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尹萍帶著一雙兒女出走紐西蘭。十餘載之後,兒女長大離家了,父母衰老過世了,她也步入了人生的新領域。
她遙望孩子離家遠去的身影,回溯自己的所來處,重新爬梳父母過往的奇特經歷……,雲淡風輕的筆,穿梭於這場三代三地的生命史,時而醇厚真摯,時而淡定自在。這是一個武士家族的動人故事,是一段充滿況味的生命旅程。
本書共分三卷,分述三地、三代人物:
卷一、守護小樹——我只是個旁觀者,眼看著這小樹開枝展葉,欣欣向榮。
我也許可稱為園丁,澆灌它、守護它,但我無從參與它的發展。我知道它有它的生命藍圖。
卷二、父母家邦——我們家是武士家族,父母都曾是中華民國軍官。他們滿腦袋忠誠,在戰爭中困苦流離,在驚濤駭浪中度過青春。
卷三、散淡的人——京劇「空城計」裡,孔明高坐城樓上,開口唱道:「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
我也想做江湖上,一個散淡的人,學著欣賞「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的人生風景。
作者簡介:
尹萍
一九五二年出生,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歷任廣播公司與報社編譯、雜誌與出版社主編。從事寫作與翻譯多年,著作包括《海洋台灣》、《出走紐西蘭》等,譯作多種。現居紐西蘭,返台時,往往參與《天下雜誌》之特刊編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張曉風 真情推薦
我們家是武士家族,父母都曾是中華民國軍官。
他們滿腦袋忠誠,在戰爭中困苦流離,在驚濤駭浪中度過青春。
思念的家園,失落的青春,如今都成了破碎的夢境。
在生命的終點,父親牽掛的是他的起點;而那起點,其實是永遠的消失了。
名人推薦:張曉風 真情推薦
我們家是武士家族,父母都曾是中華民國軍官。
他們滿腦袋忠誠,在戰爭中困苦流離,在驚濤駭浪中度過青春。
思念的家園,失落的青春,如今都成了破碎的夢境。
在生命的終點,父親牽掛的是他的起點;而那起點,其實是永遠的消失了。
章節試閱
老兵凋零──追念父親,告別屬於他的那個年代
新店天堂
幾年前,兄弟姊妹們難得聚首,討論著是否應請患有巴金森氏症的老父遷回眷村平房居住,較寬敞且進出方便。
耄齡的老父堅決反對。「我現在,」以手杖頓地,他說:「就住在天堂裡。」
他住在新店市一棟四層樓舊公寓的二樓。
最近幾年,我每次回國,總是從中正機場直奔父母所居的新店。脫下國外服裝,換穿適合台灣天氣的薄衫、短褲、涼鞋,頭髮束起,洋傘打開,我就在大街小巷穿行,自覺融入市井而秋水無痕。新店於我,漸漸成了「故鄉」的代名詞。
在台停留期間,我幾乎不上別的地方,只在新店,而且只在新店溪畔-父母家-耕莘醫院這條動線上往來奔走,一日數回。
然而我從未認同新店。我好像是在新店出任務,職責是照顧父母,給辛苦的姊姊一個喘息的機會。我心無旁騖,對日日經過的店家、擦肩而過的路人熟視無睹。當我攙扶情緒易陷低潮的母親,我努力尋找能吸引她注意的好東西:樹上的芒果、校園裡的紫花、簷下育雛的燕子,或池塘裡游走的魚鱉。當我回頭照看蹣跚落後的父親,我提醒他別踩到地上的狗屎。
仔細想來,新店原是舊識。大一時全班濛濛谷露營烤肉,是初次見面。山清水秀,南部來的我驚艷傾心。孩子們幼小時,週末我們常常去青潭與碧潭之間的河谷探險。一次在廣興里,女兒隨興跳進河裡游泳,卻訝見一條粗大水蛇在水中蜿蜒與她共泳。河畔遍是竹林,春天農人採割竹筍,我們聞香而至,買回煮湯,其味清甜無比。這些都是我們寶愛不忘的美好記憶,但卻從未與「新店」畫上等號,彷彿那山區不屬於新店。在我們騃頑的心目中,「新店」止於新店車站。
在新店的日子,於我如修行,如服兵役數饅頭,如小沙彌敲木魚。我是旅人,是過客,帶點悲情的自憐,想要來得俐落,去得乾淨。我與新店保持心理上的距離,像個貞淑的女子,覺得自己別有牽掛,不宜處處留情。
時日增長,新店卻似滴水穿石,逐漸在我心上鑿下痕跡。
有一次我帶母親看病,從醫院出來,剛領得的大包藥不知何時遺落,煩亂中竟不自覺。二十分鐘後急急回頭去找,卻見那包藥端端正正放在丁字路口的水泥礅上。藥袋映照著陽光,彷彿那拾起的人在歎息是誰這麼不小心。
有一次母親走失,我們慌了手腳,問巷口麵店的阿嫂有沒看見。阿嫂說:「有啊,她走過去有十分鐘了,我叫她進來坐坐,休息一下,她都不肯,說要去醫院找你們。」
又一次在心慌意亂中我丟失了錢包,連在哪兒掉的都不知道,心想這還有什麼指望。豈料回家後接到電話,同巷子的鄰居撿到,根據身分證追查出我的下落,給我送來,不肯說名字地址……
小飯館的老闆娘告訴我,我點的青菜老爸老媽嚼不動,他們通常點的是哪些哪些菜……
坐在捷運車上,一位太太從車廂那頭對我喊話:「我見過你喔。你常常去河邊公園對不對?」
是的,河邊公園。從它還沒個公園模樣的洪荒年代起,母親就在這裡義務教打太極拳了;父親則是她永不長進的劣徒。有二十年之久,每天清晨天不亮,他倆就背著錄音機,拿著扇子和劍,來河邊會合新朋舊友,吐納山川正氣。
直到母親再也記不得一招半式。
我想到二老剛來此定居時的情景:公寓四面多是稻田或荒地,不遠處的中央新村則花木扶疏庭院深深,唯一的大眾交通工具公路局車到此為止,讓人有世界盡頭的錯覺,卻也有世外桃源的幻想。
曾幾何時,二老於新店也如白頭宮女了。
我漸漸覺得可以放開胸懷,跟識與不識的人點頭微笑。我看出父母居住的鄰里像一張無形而緊密的網,對他們形成某種保障。我憬悟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被左鄰右舍,甚至大街上的商家耳聞目睹,積年累月,以致瞭如指掌。
父親十九歲與同學結伴去從軍報國,母親十五歲離家住讀師範,此後大半生流離漂泊,而眷村陋屋從來不是自己的房子。新店恐怕是他們最安穩的一個窩了吧?
怎能怪父親說,他現在就住在天堂裡呢。
在河邊公園裡,膝蓋僵硬雙手顫抖的父親以手杖指點江山──完全出於無心,卻準確地模仿了他此生追隨的領袖。他伸手一揮一擺,像在介紹自己的防區:「怎麼樣,你們紐西蘭沒有這麼大的公園,這麼好的景致吧?」
我微笑不語。
父親不在家
京滬線上,南京城東,龍潭鎮外,曾經有個叫做尹家場的小村。在父親幼小時,也就是民國初年,全村僅百餘戶,全都姓尹。父親排行老二,上面哥哥,長他三歲。民國十六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在龍潭附近,與軍閥孫傳芳所率六省聯軍大戰一場,史稱龍潭之役。父親那年九歲,與他哥哥偷跑到村外去看兩軍作戰,祖母發現後急去尋找,呼喚兄弟倆回家,一顆砲彈從後飛來,自祖母背上劃過,從此留下一大片疤痕。
祖父尹聯禧,前清時代讀舊書,在尹家祠堂私塾裡是出類拔萃的佳子弟,熟記四書五經,善寫詩詞文章,遠近聞名。可惜還沒來得及考功名,科舉便廢止了。滿腹經綸無處賣,只好到處尋館,做教書先生。本村太小無館可坐,他便像走方郎中似的,到鄰近鄉鎮去,找些大戶人家當家教。如此過個幾年,新式學校漸漸普及,他終於再也謀不到館,只好回家。
幸好家有賢妻。祖母王氏,帶著兩個幼兒,竟還能下田種稻、入塘捕魚,把家裡整治得衣食不缺;而這些重活兒,祖父卻做不來。事實上祖父除讀書外別無所長,素來有個「書呆子」的渾名。他在家待了一陣子,同村做生意的族兄拉拔他,請他幫忙管賬,出門做買賣,也要他跟著。
族兄的生意之一,是在鄉間搜購鴨子,用船運到南京,賣給中盤商去做南京板鴨。祖父常常奉命押船,他就攜帶子侄同行,幫忙趕鴨。有一次,大約就在偷觀龍潭之役後,他的長子,我父親的哥哥也去了。
據我父親敘述,他哥哥那年十二歲,初次出門。晚間船開到一個偏僻小港停泊,祖父和眾堂兄呼嘯上岸,去他們顯然熟知的一處賭場吆五喝六去,吩咐這十二歲的孩子留守。更深夜靜後,岸上忽然傳來狼嘷,由遠而近,黑暗中,從船上只見到樹林裡一雙雙晶亮的眼睛。這孩子急切間想要解開船纜而不得,呼救亦無人應。總之,天亮後眾人賭罷歸船,只見鴨屍遍甲板,孩子也沒了呼吸。
我父親常說,他哥哥是被狼嚇死的,因為狼群忙著啃鴨子,並沒咬他。反正自此父親就升格成了老大。事實上,那時候兩個弟弟還沒出生,父親一時間成了獨子。他總記得哥哥枉死不久,他重病高燒,祖母急瘋了,背了他,一個人摸黑趕路,到龍潭鎮上敲開醫生的門,救活了他。祖父如常不在家。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爆發,我父親十九歲,剛好高中畢業。八月十三日上海戰起,祖父正貿遷到上海,他寫信回家說,國家興亡人人有責,我讀聖賢書,何能置身事外,決定就地參加抗日行列,家人請自保重。從此沒了音訊。
父親八十大壽時,我們準備擺個壽宴,父親堅辭不受,倒是寫了個簡短自述交給我。談及祖父以一中年書生而仍血性如此,很不容情地批評,說他「並未受過軍事訓練,盲從行為,書呆之至」。
這自然是拿來與他自己受過的完整軍事教育作對照。上海戰役打了三個月,南京政府機關利用此時間撤退到武漢,再轉至重慶。南京一帶中學、大學生向中央請命追隨,獲發少許路費,於是紛紛上路。父親與一群同學好友從家鄉步行出發,沿著被炸毀的京滬鐵路線,穿越南京,渡過長江,走到江北浦口火車站,看到逃亡人潮人山人海,鐵路幾近癱瘓:
「在混亂中,我們終於看到一列鐵皮火車進站,但已擠滿,沒有一點立足空隙。我們不顧危險,爬到車廂頂上。」
火車奉命讓軍車優先行駛,因此走走停停,三天三夜,才開到徐州車站:「這裡逃亡人潮很亂,我們跳下車廂,跨越津浦與隴海鐵路交叉道,找到隴海鐵路西行貨運火車,照原式爬上車頂,兩天後到達河南開封車站,憲警叫通通下車。」
開封城很大,戰火未及,市面平靜。但接下來怎麼辦,誰也沒有主意。茫無頭緒之際,發現城裡到處張貼著三種招生廣告:陜北延安抗日大學(共產黨的)、山西太原民族革命大學(軍閥閻錫山的),以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幹部訓練班(國民政府的)。
「大家都很高興。據說只要是流亡學生,報名卽錄取。有人認為既能解決生活問題,又有大學可讀,抗日大學或革命大學皆無不可。我卻對這兩校抱持懷疑,而選擇了早有所聞的中央軍校。」
他與千里跋涉共患難的同學們,就在這裡分道揚鑣了。後來他們有沒有各為其主,在戰場上對峙,甚至短兵相接,是不堪設想的。
父親考入幹部訓練班,兩個月後轉赴武昌,編入新成立的「軍事委員會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簡稱戰幹團,團長由蔣委員長兼任,教育長是桂永清。父親是第三總隊軍事科學生。
隨著戰局惡化,戰幹團先是從武昌行軍至湖南桃源,半年後撤至沅陵,再半年又翻山越嶺行軍二月抵達四川綦江,繼續訓練半年,這才結業。編併為中央軍校第二分校,第十六期十九總隊步兵科畢業。
這樣在戰爭中邊逃邊受訓,不是躲在深山裡就是長途行軍,戰爭打了快一半訓練才完成,真所謂「七年之病而求三年之艾」,我常遙想主事者之沉穩堅毅,參與者之堅苦卓絕,而欽仰歎服。最奇者,戰幹團還有一支「女生大隊」,十幾二十歲的女孩子,同樣山野中受訓、穿草鞋行軍、吃夾雜飛沙走石的大鍋飯,我母親就是其中一員。
父親畢業後,分發至湖北第六戰區,野戰部隊擔任少尉排長,「在鄂湘地帶與日軍周旋對峙,經常與敵軍師級以上部隊運動,或陣地攻防作戰,戰況非常激烈。」同隊同學在兩湖戰區服役者甚多,「作戰傷亡,時有所聞」。
我小時候,聽父親講過幾次作戰情形,總難想像在那樣的槍林彈雨中,父親如何能安然渡過每一天,而成為我的父親。我一定這樣問過,因為我記得他回答說:「作戰時你不能怕,你就是要向前,就是要衝鋒,子彈反而不會落在你頭上。」我知道父親熟讀兵書,擅長欺敵,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堪稱智勇雙全。
長話短說,抗戰勝利時,父親的職稱是青年軍二○六師副營長。原本以為「那美好的仗他已打過」,誰知國共戰爭隨之而起,父親戰後未能返鄉,反而於次年,民國三十五年,奉派率二○六師部分軍官,自重慶赴洛陽,鎮守黃河防線。
但他急於孝養老母。當時軍務並不緊急,我母親和襁褓中的大哥隨軍而行。父親便把祖母從南京接到洛陽,與妻兒同住。又擔心兩個十幾歲的弟弟在南京無人照管,把他們也叫了來。二弟他留在身邊佐理軍務,三弟才十二、三歲,先是讓他在洛陽念中學,後來才進入青年軍受訓。
母親每次講述到這一段,總是一拍大腿,歎道:「哪想到你三叔就是在洛陽念中學的時候,入了共產黨!」言下之意,不僅是可惜三叔「誤入歧途」,而且為國共鬥爭之際,「國民黨軍官家裡藏了個共產黨人」而心驚肉跳。不過我想,三叔當時年紀尚幼,不見得就入了黨,多半只是參加了其外圍組織吧。
六十年後的今天,後人自然難以論斷誰是誰非,誰辜負了誰,誰害苦了誰。這其實是時代的大悲劇。在席捲的洪流中,小人物各憑良知良能,瞬息間下判斷、做決定。局勢的變化,歷史的功過,豈是他們所能參詳?
一九八七年十月,我陪父母返大陸探親,在北京公安大學教職員宿舍,首次見到中文系任教的三叔以及他的家人。當時大陸物資缺乏,海外人士返鄉禮物常是冰箱電視等,且有「三大件五小件」的限制。而我是假探親之名,行採訪之實,大件的配額都給了採訪對象,記得帶給三叔的僅是「小件」音響。我當時三十出頭年紀,自以為體能與智慧都達到巔峰,背包牛仔褲滿城亂竄,對所見所聞恣意在腦中詮釋,筆下品評。
我看見三叔憂容滿面,模樣兒比我父親還見老;我聽見每一個返鄉探親的老兵,都帶回來一個「家人因我是國民黨而受苦」的故事──多少人為這樣的故事哭了不知多少場,這簡直成了外省人在大陸的「原罪」。
我不想哭。我身為外省第二代,既不想在台灣背負國民黨的原罪,也不想在大陸背負國民黨的原罪。冤有頭債有主,台灣人,要怪就怪蔣介石吧;大陸人,只能怪毛澤東吧。
我父親可不像我這麼愛撇清。他愛把不是他的罪都攬上身。他像基督教傳道士,穿著「我是罪人」的白背心,走來走去。他英雄老矣,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懷疑;他追隨的領袖被人鞭屍,他信仰的主義被人否定,他遂採取哀兵姿態,把自己貶低得一文不值,激動起來就哭著說他無德無能,對不起每一個人。
台灣的電視新聞他漸漸看不懂了,報紙上說的讓他不敢相信。在他因巴金森氏症而進入失憶、失智狀態前後,他好幾次與我們爭論:「李登輝是蔣經國親手挑的人呀,蔣經國怎麼會看錯?」「俞國華是幹什麼的呀,他怎麼就讓他們這麼搞法?」
我有時候想,這世界變化快,老兵早點凋零,對他們自己也不見得是壞事。
今日清晨,我心目中最無畏的勇士終於向死神屈服,病逝於他生活了五十八年的台灣。屬於他的那個年代,在我看來,就此結束了。
老兵凋零──追念父親,告別屬於他的那個年代
新店天堂
幾年前,兄弟姊妹們難得聚首,討論著是否應請患有巴金森氏症的老父遷回眷村平房居住,較寬敞且進出方便。
耄齡的老父堅決反對。「我現在,」以手杖頓地,他說:「就住在天堂裡。」
他住在新店市一棟四層樓舊公寓的二樓。
最近幾年,我每次回國,總是從中正機場直奔父母所居的新店。脫下國外服裝,換穿適合台灣天氣的薄衫、短褲、涼鞋,頭髮束起,洋傘打開,我就在大街小巷穿行,自覺融入市井而秋水無痕。新店於我,漸漸成了「故鄉」的代名詞。
在台停留期間,我幾乎不上別的地...
推薦序
【跋】卻顧所來徑
二○○七年五月底在台北,我率領三個年輕人,一起去探望我的父母。瑋兒從紐約飛來,珮兒從奧克蘭飛來,準女婿柯華從首爾飛來。自從我們移民出國,二老見到兩小的機會,用一隻手就數得出來。
固然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世界的人都在到處流動,可我面對衰頹不堪的父母,還是深深愧疚:看我把一個家鬧得四分五裂、天各一方!人家頂多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我家則聚首一次像九大行星排列成行一樣困難。
母親已經不認識我。我端張小板凳在她面前坐著,握住她的手說話,幾分鐘後她似乎記起來了,掉下眼淚。姊姊和外傭都哭了。
父親的失智比較輕微,但是他坐在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說。瑋兒眼看時間流逝,著急地轉頭看我。
「坐到外公面前去,」我告訴他:「跟他說你是誰。」
果然有效,父親開口了。不是寒暄,不問近況,甚至也不像是針對外孫,他說起他生長的地方,細細描述家屋內外與村落環境,京滬鐵路如何通過村外,要怎麼樣,走幾公里的路,才能到最近的火車站「龍潭」,怎麼樣從那裡去南京……。
思念的家園,失落的青春,如今都成了破碎的夢境。在生命的終點,父親牽掛的是他的起點;而那起點,其實是永遠的消失了。
台北聚會之後,星辰繼續運行各自的軌道:瑋兒續飛北京;珮兒和柯華同飛歐洲。半年後,父親過世。再半年,母親也走了。
我的感覺,像是屋頂被掀掉,下雨時傘被吹掉,光頭的帽子被摘掉。我的上面空了。我在這世上行走,頭頂吹著天風,有一種說不出的淒涼與無依。
流光容易把人拋,倏忽四年過去了。二○一一年六月,兒子又要從紐約飛北京。這回是去出差,總共要到五個城市。我則剛好返台。地理位置上,這是四年來我和他最接近的時候。我們這兩顆天體,運行到「最近點」,卻依然隔著銀河。
於是跟兒子商量:你要去的城市中包括南京,我到南京去會你,來個鵲橋會吧。
我住進兒子將入住的旅館。但是我發現,兒子沒空跟我說話。他們一行五人,由事務所合夥人之一的資深律師帶隊,大清早就坐上在門口等候的小巴士,去他們也搞不清東南西北的客戶處;傍晚回到旅館,還要開晚餐檢討會,回到房間往往已經超過十點。
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忽然體會到深閨怨婦、寂寞芳心的滋味──雖然比喻不當,情境庶幾近之。每天早餐後,拎著包包去旅館美麗的標準泳池游泳。整個健身區沒別的客人,工作人員對我鞠躬哈腰遞毛巾,我在空蕩蕩的溫水泳池內游過來游過去。洗個澡,回房間,坐高樓上,面對著湖景大窗,喝咖啡吃水果。
哎,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到不好意思。這絕對不是我父母所熟悉的南京。但是何以見得?「六朝金粉」、「金陵舊夢」,甚至「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不都是形容南京舊日的繁華?換上短褲T恤運動鞋,背上小背包,拿著地圖,我去尋找真正的南京。
去了中山陵,看「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石版光潔、金漆嶄新,思忖這個政黨是否當年便已將黨魂埋葬於此,而今卻由它的宿敵擦亮它的墓碑?
去了總統府,看到裡面的說明牌總帶著對中華民國和國民政府的三分揶揄、二分不屑,幾乎覺得六十多年前的失國之恥今天仍然由我承擔。
去了父親記掛的尹家村,當然再也不像母親筆下描寫的「水塘環繞,村民秋天採菱、冬季網魚,分送各家」的美麗江南風光。全村都是新蓋水泥房,俗而劣;水塘小而髒,婦人在塘邊洗衣,既無菱亦無魚。
去了七十多年前父親出發從軍,曾經渡過的長江。江面一片煙漫,橋上車水馬龍,橋頭矗立著工農兵群眾的巨大雕像,提醒路人那非常革命的共產中國。革命,革了誰的命?
我發現南京的地鐵是全世界銅臭味最重──不,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大眾交通系統。有些站名顯然被企業買下。例如我所進出的玄武門站,改叫「南京國際廣場/玄武門站」,而快到站時,車內廣播會說:
「南京銀行/金梅花基金提醒您,南京國際廣場/玄武門站到了,有到某某整形外科、某某英語補習班的旅客,請不要緊靠車門,拿好您的隨身物品,準備下車。不下車的旅客,請您看管好隨身物品。本列車開往高麗家具城/邁皋橋站。」
有時候,廣告主換了,車廂內張貼的地鐵路線圖站名還沒改,廣播站名卻變了。我目瞪口呆。四周乘客對這強力的置入性行銷卻如聾似瞎──我想不是無可奈何,而是根本沒想到有什麼不對,或根本沒有想,從來沒有「想」的習慣。我想像著台北捷運若竟敢如此大賣廣告,不知會怎樣的被市民罵到臭頭。
晚上我向兒子會報白日見聞,兒子說:
「今天的中國,看起來還跟《水滸傳》的時代一樣,老百姓滿心盼望『包青天』出現。沒有包青天,有了天大的冤屈,他們就是『上訪』,那不還是在『告御狀』、『攔轎喊冤』嗎。」
「在台灣,我們早就超越那個階段了,」我喃喃道。
「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絕對的權力造成絕對的腐化』,這是人的天性。」兒子轉口又說:「不過我對中國的政治前景並不那麼悲觀,因為追求公平合理的待遇也是人的天性,事情終究要改變。」
我在南京的最後一晚,兒子知道我在等他,九點半回了房,跟我道歉說,沒辦法,今晚是客戶請吃飯。
客戶都是所謂「八○後」的一代,有跨國公司主管,有專司國際業務的律師,總之是南京的優秀年輕人。這樣有點像兩支辯論隊對壘?我暗自想。
兒子的領隊上司卻先就指示:「你們會講中文的,只管用中文跟客戶聊天,不必忙翻譯,不用管我們聽不懂的人。」他們這邊隊上,能用中文聊天的,其實並無第二人。
「那你舌戰群儒囉?」我顯然還是滿腦袋冷戰思維。
「哪有,大家都很友善,聊些輕鬆話題。我就跟他們談南京的歷史啦,孔尚任的《桃花扇》啦……。」
「孔尚任的《桃花扇》!」
「南京最有名的愛情故事,媽教過我的呀。」
喔。
我想起兒子告訴我,他在耶魯的政治學教授蓋迪斯(John Gaddis)在課堂上剖析:「『中國』沒有固定的疆界,文化的認同是它的疆界。因為中國不是一般定義的國家,更不是某個政權。它是一個文化的概念。」
一九三七年,我的父母分別離開在南京、在湖南的故鄉,萬里流徙,十一年後落腳台灣,終老於斯,埋骨於斯。他們尋求的是基本的生存與發展。
一九九四年,我帶著兒女離開台灣,去到世界邊緣的另一個島,追求的是跨越文化界限,更多選擇的自由,另一種發展的可能。
年輕的一代成長後,離開那個優美但偏遠的南太平洋之島,分別飛往美國和歐洲,則是企圖更進一步擺脫疆界的限制,試探展翼的空間。
「中國」於他們無所謂回歸,因為他們從未離開。作為一種文化的概念、身分的起源,我希望「中國」會追隨他們到天涯海角,但不是他們的腳鐐手銬。
我的父母盡力過他們的一生,作了我們的墊腳石。如果人死後有知,我希望他們能夠卸下靈魂的重擔。
而我,將由此去,安心回到我的簡單常軌,種花、讀書,偶然上網,施展Skype天眼通、Googletalk傳音入密,觀察我最關切的兩顆天體,在無垠的宇宙飛行。
【跋】卻顧所來徑
二○○七年五月底在台北,我率領三個年輕人,一起去探望我的父母。瑋兒從紐約飛來,珮兒從奧克蘭飛來,準女婿柯華從首爾飛來。自從我們移民出國,二老見到兩小的機會,用一隻手就數得出來。
固然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世界的人都在到處流動,可我面對衰頹不堪的父母,還是深深愧疚:看我把一個家鬧得四分五裂、天各一方!人家頂多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我家則聚首一次像九大行星排列成行一樣困難。
母親已經不認識我。我端張小板凳在她面前坐著,握住她的手說話,幾分鐘後她似乎記起來了,掉下眼淚。姊姊...
作者序
在回憶與書寫之間
「武士」,不見得是階級或職業;它可以是一種執著,一種自尊,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它可能存在每個人的心底,但是在我的家族中,它得到彰顯。
生下女兒之後,我才懂得感激母親。隨著女兒的成長,我才承認我與母親實在是一脈相承。
如果說,母親是我最初的導師,女兒就是我繼起的諍友。
由於女兒的緣故,我愈來愈發現,我是以母親為標竿,修正或看齊。由於女兒的緣故,我努力避免母親犯過的錯誤,但是也開始理解並且同情母親的軟弱與無明。
我敬佩母親的勇氣與正直。養育女兒,讓我看出作為一個母親,「勇氣與正直」是何等的必要,又是何等的難為。我在幼小的女兒身上看到同樣的「勇氣與正直」的品質,心中同時湧現訝異、驕傲與謙卑的情緒。
在母親晚年失智開始嚴重的時候,長途電話已經難以溝通。我寫了一封信給她,用電腦大字列印出來,從紐西蘭寄到台北,告訴她,這份勇氣與正直,是她給我的最珍貴資產。
我知道她每天看這封信,都會像是初次看到。我希望她每次都感到安慰。
對於父親,我卻要等到兒子成年以後,才學會欣賞。
在我的家族中,巾幗從來不讓鬚眉。從小,我不知道有「男女有別」這回事。中年以後,也許在兒子身上認出了什麼,也許多年的婚姻生活讓我有所體悟,也或許單純地只是添了點歲數、長了點智慧。遲鈍而頑固的我,到底明白了男人在很多方面與女人是「有別」的。
我看出了父親過人的堅定與毅力。他就像那首英文歌裡描寫的,是一座「惡水上的橋」(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他會毫不猶豫以肉身護衛生命中關切的所有人。在價值觀混淆錯亂的時代,他堅持理想,拒絕同流合污;在流亡遷徙的歲月裡,他努力做到「不辱先人、不愧後代」。他沒有升官,沒有發財,但是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他是個男子漢。
在理解父親的同時,我也理解了我的丈夫。我明白相對弱勢的女人,相對無大志的女人,其實主宰了家中男性的終極幸福。我告訴女兒:「一個男人,不管他成就高低,所能得到的最大報償,就是某個特定女人的贊賞、理解與接納。」
我學會不要濫用這無形的權力。我領悟這權力也是兩面刃,拿來傷人,我必自傷。
我父、我夫、我子,與他們的眾多同類一樣,是高飛的鷹、遠走的虎,當他們狩獵歸來,身心俱疲,卻仍然側耳傾聽遠方的戰鼓。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顯得無助,甚至茫然。他們需要一個舔傷避雨的巢穴,安頓靈魂的臂彎。
書寫自家故事,是個兩難。文字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不是實體,但是一旦印成白紙黑字,甚至只是在網路上流傳,它就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它會竄到哪裡,會如何變化,會觸發什麼意想不到的反應,都不在作者掌握之內。
自家的事情,不寫出來,就是私密的;寫出來,變成公眾的。不寫,沒人能置喙;寫了,好像人人都應邀成為我的族中長老。
另一方面,我又覺得我非寫不可。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將滿六十歲的我發現自己的思緒常常歸結到這個問題去。我的父母、我的子女,中間夾著一個我。承上啟下,這彷彿變成我的定義。
我想要把這些因果關係拆解開來,看看我為什麼是這樣,我承受了什麼,移轉了什麼。在承受的基因裡面,我拋棄了哪些、發揚了哪些。在移轉的過程中,我極力強調些什麼,不知不覺間遺漏了什麼,或根本沒想到包裹中夾帶了什麼。
我想描述我所看到的世界,我想說出我的想法。在眾說紛紜中,我覺得有必要添加一個版本。就算我是瞎子摸象,我也得說清楚我摸到的是柱子似的象腿還是扇子似的象耳,好幫助拼湊出象的全貌。
有意見不講出來,等於沒意見。有故事不寫出來,等於沒發生。
我母親寫了回憶錄交給我,這成為我半輩子的負擔。從我大學畢業,在《綜合月刊》當編輯起,她就開始寄稿件給我,隨便我怎麼處置。一九九四年我移民出國時,這些稿件已經累積成一整個紙箱。我也知道,這是她對我最大的信賴,最深的付託。
父親看出我不知如何是好,告訴母親說:「你的故事沒有人要看啦。」母親氣得不跟他講話。可是過些時,父親卻把他的自述也交給了我。
是的,因為我有一支筆,我有責任寫。因為我有一支筆,我必須整理並且敘述我的父母所經歷的曲折途徑,我和子女所共度的希望旅程。
我寫作,故我存在。
我無法也不該顧慮讀者的解析或演繹。誰知道?如果這世界像一個大拼圖,說不定我提供的這小小一片能讓圖像更清楚而完整?如果我夠幸運,也許讀者聽了我的心絃之歌,印證她或他自己的人生歷練,會產生共鳴?
單為著這份可能,便足夠我感恩。
在回憶與書寫之間
「武士」,不見得是階級或職業;它可以是一種執著,一種自尊,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它可能存在每個人的心底,但是在我的家族中,它得到彰顯。
生下女兒之後,我才懂得感激母親。隨著女兒的成長,我才承認我與母親實在是一脈相承。
如果說,母親是我最初的導師,女兒就是我繼起的諍友。
由於女兒的緣故,我愈來愈發現,我是以母親為標竿,修正或看齊。由於女兒的緣故,我努力避免母親犯過的錯誤,但是也開始理解並且同情母親的軟弱與無明。
我敬佩母親的勇氣與正直。養育女兒,讓我看出作為一個母親,「勇氣與正直」...
目錄
《武士家族》目錄
【自序】 在回憶與書寫之間 尹萍
卷一 守護小樹
假如我能重來
郭靖與黃蓉
森林邊的小木屋
物理學家之夢
在山道上
我從山中來
耶魯的畢業典禮
卷二 父母家邦
老兵凋零
木蘭從軍
棋子
宋美齡的女兒們
如果在戰時,一個女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二○○九年十月,在成都
卷三 散淡的人
早春情事
向死的存在
活下去的理由
浮生二題
【跋】卻顧所來徑
《武士家族》目錄
【自序】 在回憶與書寫之間 尹萍
卷一 守護小樹
假如我能重來
郭靖與黃蓉
森林邊的小木屋
物理學家之夢
在山道上
我從山中來
耶魯的畢業典禮
卷二 父母家邦
老兵凋零
木蘭從軍
棋子
宋美齡的女兒們
如果在戰時,一個女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二○○九年十月,在成都
卷三 散淡的人
早春情事
向死的存在
活下去的理由
浮生二題
【跋】卻顧所來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