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透明的故事學霸作文MOOK兩本85折上位思維中年哲學失智哈拉瑞離散的植物讀冊選讀霸凌者大谷翔平二戰股市隱者八旗全書系66折起
暫不供貨

逆轉恨意:洞察仇恨的源頭,讓善意與惡念開始對話(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莎莉.康恩|譯者:戴至中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24

ISBN/ISSN:978957137859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96

書況:良好

備註:有畫線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洞悉恨意的存在,但不受仇恨操控

而是從仇恨中覺醒



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
恨的相反也不是愛。
你不必為了停止恨人而去愛他們,你甚至不必喜歡他們。
你也不必認可他們的看法。
你可以繼續保有自己強烈的信念,
但面對與你意見不同的人,依舊以禮相待,尊重對方。
最終來說,恨的相反是連結。



莎莉.康恩是CNN的政治評論員和專欄作家,
在她的日常生活中時常接受惡意的攻擊,
於是,她開始一一採訪那些網路酸民,希望深入探討:
恨是不是人性中無可避免的一環,根源深到沒有人能真的完全免疫?
人怎麼能對完全陌生的人這麼惡毒?
仇恨是如何感染整個社會?而我們又可以如何反擊?

除了網路酸民,她更進一步採訪社會極端份子,
甚至遠赴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頻頻的約旦河西岸地區,
貼身採訪過去的恐怖份子、如今的和平運動者。

結果她意外發現,那些所謂「壞人」大多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好人。
心懷恨意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也會愛、擔心、恐懼和關心的普通人,
連以恨之名施行暴力的極端份子也是。
我們不光是為了恨而恨。
我們會恨是因為覺得遭到了包圍,恨則是我們的回應。
恐怖份子和霸凌者皆然。

她領悟到,當我們為暴力事件感到震驚時,
其實我們早已散布惡意很久了,只是毫無自覺。
然而,即使有充足的理由去恨,也不會使恨變得合理。
如果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毫無覺知,也不曾深思善惡的分際,
我們與惡之間,零距離。

最後,她引述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的句子:
「萬物都有裂縫,光就是由此透進來。」
仇恨在我們周遭造成大大小小的裂縫,
但假如你去找,就能發現亮光。
接下來,就要選擇由自己來當亮光。
希望我們永遠謹記在心,面對仇恨,我們永遠有選擇。


||||||||||||專文推薦摘錄||||||||||||

到底,人為何而恨?這是種理智的自我保護,還是野性的生存本能?恨的底下到底是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作者做了一件極度勇敢的決定——擁抱恨意,擁抱所恨之人。
若把恨意的眼鏡放在一旁,我會看到什麼?我可以放下預設立場,看見對方真正的樣子嗎?我有勇氣,願意意識到我們彼此沒有不同嗎?本書各種碰撞過程的探究,其實就是在試著回應這些問題。
——臨床心理師、作家蘇益賢∣〈擁抱異己,看見恨意底層的風景〉

理解恨意的誕生和運作,對於在現代好好過活有雙重意義。一方面這讓你理解來自他人的恨意,更知道如何應對、避免和保護自己。一方面這讓你理解自己的恨意,面對自己,並且避免自己因為恨意而被別人操弄。
有句話說「懂得笑,就不會恨了」,《逆轉恨意》的方向更積極:懂得恨,才能處理恨。
——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懂得恨,才能處理恨〉

本書嘗試由「心」為起點,由微觀至巨觀,從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從作者年幼時對同學的霸凌開始,到自己成為被網路霸凌的對象,更深入地探討恐怖份子、種族歧視、政治意識形態與集體大屠殺等社會與歷史的層面。作者逐步探究剖析,試圖拆解與釐清「惡意」的本質,甚至渴望覓尋其來源為何,而人們又是如何掉進這樣的淵藪之中?
——作家陳曉唯∣〈羔羊的重量〉

作者簡介:

莎莉.康恩(Sally Kohn)是現今美國進步派的其中一股領導之聲。身為CNN的政治評論員和專欄作家,她原本是福斯新聞的撰稿人,在此之前則當過十五年的社區組織人員。康恩的文字曾登上《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滾石網站(RollingStone.com)、Elle.com、《今日美國》、《時代》和其他許多媒體通路。她也是當紅的主講人,常為草根行動人士與企業領導人主持媒體和演說技巧工作坊。康恩與伴侶莎拉.韓森及女兒薇拉住在布魯克林。

作者莎莉.康恩精采的TED演講,每一場的觀賞人次都超過百萬

◆ 嘗試看看情緒正確(Let’s try emotional correctness, 2013/12)



◆ 厭倦釣魚式標題嗎?那就別點進去(Don't like clickbait? Don't click, 2014/8)



◆ 面對仇恨文化,我們怎麼做(What we can do about the culture of hate, 2018/3



章節試閱
第1章∣我們為何而恨:酸民

我不會允許別人……以讓我恨他來窄化和貶低我的靈魂。

──布克.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十九世紀末美國非裔教育家

我最常天天親身遇到的恨是來自網路上的惡毒民眾,俗稱為「酸民」。所以當我決定探討助長恨的條件和扭曲時,酸民自然就是我的第一個起點。我總是不禁心想,完全陌生的人到底是怎樣才能天天對我又罵又損,而且老實說,這些人到底是有什麼毛病。另外,我收到的仇恨郵件和仇恨推文愈多,就愈開始擔心它才算正常──惡毒、甚至以此為樂才是人性,尤其要是能躲在匿名的網路分身背後來做的...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懂得恨,才能處理恨 朱家安
推薦序∣擁抱異己,看見恨意底層的風景 蘇益賢
推薦序∣羔羊的重量 陳曉唯
推薦序∣改變要靠我們所有的人 桑妮.侯斯汀(Sunny Hostin)
推薦語∣來自左派、右派及中間派對《逆轉恨意》的讚譽

前言∣恨是什麼:霸凌者
沒有人生來就會因為膚色、背景或宗教而恨別人。人的恨必然是學習而來。
──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南非前總統、人權鬥士

第1章∣我們為何而恨:酸民
我不會允許別人……以讓我恨他來窄化和貶低我的靈魂。
──布克.華盛頓(Boo...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