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書卷獎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長期買進不婚孫翠鳳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絕望者之歌神奇柑仔店假仙女郝明義周品均
放入購物車

不死的力量(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張毅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10-09

ISBN/ISSN:978986320049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夢想」,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完成夢想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來滋養。


從過去台灣的文化與藝術產業歷程來看,或許電影可以說是最早創造出文創「烈士」的領域。也許這麼來看,楊惠姍與張毅—琉璃工房的兩位創立者出身於台灣電影藝術,令人一點也不意外,同樣懷抱夢想與創意,同樣緊握著堅持下去的信念,也許就是電影人那骨子裡的理想與傻勁,琉璃工房有了今天的規模。

對同行或對琉璃工房熟稔的友人,看到那股不設停損點、持續前進的勇氣,都會捏把冷汗;不以功能設限創意,而從對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養份-琉璃工房「有益人心」的理念,來引領新作品的發展與創作。光是這兩點,也許琉璃工房的所謂文創經驗,就足以讓人深刻思索。

然而,就如同「創意」本身暗示的不易「管理」,文化創意產業的所謂「成功formula」也不會是單選題答案;過去的出版、表演藝術、電影廣告、工業設計…等等領域存在多年(甚至可說自人類出現以來就存在),也不斷地尋找得以挑戰自己、甚至持續發光發亮的方式。如此來看,張毅在本書首度提供的,談不上商業模式,無關key successful factor,更多的是,一個工藝團體二十五年來,為他們相信之事所作努力的真實分享。

千度的淬煉 四分之一世紀的考驗
從膠卷鏡頭 到礦石焰火
光與熱的精粹交會
燒熔出永恆的藝術人生

25年 琉璃不死的力量
最瑩透的永恆

作者簡介:

張毅

1951生於台灣台北,琉璃工房創意總監與執行長。

十九歲即成為當代倍受矚目的短篇小說作家,其作品兩度評為年度最佳著作。世界新聞學院畢業後,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其所執導的《我這樣過了一生》,為他贏得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而他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我的愛》,則被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鑑選為台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傑出電影之一。

1987年,張毅決定放下如日中天的電影事業,與楊惠姍共同創立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開創新的可能與方向。張毅的設計不僅強調現代藝術的創作基本概念,且涵蓋強烈傳統思維,其中包含蘊藏於中國倫理及宇宙概念的古老圖騰,創作之中深見民族情感,成為中國琉璃的先驅。

章節試閱
02_為什麼是琉璃?

學習的空間,是主要的原因。

在電影界十多年,拍了一百二十多部電影,對電影的學習與挑戰,有一定的瞭解。而面對人生,總覺得還是存再想要再試試的欲望,讓我一直幻想:如果還能在後半生有一個新的可能,是多有趣的事。

電影工作,在開始進入這行,我有點誤打誤撞,並沒有很明確清楚的選擇。

琉璃工作,卻是我在中年心智畢竟比較成熟之後的一種決定。

至於為什麼不是其他的工藝美術,而是琉璃?我想主要是因為在中國的近代工藝發展裡,這個創作空間竟然是「零」,面對一九六○,Studio Glass運動在全世界的發展,作...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不死的力量 張毅的琉璃文化 目錄

張毅序

01_從電影到玻璃
02_為什麼是琉璃?
03_關於,Pâte-de-verre
04_今生相隨
05_誠意,是最深的基礎
06_希望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07_清晨的靜謐,與黑暗裡的燈
08_文化,與尊嚴
09_一切的開始
10_琉璃,與中國
11_不死琉璃
12_總應該有人談談Emile Gallé
13_Emile Gallé,與他的法國玫瑰
14_百年琉璃花
15_敦煌,永不休止
16_追尋一種中國元素
17_琉璃中國博物館的故事
18_獲獎之後
19_TMSK與a-hha
20_為什麼是誠意

附錄1_大師中的大師──那些影響我倆的人們 楊惠姍/...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