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x美食x雜貨x設計旅店,這是屬於Milly的首爾私路線。
都會的、洗練的、靜謐的美好風景,就散落在各個街頭角落,
首爾,真的不一樣了……
Milly不是因為喜歡日本而愛上旅行,是愛上旅行而去日本。與其說她是「旅遊達人」,不如說是「都會散步達人」,至今已遊歷過四大洲、十多個國家的首都。從這些城市的態度中,挖掘出與眾不同的特色,是她樂此不疲的事。
Milly在造訪首爾三次之後,逐漸對這個國際性城市感到好奇。她開始以一種猶如漫步在東京、紐約、巴黎的情緒,展開首爾的都會之旅;她住在房價只有東京一半的設計旅店,眺望美麗的天際線;在不是只有「辣」才叫韓食的餐廳,吃到精緻美味的料理;在充滿代官山和巴黎街頭氛圍的咖啡屋,品嘗一杯咖啡的美好時光……
首爾不是只有喧嘩和流行、美妝和韓星,在Milly眼中,大而簡約的設計風格、獨特的城市節奏、繽紛多元的飲食文化……就是首爾最令人驚豔的風景。
作者簡介:
Milly
初夏出生,喜歡藍天大樹和美食的金牛座。自稱旅行筆記文字者,在「Milly最喜歡」部落格發表隨性悠閒的漫遊文字。
相信旅行、偏愛散步,以為「好奇心」是讓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的旅途持續充滿愉悅的根本,而「絕對的偏執」則是寵愛自己的捷徑。
著有:《Milly的京都私路》、《車窗外看見雪》、《東京發!近郊小旅行》、《日本大旅行》、《北海道,一個人的幸福旅程》、《東京的11種使用法》、《東京憧憬角落》、《鎌倉日和》《九州︰大人的理想休日》、《四國,海島漫遊》、《旅行,一個人小確幸中》、《京都美好散策,Milly的私旅風景》……等書。
●「Milly最喜歡」部落格:koichilove.blogspot.com
●「Milly的情緒私旅」粉絲團:www.facebook.com/millytravel
章節試閱
不追隨韓流明星的首爾品味
以這樣的開端來說首爾或許不是太適切,但要將話說在前面的是,Milly明明不是絕對偏愛韓國的首爾,卻在七、八年內去了四次,該說是緣分或是天意?!前三次的首爾旅行都是在「順便」、「隨意」、「被動」的前提下,真正正面面對首爾耳傳中的魅力,則是在二○一二年夏天八月二十四日到九月二日間的十天行程。
第一次去首爾是以助理的身分陪同友人工作,助理的工作輕鬆,自由活動的時間不少,於是就多年已經透過電視節目、觀光宣傳的首爾印象來觀看首爾。說是觀看,是因為沒有過多的成見卻也沒有過多的期待,只是想觀看原本只是存在於畫面中的這個城市,實際踏上實際去消費是什麼感覺。
回憶起來,那時韓流這名詞還沒有那麼強的熱度,韓國的流行潮流還不像現在滲透於年輕人和熟女之間。首爾對於Milly來說就像是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泰國的曼谷、英國的倫敦一樣,不過是一個沒去過的城市而已。
不熟悉的城市,最簡易(或說是最偷懶)的參觀方式就是一日遊的觀光巴士,透過飯店櫃檯旅遊資訊的報名,參加了「景福宮半日觀光巴士遊」、「板門店一日遊」,之後以手指書上圖片的方式在小吃攤吃了最期待一吃的,放了泡麵的「部隊鍋」,四天三夜的行程只是淺嘗了一下首爾而已。
第二次是出差的形式,機票住宿一樣是免費。
不同的是同行的同事會韓文,到達漢城當天晚上就去洗了光溜溜的搓泥巴澡,正式名稱該怎麼說(笑)?一般都說是「搓澡」,很直接的說法,說是搓汙垢也很貼切,一趟下來還真懷疑自己身上居然可以出現這麼多汙垢。極為震撼的經驗,脫得光光的被安排躺在不鏽鋼床上,讓穿著黑色內衣(優雅些該說是黑色比基尼,但是仔細看真的就不過是內衣)的歐巴桑,毫無遮掩的任意全身上下大搓泥,最後用水桶一桶桶的很豪邁的潑到身體上沖水,試過一次難忘但不想去第二次。
也去了「汗蒸幕」也是難忘的經驗,一堆人到處橫躺著然後吃著煮蛋看電視玩電動。羊角頭包頭浴巾,同事想示範但沒成功。
那次在韓文通同事引領下,生吃了「醃螃蟹」、喝著真露酒配上碳烤五花肉包菜、幾個女子熱熱鬧鬧的吃著韓國家庭料理、品味老字號的「蔘雞湯」、一個人更去挑戰了一大份的鐵板雞肉、吃了放上刨冰的韓式冷麵,說到道地、在地的首爾遊,那次真是樣樣都嘗試了,甚至還大言不慚的下了結論,首爾已經體驗完成可以納入「去過」的檔案,不用再去了。
在第二次首爾行後的四、五年,再次踏上首爾則是一次無心插柳的出發。跟友人出來喝咖啡說是非聊未來,好友手上有本韓國人寫的首爾咖啡屋中文譯本,隨意一翻後驚訝於首爾居然很多咖啡屋空間意外的不錯(或許只是無知而不該說是意外)。
好友計畫想去首爾,Milly當時剛好計畫短期要去香港,於是聊著聊著就想兩個人房費分攤也划算,多了個伴去玩也會多些遊興,於是在那天之後的不到一個月內就出發去了首爾,行程是台北、首爾、香港、台北的動線。那趟二○一○年冬日的首爾行,藉由一本韓國人寫的咖啡書、出版社給的兩本不同方位的首爾書,連同一些已經置放在身體裡的「日本風格咖啡屋體驗直覺」,讓Milly重新找到了一個可以喜歡首爾的消費方式,也讓二○一二年夏日的首爾都會小旅行,多了些可以試圖去發掘首爾不同面向的信心和動機。
窺看首爾的表情
要知道首爾是怎樣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透過韓國的官方網站「韓國觀光公社」(big5chinese.visitkorea.or.kr)。
以大輪廓來看,首爾是擁有六百年以上悠久歷史的韓國首都,是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地。針對外國旅客主要的觀光資源是「景福宮」、「昌德宮」等史蹟,還有「北村韓屋村」、「仁寺洞」、「南大門市場」等洋溢著傳統文化風貌的空間。以往要觀光客掏出錢來購買的是「高麗人蔘」、「海苔」和「泡菜」,現在則是以韓星美男代言的保養系列商品、所謂世界經濟低迷下的平價時尚服飾(fast fashion)以及偶像娛樂事業的周邊商品。
美食基本上是一個「辣」字,烤肉、辣年糕、人蔘雞、石鍋拌飯、海鮮煎餅等等,大家都不會陌生。
至於可以進一步好奇的資訊則是,首爾人口密集幾乎佔了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因此即使是鬧區也簡單可以看見林立的公寓。實際在街上行走,也會感受到人潮的熱氣。地理位置以穿越的漢江為界線分為南北兩大區,江的北側是以王宮為中心發展的明洞、鐘路、梨泰院,江的南側則是江南、三成、狹鷗亭、新沙等。
搭乘巴士移動難度較高,因為首爾很多巴士多是「環狀循環線」,在哪一個方向搭車才好常常讓人很困擾,更別說站牌上都是有看沒懂的韓文站名,要入門真是要有些時間和迷路的覺悟才行,只是一旦抓住了訣竅,意外的可以少走很多路,Milly以為是值得偶爾探險的移動方式。
搭計程車相對來說比其他國際都市算是便宜,不過幾天下來很深刻的體會到首爾塞車的嚴重度,要合理又快速的移動,結論幾乎就是:「多多利用那路線密布的地鐵」。買一張儲值卡「T-Money」,利用機器加值有中文說明,入門簡單。平均一段路程的票價,是一○五○韓元。首爾地鐵有推出所謂的一到七日無限搭乘的「M-PASS」(Metropolitan Pass),不過要不是活動力很強,Milly倒是以為不必傷腦筋去利用。
探訪首爾的態度
出發前依然自己給了自己一個主題方向,關於消費。
「不去汗蒸幕」、「不吃泡菜豆腐鍋」、「不韓流追星」、「不在開架式化妝品店掃貨」。
「吃美食、追明星、血拚,首爾讓你一次玩透透!」這樣的標題,不會出現在Milly首爾的路線中。以上的事情不是反對,只是單純不是最渴望去體驗的。這樣的列舉多少有些惹人不愉快的自以為是,在自我反省中也以為不是太好,盡量希望態度上和體驗上,不要出現過多的偏見。但是因為是自己的旅行,還是要有一定的態度和堅持才好。可是,去除了以上的這些那些,首爾還剩下什麼?!或許期待過大或許過於自信,但Milly相信一定還有什麼是存在於這近年來頗受矚目的耀眼大都會中的,沒有韓星、韓劇、韓國偶像的光環,沒有東大門便宜衣飾的首爾,必定還是有其魅力,只要放下偏見和既定的印象去好奇探訪。
出發前也提示自己不要在首爾複製東京的步調、不要在首爾的角落執著東京的樣式、不要以東京的偏愛去挑釁首爾的可能性(笑),「首爾就是首爾」!這一點是要確認的。不期待也不給自己太大的題目,不會試圖以「首爾通」的角色去分享這城市的全貌。只是一個經過自我滿足的體驗後的分享,只是一種帶著些小小做作、參雜著些自我滿足的Milly喜歡首爾的方式。
以消費去好奇去喜歡
預約了幾間從以前就憧憬住宿的首爾旅店,諸如「W-HOTEL」、「PARK Hyatt」,然後以旅店坐落的地點,沿路散步逛著「新沙洞(路樹街)」、「狎鷗亭」、「清潭洞」、「弘大」、「梨泰院」、「三清洞」等區塊。明洞和東大門會放入行程,但沒列入喜歡的消費名單中。
沒有絕對特定非去不可的地方,樂趣只是在那些有「想法」、有「設計意念」和有首都都會魅力的「洗練」品味空間。主體是「都會視覺」加上「舒適情緒」,如果能「滿足好奇」則更佳。以自己的態度去面對一個城市,是一個小小的堅持,不貪心不急躁,只是順著自己的喜歡前進。
如何?!就跟Milly一個個區域去逛逛吧。
不追隨韓流明星的首爾品味
以這樣的開端來說首爾或許不是太適切,但要將話說在前面的是,Milly明明不是絕對偏愛韓國的首爾,卻在七、八年內去了四次,該說是緣分或是天意?!前三次的首爾旅行都是在「順便」、「隨意」、「被動」的前提下,真正正面面對首爾耳傳中的魅力,則是在二○一二年夏天八月二十四日到九月二日間的十天行程。
第一次去首爾是以助理的身分陪同友人工作,助理的工作輕鬆,自由活動的時間不少,於是就多年已經透過電視節目、觀光宣傳的首爾印象來觀看首爾。說是觀看,是因為沒有過多的成見卻也沒有過多的期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