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書卷獎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長期買進不婚孫翠鳳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絕望者之歌神奇柑仔店假仙女郝明義周品均
放入購物車

佛乘叩鳴集(3)(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善性導師(楊博光)

出版社:一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ISSN:978986843324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80

書況:良好

備註:書脊略有瑕疵,但不影響閱讀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在這物質豐富、資訊充斥、生活步調愈來愈快的時代,您需要修多少人生學分,才足以應付時代變動?到底「心」要如何安住,才能避免焦慮不安呢?
要解決所有問題,得從根源下手,就是要從提昇思想觀念做起。令我們焦慮不安,的主要原因,肇因於對物質世界,對未來無知,甚至對下一秒鐘都無法掌握,所以我們要從了解所處的物質世界,對它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也就是從「認清現象」開始。
當一個人對物質世界愈來愈了解時,煩惱痛苦就會愈來愈少,就能漸漸脫離現象界的種種束縛。
本書所講的是佛法原理,任何一門學問、學識都要講原理,原理不通,怎麼修都沒有用!台灣學佛人數高達幾百萬人,每天念佛,拜這個、拜那個,但卻效果不彰,問題就出在不了解原理。佛法原理到底是什麼呢?除了「思想觀念的提昇」,還有就是「定力的培養」。所謂「定力」,講的就是專注力,所以佛經告訴我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如果我們打坐、念佛、拜懺,行、住、坐、臥,都能制心一處,雖還不至於解脫,但以世間法角度來講,可說是無往不利了,包括身體不適、病痛等等情況,也都能消融於無形。
《佛乘叩鳴集》系列叢書,目前已出版至第三本。從第一本的突破宿命(因緣果篇)、生活面面觀(生活篇)、鬼神的真相(疑惑篇)、透視生死(臨終關懷篇);到第二本的命運的脈絡(因緣果篇)、成就的不二法門(去習氣修德大篇)、心靈的進化與超越(意識篇)、信什麼?如何信?(信仰篇)、生命的昇華(修持篇);每本都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說明修行的整個次第,慢慢帶領讀者對於佛法義理的了解,逐步建立起對人生、對修行的整體概念、正確認知。未來將陸續出版,相信大家所面對的種種心理與生理問題,都能在這幾本書裡獲得解答。

作者簡介:



心即法,法即心,一切法皆為此心

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善性導師為佛乘宗 緣道祖師正式授記之傳法師。1993年赴美弘法、潛修,在歷經十多年的內省以及痛下功夫,終臻世出、世間圓融自在之境界。於1999年應邀返臺宏傳《佛乘大法》。

導師於生活中自然無礙地落實「嚴謹自持,身心清淨」,其提出之六字真言「去習氣、修德大」實為立身處世之圭臬,更為佛子「人成則佛成」之基本道行。

導師於實證中,領受宇宙人生之真相,因而將自身實證之體悟,於書中毫不藏私的明示。其不拘泥名相論說,直解佛法要義,不僅為現代佛教注入源源活水,更令聽聞者見地提昇,轉化生命內涵與層次。

章節試閱
上班族的修行時間有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脫離相的束縛,由相入體呢?

佛乘宗的目標是體相一如、時空統一,但要達到體相一如的聖境界很困難。怎麼樣由相入體呢?在修行過程中要「融相入性」,你所接觸到的每一個對象,都有佛性,都要看作是佛性、本體。因為佛性、本體境界是無形無相的,所以這時候念頭要轉。

所謂「一念轉,自業轉」,要把每一個眾生都當作是 大自在王佛。包括所有的物質體,甚至是你看不到的紅外線、聽不到的高分貝聲音等非物質體,還有數字0到9,也都看成 大自在王佛。融相入性是個開始,要一步步做得很紮實,...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編者的話】

展開在讀者眼前的這本書,是一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書名為《佛乘叩鳴集》。它是佛乘宗善性導師多年來弘法過程中,面對學員和不同場合社會大眾提出的疑惑,所作的開示紀錄。《禮記》有云:「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今將問答語錄編纂成冊,假其名以問世。

明師無論問者諸根利鈍,均隨所應度,期令眾生遍發歡喜,願行菩提。因此編者自當儘可能保留話語原貌,未敢贅飾,用能彰顯叩鳴之際,觀機示教的善巧方便與歸元無二之宗趣。眾生疑問容或支離,然釋者所答必然指向究竟。讀者於此契入,舉凡行...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著者簡介
編者的話

思想觀念決定一切(理路篇)
1.佛性/自性 ─ 認識生命的源頭
2.因緣/超越因緣 ─ 跳脫世間法的限制
3.融相入性 ─ 妥協 和協 終臻圓滿
4.業力/業障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5.看破現象 ─ 夢幻泡影 豈當真
6.捨離 ─ 吃虧越多 成就越快
實踐檢驗真理(事修篇)
1.靜禪/打坐 ─ 超越意識的極限
2.九字禪/念佛 ─ 唯獨無念才是真念佛
3.動禪/無上禪功 ─ 鬆慢柔空 得自在
4.禮佛拜懺 ─ 澈底的懺悔 完全的謙卑
跳脫意識作用(感應/相應篇)
1.感應 ─ 相逢 自是有因緣
2.相應 ─ 終於找到 本...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