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識破解假新聞!
專業營養師以超有感生活營養關鍵字,
讓你輕鬆掌握「健康」觀念,釐清「食安」真相。「黃殼蛋」營養價值比「白殼蛋」高嗎?
「鮮奶」比「保久乳」新鮮嗎?
水果究竟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呢?
體質「冷底」的人,不能吃涼性的水果嗎?
蔬菜川燙2分鐘,冷凍儲存可以放很久嗎?
從國外紅到台灣的「無麩質飲食」,是為了「減敏」?還是「減重」?
為什麼日本鐵路便當不會壞?
今日的科學,明日的謊言。在網路流通的時代,人們可以更快速地得到資訊,但卻不一定是「正確」的知識,好像A說得對,B也有道理。於是生活中營養迷思百百種,飲食謠言更是滿天飛,未經證實的報導與渲染,若是再加上「國外研究」保證,難免造成民眾困惑與恐慌,或是一窩蜂的跟進,讓人無所適從。
■結合時事議題及新舊謠言,為讀者提供實用的營養科學資訊。本書透過蔡營養師的專業背景與觀點,有助於關注食安與營養的讀者,破除以訛傳訛的營養迷思與不實傳言,建立正確的食品與醫藥知識。除了做好日常保健之外,也讓自己和關心的人變得更好更健康。
■淺顯易懂的對話式情境,簡單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承襲「蔡營養師的大搜查線」FB的親民風格,以生活實例為切入點,透過一問一答的對話方式,與三位不同世代的發問者:潘妮─似是而非「聽說篇」、沈媽─婆媽實用「廚房篇」及Q妹─原來如此「食安篇」,融入生活實例,做深入的搜查、驗證,傳授「正確營養知識」。只要學會搜查、理解真相,吃出健康,其實很簡單!
■在這本書中,蔡營養師要告訴你:▶ 讀者最想知道、最想問的32則熱門營養冷知識。
▶ 與你我生活經驗相關,但教科書鮮少提到的學問。
▶ 每篇設有「營養常識隨堂考」,在進入內文解答前,能先檢測自己的營養小常識。
▶ 每篇列有「關鍵字」,可以幫助讀者快速搜索想知道的資訊,並與問答間建立連結。
作者簡介:
蔡正亮
■學歷: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學士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研究所碩士
■經歷:
臺灣營養學會專業會員
高考營養師合格(98年第二次專技高考全國第3名)
經濟部工業局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能力鑑定合格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基礎、進階訓練合格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時報校園記者
■著有: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
■粉專:蔡營養師的大搜查線
蔡營養師定期於FB粉專撰寫飲食保健文章,受到許多媒體轉載、報導與邀訪,包括:TVBS新聞、EToday新聞雲,早安健康雜誌……等。讀者有任何健康、飲食、營養的疑問,都歡迎至「蔡營養師的大搜查線」留言互動,讓「飲食偵探」蔡營養師來協助大搜查。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有位醫生名人演講曾說:「人類的疾病有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不好,只有最後三分之一才是治好的」,可見吃出健康來保持身體免疫功能正常的重要性。蔡正亮營養師《營養關鍵32問》一書,就在破解最新飲食謠言,讓我們真正吃出健康、吃出快樂,達到身體維持正常免疫功能,減少疾病發生之目的。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我推薦!
──文長安│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餐旅管理系兼任講師,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技正
在此偽科學充斥的年代,難得有這麼一本正派的營養資訊書籍。
──林慶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教授(退休),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版主),CEO,Cell4VetCorporation
豐富的資訊創造了貧乏的注意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讓人可以輕易取得自己想要的知識,但往往讓人失去判斷的能力,像是常常在網路上瘋傳的農場文,或是不正確的知識,而此書提供以科學為基礎的知識來破解迷思,非常推薦給大家。
──營養師杯蓋│營養初Nuture粉專、IG、Youtube創辦人
名人推薦:有位醫生名人演講曾說:「人類的疾病有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不好,只有最後三分之一才是治好的」,可見吃出健康來保持身體免疫功能正常的重要性。蔡正亮營養師《營養關鍵32問》一書,就在破解最新飲食謠言,讓我們真正吃出健康、吃出快樂,達到身體維持正常免疫功能,減少疾病發生之目的。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我推薦!
──文長安│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餐旅管理系兼任講師,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技正
在此偽科學充斥的年代,難得有這麼一本正派的營養資訊書籍。
──林慶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
作者序
筆者的第一本書《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於2018年4月出版。書中引述大量科學文獻、融會貫通,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破解每一篇飲食迷思。在第一本書出版之後,筆者也開始著手經營FB粉絲專頁「蔡營養師的大搜查線」,對於民眾所關心的營養問題,與個人寫作的熱情從未停滯過。
近來,不難發現「假新聞」的新聞充斥在各大媒體版面,最新營養的科學實證與迷思也不遑多讓,尤其當訊息來自國外的頂尖專家背書,民眾常有「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一窩蜂的跟隨(或抵制),讓筆者更有捨我其誰的動力,發揮個人追根究柢的研究精神,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終止人云亦云的謠言,帶給國人更健康受用的營養觀念與資訊。
這一年來,筆者透過與粉絲朋友的互動與回饋,深切瞭解民眾在意的生活飲食問題,以及一些長年困惑不已的營養迷思:好像A說得也對,B說得有理,就是不知道,誰是真,誰是假。很高興在遠流出版社的鼓勵下,讓筆者繼續揮灑寫作的熱情,出版這第二本書。此期間,筆者也一改第一本書《營養師教你不用怕》較生硬、科學文獻整理的方式,而開始嘗試另一種對話的寫作風格,更自詡成為生活中的「飲食偵探」,找出更多營養的冷知識。
本書將藉由三位人物:潘妮、沈媽及Q妹,分別代表6年級、4年級及9年級的發問者,就像是你我身邊關心飲食健康的家人,透過與蔡營養師的生活對話,將大家想問的、想知道的,或沒想過的營養冷知識,都透過一問一答展現出來。
本書搜查的32個營養關鍵與迷思,通常教科書不會提到,卻都與你我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如:「不鏽鋼便當盒到底安不安全?」「反式脂肪有分天然及人工的?」「大家都說吃維他命B群治嘴破?」「為什麼吃奇異果會舌頭癢、耳朵癢,有沒有方法改善?」……等諸如此類常見的生活疑問,在此,期許自己不僅是「營養師」的身分,更重要的是能發揮「搜查家」的精神,將這些大家從沒想過的,卻又好奇的飲食議題,逐一搜查到底並釐清真相。
《營養關鍵32問》希望能承襲「蔡營養師的大搜查線」FB粉絲團的親民風格,針對飲食迷思進行破解。以生活實例作為切入點,並且透過對話的文章類型,投射多數讀者內心話,並以「蔡營養師」角色,不厭其煩、娓娓道來,成就一篇篇化繁為簡,淺顯易懂的生活營養家庭百科。
筆者的第一本書《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於2018年4月出版。書中引述大量科學文獻、融會貫通,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破解每一篇飲食迷思。在第一本書出版之後,筆者也開始著手經營FB粉絲專頁「蔡營養師的大搜查線」,對於民眾所關心的營養問題,與個人寫作的熱情從未停滯過。
近來,不難發現「假新聞」的新聞充斥在各大媒體版面,最新營養的科學實證與迷思也不遑多讓,尤其當訊息來自國外的頂尖專家背書,民眾常有「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心態,一窩蜂的跟隨(或抵制),讓筆者更有捨我其誰的動力,發揮個人追根究...
目錄
前言
Chapter1 似是而非「聽說篇」
01.聽說服藥期間不能喝「葡萄柚汁」,真的嗎?其他果汁有沒有限制呢?
Key Words:葡萄柚汁,藥品說明書,仿單,食品藥物交互作用,細胞色素P450
02.空腹吃水果會傷胃,肚子最好先墊一些食物,再吃水果,這個說法合理嗎?
Key Words:空腹、鉀、鎂、電解質、滲透壓、胃食道逆流、芸香科柑橘屬水果
03.國外流傳的說法,多喝檸檬水或萊姆汁可以降低腎結石或尿路結石,是真的嗎?檸檬跟腎結石有什麼關係呢?
Key Words:腎結石,檸檬酸,鉀,草酸,草酸鈣
04.聽說「保久乳」營養價值較低,也不夠新鮮;也有人說,保久乳有加防腐劑,才可以放很久都不會壞?到底真相為何?
Key Words:鮮乳,保久乳,防腐劑,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無菌充填
05.嬰兒開始吃副食品時,像雞蛋、牛奶等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最好等一歲以後再吃,才不容易養成「過敏體質」,真的是這樣嗎?
Key Words:過敏體質,副食品,過敏原,蛋白,後天性免疫
06.經常不吃早餐或長時間節食,容易有「膽結石」,為什麼?
Key Words:膽結石,膽囊收縮素,膽汁,空腹,節食,無油或低脂飲食
07.聽說無麩質飲食可以幫助減重,所以許多產品宣稱「無麩質」(Gluten-Free),藉以吸引消費者眼球,但事實的真相是?
Key Words:過敏原,麩質,麩質不耐症候群,乳麋瀉,全麥製品
08.體質「冷底」的人,應該少吃屬性寒涼的水果嗎?
Key Words:四性(寒涼溫熱),寒涼食物,燥熱食物,藥食同源,藥膳料理
09.經常嘴破的朋友得救了,高單位的維他命B2專治口角炎,是真的嗎?維他命B群平常就要吃來保養,還是嘴破時再吃?
Key Words:口角炎,嘴破,口瘡性潰瘍,維他命B群,維他命B2,維他命B12
10.市面上降膽固醇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曾有新聞報導,婦人吃完紅麴膠囊,再吃降膽固醇藥後,卻緊急送醫,為什麼呢?
Key Words:紅麴,Statin類降膽固醇藥,Monakolin K,HMG-CoA還原酵素抑制劑,內生性膽固醇,橫紋肌溶解症
Chapter2 婆媽實用「廚房篇」
11.先進大國陸續禁用「部分氫化植物油」,台灣也公布「不完全氫化油」不得使用於食品中,以降反式脂肪,這樣就可以放心了嗎?
Key Words: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氫化植物油,不完全氫化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12.「反式脂肪」有分「人工的」及「天然的」,這之間有什麼不同? 哪一個對健康有害?
Key Words:反式脂肪,氫化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共軛亞麻油酸(CLA)
13.新一代保鮮膜(PE材質)雖然貴了點,但比「老字號」(PVC材質)安全得多,一分錢一分貨,真是如此嗎?
Key Words:保鮮膜,塑化劑,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塑膠耐熱溫度
14.「不鏽鋼」等於「鐵金剛」,百利而無一害,高溫加熱、大力撞擊、耐強酸強鹼,安全沒話說!是這樣嗎?
Key Words:304不鏽鋼,氧化鉻保護膜,合金金屬,錳溶出,鎳含量
15.用鐵鍋烹煮食物,可以補充「鐵質」,真的嗎?這樣的「鐵」吃了不會影響健康嗎?
Key Words:鐵鍋,鐵負荷,運鐵蛋白,紅血球,鐵溶出
16.血壓高,要減鹽!為了降血壓,料理改使用「減鈉鹽」,真的有用嗎?
Key Words:高血壓,減鈉鹽,氯化鈉,氯化鉀,腎功能不全者,味素,L-麩酸鈉
17.植物油跟身體發炎有關係?炒菜用什麼油最健康?
Key Words:Omega-3 / 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次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發炎介質
18.一般早餐店加蛋是「加5元」,有店家加的是土雞的「黃殼蛋」,而非一般「白殼蛋」,聲稱營養價值比較高,所以「加8元」,合理嗎?
Key Words:土雞蛋,黃殼蛋,白殼蛋,葉黃素
19.蔬菜只要汆燙2分鐘,冷凍儲存後可以放久一點,而且顏色不變黃,還能維持口感,是真的嗎?所有蔬菜都適用嗎?
Key Words:殺菁,葉綠素,冷凍蔬菜,過氧化酵素
20.深綠色蔬菜、莢豆類(菠菜、扁豆等)含鐵量不低,但吸收率卻比紅肉、內臟來得差,只要補充「維他命C」就可改善嗎?
Key Words:維他命C,血色素鐵,非血色素鐵,缺鐵性貧血,三價鐵,二價鐵
21.一提到「貧血」,大家第一個就想到就是「缺鐵」?如果是先天性貧血的人,可以靠營養來改善嗎?
Key Words:海洋性貧血,營養性貧血,血色素,鐵,葉酸,維他命B12,維他命B6
22.別擔心,這可不是黃疸。南瓜、紅蘿蔔、地瓜、木瓜等黃色系蔬果吃太多,皮膚可能會變黃,為什麼?
Key Words:β-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胡蘿蔔素血症,嬰兒副食品,黃色系蔬果
23.不用咀嚼,年長者也適合吃的麻油麵線或蚵仔麵線,其「含鈉量」比一般麵條高?
Key Words:麵線,鈉,食鹽,麵筋,醇溶蛋白,麥穀蛋白
Chapter3 原來如此「食安篇」
24.為什麼超商賣的奶茶、咖啡飲料都會添加「乳化劑」?愛喝奶茶、咖啡的朋友,長期下來是否會影響健康?
Key Words:乳化劑,脂肪酸甘油酯,奶精,食品添加物,反式脂肪
25.超商買的蛋糕、麵包,部分加了「化學澱粉」,這跟一般澱粉有什麼不同?長期吃安全嗎?
Key Words:食用修飾澱粉,黏稠劑,澱粉老化,食品添加物
26.瓶裝茶飲添加「小蘇打」,炒菜也可以放「小蘇打」,為什麼?吃多了會傷身嗎?
Key Words:小蘇打,碳酸氫鈉,維他命C,抗氧化劑,茶多酚,葉綠素
27.有些人吃完鮪魚蛋餅或三明治後會心跳加快,嘴唇或舌頭也有麻麻的感覺,可是吃鮪魚生魚片反而不會。這是食物過敏?還是食物中毒?
Key Words: 鯖魚科中毒,組胺酸,組織胺,組胺酸脱羧酶,中溫型腐敗菌
28.為什麼吃完奇異果、鳳梨等水果,舌頭、嘴巴會麻麻的,甚至耳朵也會癢癢的,這是食物中毒的症狀嗎?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Key Words:奇異果過敏,鳳梨過敏,口腔過敏綜合症候群,花粉蛋白質,舌頭搔癢
29.國外流傳最省錢、環保的「補鈣」妙招:蛋殼別丟掉,磨粉吃可補鈣。這樣吃安全嗎?
Key Words:蛋殼,沙門氏桿菌,碳酸鈣,食品添加物,營養添加劑,重金屬,抗生素
30.外表「黑金」的珍珠粉圓,看來誘人,有些其實是加了「焦糖色素」,這種人工色素吃了安全嗎?
Key Words:焦糖色素,食品添加物,著色劑,4-甲基咪唑,銨鹽化合物
31.「冷飯熱炒」最好吃,所以大家經常拿隔夜飯來炒飯。以食品安全的角度,是正確的嗎?
Key Words:隔夜飯,仙人掌桿菌中毒,炒飯症候群,低溫儲藏,熱藏
32.外帶熱食時不要使用塑膠袋,改用紙盒,就能減少塑化劑的接觸嗎?進口蘋果所塗的一層蜜蠟,又是從哪來的,吃了會不會傷身?
Key Words:塑化劑,一次性使用餐具,聚乙烯(PE),塑膠淋膜,耐熱溫度,食用蠟
前言
Chapter1 似是而非「聽說篇」
01.聽說服藥期間不能喝「葡萄柚汁」,真的嗎?其他果汁有沒有限制呢?
Key Words:葡萄柚汁,藥品說明書,仿單,食品藥物交互作用,細胞色素P450
02.空腹吃水果會傷胃,肚子最好先墊一些食物,再吃水果,這個說法合理嗎?
Key Words:空腹、鉀、鎂、電解質、滲透壓、胃食道逆流、芸香科柑橘屬水果
03.國外流傳的說法,多喝檸檬水或萊姆汁可以降低腎結石或尿路結石,是真的嗎?檸檬跟腎結石有什麼關係呢?
Key Words:腎結石,檸檬酸,鉀,草酸,草酸鈣
04.聽說「保久乳」營養價值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