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改版較重大的修正有三:
第一
我嘗試以較顯淺的用詞及較詳盡的解說,重新詮釋第一版的內容。當中,也添加了一些新的議題及個案研討。
第二
我增加了第19章及第20章有關「完整的跨時模型」的討論。這兩章的內容主要是要解釋,Barro教授大力提倡的「一致化跨時總體理論」與本書前面章節其他學派的總體理論並非互斥的,而可能是相輔相成的。這兩章的內容從構思到完成,花了我將近兩年的時間;期間經過許多學者提供意見,再三地修改,方能以目前的面貌問世。
第三
為回應讀者的建議,本版大幅增加了習題的數目。這些增加的習題,有些是最近幾年研究所入學考的試題;之所以納入這些試題大部分是由於它們的設計可以活用現有的理論。
作者簡介:
賴景昌
現職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2003/7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2003/7迄今)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處社會科學中心主任(2001/9迄今)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合聘教授(2001/8迄今)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88/7迄2003/6)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合聘研究員(2001/9迄2003/6)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處經濟學門召集人(1998/8迄2001/12)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1979/8迄2001/7)
逢甲大學商學院院長(1997/8迄2000/1)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84/1迄1988/6)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2/7迄1983/12)
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合聘教授(1988/8迄1992/7)
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合聘副教授(1986/8迄1988/7)
中國經濟學會第十屆副理事長(1992/1迄1993/12)
台灣經濟學會常務理事(1998/1迄1999/12)
台灣經濟學會副理事長(2001/1迄2001/12)
學術榮譽 李遠哲先生設立之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民國(89/2-94/1)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77-78年度、79-80年度、及82-83年度)
國科會特約研究獎(84-86年度及87-89年度)
國科會優等研究獎(76年度及81年度)
教育部商科學術獎(80年度)
林熊徵基金會博士論文獎(73年度)
中國經濟學會最佳碩士論文獎(68年度)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1.2 總體經濟理論的發展
※1.3 總體教科書議題的發展
※1.4 結論
第二章 國民所得帳
※2.1 前言
※2.2 從生產面衡量
※2.3 從分配面衡量
※2.4 從支出面衡量
※2.5 結論
第三章 古典學派
※3.1 前言
※3.2 古典學派的勞動市場
※3.3 古典學派的貨幣市場
※3.4 古典學派的商品市場
※3.5 古典學派的總體模型
※3.6 結論
◎附錄3.A
第四章 簡單的凱恩斯模型
※4.1 前言
※4.2 商品市場
※4.3 均衡所得的決定
※4.4 財政政策的乘數過程
4.5 平衡預算乘數
4.6 租稅、投資、與所得
4.7 節儉的矛盾性
※4.8 結論
◎附錄4.A
◎附錄4.B
◎附錄4.C
第五章 延伸的凱恩斯模型
※5.1 前言
※5.2 簡介貨幣市場
※5.3 IS線的推導
※5.4 IS線的移動
※5.5 LM線的推導
※5.6 所得與利率的決定
5.7 IS-LM模型與平衡預算乘數
5.8 流動性陷阱
◎5.9 貨幣政策指標的抉擇
◎5.10 借貸市場(可貸資金市場)
※5.11 結論
◎附錄5.A
◎附錄5.B
◎附錄5.C
第六章 完整的凱恩斯模型
※6.1 前言
※6.2 凱恩斯學派的總合需求線
※6.3 總合需求線的移動
※6.4 凱恩斯學派的總合供給線
※6.5 財政政策與排擠效果
※6.6 貨幣中立性假說
6.7 需求創造本身的供給
6.8 總合供給面的干擾
6.9 流動性陷阱與總合需求
◎6.10 流動性陷阱與古典不一致
※6.11 結論
◎附錄6.A
第七章 供給面經濟學
7.1 前言
◎7.2 總合需求面是否可推得Laffer曲線
7.3 供給面經濟學的個體基礎
7.4 Laffer曲線的推導
7.5 結論
第八章 開放經濟的總體模型
※8.1 前言
※8.2 外匯市場的簡介
※8.3 匯率制度的簡介
※8.4 商品市場
※8.5 貨幣市場
※8.6 外匯市場
※8.7 結論
◎附錄8.A
◎附錄8.B
第九章 開放經濟的總體經濟政策
※9.1 前言
※9.2 Fleming(1962)命題
※9.3 Mundell(1963)命題
※9.4 結論
第十章 理性預期(新興古典)學派
10.1 前言
10.2 理性預期的定義
10.3 引進預期的總合供給函數
10.4 政策無效定理
◎10.5 Lucas的批判
10.6 結論
第十一章 實質景氣循環模型
11.1 前言
11.2 技術進步與實質景氣循環理論
11.3 實質景氣循環模型的勞動市場
11.4 實質景氣循環模型的經濟政策
11.5 結論
第十二章 新興凱恩斯學派模型
12.1 前言
12.2 契約工資理論
◎12.3 標籤價格模型
12.4 效率工資理論
12.5 結論
第十三章 通貨膨脹與失業
※13.1 前言
※13.2 Phillips曲線的起源及理論基礎
※13.3 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抉擇
※13.4 引進預期的Phillips曲線
◎13.5 法則與權衡
◎13.6 鑄幣稅與通貨膨脹稅
◎13.7 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13.8 結論
第十四章 經濟成長
※14.1 前言
◎14.2 Harrod-Domar成長模型
※14.3 Solow的新古典成長模型
14.4 Solow模型與技術進步
※14.5 經濟成長與收斂假說
◎14.6 內生成長模型
※14.7 結論
◎附錄14.A
第十五章 貨幣需求
15.1 前言
15.2 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
◎15.3 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
◎15.4 Keynes的投機貨幣需求
15.5 Tobin的投機貨幣需求
15.6 結論
第十六章 貨幣供給
16.1 前言
16.2 貨幣供給的決定
16.3 貨幣供給乘數
16.4 貨幣供給與利率的關係
◎16.5 狹義貨幣供給與廣義貨幣供給
16.6 結論
第十七章 消費函數
17.1 前言
17.2 絕對所得假說
17.3 生命循環假說
17.4 恆常所得假說
◎17.5 隨機漫步的消費假說
17.6 Ricardian對等定理
◎17.7 IS-LM模型與Ricardian對等定理
17.8 結論
第十八章 投資支出
18.1 前言
18.2 投資與加速原理
18.3 新古典的投資理論
18.4 Tobin的q投資理論
◎18.5 住宅建築的投資
18.6 結論
第十九章 完整的跨時模型:個體基礎
◎19.1 前言
◎19.2 民眾的消費與勞動供給跨時決策
◎19.3 廠商的投資與勞動需求跨時決策
◎19.4 貨幣市場
◎19.5 政府的跨時預算限制
◎19.6 商品需求函數與商品供給函數
◎19.7 結論
◎附錄19.A
第二十章 完整的跨時模型:總體均衡
◎20.1 前言
◎20.2 跨時總體均衡
◎20.3 暫時性及恆久性的政府支出增加
◎20.4 本期及下期商品生產技術進步
◎20.5 貨幣政策
◎20.6 另一種圖解技巧
◎20.7 結論
標示※者是單一學期「總體經濟分析」的建議題材;
標示※者及未標示任何符號者是兩學期「總體經濟學」的建議題材;標示◎者是時間允許或學生自我進修的建議題材。
第一章 緒論
※1.1 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1.2 總體經濟理論的發展
※1.3 總體教科書議題的發展
※1.4 結論
第二章 國民所得帳
※2.1 前言
※2.2 從生產面衡量
※2.3 從分配面衡量
※2.4 從支出面衡量
※2.5 結論
第三章 古典學派
※3.1 前言
※3.2 古典學派的勞動市場
※3.3 古典學派的貨幣市場
※3.4 古典學派的商品市場
※3.5 古典學派的總體模型
※3.6 結論
◎附錄3.A
第四章 簡單的凱恩斯模型
※4.1 前言
※4.2 商品市場
※4.3 均衡所得的決定
※4.4 財政政策的乘數過程
4.5 平衡預算乘數
4.6 租稅、投資、與所得
4.7 節儉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