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讀首詩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
放入購物車

徬徨少年時(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赫曼.赫塞|譯者:林倩葦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ISSN:9789573263937

裝訂方式:平裝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以抒情的筆調,描寫一個青年追求自我的心路歷程。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便像德國文學大家托瑪斯‧曼所言,如「電擊般」影響了全世界無數的青少年,直到今天。

青春的追尋,是不斷的遵循與背離,只為了走入最深的自我;選擇飛行,只因為不想變成人行道上的化石……。
收錄台灣首次披露的赫塞後語,全書德文原書翻譯,重現經典。

我的青春期是從這一本書開始的。──柯裕芬(作家)
它啟發我少年的心思,更加促使我走上文學之路。──陳玉慧(作家)
書裡面的少年活脫就是一個死去的我。──鍾文音(小說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推薦文1

毀壞舊世界、尋找自己的新世界 ◎楊照(作家)

我讀到的第一本赫塞作品,是《徬徨少年時》。國中的時候,一段日子裡我每天將鬧鐘設定在五點半,叫自己起床,坐到書桌前,點亮檯燈,在白花花的燈色下,一個字一個字、一行一行讀《徬徨少年時》。

不是因為對書中內容有強烈的領悟,所以那麼認真耽讀。不是,每天早起利用上學前時間讀,正因為我讀不懂《徬徨少年時》。

那種年歲,讀不懂的書多得很。沒有人幫我們準備「推薦書單」,更沒有人給我們「指定書目」,書是自己在國際學舍書展會場裡瞎逛時碰到的。一本書要...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兩個世界

我的故事就從一段經歷開始講起,當時我十歲,正在我們小城裡的拉丁文學校念書。

回憶中,昔日的種種氣味迎面襲來,愉悅夾雜著敬畏的苦楚,令我內心激動:暗沉的巷弄,明亮的房子,鐘塔和鐘聲,人們的面貌,舒適溫暖的房間,秘密、陰森、恐怖的房間。狹窄、溫熱,兔子和女僕的氣息,還有家用常備藥和乾果的味道。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在那兒交錯,各自運行,一如宇宙的兩極——白晝與黑夜。

父親的房子構成其中一個世界,嚴格說來,應該是父母親兩人的組合。我對這個世界泰半熟悉,它意味著母親和父親、慈愛與嚴格、典範與學校...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我是德密安 ◎陳玉慧

我第一次看到赫塞,覺得他比較像《知識與愛情》(Narcissus und Goldmund)裡那個自戀的人,那時,他已經不再流浪,住在瑞土蒙他紐拉山區(Montagnola),過著隱居內向的生活。而我就像《流浪者之歌》的悉達多王子,在人生中已遇見太多智者,他們以不同的面目向我揭示人生道理,訪問赫塞時,我揹著登山袋,手臂上夾著一本他的書,我還年輕,才第一次離開南美的家鄉。

抵達瑞士時,是一九五一年六月,我在伯恩打聽時,發現很少人知道赫塞的住處,然後我終於到了盧加諾(Lugano),我一路搭乘巴士,沿路都是盧加諾湖...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