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暫不供貨

綠猴劫(《海天龍戰》32年紀念新版)(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葉言都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4-15

ISBN/ISSN:978957138149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64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病毒是最強大的武器,
它用漫天的恐懼淹沒良知,
擊潰身體之前,先摧毀人心。


身兼歷史學者、新聞人與科幻小說家,葉言都化身時空旅人,寫出未來式……


成書於1987年的《海天龍戰》,宛如預言,
32年後的今天,COVID-19病毒疫情爆發,席捲全球,
事態的發展似乎漸漸走向書中情節。
為什麼小說家可以預見未來?
因為我們活在人的世界,
人性的貪婪、欲望、權力爭奪、恐懼、私心……
人心的大愛、真誠、悔恨、遺憾、自省、純粹、求愛、無懼……
以及經歷文明洗禮前後的人性變化,都是超越時代、甚至影響時代的。

葉言都撰寫的科幻小說,先從小處呈現一個人的思路與抉擇,
當讀者跟隨主角走到最後,掩卷方才頓悟作者藏於字裡行間的大局思考。
作者說:「我不再完全相信人間表面的景象,而喜歡追究表象下到底隱藏著什麼。」
當人與人必須保持距離的此刻,這正是最適合獨自閱讀的小說。

五個故事,四個預言的世界──

古劍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古人手中的刀劍,漸漸變成今人的槍炮、飛機、戰艦、毒氣、細菌、飛彈、核子彈、殺手衛星、主義、宣傳、洗腦、跨國公司、全球通訊社、網路病毒和……誰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

綠猴劫
只要我們製出一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再做好預防自己人感染的疫苗,那生物戰的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高卡檔案
神啊,饒恕他們吧!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愛溫諾娜
當我們這些卑微的人類,用極簡陋的工具,幸運地觸動某些自然界的機關,使海的女神從波濤上升起時,我們只能祈禱她的眷愛,戰慄地等待她決定,是否回應我們長久以來狹窄閉塞的心靈中自私、貪婪、殘暴的要求。

迷鳥記
據可靠消息顯示,過去半個月來,加西亞東部、中部出現一種怪病,類似嚴重的流行性感冒,估計已經有數十萬人病倒,數千人死亡……

無懼推薦
用寫實的手法,一絲不茍撰寫科幻小說,成了葉言都派科幻小說的獨特風格。
葉言都派科幻小說的出現,是中國科幻小說史的里程碑。
──張系國∣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

具有歷史學家、新聞人與小說家多重身份的葉言都,關注以人文精神反思現代科技的極端發展,在他筆下的寓言不僅是一則則警語,他更堅持不受到當下的人事物框限,期許自身的科幻小說是一則則預言,穿越到十年、三十年或是百年之後,依舊具有啟發意涵,這正是本書經典價值所在。
──須文蔚∣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

臺灣至今無人榮獲世界級的科幻大獎,想必是因為《綠猴劫》尚未出版英譯本!
──葉李華∣前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

理想的讀者不應善忘,若有祂,其實始於自然,卻也經常工於人之初惡。人對大地失去敬意,驚醒沉睡的自然之靈,在肉身未竟處,必然走向巴別塔隱喻的毀滅與離散。《綠猴劫》一書已經走過許多當下,焦慮臨戰而尚未愚昧引戰的故事,寄生於微光,支撐起時光,必然跟隨未來的當下,繼續遇見其他的讀者。這或許是葉言都先生從三十年前的故土島嶼,召喚給此時同一座鄉愁之島的訊息。
──高翊峰∣小說家

《綠猴劫》在時間的軸線上有意識地拋灑各類議題、技術、思維,從而探究人的行為及其意圖與本性的交互影響,是讓我讀得深刻、驅使自己動腦去想的核心力量,在我第一次拜讀的二十年後、該書第一次付梓的三十年後,這股魅力依舊不減。
──冬陽∣推理評論人,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

我們看著「小說」,卻赫然發現好像可以對號入座;書中的情節,和最近發生的時事是如此相近,讓我們幾乎誤以為作者是個預言者。於是在看故事的同時,也心生警惕,深切希望作者筆下的情節只存在於書中。不管出門時有沒有帶口罩、會不會戴口罩,帶上這本書好好看,一定沒錯。
──張東君∣科普作家

這本書的歷久彌新,不止因為葉言都寫出了科幻當中的政治、官僚、名利場與學術界,更寫出了超越時空的人性百態。
──臥斧∣文字工作者

對於本來就看科幻小說的讀者,這本書將呈現出另外一種科幻視野,對於平日不讀科幻的人來說,這本書甚至會給你更大的思考空間……它不講電腦,不講太空船,卻科幻之極,更人類之極。
──葉玲洋∣美國專利事務經理

作者簡介:

葉言都

1949年(民國38年)生於澎湖,祖籍北京,父系為滿族葉赫那拉氏。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英文漢聲雜誌研究員、中國時報各項職務(從人間副刊編輯到

財務長)、世新大學兼任講師、時報旅行社顧問、古蹟臺北故事館諮詢顧問、倪匡科幻小說決審委員等。

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講師、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講師、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曾獲第8屆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首獎(1985),作品〈我愛溫諾娜〉;第11屆時報文學獎推理小說首獎(1988),作品〈1649〉。

著作《海天龍戰》(2008)、《綠猴劫》(2020,《海天龍戰》32年紀念新版),科幻小說集。

推理小說〈1649〉改編為電影《遊戲規則》(1989)。

談中國歷史:《讓我們來到南朝》、《讓我們來到北朝》(2019)。

章節試閱
綠猴劫

一、弟弟

一九八四年八月六日上午三時四十二分

編號第十六號的猴子在經過十二個多小時的掙扎後,終於死了。這是一隻大雄猴,在我們飼養的猴群裡,牠是王。老實說,我還滿喜歡這個身強體壯、自以為是的傢伙;只是實驗進行到這個地步,總得找一個最健壯的標本來試一次,牠才倒了霉的。因為我們必須知道,猴子對綠猴症的抵抗力,個體的差異最大可以到什麼程度,這似乎是我們在推測綠猴症的致死能力時,到目前為止唯一可行的辦法。

夜正是最深沉的時候,慘白的日光燈照著第二隔離觀察室裡的一切:一個盛滿番薯、水果的鋁製食盆、一...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第三次出版自序

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

──納白可夫(Vladimir Nabokov , 1899~1977)

這本書被歸類為科幻小說,原名《海天龍戰》,現在是三十二年來的第三次出版。全書五個故事,其中一篇曾被退稿,兩篇先後參加過時報文學獎科幻小說徵文比賽,結果一篇落選,一篇成為首獎作品。世事難料,竟至於斯。

我本是凡人,生在人世間,只因學了一輩子歷史,待了半輩子新聞界,習慣於看到、聽到、接觸到古往今來各式各樣的人類行為。看得、聽得、接觸得多了,根據經驗,變成不再完全相信人間表面的景象,而喜歡追究表象下到底隱藏...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導讀 期望百年之後依然是經典 須文蔚
推薦序 寄生於微光,支撐起時光──讀葉言都《綠猴劫》 高翊峰
推薦序 書寫寬廣多元的展現 冬陽
推薦序 具有可能性的文學 張東君

第三次出版自序

古劍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古人手中的刀劍,漸漸變成今人的槍炮、飛機、戰艦、毒氣、細菌、飛彈、核子彈、殺手衛星、主義、宣傳、洗腦、跨國公司、全球通訊社、網路病毒和……誰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

綠猴劫
只要我們製出一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再做好預防自己人感染的疫苗,那生物戰的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高卡檔案
神啊...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