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1.「習慣領域」(Habitual Domains, HD)學說創始人游伯龍教授,前作《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與《HD:習慣領域──IQ與EQ沒談的人性軟體》實踐篇。
2.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如何走出低潮,轉向快樂光明人生的方法。在當今全球經濟低迷,人們對環境深感困惑與憂慮的時刻,更可應用該理論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開創出人生的康莊大道。
啟動快樂好命活泉 !
這是一本絕佳好書,它可啟動快樂好命的活泉!境由心生,快樂或痛苦,常常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端看自己能否轉化而已。我們的腦神經結構有如一張綿密、細緻的智慧電網,運用習慣領域 (Habitual Domains, HD)的原理加以調整、運用,就能發揮人人原本具有的最大潛能,透過知命、轉命、造命的過程,創造成功、幸福的人生。
「命好不如習慣好」,只要活用、善用《HD:習慣領域進階版──智慧電網全面啟動》「轉破立放」的功夫,便能將負向HD轉化成正向HD,創造「好命」!負向HD,包括了如對過去的失望及憤怒,對現在情事的無力、寂寞、挫折、與欠缺感,以及對未來的恐懼與擔憂。這些念頭愈強烈,愈容易讓人跌人惡性循環中,而往下沉淪。正向HD則是光明積極的心態,讓人得以持盈保泰,積極進取。
●轉,透過擴展、轉化、善用與活用HD,讓生命更燦爛多彩。
●破,破除失望、生氣、無力感、挫折感、不足感、寂寞感、無聊、憂慮……
等常見陰暗電網,重獲自由快樂。
●立,透過笑、欣賞、感激和愛,建立積極光明電網,走出低潮,轉向光明。
●放,唯有原諒與放下,心靈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享有喜樂人生。
如果覺得生活過得辛勞,是因為我們的HD有「心牢」。此時,最關鍵要做的就是覺醒過來,破除「心牢」。命境隨心智轉,命境隨HD轉。知道了,還必須起而行,採取行動做到!幸福之道,無非是「覺醒」過來,加上刻意經營「做到」,其實踐之道盡藏《HD:習慣領域進階版──智慧電網全面啟動》。
作者簡介:
游伯龍
台灣大學商學系學士,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工業工程與作業研究博士。曾任羅契斯特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德州大學奧斯汀商學院副教授、國科會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約講座教授、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特約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特約客座教授,現為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及美國堪薩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曾以「微分競局」、「競略理論」、「多目標決策分析」享譽國際,為習慣領域學說創始人。著有《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Making》、《Forming Winning Strategies》、《Habitual Domains》、《HD習慣領域-影響一生成敗的人性軟體》、《行為的新境界》、《智慧新境》、《智慧乾坤袋》、《你被壓力壓扁了嗎》等十八本中英文書,及一百八十多篇國際論文。
陳彥曲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商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企管碩士,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博士。曾任職於亞太商業銀行(今元大銀行前身)資訊室。現任修平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習慣領域理論、能力集合分析、創新動態學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若能精通本書的概念和方法,並善用之,人會不快樂,難矣;不會有好命,亦難矣!
前交通大學校長 張俊彥
這是一本絕佳好書,它可啟動快樂好命的活泉!是修行習慣領域精進者活用必讀的好書。
前聯強國際執行副總裁 蕭進益
本書是游教授把近年來教授HD的領會,以簡明的文句呈現給社會大眾。我讀完後感悟甚多。本書旨在說明人如何透過六項修鍊,將負面HD轉化成正HD。
交通大學講座教授 黎漢林
本書讓自己成為自己HD最偉大的考古家,以能充分了解自己,並把自己陰暗的電網重新解讀成光明的電網,如此,生命就能更快樂、更豐盛了!
前習慣領域學會理事長 陳膺宇
名人推薦:若能精通本書的概念和方法,並善用之,人會不快樂,難矣;不會有好命,亦難矣!
前交通大學校長 張俊彥
這是一本絕佳好書,它可啟動快樂好命的活泉!是修行習慣領域精進者活用必讀的好書。
前聯強國際執行副總裁 蕭進益
本書是游教授把近年來教授HD的領會,以簡明的文句呈現給社會大眾。我讀完後感悟甚多。本書旨在說明人如何透過六項修鍊,將負面HD轉化成正HD。
...
章節試閱
第四章 走出低潮,轉向光明的有力電網
上一章我們探討如何察覺並減少陰暗電網,這一章將介紹六個幫助我們走出低潮,轉向光明的有力電網:笑、欣賞/感激/愛、接受、脫離自我的觀照、原諒、放下。我們將敘述如何藉由這些轉向光明的電網,讓我們突破陰暗電網的束縛,而邁向光明、喜悅的境界。
轉向光明的電網和第一章裡我們提到的七個光明心態看起來似乎相同,都涵蓋了正面行為、思維的建立,但其實並不完全一樣。光明心態強調的是長期性正向心態的建立,它讓我們在遇到挫折時,能更有力地排除憂慮,讓人生更精彩豐富。而這一章所談的光明電網則是立即有效的方法,讓我們能立刻給予自己正面的能量,強化自己。當負面想法產生時,藉由這些光明電網的建立,便能迅速將陰暗電網破除掉。
第一節 笑
一笑天下無難事。笑是上帝或神給予人們最偉大的禮物之一,因為所有的動物中,大概只有人類可以大笑。或許其他動物也會笑,只是我們看不出來,也或許那些動物的臉只是看起來是笑的樣子,如海豚;不管如何,人類笑的時候,那豐富的神情是其他動物學不來的。
笑的種類非常多,每一個人的笑法也都不同,有人「皮笑、肉不笑」,有人「笑到胃抽筋」。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哈哈大笑,笑天下可笑之事,看可笑的電影、漫畫,讓自己長笑;可以笑自己的癡傻,比如說看到美麗的女人就會心動,就笑自己怎麼會沒有定力;笑自己的可愛,可愛的眼睛、鼻子、皮膚、身體;笑自己有無限的潛能,但卻還沒去開發。如果這些都沒有辦法讓你笑,你就勉強裝笑,裝久了,假笑就會成真笑了。
笑代表滿意、喜悅,代表壓力減低、痛苦消失,得到滿意的結果。笑,是因為笑的電網佔有我們的注意力,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大笑、微笑。人大笑時,臉部、脖子、胸部、腹部等處有三十至四十塊肌肉在抽動,全身肌肉都是繃緊的,停止笑的時候,肌肉便為之放鬆,一鬆一緊之間,肌肉的張力便得到抒解,有助鬆弛神經。人在笑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endorphin),讓人感到身體充滿力量、有信心、心胸開闊,讓人樂在其中;相對地,人生氣時會分泌毒素,所以—「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
「笑」是促進我們與他人關係和諧的主要工具。周遭的人會因為我們的笑容而受到感染,接受到喜悅的訊息。西諺有云:「當你笑時,整個世界與你同笑。」(When you smile, the world smiles with you.)人可以控制自己「要笑」或者「不要笑」,只要我們願意訓練自己,讓笑變成強而有力的電網,就能讓笑時時滋潤我們、滋潤別人,讓這個光明電網為我們工作。
◎笑能延年益壽—諾曼.卡森斯的實例
美國作家諾曼.卡森斯(Norman Cousins)寫了一本重要著作《笑退病魔》 (Anatomy of An Illness),這本書是許多醫學院學生必讀的參考資料。一九六四年,卡森斯被醫生告知罹患急性脊椎炎,依照統計,此症病患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他從醫生口中得知壞消息後,心想:「既然有一%的病人可以存活下來,那麼我就做那百分之一的人!」。他曾聽說,憂鬱、怨恨、痛苦容易讓人生病,於是他反向思考:「喜悅、快樂、愛,是不是就可以讓疾病消失呢?」於是他拿自己做實驗,發現每當自己長笑五分鐘時,通常可以三、四小時不吃止痛藥,而能好好睡上一覺。
耶穌說過:「喜悅是良藥。」喜悅可以減輕我們的身心痛苦和疾病,甚至消失。諾曼.卡森斯透過長笑電網所引發的腦激素,成功緩和了脊椎炎所造成的強烈痛苦。依照卡森斯的描述,脊椎炎造成的肉體疼痛就像被釘在十字架上一樣令人難以忍受,但因為他能維持正面光明的思考,控制自己笑的電網(他時常藉助有趣的電影和書籍,讓自己能瘋狂地長笑、大笑),結果卡森斯比醫生預估的一年壽命多活了二十幾年,直到一九九○年才與世長辭。他把壽命延長的主要原因歸功於他能讓自己大笑,以及家人、朋友給予他的愛和鼓勵。
讓我們再看看另一則故事。
◎「笑」取博士
幾年前,有一位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的博士生請我當指導教授,他來找我的時候,神色慘澹,那一陣子他的父親過世,太太又和他鬧離婚,因此他臉上只有愁苦,見不到一絲笑容。我看他這樣,便告訴他:「你很聰明,我很欣賞,但有一個條件,如果你能做到,我就答應當你的指導教授,否則請你去找其他教授。」
學生聽完後,點點頭。於是,我開出條件:「你必須一天大笑三次,每次五分鐘。」學生驚訝地問:「老師,你知道我最近遭受的痛苦,怎麼可能笑得出來?」
我反問他:「你以前有沒有笑過?」他說:「當然有。」「那就回想以前快樂的事,讓自己笑吧!如果這個做不到,就想一些好玩的事,或去看一些笑話,讓自己開心;笑是上天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你若因不如意的事就失去了笑的本能,豈不是太可笑了嗎?如果你還是笑不出來,就勉強自己笑,笑久就成真了!你如果不笑,不去改變你的心情,那我無法同意擔任你的指導教授!」
學生答應了我的要求。
我們一週見面兩次,每次我都先問:「你笑了沒有?每天三次,每次五分鐘。」他知道我是認真的,剛開始時,他只好勉強自己「笑」。兩、三個禮拜後,他的面容轉化了,後來很自然地將喜悅的表情掛在臉上。一般博士論文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這個學生竟在兩、三個月內就完成了。
為什麼這個學生改變了心情後,論文可以這麼快完成?在他痛苦的時候,注意力都耗費在不愉快和痛苦的電網上,心靈總是封閉著,態度也十分消極。每天開始大笑後,由於肌肉的抽動,新的光明電網佔有注意力,並在腦中重新結構,心情由悲傷轉為喜悅;此時,他的心是開放的,想法也趨向積極、光明、成功的電網。於是積極正面的電網影響了他的態度和行為,做事效率也隨之提升。
試想,同樣做一件事,抱著快樂喜悅的心和抱著痛苦悲哀的心去做,哪個比較有效率?答案當然是前者。笑的電網可以取代煩惱的電網,它讓我們的心敞開,並用光明、積極的心態來做事,自然會更有效率,也更容易成功。
第二節 欣賞、感激、愛
「欣賞」讓我們開心喜悅,「感激」使我們謙卑豐富,「愛」讓我們光明燦爛。當欣賞、感激和愛的電網佔有我們的注意力,我們會感到舒服、快樂、有信心,而且充滿著喜悅;它象徵著我們有能力能夠認同別人,能夠解除世間的痛苦以及煩惱。這些電網透過腦激素、荷爾蒙等生化作用,先滋潤我們自己,再滋潤別人,它能打開並豐富我們的習慣領域。
這裡有一則愛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六十歲老太太重拾生命活力
有位六十多歲寡婦,半年前丈夫罹癌去世,不久前醫生也宣判她得了癌症,認為她只剩下半年的生命,在孤單一人又已知生命期限將至的情況下,她感到非常痛苦。教會牧師試著開導她:「既然妳還有半年可以活,是不是可以到醫院去做義工讓神可以透過妳,顯出神的愛呢?」她心想,自己平常也沒有什麼事,所以就去兒童醫院(收留罹患絕症的兒童)服務。
第一天到醫院時,孩童們直覺這位老太太面帶愁容和恐懼,便問老太太:「妳怕死嗎? 」忽然被這麼一問,老太太坦誠地回答:「是的,我很怕死!」一位小朋友天真地告訴她:「妳不用怕,死了就上天堂,不是很好嗎?」這常是大人安慰小孩的話,如今反而是小孩來安慰她!另一個小女孩也對老太太說:「妳不用怕,這個洋娃娃送給妳,晚上抱著它睡覺就不會怕了。」老太太覺得小朋友很可愛,尤其是她已經很久沒有得到如此多的關懷,心裡非常感動,便下定決心,只要自己還活著,她終生都要成為兒童醫院的義工,走完她人生最後的時光;於是她用愛心全心照顧病童,和孩子們玩成一片,每天過著充滿喜樂的生活,半年過去,老太太不僅沒被死神帶走,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她都還活得好好的,甚至上電視分享她的故事;由此可見,愛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呀!
第三節 無條件地接受
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當這些事件超出我們的習慣領域,常會讓我們感受到高度壓力,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驚訝」往往是我們的第一反應。接著,我們可能會「排斥」或「拒絕」該事件的發生,甚至產生「憤怒」的情緒。其實,排斥或憤怒是人之常情,但卻於事無補;只有接受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痛苦或挑戰。
大千世界不斷地運轉變化,事情也不斷地發生。我們接受它,就能與之「同流合唱」,讓眾生做他們正在做的事;否則壓力、痛苦、煩惱、疾病可能會接踵而來,而它們會敗壞我們的身心。
有些事情會超出我們的習慣領域,如果我們的實際領域一直停留在驚訝、拒絕、憤怒和痛苦的情緒中,大腦中的電網便會因為處於高壓力結構下而無法順暢運作,導致我們陷於痛苦、煩惱中;疾病也會隨之而來,斲喪我們的身心。
如果你養過寵物,或見過豢養寵物者的種種怪異行徑,下面的故事肯定會讓你莞爾一笑。
◎貴婦與名犬
有位貴婦養了一隻血統純正高貴的名犬。貴婦對這隻狗寵愛有加,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讓狗與她同床。有一天,貴婦抱著愛犬到公園散步,突然間,狗兒跳出她的懷抱直直奔向一隻母野狗,隨即相互磨,開始要進行交配。貴婦眼見這樣的場景,便氣急敗壞地追上去趕走那條母狗,並且怒斥愛犬:「妳可是一隻名貴的狗耶!應該要跟門當戶對的高貴母狗在一起,怎麼可以跟外面的野狗做這種事!」貴婦捉起她的狗,帶回家後,狗兒蹲在屋內角落悶悶不樂,也不理會貴婦。
故事中的貴婦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她誤用了「投射效應」電網,自己是貴婦人,養了一隻與她身分匹配的名犬,就應該找一隻名貴的母狗與她的愛犬配種,萬萬不該找路邊的野母狗;她忘了狗的世界裡面並沒有「門當戶對」的封建思想,只有傳宗接代的問題。這是很多愛狗人士常犯的誤謬,用自己認為絕對正確的方式愛狗,而不是用狗需要的方式愛牠。如果貴婦真愛她的名犬,就該接受牠的實際領域,接受眼前發生的事實,欣賞生物的傳宗接代,而不為痛苦、煩惱所困擾。
接受是敞開心胸,自然而然地面對事實:「原來如此!」而不是試著說服自己去喜歡或同情。因為當你需要說服自己接受時,代表你已經對事情預設了價值,並給予是非判斷,這是有條件地接受。我們在此所說的接受是無條件地全然接受,以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去看、去欣賞已經發生的事情,唯有如此,才能擴展自己的習慣領域,盡情享受大自然,了解大千世界的奧妙。
接受是真正了解大自然的變化,其結果讓我們體會到「不接受」比「接受」更痛苦,而且無濟於事。因為天底下有許多事情的發生,並非我們所能控制。例如:我們能因為討厭太陽升起打斷了我們的睡眠,就不接受太陽升起嗎?如果我們不喜歡黑夜,我們能不接受黑夜的到來嗎?我們能不接受時間持續不斷地運轉嗎?我們無法不接受的事情很多,如果我們總是強迫自己不接受這些事情,便會永遠為不接受事實所帶來的痛苦和無力感所困擾。
◎勇者無懼—蓮娜.瑪莉亞
蓮娜.瑪莉亞(Lena Maria Swanson)一九六八年生於瑞典,她天生殘疾,不僅沒有雙手,連左腳也只有右腳的一半長度。剛開始,蓮娜的父母親承受不了打擊,甚至不敢把蓮娜的誕生告知鄰居和朋友們,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接受蓮娜天生肢體殘缺的事實,並以對待一般孩子的方式來教養她。他們耐心地鼓勵蓮娜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就和弟弟一樣,培養她獨立自主的精神,尋找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而不是任她有求必應。這樣的教養方式,讓蓮娜不把天生殘缺視為負面的存在,也不會把他人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她可以跟正常人一樣說話、打字、走路、開車,還成為打破世界紀錄的殘奧游泳選手,同時也是知名的演唱家,曾發行多張專輯。蓮娜天籟般的歌聲,以及樂天知命的積極樂觀精神,不向命運屈服,勇往直前,撼動了無數人的心。她的父母也終於接受蓮娜是神賜給他們的最好禮物。
如果當初蓮娜的父母不願接受女兒天生殘缺的事實,便會永遠為「不接受」所帶來的痛苦及無力感所困擾。這些痛苦及無力感也會影響到蓮娜的成長,或許這些令人驚嘆的輝煌成就,也就不會發生了。
試著想像看看,如果你和蓮娜一樣沒有雙手,能否如常地進行日常活動?你不妨試試看,把雙手反背在身後,你能不能把車門打開?打開了車門,你能不能在沒有雙手的情況下繫上安全帶?你能不能在沒有雙手的情況下打字、寫信,或是上網和朋友們聊天?
當我們不能接受某事或某物時,就讓我們接受我們不能接受它們的事實;而當我們不能接受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事實時,我們也就接受了我們所不能接受的那些不能接受的事實。
有些人老愛抱怨現在的工作有多麼痛苦,其實愈抱怨,愈會增加痛苦的強度,因此與其痛苦地硬逼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倒不如歡喜地接受它,那些歡喜的電網便會佔有我們的注意力,成為我們面對挑戰時的信心和驅動力,久而久之,這些歡喜的電網將會轉化為強而有力電網的一部分,「接受」的電網也就建立了起來。
我們接受上天的恩典,因為接受恩典讓我們知道感恩;我們也接受挑戰,因為挑戰讓我們了解,我們擁有無限潛能可以不斷地成長。我們接受痛苦,因為痛苦讓我們沉澱,讓我們精進;我們也接受快樂、喜悅,因為快樂和喜悅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光明燦爛。
每天保留一段接受的時間,無條件地接受我們周遭的任何事物和思維。接受自己的想法,接受自己的情緒,接受我們對自己的評價,而不是試圖改變它;也接受我們過去的所做所為,即使不想面對,也要接受我們自己的陰暗思緒。讓這段接受的時間成為觀照自己的寶貴時刻,感受自我的身、心、靈,使我們得以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這個大千世界。
第四節 脫離自我的觀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著名的猶太裔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被納粹關進集中營。他以集中營的經驗創發出「追尋意義的心理治療法」。在《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 )這本書裡,他告訴世人:人活著在於追求生命的意義。如果有人告訴集中營裡的猶太難民,他們的生命意義在於—「一定要活著出去,把這裡發生的事告訴全世界,絕不能讓納粹的罪惡再度發生。」那麼,那些追尋生命意義的猶太難民在垂危關頭,一定會把衣服或毯子交給其他猶太同胞,並叮囑他們務必要努力活下去,把納粹的惡行公諸於世;通常具有這種人生意義的集中營猶太難民,他們的求生欲望特別強烈;反之,其他猶太難民的求生意志則脆弱的多,很快便走向生命的終點。
維克多.弗蘭克說:「你可以拷打我、拘禁我,但你不能限制我的自由意志與思維。」我們可能失去身體上的自由,但心意卻能超越肉體上的束縛,沒有人可以奪取心意的自由思考。
我們擁有無限的潛能,你可以想像自己抽身旁觀自己及周遭事情。當你失戀或是跟別人吵架時,不妨跳脫自己,旁觀自己失戀、吵架的場景,好像在看不認識的兩個人演戲,此時你可能會覺得有趣,甚至有些好笑。
相傳宮本武藏退出江湖後,反省自己從前的行為太過愚昧,便皈依佛門,親筆畫了一幅「布袋觀鬥雞圖」,回顧從前的自己,或看現實世間的爭鬥紛擾,就好像布袋和尚觀看兩雞相鬥一樣。
覺得神奇嗎?你不妨現在就進行一個「脫離自我觀照」的實驗。只需把眼睛閉起來,姿勢隨意,花二、三十分鐘時間靜觀。請注意幾個要點:
● 不要執著(使實際領域可靈活轉化)、不要操縱結果、不要控制結果、不要判斷、不要選擇好壞地去看、去聽、去聞、去嚐、去感覺、去想。
● 你只是觀照,只是與你的感官所接收的訊息在一起,不要預設任何價值判斷:「哪可能有什麼奇妙的感受,騙人!」你只要觀察你的心意,不要改變它、不要批評它、也不要試著控制它,因為當你意圖操縱它時,就沒有辦法看清它。
● 如果你的心意建議你去做別的事情時,不要理會,只是靜靜地觀察它。
● 如果你想要改變姿勢,請不要改變你的姿勢,而只是觀察這個「想要」改變姿勢的念頭;如果覺得身體有些部位在「癢」,請不要抓它,而是觀察「癢」的狀態;當你靜靜地觀察這個「癢」時,「癢」可能會靜靜地消失。身體出現任何狀況時,只要靜靜地觀察它,不要試圖命令或控制它,這個狀況便會自動消失。
以下是一些同修在實驗之後的分享:
甲生:「感覺身體不是自己的,同時有很多思緒一直跑出來,如果只是觀察它們而不去判斷或控制時,這些思緒很快地就會自然消失。當我聽到老師說:『時間到』時,還嚇了一跳,眼睛一張開,忽然生出『我怎麼會在這裡?』的疑惑。」
乙生:「已經忘記的兒時記憶,忽然跑了出來。」
丙生:「觀照時,臉部覺得癢,但我只是觀察它而沒有動手搔癢,癢的感覺居然自動消失不見了,真的很奇怪;手抽痛的感覺也在靜靜地觀察之下消失,聽到老師說:『時間到』時,我也嚇了一跳。」
你的心意、身體、情緒時常向你施壓,要求你順從它們,解除它們的壓力;它們就是用這個方法在控制你。如果你能夠超越身心束縛,觀照自我,不順著它們的要求,只是靜靜地觀察,慢慢地,這些要求就會失去能量。如此,你就可以逐漸拿回你對身體、心靈的主控權。
當人的心意脫離,再回看自己和周遭的人,常會有震撼的感覺;若脫離甚遠,遠離自己安適居住的地球,其震撼更是難以形容。
◎太空人遠眺藍色小星球
十幾年前,美國某個電視節目訪問了曾搭太空船到外太空執行任務的太空人,請他們談談在外太空時的感覺。因為每位受訪太空人有著不同的習慣領域,所以感觸也不盡相同。在這裡,我們將訪問中六個較令人感動的談話記錄於下:
1.「宇宙中一片漆黑、寂靜,溫度立刻迅速下降,當太空船到了月亮的背面,我
一看到太陽,忍不住全身興奮起來。」
2.「每一個半小時繞地球一周,從三百英里外看著地球,地球真美!我是誰?我
又是什麼東西呢?」
3.「太空船衝破雲宵之初,地球迅即縮小,變成藍色小球,令人驚艷無比!」
4.「在準備攝影機的等待期,我的四周完全漆黑、寂靜一片;當我要開始太空漫
步時,看到美麗的地球,真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5.「我是無神論者,但當時我相信有某個神靈般的存在,祂愛我,讓我見證到這
奇妙的一刻。這和我之前的想法完全矛盾。」
6.「在登陸月球時,當登月小艇的引擎關掉那刻,太空中一片漆黑。我們與地球
這麼遠,而全世界只剩我和導航員兩人,心中非常震撼。我得靠先前所接受的電腦模擬訓練才能讓自己的動作平衡。」
太空人離開地球表面時,彷彿脫離了原本自己(包括生活領域)的一切。這些太空人在外太空中看著地球的感覺,就像是脫離自我之後,回頭來看看自我的觀照一樣。當他們處在漆黑的月球背面時,覺得自己好像與地球脫離了,有種失根的恐懼,此時忽然看到太陽,就彷彿出現一線光明似的,自然感到無比興奮。在三百英里遠的外太空看著地球,那個原本自己身處的廣大環境,此刻忽然成了一個美麗的藍色小球,這種震撼的感覺讓太空人不禁感到自己的渺小,忍不住對於「自我」的存在生出感嘆,甚至連原本是無神論的太空人,在看到美麗的地球與偉大的創造之後,也忍不住驚嘆造物者的神奇,而產生了「神可能存在」之感。
第四章 走出低潮,轉向光明的有力電網
上一章我們探討如何察覺並減少陰暗電網,這一章將介紹六個幫助我們走出低潮,轉向光明的有力電網:笑、欣賞/感激/愛、接受、脫離自我的觀照、原諒、放下。我們將敘述如何藉由這些轉向光明的電網,讓我們突破陰暗電網的束縛,而邁向光明、喜悅的境界。
轉向光明的電網和第一章裡我們提到的七個光明心態看起來似乎相同,都涵蓋了正面行為、思維的建立,但其實並不完全一樣。光明心態強調的是長期性正向心態的建立,它讓我們在遇到挫折時,能更有力地排除憂慮,讓人生更精彩豐富。而這一章所...
目錄
推薦序1 打破習慣,破繭而出 張俊彥
推薦序2 用進廢退,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蕭進益
推薦序3 愛、笑、觀照自我、接納、放下與原諒 黎漢林
推薦序4 「轉破立放」豐盛HD 陳膺宇
自序 命好不如習慣好 游伯龍
前 言 習慣領域概述──由男人不壞、女人不愛談起
理想HD讓你充滿魅力
第一章 HD與思維的擴展、轉化與善用
擴展HD,轉化思維,生命更燦爛
HD的擴展/思維的生理基礎/影響電網創造的力量/思維的創造/
思維的轉化、影響和力量
第二章 活用HD
活用HD,助你逆轉勝
讓腦心流程圖為我們工作/自我觀念與自我定位的形成/期待原理的妙用/心力的集中
與衝勁的提升/建立信心與消除沮喪
第三章 有效地解除陰暗電網
解除陰暗電網,重獲自由快樂
破解常見的陰暗電網(情緒)/小心陰暗思考,電網就在你身上!/立即破除陰暗電網的
方法/如何與陰暗電網長期抗戰/時間的考驗與反彈的控制/七步遠離陰暗電網
第四章 走出低潮,轉向光明的有力電網
走出低潮,轉向光明
笑/欣賞、感激、愛/無條件地接受/脫離自我的觀照/原諒/放下
第五章 HD四組對立互補的特性與運用
珍惜互補,擁抱對立,HD助你發光發亮
簡單性與複雜性──珍惜簡單性,擁抱複雜性/穩定性與變動性──珍惜性穩定性,擁抱
變動性/一致性與矛盾性──珍惜一致性,擁抱矛盾性/吸收性與排斥性──珍惜吸收性,擁抱排斥性/對立互補特性的不同組合/智慧如光,讓你的HD發光發亮
第六章 探索你的HD及生命因果
探索自我,打造好命
為什麼要探索HD?/習慣領域的靜態分析 /習慣領域動態分析/因果論與HD考古的應用/超感官、天堂、地獄
附錄一:人眼可視光的範圍
附錄二:人可辨識的聲音範圍
推薦序1 打破習慣,破繭而出 張俊彥
推薦序2 用進廢退,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蕭進益
推薦序3 愛、笑、觀照自我、接納、放下與原諒 黎漢林
推薦序4 「轉破立放」豐盛HD 陳膺宇
自序 命好不如習慣好 游伯龍
前 言 習慣領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