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軌道小開學python枡野俊明比爾蓋茲黃仁勳楊双子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張忠謀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放入購物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周桂田、張國暉 主編

出版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3-29

ISBN/ISSN:978986051886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88

書況:良好

備註:書封略有小瑕疵,但不影響閱讀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思辨。能源轉型議題。
全方位檢測!社會、環境、能源


隨著《巴黎協定》的生效,風險分析年度報告延續能源轉型議題討論,更強調能源轉型刻不容緩,並跟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探討永續城市相關議題。儘管再生能源的呼聲在臺灣並不小於全球各地,但實際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卻遠遠落後其他先進國家。

藉此
本書完整收錄四大面向
未來發展、地方參與、治理面向、風險和經濟策略

作者簡介:

周桂田

1992年臺大社會系畢業,1994年臺大社研所畢業,旋即赴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攻讀,於1999年取得博士學位。師承德國社會學思想巨擘Professor Ulrich Beck,歸國後致力於倡議、轉化與創造「風險社會」於臺灣及東亞社會的新理路。對近十年政府與民間高度對立不信任之「僵局風險治理」與學術斷裂社會關懷根基,認為需盡速轉轍,否則無法因應規模遠超過於二十世紀科技、經濟、環境、社會與倫理之鉅變。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並擔任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張國暉

2010年取得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科學與技術研究學博士學位,從事科技與社會、科技治理、工程與文化相關研究。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並擔任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

各章作者簡介(按章別順序排列)

徐健銘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周桂田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劉書彬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彭睿仁

德國科隆大學社會科學博士

林子倫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佩懃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專任研究助理

范玫芳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潁峯

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淑芬

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惠萍

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

杜文苓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木興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呂欣怡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劉如意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陳薏安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

何明修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徐光蓉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王京明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陳中舜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

趙家緯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李遠哲

「空氣污染與全球暖化」不但正嚴重地影響人類的健康,也更進一步威脅到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脫離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型與改變生產與消耗的社會轉型,是我們迫切要面對的事。本書匯聚了許多專家,對臺灣能源轉型進行深切探索,對臺灣能源轉型的啟動與推動亦提供很多的寶貴建言,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指南針。

富邦集團董事長 蔡明忠

能源轉型是近年來臺灣社會甚至全球面對氣候變遷時,都正在討論的重大議題。行動總是刻不容緩的前進,諸如能源從哪裡來?夠不夠用?造成什麼影響?這類基本的提問,都會因著...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1講

驅動能源轉型的社會新契約

人類社會的價值已經改變。首先,儘管不是每個國家都走在一樣的軌道上,但在一些國家中,低碳社會已經成為主流的價值體系。其次,現代公民日益追求的不再只是物質生活的要求,而是一種主觀的生活滿意度。無論是南方國家還是北方國家,都日益肯定生物多樣性、環境價值或人權價值高於純粹的經濟發展。許多人開始尋求後(post)物質時代的「新經濟體系」(Inglehart, 2008)。

德國全球變遷諮詢委員會(Wissenschaftliche Beirat der Bundesregierung Globale Umweltveränderungen)(German Advisory Coun...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臺灣,位處東亞與全球的樞紐,與世界各國同時處於鉅變之中。表徵上由極端氣候與全球暖化所引發各國重視並參與COP21巴黎協定,而架構全球的氣候、能源、產業、消費與金融規範與機會,然而深沉上則為支配近兩個世紀之化石燃料資本主義或說高碳資本主義,與永續、低碳經濟社會的典範鬥爭。後者為人類社會在前者帶來嚴峻的環境、生存威脅下,企圖開展新型態的能源、產業、智慧型社會所鋪陳而出的未來社會。然而,典範轉移,並非瞬間,也無法一蹴可幾,它將面對各種結構性的路徑依賴與障礙,誰越能及早脫困於此泥沼中,誰就是國家轉型的引領者。...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主題一:能源轉型的願景
第1講
驅動能源轉型的社會新契約/徐健銘、周桂田
第2講
臺灣能源轉型的願景:綠色能源、綠色經濟與能源民主轉型的契機/劉書彬、彭睿仁
第3講
碳的社會成本:能源轉型的關鍵課題/林子倫
第4講
能源轉型之企業社會責任/高佩懃、范玫芳

主題二:地方參與能源轉型
第5講
能源轉型的新契機:地方性能源倡議/陳潁峯
第6講
地方能源轉型的社會學習與公民參與/高淑芬
第7講
共創臺灣綠能未來─以群募平台搭建全民參與的橋樑/陳惠萍
第8講
能源轉型與城市永續:初探美國城市的永續治理行動計畫/杜...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