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作戰臺灣族群史蔡康永那本書是停損勝算執行長日記季暢銷5折起哲哲大腦不滿足大缺工小書痴下剋上聯經50島嶼裡的遠方舒國治讀冊選讀
放入購物車

最狂野的夢:從《金驢記》到《裸體午餐》,跨越兩千年的迷幻異域(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理查.羅吉利|譯者:張雅涵、楊惠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06

ISBN/ISSN:978986477073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48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靈魂神遊於現世與彼岸、窺探深層意識、追尋創作靈感……
藥物的誘惑千年不墜

阿普留斯幻想化羽成鳥,飛向情人的懷抱
馬可‧孛羅在鴉片煙下,看盡天堂花園的繁華與頹唐
詹姆士一世下達禁菸令,認為菸草消磨英格蘭人的男子氣概
福爾摩斯將古柯鹼注入血管,藉以產生超驗的刺激
波特萊爾不願出賣靈魂,換取虛假迷醉的人造天堂
卡爾‧沙根為大麻辯護,推敲大麻在農業、文明之初的角色
威廉.布洛斯過得是毒品時間,時間的意義只在於計算毒品的效力。

垮世代理論教父威廉.布洛斯以《裸體午餐》向世界宣告「意識是幅剪貼畫」,將各異其趣的文本加以切割、剪貼、融合,反映出我們感受到的世界,來自於各個支離破碎的載體,如同藥物加劇了人類意識的千變萬化。
牛津大學文化史學者理察‧羅吉利承繼此風,將此書塑造為人類意識的篇章剪輯,剪貼五十五篇關於藥物的描述,時間軸線從古羅馬一路拉至垮世代,地域遍及五大洲,展現出藥物主題上各個風格迥異的書寫角度,宛若一部跨越兩千年的藥物文化史,帶領讀者一窺各時期的社會文化縮影。

「……一瞬間,我划著貢多拉,越過月光照耀的威尼斯潟湖;下一刻,阿爾卑斯群峰在我眼前重重疊起,初昇太陽的光輝在冰封山尖之巔打上紫光;再一瞬,我身處某處未開發的熱帶雨林裡,在原始的寂靜中展開羽翼般的葉子──我是株巨大的蕨類,在混著香料氣息的風中對著河流搖頭晃腦,河中的波浪激起了團團音樂與香氛……」─費茲修‧路德羅,〈入夜〉
「……現代藥理學給了我們許多新的合成物,但在天然致幻劑的領域上,卻尚未有重大的發現。所有的植物鎮靜劑、興奮劑、幻象顯示劑、快樂增進劑和宇宙意識喚醒劑,都是在幾千年前、人類歷史尚未開啟之前發現的……」─阿道斯‧赫胥黎,〈形塑心智的藥物〉

作者簡介:

理查.羅吉利Richard Rudgley

一九六一年生於英格蘭罕布夏郡,是備受讚揚的作家與電視節目主持人,著作曾被翻譯超過十二國語言。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獲得社會人類學與宗教研究的一級榮譽學位之後,赴牛津大學研究人種學、博物館人種學與史前史。

一九九一年,他的首本著作《必需品:麻醉品文化史》(Essential Substances: A Culture History of Intoxicants)獲大英博物館普羅米修斯獎(British Museum Prometheus Award),為該獎的第一位得主;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精神作用性物質百科全書》(The Encyclopaedia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同樣廣受好評;同年出版的《石器時代的失落文明》(Lost Civilisations of the Stone Age)提出有力證據,證明歷來的文明比起一般所認為的,更應歸功於史前時代遺留下的偉大文化。

他為英國第四頻道和許多跨國頻道製作並主持了多部紀錄片,例如《石器時代的祕密:蠻族與異教徒》(Secrets of the Stone Age: Barbarians and Pagans),同時也將此寫作成書。二〇〇六年,他出版了《異教重生:邪惡力量或西方精神的未來?》(Pagan Resurrection: A Force for Evil or the Future of Western Spirituality?),書中從多種角度切入,論述北歐神話中的原型如何於西方精神中再現。他也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與美國Asatru民俗學會(Asatru Folk Assembly)的會員。

Arktos出版了他的《必需品:麻醉品文化史》,書中爬梳西方文明中麻醉品的歷史;《最狂野的夢》集結了從古到今藥物經驗的相關書寫;《蠻族:黑暗時代的祕密》(Barbarians: Secrets of the Dark Ages)則研究歐洲的黑暗時代。

譯者簡介:

張雅涵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翻譯公司,現為出版社編輯、英法文譯者。發表過一些散文和論文,得過一次文學獎,寫過一本碩論;出社會後管了一年多譯者和專案,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玩語言、跳舞和管文字。本書為譯者第一本譯作。

譯者信箱:tctp56over67@gmail.com

楊惠君

政大英語研究所碩士,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豐富,包括《飲食與愛情》、《法律與文學》、《建築的表情》、《完美的房子》、《生命就是堅持信念,走到最終》、《藍花楹下的孩子》、《歐洲家庭手作料理》、《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聲音的奇妙旅程》、《用一天說歷史》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靈魂神遊於現世與彼岸、窺探深層意識、追尋創作靈感……

吳雅鳳/臺大外文系教授 專文導讀

翁家傑/臺大外文系教授 好評推薦

媒體推薦:「迷幻鼻煙、殭屍毒……,這本書像人類學裡的奇風異俗一樣趣味橫生,又充滿戲劇張力。」─《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這本書向我們昭示,在藥物驅走理性的那段時間,也許蘊含值得探索的深意;我們可以從書中獲得改變生活與社會的真知灼見。」─《格拉斯哥先鋒報》(Glasgow Herald)

「對初識藥物者和藥物迷來說,這都是豐富有趣的閱讀經驗。」─《泰晤士報》(The Times)

「...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序論:化學剪貼

意識是幅剪貼畫。──威廉‧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

我先前寫了幾本關於精神藥物的書:《必需品:麻醉品文化史》(Essential Substances: A Cultural History of Intoxicants, 1991)和《精神作用性物質百科全書(The Encyclopaedia of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1998),致力研究這些物質對人類文化與歷史的影響。其中我最關心的,是要破除「一切始於六〇年代」這個迷思,這說法很可笑,卻廣被接受,再沒有更偏離事實的誤解了。本選集收錄許多與藥物有關的文學範本,年代最早的出自阿普留斯(Apuleius)《金驢記》...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嗑藥之作為祭壇儀式/臺大外文系吳雅鳳

英國的理查‧羅吉利(Richard Rudgley)是位非典型的學者兼作家,集博物館學、民族學、人類學廣博的知識於一身,而且致力以寫作與製作並主持電視節目系列的方式,將原本在象牙塔內,幽明艱澀的石器時代考古學與非基督教的世界宗教研究的學術成果,向大眾推廣。也因此曾受學界批評,有些學者認為羅吉利為了普及知識而特意將石器時代某些特質誇大,失去了學術的持平,不免譁眾取寵。總之,羅吉利所選擇的題材,與採取的路徑經常惹人爭議。

這本書似乎也不例外。羅吉利羅列世界各地,觸角遍及歐洲、南...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導讀】嗑藥之作為祭壇儀式/吳雅鳳
序論 化學剪貼
第一部 飛天油膏
FLYING IN THE OINTMENT
潘飛兒的藥膏/阿普留斯
The Ointments of Pamphile/Apuleius(125-180)
豬圈裡的宗教裁判所/巴托羅美歐‧史匹那
Inquisition in the Pigsty/Bartolomeo Spina(1475-1546)
女人就該脫衣裸體/吉安‧巴蒂斯塔‧波塔
Women are Made to Cast Off Their Clothes and Go Naked/John Baptista Porta(1535-1615)
螞蟻酒春藥/約翰‧海頓
The Ant Wine Aphrodisiac/John Heydon(1629- c. 1667)
讓人失去理智一天/吉安‧巴蒂斯塔‧波...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