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兩本85折上位思維中年哲學離散的植物失智哈拉瑞讀冊選讀霸凌者劉伯樂大谷翔平大夫訓練pink黃土水二戰股市隱者八旗全書系66折起
放入購物車

我的家國閱讀:當代台灣人文精神(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陳芳明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5-11

ISBN/ISSN:978986344451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從中國到台灣、從戒嚴到解嚴、從殖民到媚外
各種文化、雙元史觀的融合與轉型
走出象牙塔的知識分子,從文學閱讀中探索、
觀察文學如何再現台灣社會,進一步檢驗當代人文精神


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王德威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范銘如
專文推薦

民主運動的展開,政治改革的翻轉,國際形勢的挑戰,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使整個社會再也不可能停留在戒嚴時期的寧靜與安定。學校的圍牆,再也抵擋不住變革力量席捲而來。知識分子留守在書窗裡的安頓,也不復存在。在知識實踐的時代,所有的思考者與書寫者似乎受到要求,如何把靜態思維化成具體行動。這恰恰就是當代知識分子所面臨的挑戰,也是檢驗人文精神的最佳時期。

而在閱讀中,我們發現文學容許我們看見女性受到歧視,原住民受到汙名化,農民工人受到剝削,同志受到扭曲。在靜態的文字之間遊走,終於激發讀者的批判行動。而這樣的批判,正好與我們所高舉的人文精神相互吻合。從文學閱讀中探索當代台灣人文精神,正是本書書寫的主要企圖。

本書重新探討文學對當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鼓勵讀者透過文學閱讀,進一步探索戰後台灣社會、政治、文化的演變。觀察文學如何再現台灣社會,如何從封閉的黨國體制走向開放的民主改革,如何使邊緣族群、性別、階級獲得發言權,從而進一步干涉政治權力。

作者簡介:

陳芳明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高雄。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著作等身,主編有《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等;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革命與詩》;詩評集《詩和現實》、《美與殉美》;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灣新文學史》,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學者的研究典範。

相關著作

《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

《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王德威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范銘如

專文推薦
章節試閱
走出象牙塔

文學作品只是屬於靜態的文字嗎?它只是限於藝術審美的領域嗎?或者,它竟只是創作者之間的文字遊戲嗎?這個議題已經存在許多人的觀念或偏見裡,好像已經鑄成定論,那樣牢固地進駐在學術界裡。文學研究者曾經受到強烈質疑,而且也不時被指控:「文學不能治療感冒,也不能治療香港腳。」是這樣嗎?好像理工科技才是真正的知識,是非常實用的學問。然而理工領域,如天文學、物理學,也不能治療感冒與香港腳。學術界對文學領域的偏見,並非真正理解文學的核心價值。長期以來,我希望換一個角度,重新探討文學在當代社會所帶來的衝...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板塊與潮汐 王德威
隱形的力量 范銘如

緒論 什麼是人文精神?
第1章 面對台灣歷史傷口:一個歷史與文學的角度
第2章 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的對決
第3章 殖民地與崇洋媚外的根源――帝國中心論的觀察
第4章 民主運動解放了什麼:七○年代的反思
第5章 誰先解嚴:文學或政治?
第6章 女性文學的意義:從人權立場出發
第7章 原住民文化的窺探:內部殖民的拆解
第8章 同志文學與台灣民主
第9章 和解為什麼可能
第10章 雙元史觀的建構及其實踐
第11章 本土.在地化.民族主義
後記 當前人文學的危機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