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與自己和解讀首詩新時代運動
放入購物車

邊境: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獎作品集(三)(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顧玉玲、曾柏彰、何春萍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09

ISBN/ISSN:978957084837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本書是第六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類得獎作品集
全書共收錄首獎、貳獎、參獎3篇作品,
是作者們去各地實際採訪的報導,
搭配多幀彩色照片,極有閱讀價值。

本書是第六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類得獎作品集,首獎〈長途漫漫──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追蹤紀實〉描寫一群罹患潛水夫症的捷運工人,在欠缺健康保護法規,以及相關的醫療檢驗基礎下,承包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完全忽視工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他們一輩子受病痛折磨。作者長時追蹤此一議題,悉心採訪受害者,把當年發生此一事件的原委,做了仔細的剖析,讓我們了解勞動階層的付出,以及對一座城市的犧牲和貢獻。貳獎〈泰緬邊境的求醫人〉的作者曾赴泰緬邊境「梅道診所」擔任醫療志工,透過本文披露了邊境人的生命循環故事。作者列舉十六個病例,詮釋病患的慘絕現象,其終極指向是反思偏遠地區的醫療與教育,並呼籲對弱勢族群的關懷與尊重。更讓人感動的是,當他誠摯地叩訪辛西雅醫師的梅道診所時,心靈深處的人道關懷,也被點亮了,而朗現生命光彩。參獎〈雨林之子〉是建立在關切自然生態被破壞、原住民族被欺凌的實際田野調查報告,作者探討砂拉越少數民族本南人的命運與困境,以及他們的「永續」思想、「分工合作」的生存之道與「容忍及退讓」的民族精神;也介紹洋人傳教士、奉獻生命給本南人的瑞士人、來義診的醫護人員以及反水壩的本南英雄。雨林書寫細膩,人物刻畫傳神,是一篇優秀的報導文學作品。

延伸閱讀:
《回歸圓滿》
《綠色沙漠》
《你從哪裡來》

章節試閱
長途漫漫─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追蹤紀實(首獎)(顧玉玲)

第一章 刺骨之痛

那個痛,總是毫無預警洶洶來襲,像一萬根針此起彼落刺入骨髓。

說不上是什麼真正的疼痛,肌肉絲毫不受帶動,就是痠而不麻,痠透了骨繞著再轉出來也就比痛還難熬。每一次都不因為早已熟悉了而稍減疼痛。純粹是肉體的極限,鍛練與習慣都無從抵銷,也是意志的煎熬,不相信人體能夠負荷。週而復始,日復一日。

現在,張孝忠躺在靠山壁的房內,溼氣與寒意一起滲入骨內,他徒勞無功地捉起床頭的止痛藥,明知無效地吞了二顆,再加一顆安眠藥,也許可以睡半小時。...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一棵大樹的條件/劉克襄

每篇報導文學都像一棵大樹的栽種。

一棵大樹要長得健壯、雄偉,勢必得選擇適宜的環境,長時悉心的照顧。對報導文學而言,環境即題材,照顧即田野調查。題材的選擇並非投比賽所好,又或找容易引發同情憐憫的故事。反而應該是著重在自己長期關心,切身體驗,值得探討的社會議題。進而花費一段時日,在現場不斷走訪,深入跟當事人和其親朋對話,同時爬梳各種一手資料等等。這些都是一篇優質報導文學的元素,也是必然的條件。

因而一篇報導文學所耗費的時間錢財,還有精神體力,往往勝過其他文學類型的創作。一個人...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序 李瑞騰
序 劉克襄

首獎 長途漫漫──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追蹤紀實(顧玉玲)
評審意見/劉克襄
獲獎感言

貳獎 泰緬邊境的求醫人(曾柏彰)
評審意見/林明德
獲獎感言

叁獎 雨林之子(何春萍)
評審意見/李瑞騰
獲獎感言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