警,發動機開始咆哮狂吼。飛機大幅上仰、開始爬升,起落架收回、襟翼重新設定的時候,機身開始震動呻吟。地面愈離愈遠,飛機也大幅地傾斜飛行。你抓緊座位扶手,心想:「現在到底是怎樣!」漫長的一分鐘過去了,廣播系統發出騷動聲,機長說話了:「大家都注意到了,我們必須放棄剛才那次著陸,在空中重新繞一圈之後,我們會再執行一次降落,約莫十分鐘後就會著陸。」如果你常搭飛機,你至少會經歷過一次這種情形。這種動作就叫重飛,對容易感到恐懼的乘客來說,這種情況在他們擔心的項目中地位非同小可。在我收到的一些信件中,受驚嚇的旅客會用駭人聽聞的語氣描述重飛有多可怕,還很好奇自己是不是從死神手中逃過一劫。
事實說穿了還滿無聊的:重飛相當常見,也不是什麼危急的因素所造成的結果。多數而言,這只是間距的小問題而已:飛航管制員無法維持所需的間隔範圍,或是前一架飛機還沒離開跑道。雖然這不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是大家還是得弄清楚:重飛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死裡逃生,重飛的原因其實就是要避免災難發生。確實曾經有千鈞一髮的狀況發生過,但這種案例真的相當罕見。
有時候這種情況又跟航空交通沒什麼關係,稍微換個說法,重飛的另一種情況就是所謂的「迷失進場」,在這種情況下,飛機會因為天氣因素,而執行相同的重飛步驟。如果飛機進場的時候,能見度在預先設定的數值之下,或是飛機到達最低允許高度的時候還看不到跑道,整架飛機就必須爬升離開(通常就會改飛到其他替代機場)。如果進場的過程變得很不穩定,飛機也必須隨時重飛。滑降軌道偏離、下降率太高、側風過大、風切警示──以上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飛機重飛。
爬升發生的很突然,或是角度很陡峭,這些都是重飛的時候會發生的狀況。飛機沒有必要在低空徘徊磨蹭,最安全的方向就是往上,而且愈快愈好。從原先溫和的降落,到迅速陡升,這種突然的轉換一定會製造很多刺耳的噪音,對飛機來說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對駕駛來說,執行重飛是非常直截了當的動作,當然所要執行的程序也就非常密集。第一步就是要將動力提升到重飛的推力、把襟翼及前緣縫翼收到中間位置、把機頭調整到目標仰角──大約是機頭向上十五度。飛機準備好爬升之後,起落架就會收起來,接著縮回襟翼以及前緣縫翼,再來就會增加額外的動力、調整仰角。一旦飛機又恢復平飛之後,飛行管理系統就需要重新設定,自動駕駛組建重新設定、檢查表重新核對一次,還要確認天氣等等的—同時還要接收來自飛航管制單位的指令。整個流程充滿大量的談話,工作之間的轉換也相當快速,這就是為什麼在幾分鐘的時間,你聽不到駕駛廣播的原因。
等到你聽到從駕駛艙而來的廣播時,針對重飛的解釋通常都很簡潔──雖然我不想這樣說──也表達得不夠清楚,其實駕駛跟麥克風通常都不是最佳拍檔。在避免使用專業術語,還有試圖把複雜的情況簡化的同時,我們很容易把情況講得太恐怖、太誇大。當然,乘客不需要聽一場針對航管的間隔限制發表專業的學術演說,也不需要知道進場能見度的最小值是多少,但是這種廣播:「我們跟前面那架飛機靠得有點近」,就算不恐怖,也會誤導乘客。所以事發當晚,乘客都在寫信告訴他們的摯愛(或是寫給我),信中描述他們是如何度過生死關頭,但是駕駛可能早已把這件事拋到九霄雲外了。
最近一次搭機的時候,飛機降落的情況相當糟糕。飛機著陸的時候歪向一邊,機身重重落地,在跑道上發出一聲巨響。為什麼有些駕駛降落的過程比較平穩和緩呢?
駕駛也會有也無法完全控制降落的情況。雖然乘客都深信駕駛的技術跟降落平順與否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這個指標不是很精確。只因為降落不順就貶低整段航程,就像是只因為作者用了一個怪詞,或是下錯標點符號,就批評整篇文章寫得不好。在整段航程中,這種狀況有時候是非同小可沒錯,但基本上不是很重要。有時候一個很重、很扎實或是「歪一邊」的降落過程,或許才是駕駛要的。在短跑道降落的時候,駕駛的首要任務就是讓飛機安全降落在著陸區裡,而不是講求姿態的完美。碰到刮側風的時候,正確的技巧是讓校準稍微傾斜,讓一組輪胎比另一組輪胎先著陸。
我快被亂流嚇死了,有什麼理由怕嗎?
亂流,人稱咖啡之傾灑者、行李之碰撞者、嘔吐袋之填充者、神經之撼動者。可是,它是不是墜機之元凶呢? 若從許多飛機乘客的反應來推測,想必會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對焦慮的乘客而言,亂流絕對高居擔憂排行榜第一名。單憑直覺,這是很合理的想法。每個踏上飛機的人多少都會不安,更何況是在三萬七千英尺高空被大晃特晃,簡直是最慘痛的提醒,使人驚覺飛行隱含的重大危險。大家可以輕易想像,飛機就好比在驚濤駭浪中顛簸的無助小艇,有時候船會被淹沒、會傾覆、被浪頭砸向暗礁,飛機想必是相同的道理。關...
目錄
【目錄】
推薦序:解開隱藏在飛航當中的祕密
給予派翠克.史密斯的讚譽
引言:畫家的刷子
第一章 飛機的真相──機翼的相關知識、為何飛行速度的單位叫做「節」呢?
入門問題:首先,飛機這麼大一架,又載著這麼多旅客跟貨物,要怎麼在空中飛行呢?/多看了一眼機翼的細節之後,飛機的運作好像更複雜。/什麼是「節」?/除了襟翼跟前緣縫翼之外,機身外部其他會動的構造也讓我百思不解。我看見一些上下移動的片狀外殼,而在機尾的則是左右擺動……/很多飛機的機翼尾端都有翹起的小翅,他們的作用是什麼?/那些從機翼底下突出來,外形像獨木舟的長型引擎箱是什麼?/噴射客機能特技飛行嗎?747能翻觔斗或是倒著飛嗎?/你曾說過你的責任並不是講出一堆專業術語,來增加讀者的壓力。你也說過:「討論噴射發動機的運作原理,一定會讓人昏昏欲睡。」其實,如果你不介意,我還是想知道噴射發動機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渦輪螺旋槳是什麼?/我注意到機尾下方有一個會排放某種氣體的洞,那是什麼?/假如APU是提供飛機在地面時的電源,為什麼我們常看到飛機在登機門候機時,發動機會運轉呢?/所以一架民航客機到底要價多少錢?/波音飛機跟空中巴士的品質有差嗎?我印象中空中巴士的製造成本好像比較低廉。/我應該要尋找能比較快到達目的地的機型嗎?/哪一架飛機的航程最長呢?/飛機有多重呢?/有一次我們要從鳳凰城起飛,當時溫度高達攝氏四十點五度,有幾位乘客被請下飛機,因為航空公司說天氣太熱了,無法全部負載。/為什麼有些飛機會在空中留下白白的飛機雲呢?/空中旅行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已引發諸多討論,氣體排放更是關注的焦點,頻繁地飛行跟環境保護這兩者能否同時兼顧?/出現在電影、音樂、藝術裡的飛機。
第二章 不安因子──亂流、風切、天候、想太多
高級藝術:歷史、熱潮,和世界最大飛機
那是什麼飛機?飛機型號入門/我快被亂流嚇死了,有什麼理由怕嗎?/起飛後沒多久,我們就被猛力甩來甩去,機長說是遇到「尾流擾動」,這是什麼?有多危險?/飛機著陸時,偶爾可以看到翼尖拖著一條長長的霧氣,那是什麼?/什麼是風切?/我們搭747飛過大西洋上空,聽到一聲巨響,接著整個機艙一震,機長告訴大家說是引擎失速。/要是飛機上的引擎全部失效,飛機能不能滑行降落?/機艙是如何加壓的?為什麼?/我常從路易斯維去紐約,可是只有像跳水機那種區間客機會飛這條路線,看起來很不可靠,我不太想搭。這種飛機會不會危險啊?/有一次搭飛機,我們盤旋了一個小時才著陸。飛機都儲存多少燃油來應付這種情況?航空公司會不會為了省錢而偷吃步?/我知道飛機可以棄油,這是為了減輕重量以便降落嗎?有時候,就在飛機著陸之前,可以看到油從翼尖流出來……/閃電打中飛機會怎樣?/我不只一次在搭飛機時,看到機身某些部位貼著很像銀色絕緣膠帶的東西,拜託告訴我那不是絕緣膠帶。/有一次飛過海洋上空,我看見一架747飛近,緊挨在我們旁邊飛了好幾分鐘,位置就在左邊下方,近到可以從窗戶看見裡面的人。我常常看到其他飛機像這樣擦肩而過,距離近得嚇死人。這些情況是所謂的空中接近嗎?/飛機被鳥撞上有多危險?/有些意外聽說和飛機積冰有關。冰雪會對飛機造成多大危害?/飛機廁所馬桶裡的東西是在航行途中投棄嗎?/登機前,機場宣布由於系統故障,班機有載重限制。碰到重要系統失靈的時候,誰來決定要不要起飛?/我曾在登機門看到機師在飛機附近走動,檢查外觀,可是好像不是很深入的樣子。/我有點介意搭到比較舊的型號,這需要擔心嗎?/里維爾幻想曲:憶故鄉
第三章 上頭發生了什麼事……起飛、降落,還有中間那段神祕的過程
機場怎麼了?
十五項機場都應該有的服務以及具備的能力/準備一次航程需要花駕駛員多久時間呢?那準備的內容是什麼呢?/為什麼飛機要迎風起降呢?/可以請你解釋一下飛機如何起飛?還有為什麼爬升的時候,有時候在比較陡峭的角度,飛機會顛簸、上下晃動,還有轉彎呢?/如果飛機離地的那一秒鐘,有一個發動機停止運作要怎麼辦?/在飛機爬升的前期,發動機的推力彷彿突然被關掉,飛機好像要往下掉似的。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呢?/飛機離地的時候速度有多快?那落地的時候又是多快呢?/機長跟我們說飛機會用拉瓜地亞機場的31號跑道起飛。機場怎麼可能會有三十一條跑道呢?/起飛跟降落最棘手的地方是什麼?駕駛需要特別小心某些機場嗎?/就在著陸之前,我們的飛機突然提升動力,取消降落。飛機回到原位準備第二次著陸的之前,轉彎傾斜的角度很大,很多乘客都嚇壞了。這種情況有多常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呢?/飛機要怎麼在很糟的天氣當中找到跑道?在大霧中降落總是把我給嚇壞。/最近一次搭機的時候,飛機降落的情況相當糟糕。飛機著陸的時候歪向一邊,機身重重落地,在跑道上發出一聲巨響。為什麼有些駕駛降落的過程比較平穩和緩呢?/降落的過程中,機身著陸之後,飛機就發出好像是發動機正在加速旋轉的聲音。我無法想像這個時候發動機是怎麼運轉的,難道它們是反向旋轉嗎?/飛機在巡航的高度時,我不時聽到巨大的隆隆聲響,好像發動機的動力增加了一樣。這種狀況持續了幾分鐘之後就消失了。聽起來就跟起飛的狀況一樣,不過飛機感覺沒有在爬升啊?/天氣是如何造成飛機延誤的呢?為什麼天氣變差的時候,整個飛機的交通系統就好像就崩潰瓦解了?/塔臺對我來說是很過時的東西,駕駛都是在跟誰對話,在飛行途中,他們要是怎麼溝通的呢?/從西雅圖飛到聖地牙哥的航班上,我從椅背後的螢幕中看到飛機前進的路線。我們的航線很多都是之字形而不是直線,為什麼呢?/往返美國跟歐洲的航班,通常都會往北邊繞遠路,航線經過加拿大東北部,離冰島也很近。我猜是不是因為怕有緊急狀況發生,所以想要愈靠近陸地愈好?/由三個字母組成的機場代碼讓我非常好奇,因為很多其實都沒有真正的意思。
第四章 靠天吃飯──空中人生的驚奇與怪事
坐對位置:螺旋槳、聚脂纖維及其他往事
麻煩解釋一下,「機長」、「副機長」、「機師」、「副機師」這幾個詞差別在哪裡?/來個很基本卻讓人不解的問題:要怎麼成為航空公司機師呢?/說說訓練吧,要通過哪些考驗與試煉,才能達到航空公司的條件?/受訓過的機師一次可以開好幾架飛機嗎?747機師能不能開757?/以前大家都說機師薪水非常高,這到現在還是真的嗎?/機師的評鑑制度是什麼,要怎樣才能加薪或升遷?副機長升上機長是誰決定的,又有什麼因素?/一直有人說機師瀕臨短缺,實際情況會有多嚴重?/機師的班表一般是怎樣啊?/最近常常聽說機師疲勞駕駛,是否真有必要擔心機師過度疲勞?該採取什麼措施呢?/區間機師的經驗多寡一直引起很大的爭議,乘客該注意哪些事呢?/那像精神或瑞安這些廉價航空呢?乘客該提高警覺嗎?貨機機師又怎樣?/我很少遇到女民航機師,現在有多少機師是女的?航空業內部文化會不會讓女機師較難生存?/聽說現代商務客機基本上可以全自動駕駛,這話的真實性多高?遠端操控無人機的概念真的可行嗎?/你之前說過,飛機降落時是機身歪斜還是扎實落地,有時候是刻意為之;乘客只用降落是否流暢平順當標準來判斷機師技術好壞,也不見得公平。那什麼準則才精確呢?/對於傳聞中薩倫伯格機長的英勇事蹟,以及所謂的「哈德遜河奇蹟」,你有什麼看法?/偶爾會聽說值勤機師沒通過酒測的情況,常搭飛機的民眾該擔心嗎?/我老是看到機師手上戴著精細的表,那是做什麼用的?還有,你們一直隨身攜帶的沉甸甸黑色行李袋,裡面放了什麼?/機組人員的飛機餐如何?機師會不會偶爾從家裡帶零食在路上吃?/大家都聽過這類傳言:在航空業的輝煌時代,空服員跟機師常常徹夜開趴、在不同人的床上廝混。現在,空服員愈來愈多熟女級長相的人,機師的神祕魅力也只剩下計程車司機程度,如果說業界還是很多人愛亂搞,想像起來真的很難(甚至可說痛苦)。現在還是嗎?/聽說機師享有挺不錯的旅遊福利。/棲身之所:與派屈克‧史密斯同遊
第五章 航途中──機艙裡的生活
北緯:大西洋空中的恐懼跟怨恨
打開窗戶遮陽板、將椅背直立、收起餐桌,還有調暗客艙的燈光,為什麼飛機起降的時候,會有以上這些惱人的規定呢?/在空中巴士的飛機在滑行或登機口前的時候,會從客艙的地板聽到很大的嗡嗡聲。有時候這個嗡嗡聲的音調很高,有時候則是斷斷續續的嗡-嗡-嗡-,就像是一隻躁動的狗在吠一樣。地板底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上班族閒聊的時候,只要提到搭飛機,不可免俗地都會談到機艙的的空氣品質,你可以替我們解惑一下嗎?因為我們常聽到一些傳言,說機艙的空氣不僅骯髒,又充滿細菌。/駕駛會降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讓乘客規矩聽話,這是真的嗎?/那飛機停在航站時沒有冷氣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能不能同情一下乘客,班機延誤的時候,我們坐在溫度過高的機艙內等待很可憐。/搭著擠滿人的747從東京出發的時候,飛機才剛起飛,空調就被關掉了,機艙瞬間變得很悶熱。過了幾分鐘,飛機停止爬升、開始正常飛行之後,冷氣才又打開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飛行途中,假如碰到瘋狂或者是心態不健康的乘客想開其中某扇門,他們辦得到嗎?/機艙的窗戶怎麼都這麼小?為什麼不裝大一點的窗戶,這樣子視野也比較好。/從窗戶往外看,我常注意到下方的厚實雲團表面有個圓形的光暈,這個光暈跟著飛機一起移動,就像飛機的影子。這個光圈像是鏡頭光暈,呈現出同心狀的色圈。/寵物在機艙底部過得如何?我聽說寵物都被放在沒有暖氣、沒有加壓的地方。/為什麼要限制乘客使用手機跟可攜式電子設備?這些東西真的會威脅到飛航安全嗎?/每班航程我都會聽到一連串的叮咚或是響鈴聲,這些信號是什麼意思呢?/在某些航班中,廣播系統裡有一個頻道,在這個頻道可以聽見機師跟航管員的通訊內容。我一直覺得很有趣,但是這個頻道常常是關著的。/空服員的安全簡介作用是什麼?大家根本沒在聽,為什麼要設計得這麼冗長?/頭等艙、商務艙,還有經濟艙。我究竟坐在哪裡,這之間有什麼差別?/登機過程像是一場噩夢。航空公司──還有旅客──是否能做點什麼,讓整個流程更順暢迅速?/很久以前,我記得每次飛機降落的時候乘客都會一起鼓掌。現在乘客還會這樣嗎?/往外看:高空中令人永生難忘的景致
第六章 一定會掉下來──災難、事故、杞人憂天的想像
機場抓狂了:機場保全大解密
面面觀:空中犯罪活動最輝煌的歲月/能不能給那害怕坐飛機的人一切鼓勵呢?/多數乘客都了解搭乘商用客機確實很安全,我們都懂。不過在駕駛的腦中,有哪些狀況是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呢?駕駛最害怕的緊急狀況是什麼?/我是一個搭飛機很容易緊張的人,所以時時都會注意機組人員的臉部表情。一般來說航空公司是不是會規定,如果發生緊急狀況不能通知旅客以免引起恐慌?我能從空服員的眼中讀出這些訊息嗎?/假如搭飛機真的這麼安全的話,航空公司怎麼不大肆推廣這個概念呢?我們很少聽到航空公司談搭機的安全性。為什麼不用安全性來招攬旅客呢?/史上最悲慘的十起空難事件/我們這些在歐美地區的人,有時候會聽說搭乘某些外國航空公司的班機會有危險,這種恐懼合理嗎?/澳洲航空真的沒有發生過死亡空難嗎?/所以,如果澳洲航空不是最安全的航空公司,那哪家航空公司最安全?/那廉價航空又如何?/捲入意外的機師後來都怎麼了?如果拯救全機的人免於災難,會不會得到獎勵?至於那些存活下來,卻被認定有過失的機師呢?這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什麼影響?/看著飛機著陸的時候,我忽然想到,飛機輪胎一定承受很大的壓力。爆胎是不是很常見?/要不會開飛機的人駕駛噴射客機安全降落,這種事機率多高?要是駕駛艙裡的人都沒辦法開飛機,那沒受過正式訓練的人有辦法讓飛機著陸嗎?/這個問題或許很異想天開,可是何不在商務飛機上替乘客準備一人一個降落傘?話是沒錯,沒試過高空彈跳的人要冒著失去性命或手腳的危險,可是總比時速四百英里撞到地面要好。/天空變得這麼擁擠,飛機相撞的危機多大?/那麼,地面相撞意外呢?/九一一當天你有什麼遭遇?從機師的觀點來看,那天以後,飛航產生什麼改變?/商務飛機為什麼不在機身側邊開個門,當做駕駛艙唯一入口?這樣一來,想劫機的人就不可能進駕駛艙了。/我們需要擔心肩射式飛彈嗎?航空公司是否該在機上設下對應防護措施?/之前,有人提議研發一套機上軟體,一旦飛機遭挾,該軟體可以阻止飛機本身開往限制空域或城市上空。/幾乎每一樁著名墜機事故都有幾個陰謀論,你可不可以挑幾則出來,澄清流傳已久的疑點?/「上路吧!」──史上最慘烈空難的恐怖與荒謬之處
第七章 那些讓我們愛恨交織的航空公司
航空業的陰陽兩面
Ⅰ.商標與塗裝/Ⅱ.名稱、標語,及鹽包/與其他國家相比,您對美國國內航空公司的服務標準有什麼看法?/我認為美國航空業最大的共同失敗點不在於飛行服務,而在於消息傳遞。他們缺乏給予顧客即時且正確相關資訊的能力。/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是哪一間?/如此激烈的兢爭卻沒為消費者帶來有利的一面嗎?/請說明航空公司開始收費的免費項目。例如托運行李、食物、毛毯……/人們會因為飛機延誤而被迫在機艙裡待上好幾個小時,簡直是場惡夢。請問發生原因是什麼,以及有何處理方法?/請說說西南航空的成功祕訣。為何該公司不走精緻路線的產品服務能一直維持極佳水準?/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是?/文章曾提及航空公司之間會使用共用班號,其意義究竟是什麼?/班機號碼是如何產生的?有一定的規律或理由嗎?/為什麼從美國飛往歐洲的班機總是在夕陽西下起飛、早晨到達,讓乘客在破曉陽光的見證下被疲累擊倒?/從達拉斯搭機飛往芝加哥時,我驚訝地發現自己乘坐的居然是架波音777。為何航空公司會在如此短的航線上,使用這麼大的載體?/飛行距離最長的不停站航班是?/我曾登上某架機鼻附近噴有名字的飛機。顯然飛機有時會像輪船跟船那樣,有自己的名稱?
航空術語怎麼說:一份給旅客的詞彙表
來自作者的註記與感謝
【目錄】
推薦序:解開隱藏在飛航當中的祕密
給予派翠克.史密斯的讚譽
引言:畫家的刷子
第一章 飛機的真相──機翼的相關知識、為何飛行速度的單位叫做「節」呢?
入門問題:首先,飛機這麼大一架,又載著這麼多旅客跟貨物,要怎麼在空中飛行呢?/多看了一眼機翼的細節之後,飛機的運作好像更複雜。/什麼是「節」?/除了襟翼跟前緣縫翼之外,機身外部其他會動的構造也讓我百思不解。我看見一些上下移動的片狀外殼,而在機尾的則是左右擺動……/很多飛機的機翼尾端都有翹起的小翅,他們的作用是什麼?/那些從機翼底下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