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最美的姿態說再見︰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內涵與實踐(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孫效智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12-26

ISBN/ISSN:978986398398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68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當生命有一天來到終點,你希望以怎樣的姿態道別?
是躺在病床上任由他人決定?還是預先做好規劃?
人生最後一堂課,善終是自己的責任,也是給家人的愛!

生命中最悲傷的離別是死亡,最沉重的負擔是代別人抉擇生死。
是否該讓罹重病的家人知道真實病情?何時該放手不做無效的急救?
凡掙扎過的人一定知道有多難,有多痛。

醫療科技進步,親情友誼難捨,「善終」比想像的還更遙遠。
生命最該圓滿的終點,卻總有許多遺憾、悔恨、淚水……

預約美好告別,生死才能兩相安!

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108年1月6日,在台灣正式上路。
這個劃時代的重要變革,是人人得以保有自然圓滿的契機。

傳統醫療法規把病人與其親屬一視同仁,沒有賦予病人優先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利;既有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也只允許末期病人在病危或瀕死時,才能拒絕急救與維生醫療,更多賴活不得好死的病人,無法實現善終的願望。《病人自主權利法》不僅確立了以病人為優先,拓展得以行使特殊拒絕權的病人範圍,同時也使尊重病人拒絕治療的醫師不必背負刑法的犯罪責任。

本書作者、台大哲學系孫效智教授,長期協助研擬《病人自主權利法》。他在書中不僅有系統地介紹這部專法的基本理念、病人自主權的涵義、落實特殊拒絕權的機制,也提供具體的病人自主行動指南,更從國際與倫理法理的角度,引導讀者深入了解病人自主權。

本書重點:
‧什麼是病人自主權
‧如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如何簽署、變更、撤回預立的醫療決定
‧如何執行預立的醫療決定
‧哪些條件可以行使特殊拒絕權,達到自然死的善終目標
‧已經簽了安寧緩和條例的意願書,還需要簽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嗎
‧病人自主權如何兼顧倫理、法理與憲法


本書從病人自主權的基本概念開始介紹,循序漸進地說明《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理念與架構,還探討了《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其他醫療法規的關係,並介紹了病人自主權的國際發展趨勢。除法律問題外,書中也探討病人自主與生命保護之間的平衡之道,是一部兼具倫理、法理與國際面向的病人自主權專書,實屬難能可貴。─中華民國前總統 馬英九

我誠摯地邀請你來閱讀本書,從中你將感受到,《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立法理念蘊含了對生命的關懷與尊重。這部法律是保護你我生命的共同語言,而這本書將幫助你學習這個語言,省思生命尊嚴,進而描繪出生命的答案。─立法院榮譽顧問、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楊玉欣

《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動與立法,實為其人生哲學的具體體現,亦為其悲天憫人胸懷的充分展露。尤其孫教授學養豐厚,治學嚴謹,且思慮深邃,見識獨具,近日更將其數年來焚膏繼晷,宵衣旰食所展現的成果著為《最美的姿態說再見: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內涵與實踐》。─台北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甘添貴
孫教授身為倫理哲學的著名學者及病主法的撰寫人,具有最權威的信服力,為在108年1月正式生效的這部好法律做透徹解釋及解惑。任何人對這部法若有疑問不解之處,請先仔細閱讀本書,必能得到滿意的答案!─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趙可式

「以終為始」,就如同行走於幽暗深處裡,才能看見光明的所在。願意誠實勇敢的面對死亡,才能為自己的生命做更好的安排。孫教授的這本著作,不只涉及法理或條文的闡述,也透露許多對於生命的關懷,將會是開創病人自主時代里程碑的一本巨作,讓每個人認知到善終是自己的責任,對生命有更深刻的認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黃勝堅

各界誠摯推薦
馬英九(中華民國前總統)
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
柯文哲(台北市長)
邱泰源(立法委員)
星雲大師(佛光山開山宗長)
楊玉欣(立法院榮譽顧問、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主持人)
詹宏志(作家、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
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兼校務顧問)
劉錦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許宗力(台灣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
李震山(司法院前大法官)
甘添貴(台北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黃勝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陳秀丹(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醫師)
蔡甫昌(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作者簡介:

孫效智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理事長。1994年取得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後,返台投入生命教育的學術研究、制度建構、教育推廣與文化倡導,鼓勵社會大眾思考人生核心議題,從而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並統整知情意行,使人在複雜變動的環境中,能做出正確、深刻而有意義的生命抉擇。

章節試閱
想像一個情景:你正值中壯之年,卻突然發現自己容易跌倒,而且四肢漸漸無力。你本來還可以拄著柺杖走路,但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已經需要依靠輪椅才能行動。吃東西的時候你開始感到吞嚥困難,呼吸也逐漸力不從心。晚上無法躺平睡覺,更無法自己翻身。不能翻身是極不舒服的經驗,忍耐兩小時已是極限,但又不能一直吵醒枕邊人起來幫忙。各種酸麻疼痛以及難以向別人解釋的感覺如影隨形,讓你徹夜難眠,你成為一個二十四小時都需要別人照顧的人。你的內心充滿恐慌與害怕,因此急著遍尋名醫,甚至四處求神問卜。然而,剛發病的那段時間,就連醫...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補足從救治到死亡的尊嚴之路 / 中華民國前總統 馬英九

媽媽生前作例行健康檢查時,發現了罹患肺部淋巴癌,那時她已高齡92歲,我們知道了她的病況後,一致認為要讓媽媽最後的日子生活有品質、有尊嚴,能夠過得快樂,因此跟她談妥,不採取積極治療。確診後兩年半的日子裡,姐姐們都盡量陪在媽媽身旁,帶她四處遊玩,欣賞台灣的風景人文,並參與公益活動;我即使公務再忙,也會每周回家陪媽媽晚餐,共享天倫。

媽媽進醫院的兩個星期前,大姊還帶她去台南看國際蘭花展,只有過世前的三星期她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但她仍然非常幽默...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自序】老弱病殘是每個人的生命課題

人生是在各種機緣中不斷選擇與行動的過程。機緣不是人所能完全掌控的,它就像發到你手上的一副牌,好壞你無法決定,但你可以決定是否盡力把牌打好或是兩手一攤,棄牌走人。你做怎樣的決定是你可以選擇的。選擇帶來行動,行動則帶來各種結果。《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立法是一連串選擇與行動的結果。其實,選擇正是自主的核心,更是每個人活出尊嚴與意義的關鍵。

因緣際會地,民國100年的下半年,國民黨邀請內人楊玉欣擔任第八屆不分區立法委員。幾經考慮,玉欣選擇接受這個邀請,至於我,作為她的另一半...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補足從救治到死亡的尊嚴之路/馬英九
推薦序 祈盼減少更多的人生悲歌/楊玉欣
推薦序 從法理落實以病人為本位/甘添貴
推薦序 我的生命我作主,但求今生無悔!/趙可式
推薦序 提升死亡識能,善終是自己的責任/黃勝堅
自 序 老弱病殘是每個人的生命課題
前 言 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專法
第1章 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基本理念與立法宗旨
什麼是病人自主權?
病主法的架構
病主法的立法宗旨
第2章 在病人與病方之間的病人自主權
病人與病方之間
病人自主權
病方自主權
第3章 落實病人特殊拒絕權之制度設計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