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預言式政治小說,精心剖析兩岸局勢,提供中港台一個和平結局的思考新進路!
◎現在絕對是海峽兩岸發生戰爭距離最近的時間?但有和平解決的妙方?
◎兩岸三地可在武漢建立聯合政府,彼此同心協力,建立民主均富的中國?
◎台港澳有自己的法律與生活,享有聯邦之實,如此可將中國民主與兩岸統一畢其功於一役?
中國可以實行社會主義,但不一定要共產;可以一黨獨大,但是絕對不能一黨獨裁;中國必須正名,切斷與共產主義的關係。共產主義是西方誕生的一個錯誤,中國無須承擔這錯誤的惡果。
只有中國的「民主問題」,那來的「台灣問題」?只要中國大陸結束共產黨一黨獨裁,舉行公平的選舉,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民主國家,那所謂的「台灣問題」,自然就不是問題了。
中國未來的命運如何,沒有人可以得知,
兩岸是戰是和,也沒有人知道,
這裡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波濤甫定,風雲再起;英雄豪傑,將叱吒其中。」
台灣海峽平靜了70多年,如今兩岸又因理念水火不容,一時烏雲密布。
先不論戰爭是否會爆發,但毫無疑問,這絕對是距離最近的時間點。
二十世紀末大陸經濟正起飛,軍事力量薄弱,
台灣執政黨也未主張分裂,所以沒有戰爭的可能性,
如今這三支安全插銷已完全被拔除,炸彈隨時有引爆的危機……
新冠疫情對於全世界絕對是個災難,但是卻降低了武力犯台的機率。
疫情過後,台海烏雲必將再次密布,兩岸都應謹慎對待。
立足台灣,不應只是胸懷台灣、放眼台灣。
大陸當局更應慎思古聖所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但願台海不會有戰爭,兩岸可以找出第三條路。
章節試閱
第一章、重返文明
2035年9月5日清晨六點,木蘭特區新首都醫院8F-2801室。
清晨的陽光竄過窗戶邊緣的空隙,停留在奕書臉上,奕書使勁地張開眼睛,矇朧中看見了熟悉背影;他驚訝地大叫著:「博士!真的是博士嗎?」奕書不敢相信他眼前的一切。
12年前,他和博士正在喜馬拉雅山區追蹤野人時,不慎跌入溪谷,順著湍急的溪流載浮載沉,所幸被沖上一處淺灘,後來竟被野人救起,從此與野人為伍並長達12年之久。「博士」是他所看見的最後一個人類,也是他12年來第一次見到的人。
「老天保佑,你終於醒了。你失蹤後,我帶著搜救隊搜遍了整個山區,就是找不到你,原以為凶多吉少,想不到昨天看到電視的新聞報導,說於喜馬拉雅山區救起了兩個野人,其中一個脖子上還掛有「奕書」字樣的項鍊,我趕緊趕了過來,沒想到真的是你。」博士濕紅了眼眶,哽咽地述說著一切。
「那次掉入溪谷後,不知被沖到多遠的岸上,恍惚中一雙毛茸茸的手搖醒了我。野人夫婦很友善地找來草藥,替我治好了腳傷,又提供我食物。腳傷痊癒以後,我試圖找出回家的路,找了好幾年了,但都徒勞無功,後來索性放棄,從此與野人夫婦在深山裡面過著沒有文明的生活。直到最近野人夫婦相繼過世,我才帶著小野人,試圖重返文明。然而終因體力不支,又沒有食物,我們相繼昏了過去,醒來的時候就已經躺在這裡了。對了,小野人呢,他在那裡?他還好吧!」奕書問道。
博士:「他很好,他正在檢驗室裡接受檢查,等你好一點我再帶你去看他。你好好休息,總統先生昨天還親自打電話過來詢問你的狀況,要你好好調養身體呢!」
奕書:總統先生!總統先生慰問我?中國已經實施民主,改行「總統制」了嗎?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我到底離開文明多久了?彷彿可以感覺到,現在的中國好像有很大的變化。
博士:現在已經是2035年,你失蹤整整有12年了,這12年中國的確有很大的改變。
奕書:是什麼重大的改變,可以說給我聽嗎?
第二章、軟革命
博士:2023年,就在你失蹤那年的6月4日,一群學生在人來人往的天安門廣場上,拉開預藏在胸前的白布條,上面有紅色鮮血染印的八個大字「國會精簡,議員直選」;
學生們還來不及發表言論,馬上就被現場的維安武警連拉帶拖的帶走,並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起訴。原來這是一群來自北京大學的學生,他們平日就熱衷於中國民主與政治改革,並常在學校及網站上公開鼓吹:「中國必須實行民主改革,開放黨禁,國會議員直選,實行類似德國、新加坡的內閣體制……」,然而,當時的中央領導階層是不允許的,因為這就直接挑戰了「中國要由共產黨一黨領導」的堅持。
在公開審判中,學生領袖慷慨激昂的答覆:「我們到天安門不是要為六四翻案的,而是在為中國民主與國會改革做和平的請求。從前秦檜要殺岳飛,就給他冠了一個罪名,叫做『莫須有』;什麼叫『莫須有』,就是大概有吧!說他大概有叛國的罪嫌。我告訴你,就算是岳飛自己當了皇帝,他也沒有背叛國家,更沒有背叛民族,他背叛 的只是一個昏君,一個奸臣。我們有沒有錯,全國十四億同胞知道;我們有沒有錯,歷史會給我們一個交代的,你沒有資格定我們的罪。」在拘留所裡,他們開始絕食,並以鮮血在牆壁上寫下四行大字「行之浩浩蕩蕩,為之轟轟烈烈;力求自由平等,恢愎中華自尊」,以行動展現以身殉道的決心。而就是這四行字與成仁取義的決心,感動了全國同胞……。
奕書:後來就演變成全國性的大暴動,造成中國共產黨垮台?
博士:不,那時候的中國需要的是一場「軟革命」,而不是硬碰硬。香港以暴力手段爭取民主,嚴重傷害經濟與法治,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其殷鑑不遠,因此全國學生聯盟與民主社會團體,決定仿效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中國的民主聖地「武漢」,發起中國第三共和革命(第一共和為推翻滿清帝制,第二共和為推翻袁世凱稱帝,第三共和則是要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獨裁)。果然一呼百應,各省立即熱烈響應,全國各地不約而同地發起和平請願、連署、示威遊行,甚至罷工、罷課、絕食、拒絕納稅等等,用盡了各種非暴力手段。最後中央政府妥協了,政治局接下了學生的請願書,答應了和平示威者的請求,因為他們深知中國已經到了民主改革的時候,沒有人可以阻擋這股歷史洪流,有了六四的慘痛教訓,就算動員軍隊包圍武漢,誰敢下令開槍,而就算是下了命令,解放軍也不會照著去執行,因為時空已經全然不同,學生們的請求是合情合理的,政治局高層同意與請願代表展開對話,並在會後發表四項共同聲明:
一、放棄「馬列主義」,改奉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
二、「中國共產黨」改制為「中國社會黨」,繼續為推動新中國社會主義而努力。
三、開放人民組黨參政,各區議員直選,改行「內閣體制」。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改制為「中國國軍」,不再是黨軍,並聽令於合法之國家領導人。
奕書:這裡我有些不明白,僅憑這「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可以讓中國共產黨放棄既得利益,放棄一黨獨裁,做出如此重大的改革?
博士:其實,這只是借勢「順水推舟」。就像童話世界裡「國王的新衣」,只需要一個誠實的小孩,就可以輕易地戳破這個謊言。況且中共高層也早有共識,想借鏡新加坡的成功經驗來改革中國體制。大家心裡也都明白,共產主義只存在神話世界裡,這是一條沒有出路的死胡同,剛好藉此次局勢,消弭一些頑固守舊的保守勢力。此次和平改革若是成功,中國必定脫胎換骨,成為一個真正民主法治的國家;而領導者必將名留青史,並為全世界所歌頌,其功勳甚至大於推翻滿清專制的孫中山。而美國華盛頓與中國袁世凱的故事,大家也都耳熟能詳,權衡得失,聰明的人在乎的是流芳千秋萬世,而不是短暫生命的利益。
第三章、棄共
奕書:「軟革命」後,中國就徹底放棄共產主義了嗎?
博士:共產主義雖然是人類社會的理想境界,但那是美麗而不切實際的。其實早在1978年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中國就已經拋棄共產主義了,只不過還保留共產主義的外殼,來維持一黨獨裁罷了。
奕書:這裡我有些不明白,中國經濟能有今天的發展,不是歸功於修正後的共產主義,「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再加上共產黨的領導嗎?
博士:真正的共產主義是施行「人民公社」,眾人共同從事生產,不允許私有公司、私有財產,而生產所得眾人分享,最終成就「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會。這在中國已經試過了,結果呢?完全的計畫經濟、完全的公有財產,再加上閉關鎖國,最終導致「十年文革浩劫」,搞的中國一窮二白;大屠殺、大饑荒,還害死了幾千萬無辜百姓。其實中國早在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後,就已經沒有共產主義的體質了,逐步將「計畫經濟」改向「市場經濟」,將「公有制」改為「部分私有制」,開放自由市場與世界接軌。中國能有現在的進步與成就,就是因為當初選擇放棄馬列思想,拋棄不切實際的共產主義,中國才能迅速發展。你看改革後的那些私有財產、私有企業、股票證券交易、市場自由經濟、自由貿易等等,這哪一點像馬列所主張的共產主義?
中國可以選擇「一黨獨大」這對政策執行與國家重大建設能有比較好的成效,政府也可以留住一流人才。在兩黨制裡,參選必須冒很大的風險,競選活動會變得非常不文明,甚至非常卑劣惡毒。但是中國要像新加坡一樣容許反對黨的存在,如此才能有效監督政府,但是絕對不能獨裁,獨裁政府沒有民意基礎,政策沒有經過眾人的討論,也沒有人民的監督,容易產生錯誤的決定,也容易形成貪污、腐敗的政府。
奕書:這樣解釋我明白了,原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早已不具備共產主義的本質了,中共為了要維持共產黨獨裁的領導,所以不能戳破謊言。但是中國卻因此背負了共產國家的惡名,這樣做值得嗎?
博士:當然不值得。共產主義是「德國人」發明的東西,是「俄國人」把它發揚光大的。但是現在的德、俄兩國都已經不要的東西,中國卻還要堅持?中國可以實行社會主義,但不一定要共產;可以一黨獨大,但是絕對不能一黨獨裁;中國必須正名,切斷與共產主義的關係。共產主義是西方誕生的一個錯誤,中國無須承擔這錯誤的惡果。唯有如此,才能獲得海內外所有華人的支持,才能與世界融合。
奕書:據我當年的觀察與分析,部分台灣、香港以及海外華僑之所以對中國大陸地區沒有好感,其實他們反對的是「中共」,並不是「中國」,只是有些人會把它搞混了。「中共不能代表中國」;相反的,中國與中共必須切割。傳統的中國是具有儒家精神的博愛社會,而共產黨講求的是階級鬥爭,「馬列主義」這完全是西方的產物,中國只是其中之一的受害者。如果能成功分割中國與中共,必定可以凝聚所有華人對中國的向心力,也可以消弭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恐懼與戒心。
博士:的確,就像很多販售的商品,購買顧客常常只注重它的外包裝;中國也曾因背負這共產主義的外殼,常被西方世界所誤解。那時候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出錢出力幫助一些貧窮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建鐵路、建公路、蓋機場、蓋港口、蓋醫院、蓋學校,但卻常被誤解成另有所圖,怎麼做怎麼不對,只因為戴著共產主義的面具。
奕書:馬克斯的共產主義確實不合邏輯、弊病百出;但實行歐美的資本主義就能使國家興盛、社會均富嗎?
博士:歐美資本主義強調「市場自由競爭」,政府盡量不要去干涉,那自然發展的結果,貧富差距必定越來越懸殊。有錢的人相對有實力、有門路、有更多的機會去賺更多的錢;而窮人呢?根據統計,可能七代也翻不了身。那是個標準「弱肉強食」的社會。其結果往往是社會財富被財團壟斷,造成極大的貧富懸殊,某些歐美人的一頓餐,非洲人甚至可以吃一年了。社會上是應該存在貧富差距,因為每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不一樣,努力付出也不一樣、才華能力更不一樣;但是差距要有限度,並且要在公平的條件下競爭,所以歐美的資本主義也不是中國所追求的目標。中國追求的是「禮運大同篇」裡的大同世界,也就是帶有孔孟精神的「中國儒家社會主義」。馬克思主張用階級鬥爭、社會革命來實行公有制度,進而達到均富的社會;但是事實證明,如果可以達到,那也只是類似北韓的均貧社會而已,因為「不同功,但同酬」的體制下,社會缺乏進步的原動力,大家都不努力社會是不可能富裕的。而孔子並不反對私有財產,也不主張用暴力手段來促成社會財富平均分配。而是要透過教育禮法與良好的體制,確保國家領導者與政府官員具備好的道德、好的才能、注重信用並且和睦愛民。如此國家富裕後,眾人因心中有愛,才會「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透過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使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最終「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大家願意去分享財富,最終成就一個和諧、均富、博愛,就算外出也不必關門的「大同世界」。這就是孔子的理想,同時也是新中國所追求的「儒家精神社會主義」。
奕書:所以「共產制度」與「資本主義」都不適用於中國,中國追求的應該是帶有「儒家精神」的社會主義,是嗎?
第一章、重返文明
2035年9月5日清晨六點,木蘭特區新首都醫院8F-2801室。
清晨的陽光竄過窗戶邊緣的空隙,停留在奕書臉上,奕書使勁地張開眼睛,矇朧中看見了熟悉背影;他驚訝地大叫著:「博士!真的是博士嗎?」奕書不敢相信他眼前的一切。
12年前,他和博士正在喜馬拉雅山區追蹤野人時,不慎跌入溪谷,順著湍急的溪流載浮載沉,所幸被沖上一處淺灘,後來竟被野人救起,從此與野人為伍並長達12年之久。「博士」是他所看見的最後一個人類,也是他12年來第一次見到的人。
「老天保佑,你終於醒了。你失蹤後,我帶著搜救隊搜遍了整個山區...
作者序
《後記》
看完了這本書,相信在你心中多少會有些疑惑,那就是「中國的民主與兩岸的未來,會如此的平和順利嗎?」其實我想也不會這麼樂觀。但是每個人都有他心中的「理想國」與夢中的「桃花源」,我只是把自己心中的理想國與桃花源寫出來而已,希望對於中國的未來與兩岸和平能有所幫助。
本書並不是一則預言,也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以「拋磚引玉」的方式,提出一種兩岸都可能接受,可做為選擇的一條出路。在「一國兩府」的共識下,北京方面的讓步,在於放棄共產主義,改以中國故有「儒家精神」為根基,實施民主改革;而台北方面的承諾,則在於認同民主改革後的中國,完成國家統合。若是如此,兩岸三地(大陸地區、港澳與台灣)可在其折衷之地:武漢,建立一個新的聯合政府,彼此同心協力,建立民主均富的中國。若非如此,就如同前面所言:「這並不是一則預言」,若是沒有聯合政府的誕生,也不要覺得奇怪,畢竟台灣方面還是有權選擇「獨立」,但是北京方面,恐怕就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發動玉石俱毀的戰爭了,往後兩岸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
「一國兩制」,視台北為投降式的地方政府,在台灣必定沒有市場:「聯邦」、「邦聯」等統一方式,在中國的先例只有蕃鎮軍閥割據,也違反了北京政府以及中國大一統的情結,必不為大陸當局及人民所接受。惟有北京政府先行放棄專制,確實施行民主改革,台灣人民才不會有統一後,生命財產及民主生活方式受到威脅的疑慮,西方列強也找不到阻撓的藉口,如此和平統一才有實現的可能。而台灣、港澳也可有自己的一套法律與生活方式,享有聯邦之實,而對外則維持大一統,不必有聯邦之名。如此將可一舉兩得,將中國的民主與兩岸的統一畢其功於一役。
事情應該不會像書中描寫的那樣順利,必定要有許許多多的人共同努力,甚至付出寶貴的性命,才可能實現。中國未來的命運如何,沒有人可以得知,兩岸是戰是和,也沒有人知道,這裡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波濤甫定,風雲再起;英雄豪傑,將叱吒其中。」
《後記》
看完了這本書,相信在你心中多少會有些疑惑,那就是「中國的民主與兩岸的未來,會如此的平和順利嗎?」其實我想也不會這麼樂觀。但是每個人都有他心中的「理想國」與夢中的「桃花源」,我只是把自己心中的理想國與桃花源寫出來而已,希望對於中國的未來與兩岸和平能有所幫助。
本書並不是一則預言,也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以「拋磚引玉」的方式,提出一種兩岸都可能接受,可做為選擇的一條出路。在「一國兩府」的共識下,北京方面的讓步,在於放棄共產主義,改以中國故有「儒家精神」為根基,實施民主改革;而台北方面的承諾,則...
目錄
章集概要
第一章、重返文明
第二章、軟革命
第三章、棄共
第四章、從儒
第五章、新混合制
第六章、民主殿堂
第七章、法治中國
第八章、不信任投票
第九章、選舉學分
第十章、台灣問題
第十一章、遷都
第十二章、縮省
第十三章、睦鄰
第十四章、世界共同語言
第十五章、汗青山
後記
章集概要
第一章、重返文明
第二章、軟革命
第三章、棄共
第四章、從儒
第五章、新混合制
第六章、民主殿堂
第七章、法治中國
第八章、不信任投票
第九章、選舉學分
第十章、台灣問題
第十一章、遷都
第十二章、縮省
第十三章、睦鄰
第十四章、世界共同語言
第十五章、汗青山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