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暫不供貨

街仔路採集誌:無用之用再發現!看見台式加減美學(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孫于甯、劉上萱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7-29

ISBN/ISSN:978957328838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8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生活裡俯拾即是的「無用之物」,
正透過「用力生活」的人而重生!


街仔路,攤商街販的生活舞台。
架起五顏六色的大花傘,
凹一凹紙箱當作價格牌,
用奇異筆寫出「特選」「尚青」POP,
善用每一寸空間,拼湊堆疊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連鎖店與標準化之外,
那些絕無分號,一家子、一輩子打拚的攤販商家,
內裡包裹的,會是什麼樣的人生經營學?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一定要從手邊的東西開始想辦法
兩個女生的路上觀察,發覺到有點熟悉又不太一樣的日用品。隨手取得的寶特瓶,切開當作名片架,不再使用的紅色水盆,DIY就成了燈罩;破舊的球鞋,變身獨一無二的植栽容器……原來在攤商街販的眼中,「生存」便是「把無用變有用」,發揮創新與愛物精神,成就便利又便宜的耐用良品。

◆一本未曾見過的常民文化紀錄,翻轉你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
在趣味物件的背後,更可貴的是人生的經營,就算只有一「攤」小天地,也有自己動腦筋想出來、用一輩子試出來的生意經。店門口的疊加置放、流動攤位的收納拆裝,還有在夾縫中展現的人情況味,它們或許未曾被言說,但形形色色的風貌,卻展示了街頭最蓬勃的生命力。

兩名作者透過實際行動,採集從街坊鄰里迸發的台式創意,涵括修繕的巧思、加減用的趣味、惜物的情分、手作的溫度,以及小人物修修補補、塗塗改改的生命故事。全書以活潑筆調幽默考察,宛如一場紙上紀錄片,帶你重新認識街仔路上的台灣生活風景。你會發現——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生活,也有細細走看、慢慢感受的價值。

作者簡介:

孫于甯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從事藝術相關工作十年以上,喜歡這一路上藝術帶給自己的養分。期許自己找到深入淺出的方式,繼續讓藝術裡有生活,生活裡有藝術。

劉上萱

美術系畢業,從事商品開發工作。在工作中對物件的生成有不同層面的想法,比起生產線的製程更在意人與人的連結,以及人與環境之間所留下的產物。

因為想要讓生活有那麼一點不同而聚在一起,組成「慢慢說」團隊,成員來自美術、設計、影像等背景,透過一次次的計畫,思索自己的生活環境,反思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以輕鬆、親民的創作語彙,和大家分享我們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使文化美學自然落實於生活之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齊聲推薦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周育如|水越設計、都市酵母總管

高耀威|長濱「書粥」書店老闆

黃子欽|設計師

劉冠吟|《小日子》雜誌發行人

蘇煒翔|justfont 共同創辦人

《街仔路採集誌》是一本台灣市井裡物質文化的精采紀錄與詮釋,作者帶著我們看到屬於常民的藝術美學與設計,也帶我們學習如何觀察自己身邊的空間、物件與行為,並進一步找到打造自己生活美感與便利的可能。──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身為資深的「走路分心者」,我也折服於《街仔路採集誌》書中驚人的路上細膩觀察。...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前言 我們的路上觀察學



每天睜開眼睛,你會看見什麼?

一個放在路邊,用交通錐加鋼盆做成的造型煙灰缸;一個斷了腿仍盡忠職守的拒馬;一間從上掛到下,善用每寸空間的店鋪;一個用手寫得歪歪扭扭的特色招牌……。

我們意識到,這些風景占了我們生活很大一部分。在家裡會看到、去買菜會看到、吃滷肉飯會看到,甚至上個廁所也會看到。誰做的?為什麼他們選擇這樣做?是什麼樣的生活背景、生命積累、天賦或觀察,讓他們可以想到這些使用日常物件方式?

於是,就從這裡開始了我們的路上觀察。穿梭街市,睜大眼睛看,發現目標物後,左顧...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無用時代的生活練習

高耀威/長濱「書粥」書店老闆

關於「無用」的概念,這幾年在街區生活,經常有機會進行不同的練習。

首先,要先具備辨識「你的廢物有可能是我的寶物」之能力,從自己的房間開始,有沒有幾年沒穿的衣服?有沒有長滿灰塵的杯子?認清自己生活在廢物堆裡,就能從內而外產生力量。

這股力量會讓你開啟第三隻眼,除了產生「辨識」的能力之外,還會順便長出「拾取」的敏銳嗅覺,以及「反省」的自覺。開了天眼後,會慢慢發覺這個荒謬世界其實很豐盛,什麼都有可能,一邊以減法的態度過生活,一邊過著愈來愈豐富的人生。

...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文 無用時代的生活練習/高耀威
齊聲推薦 宋世祥/周育如/黃子欽/蘇煒翔
自序 為著生活,咱就要來想辦法
前言 我們的路上觀察學

Part1 街市的道具
認識篇:開源節流,六大心法
●加減坐編織椅
●水果標籤椅
●黃星星打包椅凳
●質感木製傘架
●樂多多自行車傘架
●日字型吊鉤
●開朗牌袋掛軸
●531塑膠袋軸
●一串心塑膠袋掛軸
●善存黃金葛植栽
●鞋子造型萬兩金植栽
●瓶罐鳳梨頭植栽
●蠻牛牌紙信箱
●伯公牌壁刀掛架
●金好拿名片架
●雙掀保冷蓋
●水水泡棉燈罩
●全罩式水盆燈罩
●花型水盤燈...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