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說:「在我們批判別人之前,先要有一種『假設的同情』。」兩岸的感性,是對統獨情感的執念對立;兩岸的理性,是在統獨判斷中化異求同。暫時放下從情緒出發的統獨對峙,釋放「理性空間」給自己,以「假設的同情」來瞭解與接納那些與我們不同的意見,從「相信」與「認同」中,尋找兩邊的最大公約數──人民的最大福祉。
長期關心兩岸事務的法律人陳長文,從感性與理性兩種觀點,深入探討兩岸的統與獨,解析統獨光譜,為兩岸和平共存、共榮尋找新的出路。
作者簡介:
陳長文 著
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台灣大學法律學士。 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人兼執行長、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長、財團法人台北歐洲學校董事長、政治大學兼任教授、中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及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經法專題講座、浙江大學法學院及南京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是一位長期投入法學教育、法制建設的教育工作者。 曾任海峽交流基金會首任秘書長,並曾以紅十字會秘書長的身份,為兩岸交流破冰,簽署歷史性的兩岸協議-「金門協議」。是一位關心兩岸問題的自由主義、和平主義者。 作者長期擔任紅十字會志工,現為紅十字會總會會長,積極投入人道服務、國際援助工作,關心人權議題及弱勢團體權益。
目錄
目錄推薦序追求台灣人民最大福祉林濁水兩岸和平新思惟馬英九專業、奉獻、親情高希均自序不過是公共政策的選項第一篇 宏觀統與獨的光譜表第一章 假設的同情-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談統獨?第二章 唐吉訶德的想像-統獨議題優位化的負面效果第三章 對立的代價-到底還要付出多少痛苦?第四章 瞎子摸象的啟示-解剖統獨議題的三維工具第五章 統獨光譜表-從公投議題,談統獨定義第六章 理性與感性-謙卑地尋找感性犄角上的理性共識第二篇 對話兩岸理性與感性第七章 什麼是中國?-政治獨立不應與文化歷史混淆第八章 耐心比勇氣重要-改國號並不能贏得「獨立」空間第九章 現實的認知-如果台灣宣布獨立而大陸動武第十章 權宜的誠信-縱容政治領袖的獨派矛盾第十一章 因信心而體諒-不應混淆「反對台獨」與「體諒台獨」第十二章 互動的同理心-波多黎各公投的啟示第十三章 信心、耐心與善意-等待中國統一的成熟時機第十四章 柔軟的身段-展現善意的具體作法第十五章 烏鴉的諍言-致胡錦濤主席的公開信第三篇 和解尋找最大公約數第十六章 是信念或是裝飾品?-從尊重兩岸人民的人權做起之一人權是信念,不是裝飾品/之二 大陸痴與人權盲/之三 大陸人民繼承權限制,該取消了吧/之四 不讀那所大學的自由/之五 台灣之子不能搭返鄉包機/之六 寧效凱撒,勿學龐培第十七章 應窮盡一切,避戰-走出軍備競賽的無底洞之一 國防要有國防以外思考/之二 夏馨「愚蠢說」也許是對的/之三 複雜的國防,簡化的題目/之四 綠神藍佛,誰救那一家四口?/之五 贏了刀劍,輸了自己/之六 台灣利益最大化──拚軍購或釋善意?/之七 政府必須窮盡一切,避戰/之八 美國,請重簽共同防禦條約/小結:從結果目的與階段目的看軍購第十八章 數字的迷思-尋找正確的外交戰場之一 激情的外交攻防之外/之二 走出邦交國數迷思,尋找正確的外交戰場第四篇 新象共同的善意和解第十九章 交集與歧異-從一邊一國與一中原則,看統獨的可能同異第二十章 都是決心問題-獨立與統一都是決心問題第二十一章 最大善意解-善用一中各表賦予的緩衝帶第二十二章 共同的等待-中國民主與經濟的成熟第二十三章 尋找國家新意涵-「國家」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附錄:其他相關新聞與評論文之一 制度比國家認同重要之二 中共反獨,訴諸公式之三 現代墨子,病榻不忘兩岸之四 哲人已逝,兩岸關係何去何從之五 澆灌善意蓓蕾,綻放兩岸春天之六 反分裂法,有這麼嚴重嗎?之七 讚美善意,擴大善意之八 五十年後,追求的是世界福祉之九 善意種子,植成和平大樹之十 陳總統,拿下和平獎吧!
目錄推薦序追求台灣人民最大福祉林濁水兩岸和平新思惟馬英九專業、奉獻、親情高希均自序不過是公共政策的選項第一篇 宏觀統與獨的光譜表第一章 假設的同情-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談統獨?第二章 唐吉訶德的想像-統獨議題優位化的負面效果第三章 對立的代價-到底還要付出多少痛苦?第四章 瞎子摸象的啟示-解剖統獨議題的三維工具第五章 統獨光譜表-從公投議題,談統獨定義第六章 理性與感性-謙卑地尋找感性犄角上的理性共識第二篇 對話兩岸理性與感性第七章 什麼是中國?-政治獨立不應與文化歷史混淆第八章 耐心比勇氣重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