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戀家的人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
放入購物車

從漂流到尋岸(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出版社:聯合報

出版日期:2011-09-14

ISBN/ISSN:978957293078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9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本書是聯合報二十年來(一九九一~二○一一)有關兩岸議題的社論之選輯。
本書是贈送台灣子弟及大陸親友的最佳知性禮物。
編者將李登輝總統及陳水扁總統二任期間的兩岸關係,稱作「迴避期」或「漂流期」;將馬英九總統時代的兩岸關係稱作「競合期」或「尋岸期」。這是書名的由來。
只舉兩個理由,即值得讀此書:
一、本書收輯的一百二十餘篇社論,皆是對二十年來兩岸關係的同步記錄。好比下圍棋,讀此書就是將二十年來的兩岸關係「覆盤」,可以回視每一個重大事件當時當令的原汁原味。時光倒帶,歷史重現。
二、眾所皆知,聯合報對台灣憲政發展及兩岸關係的社論,最具體系性及啟發性;本書即是體系的呈現,也是啟發的薈萃。二十年的體系,二十年的思考;一書盡覽,一目了然。讀來兼有「新聞」的興味與「歷史」的意趣;本書是二十年來兩岸關係的紀錄、預言、啟導與見證。
本書序言萬餘字,一氣呵成;可以清晰看出一條在兩岸之間、統獨之間,與藍綠之間的獨特思路,浪漫不失理智,活潑不失端正,嚴肅不失熱情,突破不失真誠。本書卷末並附錄《修憲,不可毀憲》專文萬餘言,對中華民國十年七次修憲作了總結性的評述,與本書聚焦的兩岸議題對照,更能啟人深思。讀這兩篇長文,應已開卷有益。
聯合報社論觀察入微,言人所未言。例如:一九九五年,李登輝總統訪美,社論的標題是<康乃爾之行的可能與不可能>;十六年後讀此文,彷彿「回到未來」。又如:一九九八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大陸,發表「三不支持」;聯合報社論則指出其實是「五不支持」。這是美國高層首次透露,美國當局甚至不會接受以民主程序達成的台獨;證諸後來老布希政府指陳水扁總統的台獨操作違反台灣利益,即告驗證。再如,二○○○年,陳水扁總統表示,願意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出面阻攔,社論的標題是<陸委會應重兵固守中華民國防線>;十一年後,二○一一年,蔡英文競選中華民國總統,自陷於如何處理「九二共識」的僵局。此類細緻的觀察,通帙可睹。
聯合報社論創意迭出,見人所未見。「統一公投」、「筷子理論」、「過程論」、「砍頭論」、「五個中國」、「第三概念」、「連結論」、「渡河論」、「台灣機能國際化」、「台灣海峽是斜的」、「騙養套殺,裝吃閃活」、「請君入甕,與卿共舞」、「四個不可折返點」、「一個分治而不分裂的第三概念中國」……。深入淺出,言近旨遠。
還有,新新三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
又有「杯子理論」: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聯合報的兩岸觀點是:或許不排除「統一」,但應可思考有沒有比「統一」更好的方案?也許是一個中程方案。
聯合報對兩岸關係的總論述是: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

延伸閱讀:
◎《聯合報六十年》主編:沈珮君,發行:聯合報社。二○一一年。
◎《漂流的台灣》主編:黃年,發行:聯合報社。二○○一年。
◎《這樣的陳水扁》作者:黃年,發行:聯經。二○○八年。
◎《李登輝總統的最後一千天》作者:黃年,發行:聯經。二○○○年。
◎《李登輝憲政變奏曲》作者:黃年,發行:聯經。一九九八年。
《李登輝心靈寫真錄》作者:黃年,發行:聯經。一九九八年。

作者簡介:

主編 黃年

政大新聞系畢業、政大政研所碩士、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現職聯合晚報發行人、聯合報總主筆。歷任聯合晚報社長、民生報社長、民生報總主筆、聯合報總編輯、聯合晚報總編輯。著作有:《漂流的台灣》、《李登輝總統的最後一千天》、《李登輝憲政寫真錄》、《李登輝憲政變奏曲》、《這樣的陳水扁》(以上聯經出版)、《臺灣政治發燒》(四季出版) 。獲得獎項: 金鼎獎(2000、1998) 、吳舜文新聞評評論獎(2009、2008、2000、1997)、曾虛白新聞評論獎(2000、1999、1998、1997)、第一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專業貢獻獎(2009)。

目錄
001 代序 從漂流到尋岸
025 中華民國進入台灣本土族群主導時代
029 國家元首的國家理念
033 建設民主中國 放棄四個堅持
037 期待民進黨也來保衛中華民國
041 康乃爾之旅的可能與不可能
046 推動亞太營運中心 重建國家生存戰略
051 大選解讀:「分裂的政策」造成的「分裂的支持」
054 筷子理論:台灣是海陸介面與東西橋樑
058 一個中國,兩個實體,五不支持,和平演變
062 重建大陸政策:統一公投與台灣機能國際化
066 錯過的麥株: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070 解讀就職演說:中華民國包容力與負載力的試煉
074 總統的困境:贏...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