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度披露設計師的後台人生。設計師如何解決問題而達到今天的成就?設計師是個當紅的行業,我們知道設計師光鮮亮麗的一面、他們秀異的作品、他們完美的理念,但他們如何去調適生涯中的挫折?如何面對現實?
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設計師將告訴你:
‧該怎麼平衡理想與商業?如何經營獨立工作室?
‧沒有案子時,怎麼撐下去?
‧當天災人禍毀滅了你辛苦建立的事業,如何東山再起?
‧為了確保品質,你如何敢於不收新客戶?
‧身為工作室的主管,如何與同為設計師的員工相處?
‧獨立工作室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尤其是身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母親時。
‧該怎麼平衡理想與商業?如何經營獨立工作室?
◆設計系學生除了要有展示作品的舞台,還需有進入設計職涯的引導。這是台灣書市正缺乏的書種。
「設計」已經成為一股風潮,許多工作室紛紛創立,各類別的新秀設計師已經逐漸進入職場,然而,他們如何走下去?如何保持創意與毅力去經營自己的設計事業?
本書談的是設計師的成功,還有設計師成功背後的後台人生。
作者說的好,她所羅列的不只是設計師的名號,或是他們的名校背景,而是要成功必須經歷什麼:
但是當我開始跟這些藝術家談話時,在很多案例中發現,「困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都在生命中面臨戲劇性的轉折,每個人都在掙扎下一步該怎麼作。很多人失去工作,有些人遇過洪水,我是說真的洪水。困境包括胸口疼痛、疲勞、破產、淚水、關係破裂,這一切全都是為了設計。他們仍然一直成長。……
然而,本書所訪問的藝術家不只應當為他們的堅持不懈而受到敬佩。他們展現了另一種勇氣,願意和你我分享故事,使我們的情緒一如他們的得到淨化。他們讓別人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一個做事並不完美的人,而不是如同一幅從遠方描繪的漂亮風景畫, 這不容易。
友好的伙伴能幫助設計師找出專業與精神上的支持,並且要求保持同等的競爭力,來維持優秀創意。成功的背後會是什麼?本書的訪問不僅是詢問「如何成為設計帥」,還要詢問「如何勇敢的當一名平面設計師」。本書將披露成功設計師的生活、個人未來的願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設計生涯中保有成就,同時又能創意不絕。
這樣的訪問將促使已經小有成就的設計師重新審視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所謂的「專業」又是什麼。
作者簡介:
凱瑟琳‧費雪Catharine Fishel
(Catharine Fishel)
設計雜誌專欄作家,曾為PRINT、ID、Graphis撰稿。除了本書,她也曾以暢銷商品的包裝為題,剖析設計因素所導致的成功,出版過《LogoLounge》、《Design Secrets》等書。
譯者簡介:
林安柏
台大外文所畢業,熱愛音樂、戲劇、設計與旅行。現從事新聞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 跨領域設計師、學者一致推薦
王俊隆 Roc(療傷圖釘膠囊設計者,產品設計師)
丑宛茹(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所副教授)
李俊明(設計與生活風格作家)
林怡芬(知名插畫家)
林銘煌(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組教授)
周育如(水越設計總監)
胡佑宗(ndd design創意總監)
聶永真(知名設計師)
蕭青陽(入圍葛萊美獎唱片設計)
王俊隆Roc(療傷圖釘膠囊設計者、產品設計師)
在過去十年的工作經歷裡,我幾乎都是SOHO族。看完這本書,有很深的感觸。
「如果這本書早十年出來,我會更坦然的面對那些跌跌撞撞的Soho歲月。」
就因為我經歷過類似的過程,更能理會書中所有設計師在圓夢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來自於家庭、同儕、現實……,不斷的在衝擊中學習著妥協與取捨,所謂的設計師之道,那是無數深夜裡的天人交戰後,讓有菱有角慢慢轉化成圓融的過程。我誠心的推薦這本書,與所有有夢想的設計師分享。
丑宛茹(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所副教授)
學習設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基因?是不是存在著natural born designer?事實上,成為設計師,除了夢想、堅持與勇氣之外,更要有行銷的創意與智慧,加上經營的視野與承諾。當面臨種種突如其來的考驗:現實環境、經濟因素、企業限制、心理掙扎……等等,能否依然處變不驚地展現優質的設計力?本書以一連串的經驗案例,沒有教條或公式,娓娓道出設計師的故事。至於「如何」?值得讀者各自參考、細讀玩味,進而發展出屬於個人、朝向目標的行進方式。
林怡芬(知名插畫家)
這本書中,多位創作人的經歷或想法,也與我甚為相似,有些是我曾經經歷過的、有些是我正面臨的問題,書中創作者的經驗分享,給了我不少參考的方向。如何在掌握自己的核心價值下調整腳步,有時候參考他人經驗是一個相當好的方式。以插畫為業之時,台灣沒有太多的前例和書籍可以參考,大多是在跌跌撞撞之下,從自己的經驗中摸索學習的。所以,深深感到同業間的經驗分享是一件重要的事,在迷惘時可帶來不少力量。
林銘煌(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帶給設計師心理建設的書。雖然它涉及設計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及經驗,但它比較像是設計師的心靈補貼,有益於設計師的心靈建設、成長。
我喜歡裡面的一些啟示,例如:
- 傾聽自己的聲音,什麼能讓你真正快樂,什麼又只是達成目標而已。
- 設計師的迷網,不在作品好壞,而在要享受什麼樂趣。
- 想要抵達你所想要到達的地方,一半靠計畫,一半靠機運。
大多數的設計師,工作時常常面臨的窘境是懷疑、是害怕。尤其被人質疑久了,在很多人不信任自己的膽識時,或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直覺,懷疑自己的創意,懷疑自己的決定,動搖信心。當然設計的主觀性和成果的不確定性是造成害怕的主因,害怕選了一種愚蠢的字型,害怕設計作品被羞辱,害怕沒錢支付薪水,害怕破產,擔心在所有銀行家或企管顧問朋友面前失去藝術家的身分等等。這時該如何處之呢?相信你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胡佑宗(ndd design 創意總監)
最近在台灣當一個設計師好像還算挺風光的,我最怕年輕人誤解的恰恰就是這件事。設計這行其實遠不如設計作品那般光彩亮麗。
設計是一連串在質疑與否定中不迷失方向、不喪失自信的歷練,是用勇氣與毅力拼搏出來的。沒有經過「經營」這一關的磨練,設計師永遠無法在現實當中站穩腳步,而邁向成熟。
這本書中一個個生動又真實的故事,清晰完整地再現了設計師的現實與心路歷程,感人至深,是讓設計人省思自身創作歷程的絕佳觸媒。
名人推薦:◆ 跨領域設計師、學者一致推薦
王俊隆 Roc(療傷圖釘膠囊設計者,產品設計師)
丑宛茹(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所副教授)
李俊明(設計與生活風格作家)
林怡芬(知名插畫家)
林銘煌(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組教授)
周育如(水越設計總監)
胡佑宗(ndd design創意總監)
聶永真(知名設計師)
蕭青陽(入圍葛萊美獎唱片設計)
王俊隆Roc(療傷圖釘膠囊設計者、產品設計師)
在過去十年的工作經歷裡,我幾乎都是SOHO族。看完這本書,有很深的感觸。
「如果這本書早十年出來,我會更坦然的面對那些跌跌...
目錄
推薦序 創作心靈不斷湧現的自我追求 李俊明
推薦序 因為設計,才值得投入 林怡芬
引言 這一切全是為了設計
Part1 你是誰?
我只是創造能打動人心的東西 賽克/短篇故事
學習處理恐懼 葛倫/三井葛倫設計
實事求是的設計 紀俄爾&鍾芬尼/ 紀鍾設計
取得事業與家庭的平衡 瑞格斯比/瑞格斯比設計
抱持樂觀的心情去上班 拉森/拉森互動設計
傾聽自己的聲音 里斯卡/里斯卡與合夥人
學習處理客戶的想法 西迪&宋德拉格/設計牧場
把負面的人當競爭者 卡托娜/具體設計
元氣讓你想到好點子 莫瑞歐卡/亞當斯莫瑞歐卡設計事務所
保留自己的空間 李恩哈特/李恩哈特設計
Part2 你的目的地是哪裡?
設計幫助客戶有價值 羅傑/公牛羅傑設計
門的文化 偉德/星球傳播
勇於面對改變 泰瑞/泰瑞馬克斯設計
保持小巧 塞爾斯&波恩頓/閃耀設計
不為了擴張而擴張 穆斯納/原點設計
設計是一種生活模式 韋伯/韋伯暨韋伯設計
接受無法預料的經驗 派金斯/塞博特‧派金斯設計
應用隨意記下的點子 艾瑞克‧麥德森/麥德森設計
發展跨領域公司 戴爾/FD2S設計
不要忘記拿鉛筆 卡爾森/連續集設計
隨時評估計畫 多契羅/渴望
質比量更重要 亞當斯/亞當斯莫瑞歐卡設計事務所
妥協的重要 契迪/密碼字體設計
為自己而活 費拉
Part3 哪裡找支援?
你可以在現實中成就什麼? 貝聯堡
設計之外的老師 薩可拉夕克
放下身段 貝魯特/五角星
身為設計師的力量 羅瑞格/羅瑞格設計
幽默使人有創意 布萊斯懷特/山史東設計
平面設計師的本能 奧斯本/麥可‧奧斯本設計
Part4 到達目的地
逆流前進的魚 瓦奎茲/塞克洛普斯設計
到了之後該怎麼辦 西伯特/歐力卡設計
以未完成的宣言作為結語 毛/毛氏設計
推薦序 創作心靈不斷湧現的自我追求 李俊明
推薦序 因為設計,才值得投入 林怡芬
引言 這一切全是為了設計
Part1 你是誰?
我只是創造能打動人心的東西 賽克/短篇故事
學習處理恐懼 葛倫/三井葛倫設計
實事求是的設計 紀俄爾&鍾芬尼/ 紀鍾設計
取得事業與家庭的平衡 瑞格斯比/瑞格斯比設計
抱持樂觀的心情去上班 拉森/拉森互動設計
傾聽自己的聲音 里斯卡/里斯卡與合夥人
學習處理客戶的想法 西迪&宋德拉格/設計牧場
把負面的人當競爭者 卡托娜/具體設計
元氣讓你想到好點子 莫瑞歐卡/亞當斯莫瑞歐卡設計事務所
保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