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長照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
放入購物車

與孩子心靈有約:20堂給大人與孩子的靜心啟蒙課(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王漪

出版社:本事出版

出版日期:2016-05-26

ISBN/ISSN:978986926156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1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全台灣唯一,邀請學生、教師、家長和校友共學的心靈啟蒙課
三十年教育經驗,一千堂課的感動
課程精華集結:案例+教案+練習
一生最重要的一堂課:學習「選擇」過個快樂的人生

曾經捧在懷中、像天使般的孩子,為什麼不再有笑容、一臉冷漠?
明明是溫暖感人的情境,孩子卻輕蔑訕笑,除了尷尬,應該如何回應?
孩子心裡想什麼?孩子到底怎麼了?

這些情況學科老師沒餘力教,
品格教育只治標,治本得從心靈培育著手。

「心靈有約」課程創始於新北市八里的聖心中小學,
是全台灣唯一邀請學生、教師、家長和校友共學的心靈啟蒙課,
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二年級,每個聖心的孩子每一年都有完整的一天,和自己的心靈在一起,
由本書作者 Rosa老師引導,班級導師和輔導老師陪同,每次學習一個主題,例如:
.小學三年級:在心中種下一顆好種子
.小學四年級:迎接人生第二個十年
.高中二年級:畫一幅人生織錦圖(青少年階段的人生整理)

在這門課中,透過繪畫、攝影、音樂、文字與對話,孩子的心靈被撫觸,感受被理解,
在實作的體驗中,對自己與別人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心開始變得柔軟,
一顆柔軟的心,能讓他們看見自己的美麗,找到自己,更有力量走向未來的人生,
也因為經驗過被愛,而有了愛人的能力。

「心靈有約」的涵容,深具力量,為無數的孩子與家庭帶來極大的影響,
除了孩子,父母或家中扮演撫育角色的大人也被邀請來體驗課程,同時也為教師提供心靈的滋養,
甚至應校友要求,開辦校友的「心靈有約」。

本書是 Rosa 老師集結三十年教育經驗,一千餘堂課的感動,
以「心靈有約」課堂中和校園裡實際發生的故事,輔以教案和實用的練習,
分享與兒童、青少年心靈相遇的過程與啟發,
這些動人的篇章,記錄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
孩子看似脫繮的言行舉措,大人的回應方式,成為孩子一生心靈的點滴,滋養抑或浩劫:

‧習作時間結束,一張近乎空白的作品,要發怒?還是藉機解讀孩子內心的圖像?
‧只要五顆巧克力,啟動孩子開始表達內在的感受,原來他們要的不只是糖?
‧孩子踩踏草地、就非得抓昆蟲取樂?透過攝影活動培養他們的美感與慈悲心,開始懂得珍惜萬物。
‧大人的主導權和孩子的自主權,這場永無止境的拉鋸戰,大人要「靜」,成為孩子學習的典範。
‧校園中各種形式的霸凌,包括肢體衝突與人際關係的孤立斷裂,底層的根源其實是孤獨與無助……


【心靈是什麼?心靈在哪裡?心靈健康的孩子才是真正贏在起跑點。】

著重知識傳遞與物質追求的教育,導致社會上許多人成功卻不快樂。
「心靈有約」透過實作與體驗,引導學生靜心,覺察與聆聽內在的聲音,
找到自我,肯定自己,經驗被愛,也能愛人,這份篤定,是面對生命各階段挑戰的力量泉源。

跟著Rosa老師與孩子心靈互動:
‧引導孩子表達內在的感受與思緒,也接受別人與自己的不同
‧透過音樂與孩子的心靈調頻
‧請孩子畫人一幅織錦圖,鳥瞰現階段的人生


【調整看孩子的視角,開始與孩子的心靈對話。】

「我們和孩子同為人類,只是他們年份短,是資淺人類。」
以這樣的認知為基礎,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開始澆灌滋養孩子的心靈。
我們成人能做的是就是為他們增能,確保大方向不要錯,
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學習「選擇」過個快樂的人生。

跟著Rosa老師與孩子的心靈對話:
‧練習「有一顆柔軟的心並不等於脆弱」
‧透過活動,帶孩子了解沉默的好人如何成為暴力事件的共犯
‧畫一張圖,開啟對話,聽到孩子真正的心聲


【寧靜篤定的大人,才能引領孩子走向豐美的未來。】

成長中的孩子如脫繮的野馬,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猶如騎在馬背上的牛仔,
需要培養靜心的能力,才能辨識孩子雜亂的能量是因為缺乏方向感,進而欣賞他們內在的活力,
才能成為孩子心靈之依歸,與孩子一起面對未來。

跟著Rosa老師學靜心:
‧蓋一座心靈小屋,隨時可充電,因應充滿挑戰性的教育環境
‧孩子是天使還是惡魔?善與惡未必是天性,但絕對是選擇,教育的目的正是維護最好的環境,讓孩
子有機會做最佳選擇
‧心靈陪伴者基本的操練:孩子的愛,籃子裡的水……


◎本書特色
1.全台灣唯一,邀請學生、家長、教師、校友共學的心靈啟蒙課
2.三十年教育經驗,超過一千堂課的心得,課程精華集結
3.包含案例分享、教案與練習
4.特別針對超載的教育工作者與父母設計靜心課
5.收錄進階練習,適合包括學校班級、成長團體、企業部門等人數較大組織


【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諮商師、家長、校友誠心推薦】

透過這本書,我們有機會追隨 Rosa 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與老師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深入她眼中的世界。閱讀這本書,不只是一段愉悅的時光,也將是一趟啓蒙的旅程。Rosa 的智慧與創意,對她的家人、親近的友人與所有認識她的人,是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現在,成為她讀者的你,也將擁有這份禮物。──丁松筠神父(光啟社副社長)

心靈照顧好了情緒自然穩定,情緒會影響健康,也會影響學習效果,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心靈,學會呵護自己的心靈才是該花時間去經營的。──王先逸助理教授(國立陽明大學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學校的導師,從事生命教育的教師,各學科老師想來一場班級活動課時,這是一本祕笈和寶典。──林思伶教授(教育部前政務次長)

我們於二○○三年開始了「心靈有約」,這門課逐漸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我想我們終於找到一種適合兒童與青少年的心靈培育方式,我們非常樂於與各界的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分享這份禮物。──孫知微修女(聖心女中創校修女)

台灣的教育太著重於知識的傳遞與物質的追求,導致學生總是往外尋找自我、定義自我。透過「心靈有約」的實作與體驗,學生得以認識更高層的靈性我,找到最美麗的自己。美能柔軟人生,美能找回自己,甚至超越自我。──陳美琴副教授(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

作者擅長設計活動和歌曲選用,課程常能抓住孩子的心靈,並給孩子留下難忘的回憶。讀者可運用這些教材,更值得學習聆神功夫,師生都將受益。──鄭玉英教授(「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及督導)

「心靈有約」課程讓兒童及青少年,透過藝術表達、音樂、文字、對話,深深體會被愛的經驗,並且關照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心更柔軟、有溫度……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被理解的機會......讓他們確知有一位大能者,守護他們的生活,看重並且深愛著他們,這樣的體會,希望讓他們更有力量走向未來的人生,也因為經驗被愛而有能力愛人。──劉綺芍老師(光仁中學輔導主任)

「心靈有約」讓我正視自己逃避的問題,省思親屬間的連結,也發現條列整理之後更明白改善的方向。「心靈有約」帶領孩子看自己、理出自己的想法、自省,然後隨時學習、終身學習,這樣的方式比任何制約式的公民教育還要能教化孩子成為友善、關懷的地球公民。──May Wu(家長)

「心靈有約」是每位聖心人共同的回憶。短暫的與世隔絕,隱身於美麗的校園中,全心與自己相處,並且感受每一次呼吸。即使已經相隔多年,對於那樣的感受我仍記憶猶新。我想我們都需要有段沈靜的時間,尤其是在這樣嘈雜的生活環境中。──王思方校友(台灣首府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藉由攝影或繪畫,學生看到了自己的渴望,聽到了彼此內心的聲音;有時候,不知不覺間,生命的問題,竟然由徬徨無助,變得豁然開朗。──林佳紋老師(聖心女中校友)

王漪老師用很多美好、簡單的事物和生活的經驗,帶領我們鋪出一條能幫助自己和別人遇見「生活的天主」的路。──金銀貞修女(聖心修女會)

每個學生每一年有一天這樣的日子,心靈被碰觸,感受被理解,那種心頭一顫、暖暖的、卻又有點酸酸的感覺……,只要你感受過,便能理解那樣的涵容,深具力量。──許䕒尹老師(聖心女中輔導主任)

我將Rosa老師的課程稍做調整,每次一點點在課堂上嘗試,我驚喜於孩子們的創意,我看到孩子們不同於以往課堂上的一面,我感受到他們的改變……從他們的作品中我讀到了他們內在的想法,使我能用新的眼光欣賞他們。深深感謝老師的課程,不只改變了我,也讓我的孩子們有機會看到不同的自己。──林岱瑩老師(新北市青山中小學教師)

作者簡介:

王漪(Rosa Wang)

生於高雄,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心靈培育經驗。自一九八一年起,在隸屬于教育部財團法人的傳播機構「光啟社」製作「人格教育視聽教材」,舉辦訓練課程,並曾赴法國、西班牙接受創作、靈修與影視媒體相關訓練。二〇〇〇年起任教聖心女中,主持「心靈有約」課程迄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推薦序1

孩子的心靈照顧好,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文/王先逸助理教授(國立陽明大學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很高興看見王漪老師的「心靈有約課程」要出書了。一直覺得這個獨一無二的聖心課程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能集結成書,分享給更多的人來認識這個課程的可貴,當然要極力推薦。

我是聖心校友,也是基督徒,工作又是從事精神疾病研究,所以深深體會到心靈成長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學、中學這個階段,大腦的發育還在進行中,可塑性也是最強的,也是孩子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段,此時大腦前額葉發育尚未完成,衝動行為...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4課 感動,需要勇氣──孩子冷漠無感?內心深處其實孤獨與無助

為什麼孩子會在一個數萬人的大演唱會裡,為某個來自異國的偶像團體,跟無數陌生人一起歡呼、鼓掌、流淚,卻在自己最熟悉的人當中築起高牆,不輕易讓自己被感動?

教室裡,有二十八個高一學生正在看一部由文學名著《絨毛兔》(The Velveteen Rabbit)改編成的電影,影片接近尾聲,整個故事的精華片段出現,絨毛小兔因為小主人托比真摯的愛,在被焚毀之際,變成了一隻真的兔子……。

這部影片是一個童話故事。當然,任何觀眾都知道影片的主題不是從科學角度去探索「絨毛兔...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以美為餌,引導我踏上心靈培育的道路

不知道其他人的經驗如何,但在地球上活過一甲子之後,我發現我個人生命中沒有所謂的「偶發事件」。

大約從七八歲開始,我意識到自己看世界的方式跟同齡的孩子們不太一樣,我可以很自然的把學習過的文字、看過的圖像、聽過的聲音結合在一起。記得在某個夏日傍晚,我坐在家附近一個寺廟的石階上,看著前方的稻田(當時的屏東,稻田四處可見),灰藍的天空很遼闊,堆積著厚厚的雲層,快要下雨的樣子。我想起父親教我念的北宋柳永的詞〈雨霖鈴〉中的「暮靄沉沉楚天闊」,心裡想,「暮靄沉沉……」大概就...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自序:以美為餌,引導我踏上心靈培育的道路
前言:資淺人類──孩子與我們同為人類,這件事比出生順序重要得多

Part One:與孩子心靈有約
第1課:心靈,在哪裡?──給你一顆巧克力,告訴我你的感覺
第2課:心靈圖像──靜下來,試著用內在的眼睛看世界,你看到什麼?
第3課:動物教我們的事──「心靈有約」助教小烏雞姊姊
第4課:感動,需要勇氣──孩子冷漠無感?內心深處其實孤獨與無助
第5課:暴力綜藝化──嬉鬧面具下的暴力,以為可以像電視轉台就看不到
第6課:帶孩子演一齣戲──洞悉他們對周遭世界如何解讀與反應
第...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