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金錢駕馭人心(Money Over Mind),
還是我們真能用心駕馭金錢(Mind Over Money)?
破除金錢幻覺的15堂心理課,花錢之前先找回潛藏已久的理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財經作家綠角專文推薦←
|為何面對「金錢」時,大腦不再理性,認知會有這些意想不到的偏差?這又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用刷卡結帳,竟然會讓你的願付價格比付現高出兩倍以上?
‧為什麼明明搭計程車比較便宜,你還是會想買車?
‧高價、中價和低價商品,為什麼選了中價位就是中了行銷陷阱?
‧遇到買一送一,人們的大腦為什麼就會當機?
‧為什麼紅利獎金反而會破壞受薪階級的工作熱忱?
‧花時間貨比三家後回頭買第一家的商品,即使最便宜,但真的划算嗎?
‧為什麼面對客戶時先報價就能掌握交易優勢?
‧窮人陷入負債的惡性循環,只是欠缺自制力、不善理財嗎?或是另有隱情?
‧每月從薪水提撥固定金額的自付退休金計畫,對我們真的有益嗎?
‧為什麼心情不好時,反而比較不會被敲竹槓?
‧月光族跟窮人把錢存在撲滿,長期下來反而使得存款增加?
‧為什麼花大錢預購偶像見面會門票,愈晚看到偶像粉絲愈覺得幸福?
|在花錢購物的幸福感和省錢儲蓄的安全感之間,
|是否真有方法能讓我們找到完美的平衡?
在生活中面對各種錢進錢出的時刻大腦到底是如何運作?我們有可能透過掌握大腦,建立起能帶來真正幸福的金錢觀和經濟生活嗎?
在科技已經高速進步的現代,金錢的形式變得多元,對我們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但即使表面上生活更加便利,我們始終覺得賺得不夠、存不了錢,記憶中的存款數字永遠比實際多,帳單、稅金、固定支出更是永遠繳不完。你不禁開始懷疑,金錢制度到底是改善了我們的生活,還是反過使我們淪為新貧階級?
幽默的心理學家克勞蒂雅.哈蒙(Claudia Hammond)知道談錢很難為情,但透過心理學、生物學和神經科學最新研究,她向我們揭示了大腦和經濟生活之間迷人又發人深省的關係。
從金錢的形式、大眾消費行為到金融信用制度,她一步步剖析金錢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感覺和行為,又如何具體影響商品定價、行銷策略、慈善活動、樂透、投資、詐騙、偷竊等各層面經濟活動,甚至形塑政策、整體社會制度和道德觀感,包括導致我們面對窮人與富人、正直與不道德等對立情境時有不同評價及誤解。
除了讓我們認清「錢」是什麼、消除金錢迷思之外,本書更提供了32條人人受用的理財祕訣,透過多面向的財務觀察與思考,告訴我們該如何正確用錢、真正達到「用心駕馭金錢」的境界。
|「用心駕馭金錢」同感推薦
作者簡介:
克勞蒂雅.哈蒙Claudia Hammond
英國暢銷得獎作家、電視節目兼廣播主持人,以及心理學講師。在薩塞克斯大學(Sussex University)修習應用心理學,並在薩里大學(Surrey University)完成健康心理學碩士學位。現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電台四號頻道主持廣播節目「All in the mind and mind changers」,並在波士頓大學倫敦分校擔任兼職講師。
著有《情感雲霄飛車》(Emotional Rollercoaster)、《時間歪曲》(Time Warped),其中《時間歪曲》獲得2013年英國心理學協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大眾科普書的年度選書。
曾獲獎項:
2011年 英國心理學協會「公眾參與和媒體獎」
2011年 英國心理媒體獎「與眾不同獎」
2010年 美國非營利組織人口研究所「最佳電台節目獎」
2009年 英國媒體心理健康成就獎「最佳電台節目」決選
2009年 英國獨立出版獎「年度專欄作家」
2008年 英國醫學記者協會「醫學報導獎」決選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內推薦
「這是一本深入人心的書,極具原創性,饒富科學證據,卻又不失應有的幽默。我向國人鄭重推薦這本有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好書。」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
「錢,可以換取財物與享受,有其根本吸引力。但它也會扭曲我們對物、對人、對財務計畫的看法。《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這本書,即能讓讀者懂得如何明智地使用金錢,而不是被它傷害。」
——綠角,財經作家
海外推薦
「哈蒙是帶領大家探索花錢及省錢心理的最佳嚮導,這本書不僅探索金錢混淆大腦的種種奇妙方式,也教大家如何避免被他人或自己的大腦給唬弄,而成了冤大頭。」
——奧利弗‧伯克曼(Oliver Burkeman),《衛報》(The Guardian)作家
媒體推薦:
「一部分是迷人的心理探索,一部分是實用的理財指南,揭露我們腦中各種被錢擾亂的思考途徑,以及告訴我們該如何掌控大腦。」
——《每日電訊報》(Telegraph)
「有趣又有見地。哈蒙所展示的心理實驗,告訴我們該如何花錢(存錢)得更明智。」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名人推薦:國內推薦
「這是一本深入人心的書,極具原創性,饒富科學證據,卻又不失應有的幽默。我向國人鄭重推薦這本有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好書。」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
「錢,可以換取財物與享受,有其根本吸引力。但它也會扭曲我們對物、對人、對財務計畫的看法。《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這本書,即能讓讀者懂得如何明智地使用金錢,而不是被它傷害。」
——綠角,財經作家
海外推薦
「哈蒙是帶領大家探索花錢及省錢心理的最佳嚮導,這本書不僅探索金錢混淆大腦的種種奇妙方式,也教大家如何避免被他人或自...
章節試閱
心理錢袋
幾年前,我採訪榮獲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及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他跟我分享了他最喜歡的思考實驗之一,這可是行為經濟學的經典。實驗描述一個女人花了一百六十美元買兩張戲票,她對那齣戲非常期待,但是抵達戲院時卻找不到票。她翻遍了包包和口袋,都看不到戲票的影子。她覺得很嘔,想到自己花大錢買票,這下子全浪費了。但是戲還要不要看呢?她會不會再花一百六十美元買票進場?還是就此放棄看戲,直接回家?
一九八○年代,康納曼找一群人來測試時,幾乎九成的人表示那個女人會放棄看戲。但是如果情境稍微改變一下呢?
這次,那個女人並未事先買票,她帶了一百六十美元的現金去現場購票。到了戲院以後,她打開錢包,赫然發現現金不翼而飛,她會刷卡買票嗎?
換成第二種情境時,有一半以上的人改變了之前的答案,說她會刷卡買票。為什麼第二種情況付出兩倍的價格就可以,第一種情況卻不行?
經濟學家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以「推力」(nudge)行為理論著稱,他認為這和我們心中有不同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s)有關。我們會為不同的錢,設定不同的特性和使用目的。「花錢」和存錢不一樣,打賭贏的錢和辛苦賺的錢不一樣。即使我已經成年了,從姨媽寄來的聖誕賀卡中收到十英鎊紙鈔,還是比自己去提款機領二十英鎊更令人開心。這些心理帳戶通常不像真實的銀
行帳戶分類,因為心理帳戶裡沒有確切的存款數字,我們也不會去追蹤那些帳戶以避免透支。事實上,多數人都沒注意到心理帳戶的存在。但是心理帳戶確實對我們用錢的方式有很大的影響。
大家之所以對上述兩種情境抱持不同的態度,塞勒認為可以這樣解釋:戲票的錢是來自「娛樂」心理帳戶,戲票丟了再花錢買一次,感覺太奢侈了。遺失現金則不同,那是來自「通用」心理帳戶,那個帳戶裡還有錢可以使用。對塞勒來說,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那麼多人覺得那個女人遺失金錢後仍會刷卡買票。
塞勒於一九九○年代首度提出「心理帳戶」一詞,不過其他的研究者也提過類似的概念。一九八二年,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開銷」這個類別內,女人也會細分出九個心理帳戶,或稱「心理錢袋」:日用必需品、小奢侈品、文化與教育、個人財富、安全、衣服與美妝、出遊、零用錢以及提高生活品質。女性不是藉由比較她們想買的所有物件,來判斷每個物件的價值,而是跟同屬某個心理錢袋類別的其他物件。例如,全家搭火車出遊時,車上賣的柳橙比本地店家賣的還貴,但是她很樂於付出較高的價格,因為那筆錢是來自「出遊」錢袋,而不是「日用必需品」錢袋。「出遊」錢袋本來就是用於特殊消費,東西自然比較貴,所以對價格有了不同的判斷。
你仔細思考的話,會發現這其實是很直覺的反應。也許你家平常擺了一瓶琴酒,以便客人來訪時可以調琴湯尼請客。琴酒用完時,你會去超市補貨,那算是平日的餐飲費,你一瓶琴酒頂多支付二十英鎊。但是假日去風景不錯的酒吧,你點一杯十英鎊的琴湯尼可能不覺得很貴,為什麼?因為那筆錢是來自不同的心理帳戶。
你可能覺得區分心理帳戶反而會讓我們花錢更不用心,事實正好相反,我們不會把所有的金錢都歸入高檔的玩樂帳戶,分類的時候會很小心,大額款項是歸入比較重要的心理帳戶。重要帳戶雖然開支較大,但我們更在乎價格。
松茸是日本的珍貴食材,長在赤松之類的樹木根部周圍,有粗大的蕈柄,可能長達二十公分。松茸有濃郁的香味,風味獨特,有些人說它嘗起來帶點肉桂的味道。九月到十一月是人工採收期,其產量稀少,所以價格非常昂貴,一公斤視產量要價可能高達八百美元。研究人員發現,一九八二年時松茸也一樣昂貴,花五十美元買松茸算是很大的開支,但是花五十美元買一大袋白米則很平常,因為那筆錢是來自一般伙食帳戶。買松茸的錢則是來自小奢侈品的帳戶,不能隨便做決定。
我們在大腦中也會把金錢分配到不同的時間帳戶區間,例如今日基金、明日基金、未雨綢繆基金。建立心理帳戶後,我們就可以迅速判斷何時買什麼,以及不同的情境花什麼錢才算合理,那樣做可以幫我們克制開支。
有些人甚至特地去開不同的銀行帳戶以反映心理帳戶,即使那樣做需要支付不必要的利息亦在所不惜。一方面,那樣做看起來很不理性,因為整體來看你多付了成本;但另一方面,那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努力儲蓄退休老本,把錢挪用來支付信用卡帳單感覺是錯的。銀行確實有一種方案,讓顧客以存款的利息收入來抵繳房貸的利息支出,但二○一四年英國仍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決定把存
款和債務分開。我們不喜歡把什麼都混在一起的大雜燴概念,尤其是牽涉到房貸的時候,因為那樣一來,我們會老是覺得自己債臺高築。
心理帳戶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是以折扣占總價的比例來判斷折扣的價值,那完全是看那筆錢出自哪個心理帳戶而定。
我和先生為了買房找代書時,並未到處比價。部分原因在於代書費相較於房價實在是微不足道。不過,另一個原因也是我們把那筆錢歸入特殊心理帳戶,亦即「一生只買一次房子」的帳戶。實務上,我們付給代書的錢當然是出自我的活存帳戶,而當時那個帳戶的餘額正迅速下滑。
大腦分類金錢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技巧。如果不那樣做,我們就不會冒險或是做長期投資,也就不會有經濟活動和蓬勃發展的現實。心理帳戶讓我們擺脫過於提心吊膽的開銷心態,而人類對金錢的態度演進則讓現代經濟得以運作。
不過,有時候我們很難逼大腦把金錢歸入恰當的心理帳戶。約莫十五年前,我和先生決定把汽車賣掉。我們發現住在倫敦開車的機會愈來愈少,而且我們住的地方很難找到停車位,我們都不想因為開車出去,回來就沒位子停了。後來更誇張,當我們好不容易決定開車出門時,我們連車子停在哪裡都想不起來。有一次,我們找車子找了半個多小時,最後我們覺得搭地鐵回家可能比較務實,因為開
車回去的話,還要花更多的時間找停車位。
總之,情況變得很荒謬。我們那台雷諾汽車根本是個累贅,把它賣給經常開車的人顯然比較明智。但是賣車以後,我們就得一直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在倫敦,公共交通工具通常很可靠,但是深夜怎麼辦,或者我們想到外地旅行怎麼辦?我先生說,不管了,想想我們幾年下來可以省下好幾千英鎊。不必繳保費、過路費、做強制性的汽車檢查,也沒有修理費和油錢。那些省下來的錢,就夠我們深夜從朋友家搭計程車回家,或是週末租車去外地度假了。
他的論點合情合理,所以我們把車子賣了。但是多年後,我依然覺得搭計程車的錢很難歸入日常交通的心理帳戶。加油錢和停車費不像奢侈開銷,但是要改搭計程車還是讓人覺得很奢侈,所以我很少搭計程車。現在新家有一個花園,我們想自己開車去花市採買植物,所以又開始想買車了。事實上,搭計程車或是請計程車來接送,仍是比較經濟實惠的選項,但我們就是捨不得叫計程車。搭計程車去園藝花卉中心感覺很奢侈,買車雖然貴很多,但自己開車去園藝花卉中心感覺卻很合理。我猜,那是因為我成長的文化背景把汽車視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百年前,情況則大不相同,汽車是奢侈品,搭計程車付費反而比較平常。未來可能也是如此,也許每個人都是呼叫無人駕駛車,不需要自己買車了。
最糟的彩券玩法
想像你是學生,有人給你一張免費的彩券,你有機會贏得價值十五歐元的圖書禮券。當你收到彩券時,已先注意到彩券上面的號碼。接著,有人給你機會換另一張彩券,而且交換彩券可以獲得一個免費的禮物:一支印了大學名稱的筆。你會答應換彩券嗎?
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的學生參與這項實驗時,只有百分之五十六的學生答應換彩券。既然每張彩券抽中圖書禮券的機率都一樣,還不如換彩券並多拿一支筆。
或許你覺得禮物太爛了,所以想換彩券的人不多。研究人員難道不能用比較有吸引力的贈品來誘惑學生嗎?也許可以,但重點不是贈品。重點在於學生已經看到原始彩券的號碼,表示換了彩券以後,萬一原來那張被抽中了,他們會知道自己做錯了決定。所以他們已經準備好付出所謂的「遺憾溢價」(regret premium),換句話說,為了避免錯過中獎的潛在遺憾(機率很低的損失),他們寧可不要
免費的筆(筆在這裡代表保證的獲利)。另一版本的實驗結果進一步證實了我們有這種行為傾向:另一組學生沒事先看過原始彩券的數字,他們願意交換彩券的比例較高。對第二組學生來說,新彩券沒有中獎的遺憾不再明顯。他們只知
道(而且事前就知道)舊彩券可能被抽中,但是機率很小,僅幾百分之一或幾千分之一(視參與抽獎的人數而定)。
所以底下是給彩券玩家的建議,每次都簽不同的號碼,不要記住以前簽過的號碼。如果你每週都挑選同樣的號碼,但因為某個原因而某週沒簽,你等於讓自己陷入那週剛好開出那幾個號碼的潛在痛苦之中(即使機率非常小)。如果你每次都隨機選號,而且遺忘以前簽過的號碼,就不會發生遺憾了。唯一的例外是你的同事集資購買彩券,如果他們贏了頭彩,你絕對會知道。所以除非你覺得可以
平心看待同事都一夕致富,只有你除外,否則你應該參與集資,以免日後遺憾。在這種情況下,每次簽同樣的號碼就無所謂了。
不過,如果你住在荷蘭,有些彩券業者又更賊了,他們刻意利用大家趨避遺憾的心態,設計一種彩券,把每個人住家的郵政編號都自動加入抽獎。雖然你只有買彩券才能對獎,但每週你都可以看到你家的郵政編號是否被抽中了。
所以底下是第二個專門給荷蘭人的建議:除非你真的買了彩券,否則千萬別對獎,不要去查你的郵政編號是否中獎了。研究人員發現,荷蘭人因為沒買郵政編號彩券而錯失獎金的失落感,遠比沒買荷蘭全國彩券(數字是隨機的)所感受到的失落感還強。這個結果也許不令人意外。
這種心態的另一個例子是發生在我身上,這件事也跟我最近搬家有關。在我們搬家的日子確定後,搬家工人決定週五把我們的家當全裝上貨車,接著把貨車開到他們上鎖的停車場暫時停放,等週一才把一切運到新家卸貨。
對於把所有的家當放在倫敦郊外過週末,而且是在無人看守的工業用地上,讓我們有點緊張。無論圍牆有多高,難道竊賊不會翻進去停車場偷貨車嗎?搬家公司告訴我,萬一發生這等憾事,他們不會賠償。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很擔心,可以投保意外險。
聽起來很合理,但是保費要數百英鎊。為幾乎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投保一個週末,就要花數百英鎊,感覺好貴。還是竊盜其實不罕見,所以保費才那麼高?我決定針對「投保vs. 冒險」一事做理性的決定,你覺得我後來決定怎麼做?
第十章中,我們會看到窮人有時不會投保,因為財力不足迫使他們認為短期的保費,比失火、淹水、遭竊等災難的長期後果更難應付。我沒有這個問題,所以真的想投保的話,我還付得起。
我們知道,相對於買房的龐大交易,這類成本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或許你覺得我後來還是選擇投保了。
沒錯,但我決定投保不是出於上述的比較思維,也不是因為我行事謹慎。我投保的衝動就像許多例子一樣,是因為擔心損失,所以我的財務決定不純然是理性的。我只是為了消除當下的不安以及外部的潛在遺憾才投保。所以這又是「趨避遺憾」的心態在作祟。後來發現,我運氣很好。搬家貨車在週末沒有遭竊,搬家公司也忘了幫我投保,所以我不需要付錢,這可說是兩全其美的結果,沒有花費,也沒有遺憾。
能量飲料、止痛藥、吃到飽餐廳
談夠了高貴紅酒,我們接著來看能量飲料。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請兩群學生去買號稱可以讓人更專注的能量飲料。其實兩群學生買到的飲料一樣,成分都相同,唯一的差別是其中一群學生買到的價格是一罐一點八九美元,另一群學生買到的是團購價零點八九美元。
接著,研究人員讓兩組學生解連串的字謎遊戲,結果付較多錢買能量飲料的那組解了較多題,為什麼?研究人員推論,飲料愈貴,消費者愈相信其效用(在這個例子中,效用是提高專注力),所以花了快兩美元買能量飲料的學生比較專心解題。
類似的研究也曾用來實驗較貴的知名止痛藥和便宜的學名藥,兩者的活性成分一樣。但參試者通常表示他們服用「貴得令人放心」的品牌時頭痛比較快好。
一項研究探索八百多位經常服用阿斯匹靈的女性(有時是服用品牌藥,有時是服用學名藥),該研究估計在受試女性的止痛體驗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她們相信自己服用品牌藥。前面研究能量飲料的團隊也請學生記錄下個學期的感冒狀況,並寫下他們服用哪些成藥,以及成藥減輕感冒症狀的效果如何。結果他們再次發現,學生對藥物的評價有明顯的差異,而且這次都是吃同一品牌藥,但有
些學生是特價時購買,有些學生是以原訂價時買進。以原價買藥的學生覺得藥效比較好。
當然,這現象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方面,你可以說買昂貴品牌藥的顧客被坑了,或者更精確地說,是他們坑了自己。畢竟,品牌藥和學名藥的真正差別是價格。但另一方面,價格似乎有安慰劑效應,使我們相信比較貴的藥,止痛效果較強。如果你的頭痛很嚴重,你可能不太在意藥效是如何發揮的,也不在乎藥物有多貴,你只希望止痛效果愈快愈好。
此外,多付點錢用餐可能也是值得的。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紐約州北部一家吃到飽的義大利餐廳做實驗。我們都知道吃到飽餐廳總是使人不自覺就吃太多,盤子上裝了一大堆不太搭的食物,但是顧客通常覺得很划算。所以價格對你享用大餐有什麼影響呢?
在康乃爾實驗的第一天,他們讓顧客以四美元吃到飽,第二天是八美元吃到飽。哪一群顧客覺得比較好吃?你現在應該會猜是第二群顧客,沒錯!兩群顧客吃的量差不多,但是付較高價的顧客對餐點比較滿意。而且有趣的是,第二群顧客覺得吃得剛剛好,第一群顧客覺得吃太飽。
沒錯,其實兩群顧客吃的量差不多,但第一群覺得沒那麼好吃又吃太飽,價格改變了他們的身體觀感。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餐點方面,便宜不見得吃得開心。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超貴的高級餐廳可以提供極少量的食物,卻沒有人抱怨。他們知道大腦是怎麼運作的,一整餐可以只給你一小片魚肉、一顆馬鈴薯、一點點沙拉,就收二十五英鎊。你的大腦說服你相信量剛剛好,再多一點就太多了。
心理錢袋
幾年前,我採訪榮獲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及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他跟我分享了他最喜歡的思考實驗之一,這可是行為經濟學的經典。實驗描述一個女人花了一百六十美元買兩張戲票,她對那齣戲非常期待,但是抵達戲院時卻找不到票。她翻遍了包包和口袋,都看不到戲票的影子。她覺得很嘔,想到自己花大錢買票,這下子全浪費了。但是戲還要不要看呢?她會不會再花一百六十美元買票進場?還是就此放棄看戲,直接回家?
一九八○年代,康納曼找一群人來測試時,幾乎九成的人表示那個女人會放棄看戲。但是如果情境...
推薦序
|推薦序一 金錢之中的人性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這本書的內容既陳舊又新穎。陳舊是因為它談的是自古以來人人都愛的錢,而新穎的部分,則是作者應用腦神經科學實驗解釋我們愛錢的事實。實驗的結果往往令人感到驚訝,因為當我們肯定「人為財死,鳥為實亡」的鐵律時,科學卻顯示「錢」並不是唯一支配我們行為的理由。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對於這一點充滿了好奇,甚至開始懷疑,「人人愛錢」這件事,有沒有道理啊?
這個問題,就是本書最重要的涵義。在全書中所記錄的二百六十三個科學實驗當中,作者一直不斷地告訴我們,許多我們確信不疑的生活規則,其實在實驗呈現過程中發現,人其實對於錢的概念很容易自我蒙蔽。經常發生的是,我們會為了小錢而精打細算,卻在花大錢的時候,反而毫不在乎。或許理性告訴我們,錢就是錢,無論大小都應該節省,甚至吝嗇。但是,大腦好像就有這麼一個不怎麼理性的部分,一直驅動著我們做出不以金錢至上的決策與行為。
本書的出發點很平常,就是沒有人會否定,金錢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承認這一點,其實是很空洞的,因為當我們使用紙鈔、硬幣、支票、金融卡與信用卡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金錢其實是一切生活欲望的代名詞?錢本身只是幫助實現這些欲望的工具,卻沒有任何價值。守財奴在任何社會中都不會是一個正面的稱謂,因為金錢的主要用處在於我們透過它,實現我們想要擁有的經驗。
「喝一瓶上萬的紅酒」、「去南極看企鵝」、「提愛馬仕的皮包」、「開一輛保時捷的跑車」、「住在高級住宅的頂樓」等,這些都是我們企圖透過金錢所實現的經驗。但是,不要以為這些經驗就一定會給你帶來幸福。因為幸福的來源,跟享受別人無法獲得的經驗之間,雖然有關係,但沒有必然的關係。感覺幸福的來源有很多種,但絕大多數與金錢有相對的關係。例如「助人最樂」、「生活美滿」、「不虞匱乏」、「受人尊敬」等等,這些導致幸福的經驗,對於金錢有相對的需求,但是在獲得幸福過程中,卻不是唯一的。那麼,多出來的是什麼呢?答案很有可能就是人性。
人性其實才是我們生活應用中的真正主宰者。腦神經科學實驗能夠顯現出這個要領,並且展示出我們潛意識裡許多與金錢相關的道德習性。在第十一章中,有一個在中國所做的實驗。這個實驗的內容是,當大家觀察到一個為錢而說謊的小丑時,赫然發現觀察者會因為說謊者得到的金錢多少,產生大小不同的罪惡感,並且將這感覺反映在洗手的時間上。為了一元人民幣而說謊,給人的罪惡感較重,洗手時間是九秒,而為了獲得大額獎金說謊的洗手時間,居然是七秒。這個實驗結論說,為了比較多的錢說謊是值得的。對於這個結論,你會不會很驚訝於人性的陰暗面呢?
當然,科學實驗的結果並不能真正為我們提出任何人性的通則。事實上,在用錢的習慣裡,文化其實是很重要的。本書主要依據的文化脈絡是英國,例證大多來自歐美國家,因此坦白講,非常多的例子讓我們覺得有些陌生。例如說,在第十二章中有一個例子,問有沒有人會捐腎給陌生人?當我用不覺莞爾的心情閱讀這段時,美國猶他州竟然有七十六人真的捐腎給陌生人。當然這件事實與猶他州的宗教背景有關係,也說明文化上的差異,的確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行為。
華人的文化,以商業導向著稱。因此我覺得閱讀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在理解人性與金錢關係之下,許多誘發行為的方式,有助於商業行為的推動。這本書舉了非常多的例子,讓讀者們感受各種評估行為後的商業策略,充斥在各種行銷活動中。閱讀這些例子的時候,會赫然發現,消費者變成商人瞄準的目標,每天活在各式各樣的圈套裡。對於這一點,我想也是無可厚非的。
有趣的是,本書的標題中,列舉出一些乍看之下很令人費解的論斷。經過作者的解釋以後,你會發現,還真有那麼一些道理。例如說,在十三章裡,有一標題為:「為什麼說德語可以幫你省錢?」這確實是一句令人費解的話,但是作者解釋說,因為德語當中,未來式的表達,都是以現在式為之。所以,用現在的眼光看未來,正和養成儲蓄習慣的觀念相通。同樣地,在中文裡頭,「明天會更好」,也是一句用現在表達未來的話,因而我們也可以說,使用中文的人也比較懂得儲蓄嗎?這個問題,我留給讀者自己回答。
本書平鋪直敘,環視全球案例,深入分析富人與窮人的各種生活面向。有些地方,說得非常有道理,甚至令我拍案叫絕,也有些地方,說得頗為遷強,令我覺得應當有不一樣的看法。無論如何,作者不但詳盡地說出了他的想法,還在最後列出三十二條理財秘訣,提供讀者參考。我建議,所有想發財的人,先把本書仔細閱讀一遍以後,再來體會這些理財祕訣吧!
這是一本深入人心的書,極具原創性,饒富科學證據,卻又不失應有的幽默。我向國人鄭重推薦這本有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好書。
|推薦序二 金錢,影響力無所不在
財經作家 綠角
在《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這本書中,作者詳細地解釋金錢是如何從各個面向影響人的作為。
‧錢,會影響我們對東西的看法。
書中舉了一個美國假酒商的例子。他買進低價紅酒,將它裝填進名酒的酒瓶,再貼上標示著好年份的仿製標籤,然後以高價售出。這個騙局持續了許久才被拆穿,事發後甚至受騙者都還不相信自己是買到了廉價紅酒,因為這是最高明的騙術——他讓受害者自己騙自己。
這是如何辦到的?
原理就在於,當我們知道一個東西價格很高之後,就會將它的價格合理化——這個東西一定是用料特別好、做工特別細、聞起來特別香,才會開價那麼高。
這也可以從給受試者喝不同價位的紅酒實驗中看出,受試者對酒的評價,與實驗人員告知的價格呈正相關。而真實情形是,實驗人員告知的是與實際大不相同的錯誤價格。
人,似乎會隨著金錢標籤,而改變自己的認知。
假如自己沒有對東西好壞的評斷力,你,會被金錢牽著走。
‧錢,會影響我們對人的看法。
對窮人,對富人,你分別有什麼看法?
儘管我們都知道要同情弱者,但書中提到的一個心理學研究顯示出了一個駭人現象。
在該實驗中,會讓受試者觀看不同人物的照片。研究者發現,看到服飾華麗的富裕人士照片,受試者大腦中辨識生物外形的部位會啟動;但看到衣衫襤褸流浪漢照片,大腦辨識生物外形的部位卻毫無動靜。
換句話說,當我們看到這個可憐的人時,我們腦中恐怕根本沒把他當成同類。我們覺得他們是「另一種」人。甚至想要遠離他們,怕他們偷我們東西,傳染什麼病菌給我們。
大眾厭惡窮人的心理,來自於「世界是一個公平、人人都有機會的地方」的信念。這個想法讓人們相信窮人多是出於自己的被動、不努力,才會落得如此下場。講白一點就是「罪有應得」。
這種思維,會讓我們因一個人有錢或沒錢,就產生先入為主的判斷。而實際上,貧窮有其系統性原因。一個窮人也可能是品德高尚的。
假如自己沒有對人品好壞的評斷力,你,會被金錢牽著走。
‧錢,會影響我們自身的判斷力。
書中引述了一個心理學實驗,在金錢壓力大增時,人的判斷力會隨之下降。
為什麼高額負債者難以擺脫卡債的負擔?為什麼明明利率高到不可思議,這些人還會想要去借高利貸?
對於手上有足夠金錢的人,這是很難想像的問題。
但對於捉襟見肘的人來說,他們是身在完全不同的處境中。他們往往只想著先解決面前這個「沒錢」的危機,根本沒將不良後果列入考量。
經濟上的窘迫除了讓人無法擺脫高利貸款的沉重負擔,也會讓人容易落入迅速致富的詐騙陷阱。
你說,一個月賺三十萬的這種宣傳手法,騙得到張忠謀或郭台銘先生嗎?
不可能嘛。這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太多的錢。
但這個說法對於低收入者,會非常有吸引力。對錢的渴望,會讓人忘記判斷這個賺錢計畫的真實性。
所以,令人感到悲哀的事實是,愈沒錢的人,愈容易掉入快速賺大錢的詐騙陷阱。
假如自己不知道抵抗誘惑,不知道要全力避免掉落入不敷出的陷阱之中,那麼他這一生,將會踏上一條崎嶇難行的財務之路。
錢,可以換取財物與享受,有其根本吸引力。但它也會扭曲我們對物、對人、對財務計畫的看法。
《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這本書,即能讓讀者懂得如何明智地使用金錢,而不是被它傷害。
|推薦序一 金錢之中的人性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為什麼撲滿比存摺容易存到錢?》這本書的內容既陳舊又新穎。陳舊是因為它談的是自古以來人人都愛的錢,而新穎的部分,則是作者應用腦神經科學實驗解釋我們愛錢的事實。實驗的結果往往令人感到驚訝,因為當我們肯定「人為財死,鳥為實亡」的鐵律時,科學卻顯示「錢」並不是唯一支配我們行為的理由。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對於這一點充滿了好奇,甚至開始懷疑,「人人愛錢」這件事,有沒有道理啊?
這個問題,就是本書最重要的涵義。在全書中所記錄的二百六十三個科學實驗...
目錄
推薦序一 金錢之中的人性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推薦序二 金錢,影響力無所不在 財經作家綠角
前言
一 金錢與生死
我們與金錢的關係從哪裡開始;為什麼金錢既像毒品、也像工具;為什麼我們討厭看到金錢遭到毀損;金錢如何幫我們排解死亡的恐懼。
二 手中真正的錢
為什麼我們如此迷戀熟悉的金錢形式?為什麼我們會以為錢幣比實際還大?為什麼心情不好時,反而比較不會被敲竹槓?為什麼付現可能比刷卡好?
三 心理帳戶
為什麼物品的價格愈高,我們反而不會錙銖必較?為什麼我們都應該善用「心理錢袋」的技巧?廉價航空如何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四 賺與賠
為什麼我們對賠錢的痛恨,更勝於賺錢的歡樂?波多黎各的猴子如何幫研究人員了解金融危機?為什麼每週都簽同樣的彩券號碼是錯的?
五 這個價錢剛好
為什麼高價不見得是高品質的象徵?為什麼品酒時,大腦容易被包裝矇騙?為什麼有時我們寧可多付一點錢?為什麼你不該被「中價位」的選項所矇騙?為什麼你開餐廳絕對不要取名為「零元餐館」?
五‧五 零錢
給服務生的小費;為什麼稍微觸碰一下,可以拿到更多小費?大夥兒一起平分帳單的問題。
六 金錢可以激勵人心嗎?
金錢如何使人拼命趕上火車?為什麼以金錢獎勵孩子考好成績不見得有效?為什麼金錢獎勵只適合長期實施?為什麼小獎金可以幫人戒毒及戒菸?
七 其他獎勵也很棒
為什麼你付錢請人做事,對方更有可能在休息時間看《花花公子》雜誌?為什麼讚美往往比金錢更有激勵效果(但也不能讚美過頭)?為什麼你不該付錢請朋友幫忙?為什麼英國足球隊總是在PK大戰中輸了?
八 金融界的給薪問題
為什麼最好不要在朋友面前淘空皮夾?為什麼送人數千英鎊可能是一種污辱?為什麼發放鉅額紅利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九 腦子裡都是錢!錢!錢!
為什麼有些人很有錢?為什麼多數人都希望更有錢?為什麼金錢永遠沒有足夠的時候?為什麼更有錢有時可以讓你更快樂?
十 為什麼有時人會思考貧乏?
為什麼貧窮可能降低智商,使你做出糟糕的財務決定?為什麼貧窮得不到很多人的同情?
十一 劣幣
為什麼鐵達尼號上的有錢人先跳上救生艇?為什麼嫉妒有時不好,但不見得一定不好?為什麼我們會為了錢撒謊(只要金額夠大)?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忍不住當冤大頭?
十二 良幣
為什麼捐錢(甚至納稅)可以讓人更快樂?為什麼我們不見得喜歡大方的富翁?為什麼慈善活動少找一些可愛的孩子代言可能效果更好?
十三 未雨綢繆的節約之道
為什麼說德語可以幫你省錢?為什麼奧德賽可以教我們節約?為什麼撲滿有助於防治瘧疾?
十四 享受吧!花錢的樂趣
為什麼想過好日子就應該把錢花在經驗上,而不是物品上(但偶爾也讓自己消費抒壓一下)?為什麼買你不需要的高級義大利燻火腿可能不是浪費?為什麼不知道你一小時賺多少錢比較好?
十五 理財祕訣
延伸閱讀建議
謝辭
附註
推薦序一 金錢之中的人性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推薦序二 金錢,影響力無所不在 財經作家綠角
前言
一 金錢與生死
我們與金錢的關係從哪裡開始;為什麼金錢既像毒品、也像工具;為什麼我們討厭看到金錢遭到毀損;金錢如何幫我們排解死亡的恐懼。
二 手中真正的錢
為什麼我們如此迷戀熟悉的金錢形式?為什麼我們會以為錢幣比實際還大?為什麼心情不好時,反而比較不會被敲竹槓?為什麼付現可能比刷卡好?
三 心理帳戶
為什麼物品的價格愈高,我們反而不會錙銖必較?為什麼我們都應該善用「心理錢袋」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