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造就了生活。當前東亞最活躍建築師之一、躋身世界知名建築師行列的韓國建築師承孝相,自述其於多位西方建築大師身上學得的設計精神及創作體悟。
懂得思考的人生,才能真正創作出紮根於土地的作品。柯比意、密斯、高第、阿道夫.路斯、漢斯.夏隆、理查.羅傑斯和倫佐.皮亞諾……建築史中光芒閃耀的建築大師,執著於這種真誠,甚至以革命家的身分出現,過著修道者的生活。他們是理想主義者:持續堅持正確的建築道路,就能實現他們的理想,並因此改變世界。我們現在的生活正是建立在這些建築師們積累的理想之上。
◎16位造就新生活、改變世界的當代重要建築大師及作品
面對工業革命造就的新資產階級的虛浮惡習,提出「裝飾即罪惡」宣言的現代主義建築先鋒阿道夫.路斯,以摒棄裝飾及強調空間連續性的路斯住宅力抗當時潮流,以回應新時代需求;發表「新建築五原則」(底層挑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窗帶、屋頂花園)重要宣言的柯比意,以作品薩伏瓦別墅充分實踐其宣言,被評價為現代建築的教科書、西方住宅優美的句號;提出「少即是多」的劃世紀名言的密斯,在離開祖國多年後回到柏林發表的重要作品新國家美術館所創造的普遍性空間,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仍被視作現代建築的重要概念;身處世界建築邊緣的墨西哥建築師巴拉岡,在沉默和節制中表現了建築的本質,向各種思潮和各種主義氾濫的全球建築界,提示了建築的中心。展望機械時代,並夢想實現立足於進步精神的現代主義的高第,在巴塞隆納打造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奎爾公園。它是在我們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的場所,也就是所謂的「大建築」。
全書踏訪16個20世紀重要建築作品,遊歷式的講解,在深入西方建築世界精髓的同時,又處處體現作者的「東方視角」及「東方思維」,講述建築大師的故事,解讀世界經典建築。
◎在旅行中學習生活,也學習建築;透過旅行,我們親身見證了刻劃生活痕跡的重要建築現場。
「很早以前我就以學習建築為由,屢次踏上旅行之途。雖然可以透過圖面及照片來理解好的建築,但這只不過是脫離現場的一種想像的再現。時間久了容易積累種種誤解。也就是陷入建築的幻想之中而止步不前。為了正確理解以在其中創造生活為目的的建築,必須去現場面對真實、打破幻想。因此,我喜歡旅行。」
將蓋房子比喻為作詩,作者承孝相是目前韓國在國際上最著名的建築師,也是一位在建築理念、尤其是建築文化方面有著極大抱負的亞洲建築師。這是一本建築遊記,是為了提高一般大眾對建築的理解而寫作的書;這更是一本通過二十世紀重要建築及建築大師來進行思考的建築筆記,是身為建築師的作者將對他個人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建築和建築師的故事記錄下來,同時涵納了作者對建築本體問題的一系列反思。
作者簡介:
承孝相
當今韓國最具知名度的建築師,在國際上非常活躍。深受SOHO中國房地產企業家潘石屹欣賞,合作設計案包括讚譽頗高的「長城腳下的公社」會所、海南博鼇「藍色海岸」設計案、北京「朝外SOHO」大樓。
1952年生,畢業於首爾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曾赴奧地利就讀維也納工科大學,在當地受到現代主義建築先驅阿道夫.路斯作品的極大啟發,決定回到韓國投身建築行列。1998年擔任北倫敦大學客座教授。師從韓國著名的前衛建築大師金壽根15年,於1989年開設履露齋建築事務所,並參加引領韓國建築界新風氣的4.3集團。
承孝相是韓國坡州出版城的總體規劃建築師,指導新城市的建設。作品Sujoldang(1992-1993)被選為二十世紀韓國最偉大的十大建築作品之一,「守白堂」(Subaekdan,1998)、「惠康城」(Welcomm City,1999),亦曾獲多項大獎。2002年美國建築師協會授予名譽會員(Honorary Fellow of the Amerec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的榮譽,並以建築師身分首次當選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當年度藝術家」,舉辦「建築師承孝相個展」。此後連續在賓州大學、東京Gallery間舉辦邀請展。著作有《貧困之美》(1996)、《智慧的城市/智慧的建築》(1999)、《承孝相.張永和WORKS:10×2》(日本TOTO出版,2004)、《改變世界的建築》(2004);《構造「空」》(2005)等。
譯者簡介:
徐鋒,清華大學建築碩士、日本新瀉大學工學部研修,師從西村伸也教授。曾在妹島和世事務所實習,現為北京環洋世紀國際建築顧問主創建築師。
譯校者簡介
傅滔,德國亞珅(Aachen)工業大學碩士,曾任SOHO中國設計總監。
韓桂花,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現任職於履露齋建築設計事務所(承孝相建築師主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研究所教授 曾成德
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系主任兼所長 阮慶岳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王俊雄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講師 王增榮
東海大學建築系講師 郭文亮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彥良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總編輯 楊恩達
名人推薦: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研究所教授 曾成德
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系主任兼所長 阮慶岳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王俊雄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講師 王增榮
東海大學建築系講師 郭文亮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彥良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總編輯 楊恩達
章節試閱
[內文連載]
內文一:
真實的建築 柯比意╳拉圖雷特修道院 vs. 托羅內修道院 人類為了保護自身肉體的生存而建造住宅並隱身其中。同樣,為了依託他們的精神生活而造就了宗教建築。在建築史中,這類建築是繼住宅之後最具悠久歷史脈絡的建築類型。 相信左右自己命運的造物者就在那高處,並出於試圖去接近衪的願望而被不斷築高的祭壇,成就了宗教建築的原型。同時,也開始出現為敬畏死者的靈魂而修建的以靈壇為中心的同性質建築。作為被擬人化的神棲居的「神的房子」,以及群體聚集在一起進行某種儀式、鼓舞心智的集會場所,都是宗教建築的重要形式之一。小亞細亞地區的古代亞述及巴比倫神殿、巨石陣、希臘的神殿、猶太人的猶太教會堂等都是這類建築的代表。此後,根據其頒布的教規和儀式內容,以及互相受到的影響,產生了不同的建築形式,形成今天宗教建築的狀況。 決定宗教建築的重要前提是來自於人類和「神」的關係。在猶太教背景下以耶穌的出現為開始的基督教建築,需要表現的是「一出生便背負原罪的人類通過彌撒獲得救贖」的神與人的關係,即應體現為位於上天閃爍光芒的耶和華與地球上卑賤人類相見的「聖所」。於此聖所中不應刻畫罪孽深重的人形,而只有神的光芒在閃爍。 依此而形成的建築手法我們稱作哥德式。刺向天空的高聳尖塔、有力支撐它的扶壁(buttress,挑出建築而支撐牆面的部分)、懸挑的飛梁(flying girder)、絢爛的浮雕、華麗的裝飾、透過彩色玻璃灑向內廳的燦爛陽光、金黃色的祭壇等等。在這樣的空間中人只會顯得更加渺小,在高聳的柱下只能俯首稱臣;相形之下神就更居於高位,光芒萬丈。這種哥德式建築可以稱作是基督教藝術形式的終極體現。即使在無數歷史形式逐漸消失的今天,許多模仿哥德式而卻徒有其形、不備其神的宗教建築仍不停地出現在我們的周邊。 20世紀初,即使是在批判歷史主義建築形式的虛偽並創造新形式的現代主義流行大潮中,只有基督教建築始終未能打破哥德式堅固的框架。到了20世紀的巨匠柯比意設計的拉圖雷特修道院(Couvent 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將偽哥德式——哥德式本身並非是虛偽的形式,虛偽只是針對那些失去哥德式的精神而徒有其外在形式的建築——徹底打破了。 1959年7月竣工的這個修道院,位於法國里昂附近阿布雷勒(Arbresle)的艾維小鎮(Eveux)。設計開始於1953年、開工於1956年的這個修道院隸屬於道明會(Dominican Order),由近百個修道士房間、研修室、圖書館、餐廳和禮拜堂等構成。這個建築作為柯比意後期的代表作之一,體現了他的新建築五個原則,同時因其絕妙的細節和獨特的樣式,令參觀者無不拜服於他所創造的現代建築絢爛之美。 在傾斜的草地上被柱子架起的水平線,自然和人工構造物並舉,使我們無比興奮;規則的修道士房間的集合與禮拜堂等單一的大體量空間相列,是柯比意所創造的極致對立體現出的緊張;混凝土的開口與輕盈的框架結構展現的對立,也是一種微妙的反轉之美。吟味著空間的戲劇性,遊歷於絢爛的陽光灑入的迴廊,這種愉悅的感覺令人陷入如同聽一曲優美的旋律,或是閱讀抒情詩的錯覺當中。 沿著傾斜的通道向前,打開一扇厚重的銅板門,懷著遊歷迴廊時的愉悅心情而入,與其中禮拜堂空間的遭遇更令我們驚訝無比。約230平方公尺的窄長空間,儉樸的混凝土牆體,如同漂浮在空中簡潔的頂板,從它們之間灑射進來的陽光,被逐步照亮的頂板本色,沉默的石頭祭壇。 這個空間使我感覺到如同電流注入般的緊張,這已遠遠勝過置身於萬神廟的空間感抑或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莊嚴感。它的偉大致使我陷入無盡的冥思,不斷地在自問「我是誰?」拉圖雷特修道院是真實對偽善的勝利,是靈魂對物質的勝利,和對這一切的記錄。我在現場不斷重複著這句話,並重新開啟了自己的建築方向。那是1992年的夏天。 拉圖雷特修道院是柯比意心智的完全體現,其精神本身對所有建築師來說是如《聖經》般的啟示。我初訪拉圖雷特修道院深受觸動之後,迄今為止,一共到此巡禮了五次。而在1999年的第二次訪問中,得知了極其重要的資訊。 那是我準備去倫敦旅居一年之前。旅行的途中,我從法國里昂坐火車到達這個修道院所在的阿布雷勒,下車後發現找不到從車站到山上修道院的路線。正有些不知所措之時,一位老者走過來問我是不是要去修道院,並邀請我乘他的車同行。坐上車之後卻發現,原來他就是拉圖雷特修道院的院長安東.里昂(Antoine Lion)神父。他看到我在車站時的行為舉止,就認定我必定是準備訪問修道院的建築師。那真是我幸運的一天,他不僅為我安排了住處,在跟我聊開了關於柯比意的故事之後,還領我參觀了不向常人開放的修道院地下祭室和屋頂庭院,親自打開一扇扇門並作解說。宛如親手觸摸了期盼已久的珍寶,讓我入迷至深。 但是有更不曾期待的在等著我。就餐後,我們在他的書齋一邊喝著蘋果白蘭地,一邊聊著關於這座偉大建築和它的締造者的故事,甚至聊到了將這個設計任務交給柯比意的當時院長高堤耶(Couturier)神父。故事就延續到當時高堤耶神父希望柯比意去參觀的托羅內修道院(Abbaye du Thoronet),里昂院長這時拿出了1957年出版的一本書。 這是一本名為《真實的建築》(Architecture de Vérité)的關於托羅內修道院的圖片集。高堤耶神父希望新建的修道院能保持原修道院的精神。柯比意按照他的意願參觀了托羅內修道院後,受到巨大觸動,後來請巴黎的一位重要攝影師路西恩.荷夫(Lucien Hervé)記錄這個空間,並出版了此書。小心地翻閱著這本黑白照片集,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濃烈的光線和深邃的陰影再現了修道院的空間,充滿著沉默的神袐氣氛。書的序文源自柯比意:「這本書中的照片是關於真實的證言。」真實,是關於什麼的真實呢? 看我愛不釋手的樣子,院長只能連說抱歉,不能將這本已經絕版的書送給我。但那一夜因此而引起的思緒,卻使我無法入眠。回國後我向幾位建築師力薦托羅內修道院,並在2001年終於首次如願前往。 有個笑話,說修道院的派別和數量已經多得連神也搞不清了。雖說修道院的雛型源於第三世紀的埃及,但修道會真正形成正式的體制是從義大利的本篤會(Order of Saint Benedict)建立起禁欲式教規開始的。隨著修道院的勢力變得越發強大,其管理卻越來越鬆散,不少修道院已經陷入了奢糜。於是一些修道士為了尋找靈魂的真誠,在11世紀初,踴躍開展宗教改革運動,最終形成了以禁欲生活為基調的熙篤會(Citaux)。 徹底遵守本篤教旨的熙篤會修道士們為了從物質、肉體和精神上獲得自由,將體力勞動、勤奮讀書、祈禱和讚頌作為每日的活動。為這樣的修道士們修建修道院,其過程就如同在其中進行的冥想和觀摩等靈性活動,也就是最能表現他們所追求的神的形象的事情。所以修道院建築就是徹底體現修道士信念的小城市。 托羅內修道院建於1176年,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有著茂密橡樹的溪谷邊。因建築本身所體現的整體性,推斷它是在同一時期內建成的,完美得幾乎看不出任何擴建的痕跡。 主教堂的入口不在其正面的中間,而是通過一個樸素的旁門進入。放低身子走進來,為了適應突如其來的黑暗,我低頭不語。我逐漸看清了這個被極其美麗的光線寂靜地照亮著的空間,它的地面、牆壁、柱子和屋頂都是由石材所建。令人感動的光線時而掠過石材粗糙的表面,時而清晰地照亮角落的線腳,時而柔和地籠罩圓形天花板,而無法言說的寂靜籠罩著這一切。 石材的利用在這裡非常儉樸,裝飾也被極度消減,石材之間的接縫非常整齊而單純。正所謂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透過教堂的側門,可以看到圍繞中庭的迴廊。光線透過拱券窗在石板地面形成的光影的排列,令人心動。修道士們定是圍繞著這個庭院一圈又一圈地徘徊,以洗去不堪的人生污垢。據說在此還舉行濯足禮,想必他們一定是俯下身來,傾聽石頭述說的故事。 當進入與迴廊連通的一個小房間,就會看見一束光線透過被精心雕琢的石頭灑向室內,頓時感到那一束光已經穿透我輩俗人的內心深處。那一瞬間的感動令人無比讚歎,怎能不抱以感激之心呢?如同《聖經》中記錄的,石頭都在讚頌著這一切。 令我吃驚的是,長久以來對我來說如同教科書般的拉圖雷特修道院的所有根源,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傾斜的通道、如同音樂般流動的節奏、絢爛的光線,還有那緊張感觸和寂靜。當得知那輝煌的創造來自托羅內修道院的時候,我卻更加喜歡柯比意,因為我相信這個天才建築師是出於對古典的敬意和對真實的謙遜,將托羅內修道院用自己的建築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創造了拉圖雷特。他對此建築寫下這樣的話語,作為那本書序言的結尾: 光和影襯出了這個建築的寂靜與強韌。無須再添加任何東西。在我們尚未成熟的混凝土時代的生活裡,一同祝福並歡迎這一令人愉悅而激動的遭遇吧。
內文二:
聖詩般的風景 西格德.萊韋倫茲×伍德蘭公墓 瑞典建築師西格德.萊韋倫茲(Sigurd Lewerentz)對於我們從事建築的人來說,算是個陌生的名字。在有關他的有限的幾本書當中,有一本是1989年倫敦出版的書《古典主義的進退兩難》(The Dilemma of Classicism)。這個題目暗示的是一直從事古典風格建築設計的萊韋倫茲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後,最終克服並進入了完全不同風格的建築世界,這本書羅列了以此推論為基礎的具體事例。 在這本書中出現的萊韋倫茲的建築中,有個「森林墓園」(Skogskyrkogården)。公墓中有一座名為「復活教堂」(Chapel of Resurrection)的教堂建築,從屋頂的形態和柱子的樣式來看,都是屬於古典主義形式,從而很容易將其歸為支配整個19世紀的古典主義樣式。但是他晚年設計的幾個教堂和小花房中使用的建築語彙,卻是非常現代的。如此看來,正如這本書中所說,他在自己的建築旅程中完成了巨大的轉變。 這本書的序文篇名為〈沉默的建築師〉。沉默的建築師,為什麼他是沉默的建築師呢? 他雖然活到了90歲,卻沒有留下一段文字,一次也沒有出現在講臺上,他只關注著建築工作現場。是因為這樣,才被稱為沉默的建築師嗎? 在北歐瑞典的建築師中被世人所熟知的,是設計斯德哥爾摩市立圖書館(Stockholms stadsbibliotek)的艾瑞克.嘉納.阿斯普朗德(Erik Gunnar Asplund)。在討論20世紀建築師的時候,阿斯普朗德是不可遺漏的。阿斯普朗德是個可被稱作政治化的社交型人物,而萊韋倫茲則是個不妥協的性格內向的人,他只熱衷於建築設計。萊韋倫茲和阿斯普朗德不僅在校時是同學,常常一起合作,畢業後也一直是合夥人。 在他們開始活躍的20世紀初,現代主義已經席捲了整個歐洲,那時對於新藝術和新文化的期待更加迫切,這是個令人緊張的時代。新的時代是需要新的人物的,充滿野心的年輕人阿斯普朗德就是在瑞典那個時代成就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師。在將萊韋倫茲拉攏進來形成小組後,阿斯普朗德儘管年輕,但是已經負責過很多專案。森林墓園是1917年他們共同參加設計競圖而獲選的設計案。 森林墓園被我們所知是因為阿斯普朗德設計的火葬場。幾乎被所有與現代主義有關的書籍中介紹的這個火葬場的風景,的確是令人感動。單純到有些抽象的立面和立在前面厚重的十字架,在柔和的綠色丘陵之上投下了濃重的影子,此情景向人們展示出簡潔的建築所具有的爆發性力量,我也是因此對阿斯普朗德的建築懷有敬意。 但是就在閱讀《古典主義的進退兩難》時,我得知了阿斯普朗德的火葬場之所以那麼令人感動,是因為公墓的景觀而不是建築本身,並且得知了設計這個景觀的就是萊韋倫茲的這一事實。特別是這些丘陵和樹木都不是原來的自然狀態,而是源於人工的培育,公墓周邊的所有景觀都是萊韋倫茲規劃和意圖的。事實上萊韋倫茲的多數手繪圖也都是關於景觀的。 在基本竣工的1934年,森林墓園的中央委員會解除了和萊韋倫茲的合作,因為他對於委員會的不正當要求一再地斷然拒絕。在那本書裡有萊韋倫茲年老時的照片,從照片上我們完全可以推測萊韋倫茲是多麼固執地堅持了一生。 為了能親炙萊韋倫茲的建築,我一直等待著機會。在1999年結束倫敦的生活回到首爾之前,我只是為看他的建築,奔向了瑞典。 在訪問斯德哥爾摩的森林墓園之前,我先是參觀了與丹麥接壤的位於馬爾默(Malmö)的公墓和位於克利潘(Klippan)的聖彼得教堂。這些建築物作為萊韋倫茲最後的作品,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他濃烈的建築語言。尤其是馬爾默公墓的小花房所具有的隱喻與詼諧,雖然花房的原型已遭破壞,但仍能感受其寶石般珍貴的美麗。 我在這些建築中絲毫沒能發現任何古典主義的影子。他是徹底的現代主義者,而且是引起我們詩情浪漫的現代主義者,這難道是因為他的後期作品嗎?那麼能否在他的初期作品——森林墓園中看到他轉變之前的形象呢?我抑制著激動的心情,奔向了斯德哥爾摩。 清晨,在去森林墓園的計程車上,從司機那裡聽說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最近被葬在此公墓中。據說嘉寶在幾年前被這裡的美麗所打動,決定死後葬於此地。確實,從入口看到的墓地景觀是如此美麗動人,遠處可以看到熟悉的阿斯普朗德的火葬場和十字架,那些蜿蜒的丘陵撐起了藍色天空中的白雲,對於我們這些看慣了奇怪公墓風景的人來說,實在神奇無比。但這種愉悅也只是瞬間,當我一面看著萊韋倫茲繪製的圖紙,一面走在他鋪設的道路時,我的表情變得越來越沉重。 他設計的這個公共墓不是簡單的墓地,這是死者與生者不斷對話和交流的城市,是不斷自問生命意義的冥思空間,也是作為神對人類的祝福和象徵而呈現的美麗的自然。但這一切源自萊韋倫茲的創造。 他設置了丘陵,種植了樹木,創造了神殿般虔誠的場域,從這個場域至他設計的復活教堂之間有一條長達1公里的筆直道路。這條路時而緊張,時而變得舒緩,使生者不知不覺間走在虔誠的意識中,在這裡行走,就是一篇美麗的敍事詩。地面的變化和草木成了他有用的工具,不時從茂密的樹木之間灑下的陽光告訴人們這個世界是多麼美麗。碑石時而如同廢墟中的基石一樣散布,使那些死者的記憶變得淒涼;時而背對著,讓我們意識到他們已經是不可歸來的人;有些則聚集在一處,形成死者的共同體。 在這條路的盡端,有座復活教堂,如上所述,這是一個有著所謂的古典主義屋頂和柱子裝飾的教堂。但是當我被吸引到這個教堂內部時,充滿空間的沉默與厚重,重新令我緊張起來。看著另一個房子形狀的祭壇,我開始懷疑是在室內還是室外,並且產生了關於生與死的幻想。我想,這並不是只我一人表現出的敏感反應。這就是那本書裡提及的古典主義建築嗎?絕對不是,這不是古典建築,而是關於人的生與死的萊韋倫茲的告白,是他建築的本質。 我在腦海裡重複了幾遍這樣的體證後,走出了教堂。推開萊韋倫茲設計的精緻的鐵門,我看到了位於低處的墓地,死者的墓碑在整潔的陽光下形成美麗的共同體。這就是復活嗎? 「聖詩般的風景」(Biblical Landscape),是啊,就在那本書的某一段落中,記錄著萊韋倫茲的建築就是「聖詩般的風景」。這是關於風景的神聖教本,是帶給新時代的新的祝福資訊。這個資訊是不是告訴我們,以填充為目的的傳統西方建築不再是我們的目標,清空才是我們現代建築的理想?所以萊韋倫茲在這裡創造的並不是單純的景觀。他把公墓設計成大的建築,通過其中死者與自然的關係,最終給予我們生者以無限的教訓和感動。「這世界是多麼值得生活和美麗的地方啊。」 萊韋倫茲並不是到了晚年才意識到清空的美麗,而是從設計森林墓園的一開始,就試圖通過清空、節制與沉默,僅留下建築的本質。雖然從他身上也能發現類似傑克梅第或是貝克特般美麗的清空,但是在萊韋倫茲身上感覺不到他們的現代式絕望。他的清空是這樣充滿著詩語和希望。 萊韋倫茲雖然沒有留下一行文章,也沒有向誰傳授,但是通過沉默的建築,我們可以學到他確信的所有一切,這是比任何文字更有說服力的銘文。我在走出萊韋倫茲的大建築——森林墓園的時候,有意錯過了阿斯普朗德設計的教堂,我害怕萊韋倫茲給我的感動哪怕受到一點破壞。 我相信,這個建築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聖經》。
[內文連載]
內文一:
真實的建築 柯比意╳拉圖雷特修道院 vs. 托羅內修道院 人類為了保護自身肉體的生存而建造住宅並隱身其中。同樣,為了依託他們的精神生活而造就了宗教建築。在建築史中,這類建築是繼住宅之後最具悠久歷史脈絡的建築類型。 相信左右自己命運的造物者就在那高處,並出於試圖去接近衪的願望而被不斷築高的祭壇,成就了宗教建築的原型。同時,也開始出現為敬畏死者的靈魂而修建的以靈壇為中心的同性質建築。作為被擬人化的神棲居的「神的房子」,以及群體聚集在一起進行某種儀式、鼓舞心智的集會場所,都是宗教建築的...
推薦序
推薦序
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系系主任
阮慶岳
我對承孝相的新書《改變世界的建築》,充滿了閱讀的好奇。
原因有一些,其中包括我對當代南韓建築人的思考,有著急切想要瞭解的意願。台灣與南韓在20世紀的更易過程裡,其實有著驚人的雷同性,譬如戰前日本的殖民過程,戰後分裂也對立的國族關係,隨之強烈傾圮地接受美國單一的影響,與1970年代以「亞洲四小龍」為名、雁行行列加工經濟模式的出現,和1980年代風起雲湧政治的對抗與自決,乃至於現今意圖建立自我位置點的努力與焦慮。
在邁向民主與現代的過程中,有著太多同樣蹣跚與艱苦的步伐。
這樣的過程中,二者都無力建立起自我的主體位置,不僅在政經上必須強烈依附他者,在思想上更是失卻自信的發言能力。近世代東亞國家迅速崛起,整體局勢似有改觀,然而長期來目光已習慣眺望向遠方的歐美,不僅不視見更為遼闊廣大的世界寰宇,連自己身邊鄰里的舉動思考,除了躋身第一世界的日本外,都不願多加視顧,可惜可可悲!
因此,做為南韓當代建築大家承孝相的新書引入,絕對值得期待與讚許。
承孝相透過對他所尊敬的建築人與物,細細描繪的觀察心得,揭露他自我的建築思想所在。他的文字細膩謙和,處處扣問、時時自省,文章真正的歸宿處,應該是他對自身所處第三世界的問答與省思。
在他書中所列的建築師,不管從19世紀後期的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到柯比意(Le Corbusier)、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或是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與路易斯.巴拉岡(Luis Barragán)等人,見得出其中檢選的用心。也就是說,承孝相透過對這些人的致意,讓我們見到他的信仰何在,尤其是他對那些具有純粹建築心靈、堅持不屈勇氣的建築人,特別有著景仰的態度。
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樣的閱讀,瞭解他所認為可敬的建築行者,所必須具有的特質究竟為何,以及現代建築的真正價值又究竟何在。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本書何嘗不是承孝相私己的一本現代建築史,他透過對珍愛建築人與物的描寫,讓我們讀出他對當代建築的史觀與信仰,而其中敘述與致意兼具。
是相當宏觀也遼闊的書寫。
承孝相的新書《改變世界的建築》,沒有迴避西方主流意識的去作探視,卻提醒我們必須更深切的認識自我,與去認識與我們一樣成長過來的他者,尤其是中心主流意識外的人事物。這樣充滿自我省思與回顧的態度,也許可視為這本書閱讀時的一個新起點。
最後,在面對關乎「建築是什麼?」這樣巨大也深沈的問題時,承孝相在本書的自序,以電影《全蝕狂愛》(Total Eclipse)中,偉大詩人韓波對他戀人、也是詩人魏倫所說的話作回答。電影裡韓波是這樣對魏倫說的: 「你知道怎樣寫詩,但我知道為何寫詩。」
是的。魏倫知道怎樣寫詩,但是韓波知道為何要寫詩。承孝相當然是鍾情於韓波的,因為他清楚意識到「如何做建築?」的不可依恃,與對「為何要做建築?」作深刻思索與回答的絕對必要。
這本書,就是他對「為何要做建築?」誠懇也認真的回答。
東海大學建築系講師
郭文亮
從兩個角度來看,承孝相所著《改變世界的建築》,是本值得一讀的建築書籍。
就經典建築作品的介紹而言,這是一本非常「正統」而「內行」的導讀。書裡沒有時下常見,貼上某些順口溜似的風格標籤,再繞上一堆形容詞堆砌而成的不知所云的文宣;反而是對於作品的背景、環境、主題、體驗等等,詳盡但不至於枯燥的解說,是一位深具人文素養,而且對自己行業的知識與相關典故,了解相當透徹的建築師所撰寫的導讀,讓讀者可以深刻但不太費力的方式,好好認識這些經典的建築作品。
由一個非西方文化的立場來看,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加入了「自己」的觀點。所以,雖然在對建築的認知上,承孝相跟韓國或台灣的多數建築師一樣,都是徹底西式的,但是他並沒有把這些建築經典當成西方大師的神蹟來崇拜禮讚,而是以「韓國的就是世界的」觀點,自然而且流暢的創造出一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進行提問與反思。例如書中將德國法蘭克福的羅馬廣場與席恩美術館,跟首爾原總督府的改建放在一起討論,進而探討不同文化對待歷史與記憶態度的差異,讓讀者得以不只停留於「讀故事」的階段,而是被進一步提升至「哲學」的層次,思考某些建築本質的問題。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承孝相在第一次看到阿道夫.路斯的作品時,有這樣的反省:「建築是技術和藝術的一部分,這一荒謬和無意義的假設,正在我腦中被徹底的抹除。」周遭、當下的建築思考就如同人類歷史總是充滿人云亦云的陳腔濫調,如果搞創作的人還想維持一點尊嚴,是必須不斷地透過閱讀與反省才可能獲得那麼一點不一樣的看法。對我們這些非西方、非現代性發源地的人尤其如此,試想人家在自己的土地、文化開創了新的建築,其劇痛程度都是如此,我們這些東方國家可想而知,其中的困難度與掙扎了。就拿路斯來說,20世紀才剛開始,大家都還沒從19世紀末的新藝術運動睡醒,他就提出「裝飾就是罪惡」來對抗歐洲的「紋身城市」,其勇敢程度大抵接近尼采,是一位不畏世俗「權勢」的巨人。隨後1911年又在維也納米歇爾廣場上以行動設計了路斯住宅,引起了更大的騷動。想想看此時的柯比意還是瑞士山區小鎮的懵懂傢伙,連骨牌建築(1914)都尚未提出,而路斯已在歷史轉變的漩渦中戰鬥了。承孝相是在這座城市完成早年的教育,歐洲這段現代性萌芽的早年歷史似乎改變了他對建築的看法,「路斯與其說是建築師,不如稱之為革命家」,因為他知道不這樣理解路斯,就讀不懂簡單背後的繁複。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對當下資本主義商品世界如此批判,因為城市中已充滿過多炫耀,卻無話可說的巨大垃圾。
承孝相說:「……房子不是蓋起來的,而是做出來,就像做飯、做農活兒、作詩一樣。什麼是做?就是利用材料通過想法、意願和心智來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或者「某種意義上說,他(指建築師)所需要的是文化素質,並不是藝術技巧。就是創造生活的系統,即創造生活的方式,這才是我所指的建築。」或許承孝相這些論述並不是首創,但思考就像任何創作,是一個綜合過程,從對外在事物觀察來反省自己,所以我們也還可以聽到他對自己文化的觀察:「在我們的住宅中,『我』不是中心。每個空間都有一位守護神,蓋新的房子或是搬遷必須首先對房子的主人『地基主』施以禮儀。在我們的世界外還存在著另一個世界,並且那個世界支配著我們的意識,成為我們的住宅中流淌的精神,我們不過是住宅中的個體和一部分而已。」自然他認為西方建築多數是以「我」為中心的,因此承孝相的反省(或也可看成一種經驗的分享),最後就有可能大量滲透進建築創作中,讓他的建築也跟著「思考」,成為歷史生命的一部分。
承孝相不是建築史學家,自然他挑選的建築不能完整說明歷史脈絡,不過多數卻都是觸動人心或具革命意義的建築。當中最引我注意的是拉圖雷特修道院拜訪過程中,偶遇院長高堤耶(Couturier)神父的那段,最後又牽扯到另一中世紀的托羅內修道院(Abbaye du Thoronet)的故事。這些都能說明柯比意是如何汲取過去,構建現在,就如同義大利加盧佐(Galluzzo)的艾馬修道院(Chartreuse d’Ema)曾帶給柯比意的衝擊。
讓我意外的還有最後一個作品,承孝相竟然選擇了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西格德.萊韋倫茲(Sigurd Lewerentz)設計的森木墓園。這是一座令人感動的景觀建築,他說:「他(指萊韋倫茲)設計的這個公共墓不是簡單的墓地,這是死者與生者不斷對話和交流的城市,是不斷自問生命意義的冥思空間,也是做為神對人類的祝福和象徵而呈現的美麗的自然。」這篇章說明了作者不斷在書中強調建築設計「虛」(硬體以外)空間的重要性,因為沒有這「虛」,建築是無法座落的。所以當我們走進這座「森林墓園」,觸動我們的將是那巨大的自然與人造自然的「虛」、實(少數硬體)交融,所以承孝相是在藉這座「死亡建築」告訴我們甚麼是真正的建築。
因此這本書裡的思考正是那些亟待尋找出路的東方人所留下的痕跡,如果你關心這些事,就必然得一讀。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王俊雄
走在東西交會路上的後殖民反思
2006年坡州書城之旅,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所謂的「承孝相建築」,相較於之前多從建築專業刊物上看到他的建築,那次坡州建築旅程感受到的震撼,至今仍歷歷在目。而這次商周出版承孝相所寫的《改變世界的建築》,讓我更進一步能從文字層面,理解到這位被譽為當今韓國建築金童的內心世界與創作動力來源。
誠如承孝相在這本書中所指出的,在東亞,「建築」這個詞語是在明治時代欲求「現代化」因而「脫亞入歐」,也就是否認自己亞洲身份的歷史脈絡下被接受進入日本,並在日本影響下(比如透過殖民)進而成為東亞使用漢文諸社會的語詞。對於這些社會來說,建築(包含其概念、工作方式與相關體制)並非原生的,而是從西方移植的產物。「建築」因此是一種透過人為蓄意教養,才能在東亞社會立足之物,建築與東亞社會的自我認同之間,於是有一種既親近但又疏離的關係。我相信是在這樣的後殖民自覺情境下,承孝相針對這些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改變世界的建築」,展開重新反思的旅程。承孝相在這個旅程裡開展出來的建築書寫,其目的並不是對這些建築再添加些無謂的禮讚,而是拉開一個反省的距離,讓我們能在漢語社會的「營造」與西方社會的「建築」之間,批判地進出,進而獲取創作上的自由。這是一種必須經歷過東西交疊經驗的社會,才能擁有的特權;雖然對於東亞社會來說,這種東西交疊常常是一種傷痛的集體經驗。
承孝相這種「後殖民」的清醒,在他的這本書中四處俯拾可得。比如在談論薩伏瓦別墅時,他藉由自己所承接的韓國住宅觀來質疑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下產生的中心化平面,是非常有建樹的提法。比起伊東豊雄在《衍生的秩序》書中對東亞的不屑一顧,《改變世界的建築》中對西方建築進行反閱讀與主動掌握詮釋權(雖然有時顯得軟弱),是令人欣喜的。《改變世界的建築》建造的是一條新的建築論述的地平線,它不只是東亞的,更重要地是反霸權的與解放的。
推薦序
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系系主任
阮慶岳
我對承孝相的新書《改變世界的建築》,充滿了閱讀的好奇。
原因有一些,其中包括我對當代南韓建築人的思考,有著急切想要瞭解的意願。台灣與南韓在20世紀的更易過程裡,其實有著驚人的雷同性,譬如戰前日本的殖民過程,戰後分裂也對立的國族關係,隨之強烈傾圮地接受美國單一的影響,與1970年代以「亞洲四小龍」為名、雁行行列加工經濟模式的出現,和1980年代風起雲湧政治的對抗與自決,乃至於現今意圖建立自我位置點的努力與焦慮。
在邁向民主與現代的過程中,有著太多同樣蹣跚與艱苦的步...